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文化在城市文化形象传播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研究
——以常州为例

2022-12-31 11:23段秋颖
传播力研究 2022年28期
关键词:常州文化

◎钟 馨 段秋颖

(常州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22)

一、地铁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底蕴,是民族之根本,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则是生命和灵魂。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之根,失去了历史文化的底蕴,也就失去了民族之根。同样,一个有文化内涵,有人文情怀,以及拥有自己的生活节奏的城市才是真正有活力、有灵魂的城市。

自诞生之日起,地铁就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在国际上,地铁已成为衡量一座城市文化、经济实力、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它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而且还是一个城市塑造文化形象的介质,是人们浏览、了解城市文化内涵的窗口,更是承载历史文化、传播城市形象、体现现代化水平的综合平台。地铁文化存在于城市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蕴含着城市的文化,体现了城市的形象和本地特色。地铁文化深刻地影响着城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优秀的地铁文化甚至会引领城市文化的走向,更是地铁文艺范的源头所在。如何让地铁线路成为一条文化宣传通道,让地铁成为城市文化形象的“外交官”,已成为城市文化形象传播发展过程中的一道思考题。

二、地铁文化在常州城市文化形象传播中的作用

地铁文化积淀着城市文化的精髓,一条地铁从想法萌芽到着手规划直至最后的建成落实,都在一点一滴地把城市文化基因植入进自己的血脉之中。不管是线路的选择与站点的设置,还是地下隧道的布置与站台环境的设计,又或是日常管理与服务水平,种种细节都体现着一座城市所独有的经济、历史、政治和文化。常州是江苏省内第4座、全国第40座拥有地铁的城市。自2019年9月21日至今,常州地铁1号线已经开通了近三年。2021年6月28日,常州地铁2号线正式开通运营。地铁线路开通后,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而且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一)地铁线路打造凸显城市特色

2014年,常州开始建设地铁,与常州BRT的初期线路设计一样,常州地铁的初期路线也是由两条线路构成的“十”字网络。常州地铁1号线,以新北和武进为两端,南北向地拉开城市框架,串联起了常州两大火车站,经过河海大学和武进大学城等众多高校。横向方面起于常州市主城区西部的青枫公园,终于东部的五一路站。地铁1号线纵向全程34公里,而横向的2号线有20公里左右(百度百科)。截至目前,在常州地铁官方公布的规划线路模拟图中,除了1号线和2号线,还有最少5条路线尚在规划中。随之而来的城市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互相流通互补、新型商圈的形成、年轻人才的流入,都将为常州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

常州地铁的标志是由“C、M”两个字母构成,是常州地铁(CHANGZHOU METRO)的英文缩写,标志的图形也是常州著名历史古迹春秋淹城的航拍简化图案,将常州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大“C”包含着小“M”,图案深邃富有层次,好似一列缓缓驶来的地铁,纵深感也象征着地铁让城市得到延伸与发展。地铁列车使用的是中车浦镇的6B列车,地铁的高架桥梁采用了只需一次浇注成型的清水混凝土创新工艺,因为有一条十分可爱的“帽檐线”,于是有了 “红小梦”的昵称。除此之外,列车外观采用了红黑的配色和三角形的前脸设计,并结合了常州市市花月季、市树广玉兰和龙城特色龙须等元素。为了配合“红小梦”的设计,地铁员工的制服也都选用了红黑色。

常州地铁的设计人员,结合常州城市形象,为每座站点都做了精心的设计。每个站点都各有特色:如活泼动感的奥体中心站、写意优美的文化宫站、渊源厚重的同济桥站等。车内的站点信息显示屏,也借鉴了上海地铁的信息展示方式,采用了比较新颖的“川”字的样式。进出站的闸机在传统的地铁闸机门的基础上做了改进,在两侧设立宽通道,为携带大件行李的旅客带来便利。此外,乘客乘坐常州地铁时,可使用江苏一卡通、地铁官方APP、龙城通卡进站,并支持现金、支付宝、微信、银联支付,兼容度和互动性极强。常州地铁的运行,标志着常州彻底迎来“轨道时代”。

