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瑶瑶 李颐 熊晓云 钟雯 周亮 谭辜钰 张瑜
根据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全球卫生估计》报道,自2000年以来,死亡人数增加最多的是缺血性心脏病,2020年增加了200多万人,达到900万人,占世界总死亡人数的16%,也是全世界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1]。当前,慢性病致死人群中概率最大的是心血管疾病,其次是癌症、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糖尿病。冠心病(CHD)为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部分心肌坏死而诱发的心脏器质性病变,又称“缺血性心脏病”[2],属于慢性疾病,会给患者带来长期的疾病负担。国内学者对冠心病患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干预方面[3-5],研究方式单一,而就冠心病患者的疾病体验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研究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的疾病体验,为临床护理人员对冠心病患者采用有效地护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选取2021年6—9月江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期间的15例冠心病患者为调查对象。纳入条件:年龄>18岁;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6];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且自愿参加本次访谈患者。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42~83岁;学历:小学7例,中学6例,大专及以上2例;既往史:有6例,无9例;心功能: 1级2例,2级9例,3级4例;支架放置情况:未放置4例,放置1个3例,放置2个2例;放置3个2例,放置4个1例,放置5个2例,放置8个1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ZZRIB2021-062)。
1.2.1 确定访谈提纲根据研究目的查阅相关文献,初步确定访谈提纲,选取3例患者进行预访谈,经课题组成员(3名江西省心血管专科护士、2名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讨论调整后,最终确定访谈提纲:①疾病发作后您有什么感觉?②您是从哪些途径来了解冠心病?③您能谈谈刚被确诊为冠心病时的感受吗?④您对疾病的治疗有什么看法?⑤疾病对您的工作、家庭和生活习惯有什么影响?⑥如果有心烦或焦虑,您会采取哪些方式去面对疾病?
1.2.2 资料收集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收集资料,访谈前,以冠心病研究者的身份接触患者,向患者解释本次访谈的目的和内容,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取得其信任和支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格、文化程度、职业、精神状态等特征,选择合适的沟通内容。访谈地点在安静的休息室或病房,尽量避开医疗护理操作的集中时间,营造一个轻松自在的氛围。采用记事本、录音机等工具记录访谈内容,每次访谈时间为20~40 min,不给予过多的诱导性暗示,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提问,密切观察患者的表情、神态等非语言行为,并给予其认可和鼓励。
1.2.3 资料分析的方法访谈结束后24~48 h内,由研究者反复聆听录音材料,对录音内容和观察笔记进行整理和转录,暂时搁置个人的假设和价值判断,立足原始资料并仔细琢磨其中的意义,采用现象学中的Colaizzi 7步法提炼主题:①熟悉资料;②识别有意义的陈述;③构建意义单元;④聚类主题;⑤进行详细描述;⑥产生基本主题;⑦验证基本主题。通过转录编码、分析、解释现象的意义和实质,提炼要素、主题或本质,以明确主题与主题之间的关系。
1.2.4 质量控制本研究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施质量控制:①研究者为制订合适的访谈提纲,在正式访谈前,对4例患者进行预访谈,根据预访谈的结果调整访谈提纲;②纳入了不同性别、年龄、心功能和放支架个数的研究对象,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信性;③根据研究对象的年龄、性格、文化程度、职业等基本特征,选择通俗易懂的沟通方式,避免诱导性提问;④由两名以上的研究者对访谈资料共同进行记录分析,始终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尽可能客观真实地收集和记录各种原始资料,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2.1.1 缺乏疾病知识大部分患者都不了解冠心病相关的症状、诱发因素及并发症等知识。A2:“我只知道冠心病是心脏病,也不知道哪些因素会诱发,反正就是胸闷、胸痛,会放射到背上。”A5:“不知道什么是冠心病,想了解一下,不知道诱发因素,是抽烟伤害大还是喝酒伤害大? ”A7:“不想知道什么冠心病,知道多了担心更多。”A11:“搞不清什么冠心病,你跟我讲一讲,我们都不懂。”A15:“以前的支架是金属,现在有可降解的支架吗?”
