浅析融媒体时代媒体人如何提高出镜报道能力

2022-12-31 11:23贺晓博
传播力研究 2022年28期
关键词:连线直播间主持人

◎贺晓博

(梅州市广播电视台,广东 梅州 514000)

一、融媒体时代下的出镜报道

随着新媒体和融媒体的发展以及受众对于节目观赏性的需求越来越高,电视节目、新媒体移动客户端节目也在不断创新,节目的趣味性、现场感越来越凸显。这不仅体现在一线城市的媒体中,在市级、县级等传统媒体中,也在不断尝试融媒体的创新,而且很多时候需要主持人和记者来配合完成。

为了更好地完成节目,取得节目效果,越来越多的主持人从演播间走到新闻现场;有很多常年在镜头后的文字记者也要开始适应面对镜头、拿起话筒的状态,而不同的出镜报道展现出的语言、副语言、状态等都是有所不同的。

(一)采访出镜

采访出镜,最常出现在新闻和专题片中,属于一条新闻或一个专题片中的一部分,有解释说明、突出现场感的作用,尽管不能成为一条新闻或专题片的主导,但是起到了推进新闻内容的作用。因此,整个语言和表现都是配合新闻而展现的。尤其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出镜不只局限于摄像机前,还有紧急情况下的手机出镜,在新闻的全景展现中无人机摄像机的出镜等,这些都与摄像机前出镜有所不同。

在备稿阶段,去新闻现场之前就要对新闻事件做一定的了解,大量的广义备稿,有助于对一些生疏名词和事件的理解,从而在现场采访和沟通的过程中,才能在出镜中快速地把握到重点。所以外景采访出镜中,主要注重的是广义备稿,而狭义备稿是指在现场对新闻事件了解之后进行的腹稿的备稿[1]。

在语言表达方面,内在情感中的情景再现和内在语,因为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所以能快速找到。因为新闻采访出镜和专题出镜还要把现场情况传达给镜头前的受众,所以要同在直播间一样,自己想象镜头前的对象感。外部技巧方面,要根据新闻内容和现场环境,对语气和节奏进行细致的分析,例如在台风、暴雨等突发新闻中,节奏要偏快,不紧不慢无法让受众感受到现场紧张的气氛;在盛大节日的新闻现场,语气要欢快,太过严肃也不能有效地呈现现场氛围。

在副语言方面,采访出镜的状态更为自然,主持人无论是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还是着装修饰,都是根据新闻或专题的内容而确定的。例如,2017年12月纪念“八一”南昌起义军三河坝战役90周年系列活动,《梅州新闻联播》的新闻出镜中,主持人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都不能过多,在纪念碑前出镜更要严肃和庄重,而服装选择黑色更贴近这样的新闻内容,也符合现场的气氛。

出镜采访的特点主要为语言简洁、贴近内容。乡村振兴系列报道中,很多时候要用无人机展现整个村的全景,所以无人机的出镜,语言表达不能像新闻细节描述一样,要更全面,而受无人机噪音的干扰,整个状态也要更积极,否则在镜头前的展现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二)小屏直播

在融媒体时代,移动客户端因为观看方便快捷,而得到受众的青睐。移动客户端也在新闻的时效性方面体现出了它的优势,小屏直播越来越受追捧。随时随地打开手机,随时随地接收信息,也能真切感受现场的氛围。在融媒体中,移动客户端和小屏直播的需求越来越多,也让更多的播音员、主持人从演播间走到室外,从面对摄像机到面对手机、5G设备,如何调整状态,让习惯于在直播间的播音员主持人面对新媒体设备时,更轻松自如地融入现场,让习惯站在屏幕后面的记者快速适应镜头,成为应该思考的问题。

在前期准备中,也就是备稿阶段,小屏直播以广义备稿为主,狭义备稿为辅。在播音间中的播音主持是广义备稿和狭义备稿并重,而小屏直播中完全没有具体的稿件可做播读和参考,需要出镜记者亲自去采访和了解整个新闻事件,甚至在直播中现场事件的延伸与拓展,都需要平日里大量的广义备稿积累,根据事件的采访和了解再进行准备。

在整个直播过程中,内在情感、外在技巧的运用与播音间也都是有所不同的。小屏直播中的对象感,转变更多的是看到的设备不同,在直播间所面对的是大的摄像机,而小屏直播面对的多为像手机一样的4G、5G设备,再加之所处环境不同,所以内心对于对象感的设想会有所区别,受现场氛围的影响,以及对于小屏设备的亲切感,在小屏直播时更容易找到对象感。在表达上,小屏直播的时候,因为环境、状态发生了变化,语言技巧的运用就会根据这些变化进行调整,整个表达更口语化,停连、重音、语气、节奏也就根据口语化而确定。