(二)地铁主题文化宣扬城市形象

常州地铁在文化建设方面,着重体现在富有设计感的地铁站文化墙上。如文化宫站的文化墙展示的是《康熙南巡图》,整张画气势恢宏,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上半部分选取第六卷中康熙从瓜州渡江登金山经常州府,提取运河两岸商铺林立,阡陌纵横,农田密布的古代常州景象。下半部分则选取了现在常州的一些标志性建筑,即红梅公园、文笔塔、天宁宝塔、春秋淹城、中华恐龙园、常州大剧院等。河流素来有文明发源地之称,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的诞生都与河流有关,而这幅画卷的中间部分正是提取了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大运河河岸线进行艺术创作,将运河两岸真实的历史风貌展现出来,借古与今的碰撞传递常州在历史长河中的巨大变迁。同济桥站的文化墙《启》可以说十分与众不同,没有运用常见的绘画形式,而是用钢丝和片状水晶构成了一幅专属于常州温婉气质的城市画卷,这面文化墙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老式织布机,而纺织业正是常州现代工业发展的起点,市民对此再熟悉不过了。一根根垂直而下的钢丝代表了织布机上的棉线,也体现着常州人民坚毅不屈的精神,下方波浪型的片状水晶构成的长卷则为织出来的布,每一个构件上都进行了电镀着色的处理,并且以写意国画的艺术技巧,在具象中融入抽象,设计十分精巧。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常州地铁也适时推出了一个以庆祝为主题的列车——“龙城先锋号”,以历史上的革命者、创造者、领跑者为内容载体,在1号线开通的同期上线。主题列车采用的是整体内包车的形式,车厢外观结合了祥云、太阳等元素,通过“筑梦”“追梦”“圆梦”这三个主题,全面打造常州红色地铁文化。第一节车厢“筑梦&国”,运用了淡绿色的基调,刻画了我党历史上意义重大的七个时刻,寓意着中国共产党在青葱岁月里艰辛奋斗的历程;第二节车厢“筑梦&家”,采用了淡黄色,描绘了“峥嵘七十载与国同梦”的常州历史文化时刻,寓意着七十年岁月的沉淀;第三节车厢“追梦&城市”,采用了淡粉色,描绘了常州如何打造建设“三个明星城市”,同时幸福树等红色元素也寓意着追梦的美好过程,旨在展现出“强、富、美、高”的新常州形象;第四节车厢“追梦&人”,车厢的色彩是极富活力的淡紫色,通过拟人化的方法,描绘了常州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先锋代表人物,歌颂了努力奔跑的常州追梦人;第五节车厢“圆梦&国”,则选取了我党在砥砺奋进中的伟大成就进行展示:神舟飞船、港珠澳大桥……无不体现出科技正在缔造着“中国奇迹”;第六节车厢“圆梦&家”,在色彩的选择上采用了生机盎然的深绿色,与第一节车厢的淡绿色首尾呼应,选择了常州具有代表性的本土科技产业,如常州石墨烯、常州光伏、常州科技智造,以及常州地铁集团等进行重点展示,绿色代表希望,也寓意常州将永续发展。当人们穿梭在地铁列车车厢时,不仅可以回顾新中国壮丽的70年历史,还可以亲身感受到常州的经济文化巨变,目睹常州的跨越发展和时代新貌。

三、常州城市地铁文化建设的不足及未来的发展策略

地铁文化依托于城市文化而形成,但相较于城市文化而言,地铁文化传播受到的影响更多、可塑性更强,短期内就可以形成。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地铁文化传播影响着甚至引导着城市文化建设的方向。但相较于高品质的地铁文化,国内地铁文化均起步较晚、发展缓慢、水平较低。

(一)现阶段常州地铁文化建设的不足

通过对常州地铁的实地调研,可以发现常州地铁文化在对常州城市形象的塑造及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以下问题与不足。

1.地铁文化建设过于工具化

目前,常州地铁文化建设反映了地铁作为交通工具的各种要素,但缺乏更深层次的内容。例如,常州地铁不包括文学、艺术元素。在其他地铁发达城市,如上海和伦敦,地铁站变成了公共艺术空间,而这样的理念在当前的常州地铁文化建设中并没有得到体现。此外,公共利益和公共关系的打造,比商业信息的传播能够更加直接地反映城市的整体文化形象。然而,目前常州地铁在一些大型站点过度追求商业利益,常州地铁媒体更加注重商业信息,而忽视了常州城市文化形象的公关价值,在一些重要节点上常州地铁与常州城市文化形象的整合程度较低。

