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多慈
(合肥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习党的历史,围绕学习党的历史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党史学习教育广泛深入开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头脑、进课堂、进教材,高校普遍开展了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为主要内容的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高校党史教育活动的延续和新发展[1],党史学习教育开启后,高校将之作为一种常态化的主题教育活动,持续开展至今。
根据知网搜索归纳,学术界对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思政教育视角开展研究。高文兵在其研究中提出党的历史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生动厚实的教育内容,主要体现在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四个方面,李伟雄指出中国党史内涵丰富,具有凝聚亲和、导向指引、激励塑造和道德示范等育人功能;二是从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方面的研究。段妍在《党史学习教育重在实现常态化制度化》一文中指出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三个着力点,即健全党员领导干部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式方法、健全党史学习教育保障机制;三是从高校宣传教育视角的研究。梁晶晶等从党建育人、思政育人、实践育人的角度提出高校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的常态化实现路径;四是从如何改进党史学习教育的研究,孙立等指出学习“四史”要注重把握历史规律、注重形成历史共识、做好史论结合三个方面的意见。学者李伟雄给出了具体的措施:一是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二是以党和国家重要活动为契机。
通过现有研究数据里可以发现当前国内学者在党史学习教育方面的研究已具有一定成果,这些研究也为本文研究带来很多启发,打下了一定基础,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是对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与育人之间研究不够深入,特别是三全育人大思政布局的采用和考虑不够,没有结合时代背景;第二是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成果较少,缺乏关于常态化教育机制的具体应用。如今,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轰轰烈烈地在展开,从国家到地方都高度重视党史学习对育人的作用,对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着从三全育人角度探索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并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涵盖制度、课程、教育方式、教育主体等方面提出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机制对策。
三全育人作为党和国家对高校教育工作的一种部署,提出新时代高校教育的理念、主体和阵地建设问题。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当下高校宣传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任务[2],需要构建新的教育理念、教育主体和教育阵地。因此,三全育人与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在逻辑具有诸多的契合性,有诸多的逻辑关联。
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布局是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的重要背景和发展方向。任何一种教育活动的开展都需要考虑其实施背景和可能采用的教育模式。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当前高校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与宣传教育工作任务,一样需要考虑其教育背景和教育模式。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布局作为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政教育所做的政策与制度安排,也是一种教育模式的倡导,注重整体协同育人模式的建构,体现在对教育对象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以覆盖学生活动的各个场域、阵地、成长发展的各个时段,调动所有教师参与学生教育。这种大教育模式就为当下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提供了一个基本发展走向,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要求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要坚持融于大学生学习的四个学年之中,覆盖大学生学习的各个阵地、调动全体员工协同参与党史育人,其实也就提出了当下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应采用的路径。
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为三全育人实施提供一定的契机和实验场域,可以深化三全育人的内容体系。三全育人模式作为党和国家层面的一种教育安排,需要高度重视和认真落实。高校的专业学科教育、思政教育、各类主题教育活动等都可以采用三全育人模式进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高校这些教育活动之一,也能够为三全育人提供一定的实施场域和契机。三全育人主要是基于如何推进立德树人提出的大思政模式和布局。党史学习教育是目前思政教育推进的重要活动,也是高校党建的重要内容和举措,对学生成长发展具有诸多的意义和价值。两者在思政教育上都是相通的,三全育人是宏观层面的教育模式和布局设计,党史学习教育史是微观层面的具体活动,党史学习教育能够为三全育人模式的实施和推进提供很好的实验场域。
以教育治理的思路入手,以三全育人要求来衡量,以教育系统论为研究框架,对当下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理念坚持、主体建构与发力、项目与内容的设计与构建、环境营造、平台与方法的选择与整合创新、督导与反馈机制的建构等方面进行审视。结果发现,当下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开展的情况,整体还是不错,但是在这些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教育理念上没有真正贯彻好三全育人的理念,教育主体上,没有真正调动所有教师参与形成协同育人的教育行动共同体;教育内容上,没有很好将各类党史资源纳入学习范畴进行整合和组合;教育平台上,网络平台开发较多实体平台开发不足,教育保障条件和督导机制没有完全建设好导致外部推动力不足[3]。这些问题影响了高校党史学习教育高效开展长时段开展,影响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及时引导。