语言是小屏直播中重要的沟通方式,而副语言在整个小屏直播中发挥的空间也变大了。从着装到动作,都体现出小屏直播中的副语言的重要性,与直播间空间镜头的限制性相比,小屏直播中动作都要随着现场环境、内容、氛围进行调整,比如两会类的党政会议直播,衣服要选择端庄的,配饰少而精即可,不能太花哨,颜色根据内容而定,在动作上更不能随意和懈怠,要端庄和大方;但娱乐活动的直播副语言就截然不同,衣服要轻松日常化,穿着端庄反而与现场气氛格格不入,在动作上也要更自然,像会议类的太过板正也会影响直播的整体效果。

小屏直播的整体特点就是语言口语化、有交流感,例如客属地区的融媒体小屏直播中,梅州市广播电视台的《梅州新闻联播》微博在2018年高考中推出“主播带你看高考”,新闻联播主持人走出直播间,在高考当天跟随曾宪梓中学的学生一起乘坐大巴前往东山中学考场。整个直播中,主持人有对现场情景的描述,也有对学生和与师的采访交流,语言要口语化和轻松,太过严肃会使得考生情绪紧张。因为是全程纪录考生的准备和送考情况,在近两个小时的直播中,主持人都需要跟随考生,这当中无时无刻不体现出副语言,由于当天下雨,主持人和其他考生一样穿上雨衣,并展现轻松自然的肢体动作,拉近与考生的距离,也更能体现出现场的环境和气氛。

(三)直播连线

直播连线一般是电视直播,主持人或记者在新闻现场和直播间进行的直播连线,它不同于直播间的主持,因为是在现场,也不同于录制的新闻出镜,因为只有一次机会,所以直播过程中的现场把握很重要[2]。

在备稿方面,直播连线要强调广义备稿,但由于是实时播出,狭义备稿也要并重,在广义备稿的基础上,对事件进行梳理,直播前有个完整的腹稿或是文字稿件进行准备。直播连线中也会有突发情况,或与设想、提前安排的不同,这就需要主持人在广义备稿的基础上,现场临时做出调整。所以在直播连线中,广义备稿和狭义备稿要并重,都要做大量的功课,这样才能保证直播连线达到最好的效果。

在语言表达方面。因为直播连线一般都是新闻事件类的直播,在新闻现场,直播连线的表达会受现场的直观感受影响,能够快速进入状态,找到直播感觉;而对象感也不仅仅只是想象电视机前与移动终端前的受众,还要想象直播间主持人,因为首先是和直播间主持人的沟通交流,再通过直播间传达给受众,所以对象感要着重去调整。

在副语言方面,直播连线比直播间的环境更为轻松,肢体语言也更为放松,但整体的副语言还是要通过直播的现场内容和环境氛围来决定,尤其是活动性的直播活动,在状态和服装上都要与现场人员一致,不能太突兀。

直播连线的特点主要是语言严谨、状态贴近现场。例如,梅州市在2018年举行了首届马拉松赛,梅州市广播电视台采取电视与新媒体同步直播。电视直播的要求更为严格和细致,三位主持人在直播间与赛道起点、终点的两位主持人在不同时间段进行连线。作为在现场连线的主持人,要对整个流程烂熟于心,对自己所要连线的部分和内容进行备稿和设想,由于是对每个赛段冠军的采访,这个无法提前知道,只有比赛结束之后才能确定冠军是外国选手还是国内选手,是外地选手还是本地选手,所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大致做好几种方案的备稿,充分的备稿才会保障播出的效果。因为是体育赛事,所以着装要与现场契合,以运动装为主,肢体语言也要更放松,从而能缓解运动员赛前的紧张和赛后的疲劳。

(四)外景主持

外景主持也是出镜报道中的一种,以往的外景主持多出现在生活服务类和综艺类节目中,而随着融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出镜报道是以主持形式呈现的,如短视频类。它主要为了配合现场的场景进行主持,不仅要根据节目内容做准备,还要根据现场环境和气氛进行把控。

在备稿阶段,要求广义备稿和狭义备稿并重。广义备稿除了平日的积累以外,还包括对现场情况的掌握和了解,尤其是现场进行的互动和沟通环节;狭义备稿方面,外景主持不同于现场直播,因为有后期制作的时间,所以都会提前出脚本、主持框架和具体稿件,从而保证节目的质量。

在语言表达中,对象感可以在一些节目录制的现场能快速找到,如现场有观众的演出和互动,但录制中与摄像机交流时,也要同样与电视机前的受众产生交流,尤其是现场没有观众时,更需要主持人自己想象对象感并加以展现;内在语会因为现场氛围以及现场观众的及时反馈而更好地表达;情景再现也因“在现场”而能够直接感受。