2.地铁文化建设本地特色不明显

真正的地铁文化,不仅仅是车站门前的涂鸦、流浪歌手的自弹自唱,也不仅仅是几组展现城市历史的浮雕。常州地铁文化建设与国内其他城市的相似度很高,如果将“常州地铁”这几个字抹去,换做其他城市的名字也并无不妥。这充分说明在常州地铁的文化建设中,并没有将常州这座历史悠久古城的特点融入其中。常州的城市口号“中华龙城,江南常州”在常州地铁文化建设上也毫无体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常州地铁的规划相对保守,近期只有5条规划线,虽然还有市域规划S线5条,但还没有做到与长三角其他相邻城市相通。对比上海、香港等城市经常在地铁站举行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常州地铁至今还没有举行过任何大型公益活动。相较于长三角其他地铁城市,常州地铁的车票设计也缺乏特色,正面图案是建设银行的广告,没有起到宣传常州城市文化形象的作用。

3.传播效果评价缺位,危机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城市文化形象的形成和传播是一个多因素的过程,但影响城市文化形象传播水平和效果的重要因素往往是传播上的缺陷。目前,常州地铁文化对城市整体文化形象传播影响的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常州市政府和地铁集团没有建立专门的信息监管部门,或聘用专人进行信息传播监督。承接地铁媒体外包项目的传媒公司往往是单向传播,很少有与受众进行互动的环节。即使有一些在线投票活动,也往往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经常虎头蛇尾、草草结束,沟通的有效性无法得到满足。此外,面对城市文化形象传播中潜在的缺陷和无法控制的因素,城市管理者的危机管理意识不够强。

(二)未来常州城市地铁文化建设发展策略

针对常州地铁建设对常州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及传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尝试从城市文化形象定位切入,结合传播学理论,为常州地铁文化建设提出几点策略,希望有助于打造常州整体城市文化形象。

1.突破工具化思维,充分认识到地铁文化的价值

地铁及其周边地区不仅应该成为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还应该在城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伦敦地铁在25个车站为各类艺术家提供了39个演出地点,并为艺术家们提供表演许可证,允许他们在指定地点表演2个小时。这种形式为新兴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空间,也丰富了伦敦的城市文化。此外,武汉和苏州的地铁站建立了自助图书馆,通过地铁传播公共阅读文化。总结当前的国内外先进经验,在城市的未来发展中,常州市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地铁文化:一是增加地铁城市景观,挖掘地铁站作为公共文化艺术空间的功能;二是精心设计地铁基础设施,建设有地域特色的基础设施;三是丰富城市文化内容,建设有意义的本土地铁特色文化。

2.地铁文化建设与城市文明相互促进

建筑设计师布正伟先生认为,建筑个性的艺术表现有三个层次:“与使用性质相适应的艺术气氛,与地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谐和的文化气质,与生活前进步伐相一致的时代气息。”地铁文化建设亦是如此。地铁文化建设可以考虑当地的地域文化,融入当地城市特色文明,使地铁基础设施文化更具特色,使得地铁文化更具有深层的价值和内涵。以常州为例,恐龙园闻名全国,著名的常州青果巷享誉海内外,春秋淹城遗址、溧阳天目湖景区更是闻名遐迩,这些极具常州特色的地域文化都可以融入到地铁文化建设中来。国内的一些城市在这方面树立了榜样,在南京,地铁报专门开设了一个“城市”部分板块,用来介绍南京的地方特色和悠久历史;移动电视则全面直观反映城市风貌;地铁站树立着城市雕像和城市展板;连地铁广播都致力于打造南京“人文地铁”品牌。

3.制定传播规则,评估传播效果,实现利益最大化

建立常州地铁文化传播监督评价机制,是成功塑造和传播常州城市文化形象的关键,多渠道收集各种反馈意见,并科学地评估传播效果。首先,完善地铁文化传播对常州城市文化形象影响的评价机制,定期评价地铁文化传播效果,将传播效果与地铁运营管理者的工作评价联系起来,使地铁管理者切实有效地完成任务;其次,专业研究机构和地铁运营管理者应定期进入地铁文化传播环境中,并通过受众反馈及时评估和调整地铁文化传播方案。同时,常州市政府和地铁集团可以在其官方网站、微信微博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广泛听取受众的意见,根据公众舆论和公共政策,有针对性地调整和完善常州地铁文化建设和传播的策略、措施,更好地推动常州城市文化形象传播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常州文化
常州的早晨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谁远谁近?
常州梳篦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