科学化理念坚持不足,影响了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科学化开展。这方面主要体现在,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没有很好分析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学习规律来安排这个活动,没有很好地按照教育规律来安排教育活动过程。
常态化理念坚持不足,影响了高校党史学习教育长时段运行。这方面主要体现在,一些高校往往只注重短时间的党史学习教育,没有一个学习教育活动的长远规划,影响了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长远运行,影响了党史学习教育资源的长时段开发利用。
协同育人理念的不足,影响了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整体效应。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目前主要是学校宣传部在具体负责,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利用课堂积极参与,其他学科教师以不同的方式在参与,但是这三大教育主体之间,没有建构起一种协同育人的常态化机制,极大影响了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协同推进。
创新理念坚持不足,影响了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这方面主要表现在,当前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形式还是比较多,也比较注重创新,但是学习内容的重新设计显得非常不足,尤其是其中的党史叙述话语,没有很好地进行转化成为学生喜欢的话语系统;还有,就是教育形式,往往是居于在理论上宣讲和故事的讲解,实践学习教育活动开展显得非常不足,极大弱化了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弱化了学习教育效能。
学习教育活动主体是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开展的主体性推动力,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发挥好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影响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效率提升的主体型因素。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来看,当前高校具体负责党史学习教育的是学校党委宣传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直接参与党史学习教育的主要是这两个部门的教师,其他教师参与几乎没有怎么参与,彰显了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全员育人机制没有真正健全,导致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主体显得力量不足。因此,如何建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行动共同体是当下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一个短板。
从受教育者主体来看,当下高校接受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主体主要是正在学习思政公共课的学生、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业学生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对党史学习兴趣要浓厚一些,加上学习层面的安排,参与度较高。但是没有接受公共思政课的学生、所学专业与党史关系不大的学生对党史学习教育参与的兴趣不浓,接受党史学习教育的情况就不理想,彰显了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覆盖的学生群体还是很有限。就学生群体而言,在接受党史学习教育中,相互交流的时候不多。
学习教育的内容与项目是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内在品质提升的关键因素,是影响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效率提升对象型层面因素,应该在教育活动中好好进行设计、整合与拓展。就目前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内容建设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共和国历史、改革开放历史和社会主义历史、百年党建七一讲话、十九届六中全会的文件等的相关文本上,还有就是党史的相关视频。呈现给学生的内容,就是这些文本和视频,没有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党史学习教育内容进行重新话语转换,影响了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内容吸引力,针对性不足,没有很好和青年学生教育进行对接,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内容的组合,导致学习内容单一化、枯燥化,缺乏吸引力。比如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如何与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对接[4]。
学习教育活动的平台和方式关乎党史学习教育效率提升,是影响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方法性层面因素,应该进行好好选择与设计整合。据调研,当下各个高校纷纷采用网络学习平台,积极开展网络党史学习教育,但是由于学生的缺场显得效果不是很理想。实体教育平台和方法上,主要是利用思政课堂和辅导平台占多,这些平台都是附带进行党史学习教育,所以效果仍然不是很理想。专门针对党史学习教育可以开展的活动,比如党史知识竞赛、党史情景剧演出活动、参观党史基地等几乎开展很少。在这种平台和方法运行的情况下,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效果还需要继续努力。
保障条件是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所需条件的供给,比如相关的制度政策制定与安排、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安排,这些是影响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保障型因素,也需要好好准备。就制度与政策的供给情况来看,没有出台专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相关政策;同时,在人力、物力、财力的供给情况上看,显得也非常不足。