在副语言方面,外景主持要根据题材内容来确定,整体是比直播间中更为轻松,因为现场主持很多时候是有观众在现场,所以有了观众的反馈,主持人本身也能快速地回馈观众的需求,副语言不仅要轻松,而且也要根据现场气氛不断调整和改变。

二、融媒体时代主持人提高出镜报道能力的策略

(一)提高政治素养

一直以来,新闻媒体都是党和国家的喉舌,所以媒体工作者必须要深刻地认识到,不论是传统媒体时代,还是融媒体时代,媒介环境怎么变,媒体人“守初心,担使命”是不能改变的。媒体人要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始终是根本原则,媒体工作者必须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把牢正确的政治方向,传播党的方针,时刻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政治素养不仅是每个媒体人必须有的素养,更是出镜报道记者必须要守牢的底线和红线。出镜报道是记者或者主持人通过镜头的传播,而且出镜的传播在传播中更具有影响力,所以出镜记者更要时时绷紧思想的弦,让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经得起推敲。

新闻采访的出镜报道是录制的,可以进行后期制作。而新媒体时代,对传播的要求更高,要足够快和及时,直播连线、小屏直播就成为了经常用到的融媒体传播节目的形式。在直播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可能来自于自己,也可能来自于外界,但不同的突发状况都会影响到直播,要想保证直播中能够守牢政治底线,就需要出镜记者有极高的政治素养,不仅能够预判会发生的情况,在直播中去规避,还要对没预料到的情况进行及时化解。直播连线是有提前备稿的,可以细致到每一句话的备稿,从而降低发生播出事故的风险。但小屏直播无法在长达一两个小时的直播里去做细致的稿件,只有策划、框架,这时候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出镜记者要做到“心中有数”。

出镜记者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即“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出镜记者要坚守新闻理想,用实际行动诠释自己的爱岗敬业的精神。

(二)加强知识储备

出镜报道中有多种形式,大屏直播连线和新闻采访中的出镜报道都可以有所准备,可以提前做好手稿,准备整个出镜的框架、内容,甚至可以细化到每一句话怎么说,做到狭义备稿。作为出镜记者抵达新闻现场,往往需要对新闻有自己的判断。什么地方适合出镜,什么内容更加值得表达,如何与摄像配合呈现最完美的出镜效果,都是出镜记者必须具备的技能,而这种技能除了从长期的采访和出镜经验积累而来,还需要强大的知识储备。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够快速了解新闻事件,才能够对新闻事件有更深入的理解,用丰富的知识和较高的文化修养来增强出镜报道的能力。

在融媒体时代,出镜报道也不仅仅局限于新闻采访的出镜报道和直播连线的出镜报道,更多的时候融入了新媒体的特点,出镜报道要更快更及时。这时候就更考验出镜记者的知识储备,尤其是新媒体平台播出的小屏直播的出镜报道,小屏直播的出镜报道比直播连线和新闻采访的出镜报道时间要更长,而出镜记者前期准备的内容非常有限,只有大概的直播流程和框架,如果遇到突发事件能准备的也只有主题和基调,所以在长时间的直播中,不仅考验出镜记者的心理素质,还考察出镜记者的知识储备量。

(三)强化业务能力

在融媒体时代,“融”的不仅仅只有平台、渠道、形式,“融”的核心就是对于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媒体时代,主持人做好播音主持工作,记者写好新闻稿件,摄像拍好画面,编辑编排好节目等就可以了。而随着融媒体时代的来临,媒体人不仅仅只充当一种角色,而要真正做到采编播一体。出镜记者,更是“融”的体现,如果只是主持人完成出镜报道,那对于新闻的理解,以及现场感的把握肯定相对较差,甚至熟悉主播台的主持人还少了“好好说话”的能力;如果只是文字记者完成出镜报道,那语言的表达、副语言的展现就无法融入到新闻现场的氛围中。所以融媒体时代,出镜报道需要的是更多元的人才,不仅可以策划、采访、出镜等,甚至在有些新媒体报道中,还要掌握摄像设备和剪辑软件的运用。所以,在融媒体时代,加强对出镜记者的业务培训和锻炼就显得尤为重要[3]。

三、结语

出镜报道已经越来越多地运用在融媒体中,不论什么样的终端都需要节目形式的创新,所以对于记者和主持人的要求也会越来越全面,主持人除了对直播间的各种节目形式的研究和掌握之外,更需要增强外景主持、连线的业务能力,记者除了笔力,更需要加强口语表达,适应出镜节奏,才能够在融媒体时代满足节目发展的需求,才能把融媒体带来的挑战转化为媒体人的发展机遇。

猜你喜欢
连线直播间主持人
“羲和号”开直播间
快乐连线
快乐连线
主持人语
惠农直播间 美好在身边
快乐连线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小鬼进军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