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凤来
(南通能达财务管理有限公司,江苏 南通 226000)
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系统性工作,能够帮助企业明确经营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找出潜在的风险和隐患,从而提高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还能在保证企业经营活动规范有序开展的同时,为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内部审计对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意义重大,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效率,推动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也能够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因此,加强对企业内部审计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内部审计是在内部组织的基础上实施的独立的检查监督和评价活动,能够为管理部门提供相应的服务。内部审计工作能够对企业内部约束系统的有效性和充分性进行评估,也可以对企业业务开展的合理性和具体经营情况进行检查,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内部审计能够借助系统性的规划,实现对内部管理、风险控制等的评价,确保企业能够实现预期发展目标[1]。
内部审计是为了保障企业发展而实施的管理活动,可以帮助企业对内外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促进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为了更好地把握企业收支情况,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评估,以确保企业财务活动顺利开展。从企业生产经营的角度分析,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推动内部审计制度有效落实,可以为自身的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信息支持,也可以为企业编制预算奠定基础,能够有效防控各类经营风险,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分析,企业借助有效的内部审计,可以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从而建立更加合理、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
内部审计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是指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实施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能够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效率性及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明确企业的资产、成本和利益状况,也可以对经济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提高成本控制效果。以物资采购和管理为例,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审计的方式,对物资采购进行全过程监管,确保所有的物资采购活动都能够依照采购计划开展,物资存放期间的出入库操作符合相关规定要求,避免出现超计划采购或者物资采购价格与上报价格不一致的问题,以有效控制成本[2]。
新形势下,企业面临着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管理层虽然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但在实际财务管理中依然存在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内部审计可以保障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落实,提高财务管理质量。一方面,企业内部审计是对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审查,各岗位工作人员在经济活动中的表现可以直接通过内部审计反映出来,员工要想避免工作不当带来的惩罚,会自觉依照财务管理要求来完成各项工作,这也就保证了财务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另一方面,内部审计可以从宏观层面分析财务管理工作,能对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明确,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以推动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落实,确保财务管理工作不会受到隐患的影响。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会随着自身的发展情况和发展战略的变化而变化,要想始终保证财务管理的有效性,需要在现有财务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3],对财务管理体系进行不断优化,确保其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新要求,而内部审计是对企业财务管理体系进行优化的重要途径。例如,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中,企业借助有效的内部审计能够及时发现财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补充完善,使财务管理制度和体系更加科学合理,使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据可依。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在开展经营管理活动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潜在性风险和隐患,而内部审计工作具备的审查、评价和监督功能可以帮助企业做好风险防控工作。例如,企业在制定财务管理决策时,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对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根据风险严重程度作出预警,提醒决策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风险规避。另外,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对财务风险的源头进行明确,采取事前预防或者事中控制措施规避和防范财务风险,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减少企业财务损失[4]。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内部审计可以对企业内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明确,也能够为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提供指导,切实保证内部管理质量的提升。以绩效考核为例,许多企业虽然认识到了其重要性,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方法进行绩效考核,但依然无法保证绩效考核指标的合理性,会出现绩效考核指标过高或者过低的问题,对工作效率和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企业通过开展有效的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得到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对各个部门和岗位的绩效目标进行合理判断,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提高绩效考核质量。
在开展经营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内部审计需要面向所有的经济活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不管是审计方法,还是操作流程,都十分复杂。企业要想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效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对各项经济活动的内部审计要求和内部审计流程进行明确,切实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和公正性。在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和明确内部审计流程方面,企业应该明确重要的工作环节,如审计立项、审计组织、审计报告、审计处理等,确定好每一个审计环节的具体步骤,为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和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支撑,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5]。
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对象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各种经济活动,有效的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企业财务人员准确把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但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经济活动具有复杂性,可能导致一些潜在的财务风险爆发。企业想要切实保证内部审计的实施效果,必须不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在开展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切实做好风险分析和评估工作。一般情况下,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建立良好的审计观念和认识,明确内部审计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从风险防范的角度对各种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将风险扼杀在萌芽阶段。企业借助有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手段,可以将内部审计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内部审计质量与企业经营效益存在密切关联,而内部审计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6],从保证内部审计工作效果的角度来看,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可由高层领导直接负责,以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还要赋予审计人员足够的权力,确保其能够直接将审计结果上报给审计机构。如果企业本身的规模较大,可以建立专门的审计委员会,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避免在内部审计中出现违规操作的问题。
对企业而言,内部审计工作的覆盖面较广,包含经济活动合法性审查、经营效率评价、资金使用合规性审查等多项内容。新形势下,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较高,在经济活动发生后,能够用于内部审计的时间相对较短。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时效性,企业应该重点关注经营审计、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确定好内部审计的重点,以开展有针对性的内部审计工作,避免出现因工作内容过多而主次不分的情况,保证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7]。
合适的内部审计方法可以保证内部审计工作效果,因此企业要创新内部审计方法。而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在对内部审计方法进行创新的过程中,一方面应该将以往单一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审计,以风险为导向,开展前瞻性审计工作,做好对风险的有效把控,提前对财务管理活动进行调整,以此来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另一方面,新形势下,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趋势越发明显,可以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降低审计过程中各种风险发生的概率。
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在本质上存在很大的区别,但是二者有着相对一致的基本任务和目标——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稳定健康发展[8]。要想实现这些目标,企业管理层需要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持续优化和完善,切实提高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融合度,将其各自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是确保内部审计工作有序开展的关键,从企业管理层和审计人员的角度来看,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力度,增强员工自我约束力,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管理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一般来说,多数企业的财务人员都无法保证内部审计工作有效开展,要想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企业需要切实做好内部审计队伍的建设,通过引入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或者加强人员培训的方式,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9]。在实践中,企业一方面需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和内部审计机构情况出发,确定对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通过内部选拔和外部招聘的方式打造出符合要求的内部审计队伍。另外,市场机制本身具有动态性,企业发展战略也需要不定期进行调整,因此企业必须做好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工作,这样才能使内部审计人员满足企业发展要求。企业可以通过制定内部培训机制的方式,使内部审计人员掌握各类审计方法以及财务、法律等相关知识,帮助审计人员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另一方面,企业应该督促内部审计人员规范自身的行为,保证内部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企业在对内部审计队伍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培养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使命感和责任感,确保内部审计人员能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之间的关系,这样其在实际工作中才能做到严谨认真,促使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提高[10]。
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其要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内部审计,以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保障自身健康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对内部审计工作机制进行优化和完善,将内部审计的作用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确保实现企业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