2.1.2 担心疾病预后多数患者由于不了解冠心病预后的相关知识,从而担心疾病的预后。A4:“不放支架,放药物球囊的话,有什么副作用?”A6:“这两天有不好消息传给我,你跟我讲实话,装了这个到底能不能治好?最长能活多少时间? 就怕这个支架会掉。”A9:“做完手术能不能出去走路不发病,能不能缓解这个症状? 做完支架能活多久?”A7:“会担心术后会再次胸痛。”A13:“尽量不要装支架,我听别人说装支架不好。”
2.1.3 忽视疾病症状有些患者忽视了疾病在早期出现的症状,延误了疾病的治疗时机,导致病情加重。A1:“原来十多年前,就得过心梗,就喘不过气,冒冷汗,当时没做近一步治疗,最近又感觉不舒服。”A4:“ 我就是运动过度,举杠铃的时候就有点头晕。”A13:“年轻的时候就有,现在年纪大了就越来越严重了。”
2.2.1 坦然面对有些患者能够以平静的心态去应对疾病,且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会影响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A7:“这个是事实,不接受也要接受的。”A14:“谁都不想生毛病,但是生了毛病没办法的事,要面对事实。”A15:“得了这个病就没有办法,该怎么治还怎么治,不担心,现在医学这么发达,担心也没有用,既然没有用,不如不担心,保持心态。A8:“我相信你们医务人员,你们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我们患者服务,对这个还是有信心。”A12:“县城医院检查不出来,对看病有信心,大医院嘛,我们相信医生,相信医院。”A14:“ 医生说放支架就放,听医生的。”
2.2.2 心理负担多数患者在手术前存在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A4 :“要做手术,肯定会有点紧张,心跳有点快,睡觉会半夜醒,醒了之后就睡不着。” A6:“还是有点紧张担心,怕死,担心装了支架活不了多久!”A10:“好紧张,本来就胆小,什么都怕,怕痛。”A12:“有点紧张担心,就是做那个造影,怕堵了,堵了就要命。
2.3.1 增添家庭负担由于疾病的因素,有些患者不能继续在家庭中担任主要照顾者的角色,加重了家庭的负担。 A4:“家里还有好多大大小小的事,家里没有劳动力。”A14:“上面有老下面有小,自己又得了这个病(叹气)。”A6 :“来了医院,担心家人与孩子没人照顾(语气变低)。”
2.3.2 影响正常工作对于从事体力劳动较强工作的患者,疾病对工作的影响较大。A1:“我的工作算简单的,我是干警察的,得了这个病之后,对工作的影响还是蛮大的,肯定不能正常工作,不能接受得了这个疾病,但是要以自己的经验告诫后人要注意(懊悔)。”
2.3.3 改变生活方式疾病对生活的影响体现在日常行为上。A1:那我以后就要戒烟,住院这几天,一根烟都没有抽,也不敢抽了。” A2:“自从有这个病之后,和以前大不相同,以前我很健康,会跳跳舞、打打剑,现在一概不参加了。”A9:“平时爬楼梯或走路时间长了会胸痛,就要停下来休息一下。”A14:“之前就放了支架,后面就没抽烟喝酒。”
本研究发现,大多数患者由于不了解冠心病的症状表现、诱发因素及并发症,担心疾病的预后,忽视疾病早期表现的症状,延误了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从而加快了病情的进展。魏民等[7]为探讨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采用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量表、冠心病知识问卷,在术前阶段调查了17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结果显示,在术前阶段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健康素养偏低,有70.6%的患者冠心病知识处于低中水平,结果表明健康素养和冠心病知识水平均有待提高。杨腊梅等[8]为调查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知识的现状,选取了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及心脏康复中心收治的22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中文版冠状动脉教育问卷—简版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开展心脏康复健康教育方面还有待提高。因此,针对大多数患者不了解冠心病相关知识的现状,医护人员应重视对冠心病疾病知识的宣教,可采取“互联网+”的护理干预模式为患者提供疾病的康复知识[9],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帮助其建立正确的疾病认知,从而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术前发现许多患者存在心理负担,表现为紧张、害怕等负性情绪,其主要原因是担心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由于冠心病的治疗和护理是长期的过程,有些冠心病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焦虑、抑郁对冠心病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刺激血小板功能、激活炎症反应及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等三方面发挥作用[10],会加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随着心理压力的增加而增加,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对疾病预后影响明显。马福清[11]为探讨CHD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215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测评,结果显示,CHD住院患者焦虑、抑郁及焦虑合并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女性的发生率高于男性。张芷毓等[12]了解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抑郁情绪和疾病不确定感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显示,大多数老年冠心病患者具有抑郁情绪倾向和疾病不确定感,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抑郁情绪与疾病不确定感呈正相关。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重视冠心病患者的负性情绪,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采取措施来及时疏导负性情绪,此外,还需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增加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
本研究发现疾病对患者的家庭和工作影响较大,其中对于从事重体力工作的患者,医护人员需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病情评估,早期的病情评估包括患者的心血管综合评估和运动能力评估,以及是否存在影响患者早期活动的危险因素,并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按照危险分层推荐合适且安全的运动强度。已有研究表明,大多数冠心病患者存在体力活动水平不足、运动恐惧等问题,波兰学者Dabek等[13]调查了217例冠心病患者的运动恐惧状况,研究发现超过70% 的患者表现出高水平的运动恐惧症。郑迓姝等[14]采用MET能量代谢当量表和国际体力活动量表对150例冠心病稳定期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有44.2%的患者进行中度体力活动,处于中等水平,且受性别、年龄、疾病严重程度、自理能力、运动意愿等因素的影响。在2018版《中国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指南》[15-16]中明确指出二级预防与心脏康复密不可分,二级预防应以CR项目为中心,促使更多的患者使用CR项目进行治疗,同时提供个体化的生活方式和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体力活动水平,提供专业的指导。教会患者监测症状,管理危险因素,评估效果及调整治疗方案,最终形成遵循指南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通过访谈法深入分析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的疾病体验,共提炼出疾病相关行为、自我概念、日常生活行为3个层面主题,建议临床护理人员应重视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指导患者建立正确的疾病认知,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落实二级预防,降低复发风险,以促进患者的心脏康复,提高护理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