督导评估与反馈整改是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外在推动力与督导力,是影响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外源型因素,一样需要认真对待和具体落实。就督导评估来看,高校还没有形成完整地对党史学习教育进行督导的相关指标体系和督导机制;就反馈与整改情况来看,也还没有建构起对党史学习教育情况的反馈和整改督促机制。
针对党史学习教育在教育理念体系、主体体系、内容体系、平台与方法体系、保障和督导体系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与问题,瞄准这些问题与不足背后的原因,高校应该积极按照三全育人大思政布局的要求,以系统论为构思探索框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从教育理念体系的重构、教育共同体的搭建和协同、教育内容与项目的重新设计、教育平台的拓展和整合创新、教育保障和督导机制的全面建构等方面着手大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行改革创新,以此大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开展。
三全育人蕴含着丰富的现代教育理念,在三全育人大背景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高校应针对当前党史学习教育中展现出理念层面的不足,对标三全育人大思政布局的理念层面的要求,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的基础上,要坚持融入科学化、协同化、创新、常态化和整体性育人的理念,全面把握学生成长发展和学习的规律、党史知识教育的规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科学化运行;注重发挥各种因素参与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协同化发展;注重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理念、内容和形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时俱进;注重长时段的规划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运行;注重整体性育人理念的融入,将学生的各个时段、各个学科、各个阵地可能的活动结合起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系统化运行。
三全育人蕴含着丰富的主体协同育人思想。在三全育人大背景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高校应该针对当前党史学习教育中主体格局的建设情况,对标三全育人大思政布局主体层面的要求,注重学校和家庭、社会之间的协同育人,建构学校、家庭和社会构建党史学习教育的行动共同体;注重教师队伍之间的协同育人,积极建构起学校教师队伍之间构建党史学习教育的行动共同体;注重学生之间学习的相互交流,建构学校学生队伍之间构建党史学习教育的行动共同体;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建构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构建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行动共同体,通过以上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共同体的建构,推动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主体格局形成一个全方位协同育人的大格局。
全过程育人意味着要对大学生开展诸多的教育,孕育着大思政布局对教育内容的整合与更新有自己的要求,高校应针对性不足、枯燥性的问题,从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构建入手进行改革创新,积极做好党史学习教育话语与大学生各类教育学习内容的对接与融入的问题,创新党史学习教育话语系统[5]。一是与大学生思政教育方面的相关素养相对接,在党史资料中挖掘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道德、法治等方面的先进人物和事迹,进行话语转换和重组,以此更好为学生提供教育学习素材;二是与大学生的专业学习结合,在党史资料中挖掘与学生专业相关的专业方面的先进人物和事迹,以此更能针对性对不同专业学科的学生进行教育。通过以上的学习教育内容的重组,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和项目就会更加接近地气,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具有吸引力感染力。
全方位育人意味着蕴含多样化的教育平台和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的采用,其中最主要就是各个教育平台和方法要的协同。针对实体平台开发利用不足问题、网络平台受教育客体可能缺位问题、网络平台与实体教育平台协同不足等问题,高校应该围绕实现教育平台的建设与协同育人问题进行改革创新,要将网络平台渗透到学生的手机终端,让知识竞赛、参观学习、情景剧再现等活动切实开展起来,注重网络学习与实体学习协同互动,以此不断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效率。
三全育人的高质量开展,蕴含着各类教育保障条件和督导评估机制的构建运行。因此,高校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时,应针对现有的保障条件和督导反馈机制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从人力、物力、财力和制度方面做好相关的供给,夯实党史学习教育的物质基础和制度运行,建构完整、常态化的科学督导评价体系,形成对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评估机制,以此给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持久督导动力。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得知:一是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与三全育人具有诸多的契合性,可以互相促进和共赢推进;二是以三全育人大思政模式,审视当下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情况,能系统整体透视发现当下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存在诸多的问题;三是以三全育人模式重构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能够促进其形成长时段开展的机制建构,推动其常态化的有效运行。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运行,还需要拓宽视角多方面思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的实际探索法和学术研究视角可以为当下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开展和有效运行提供一定的指导。今后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常态化机制建构,不能仅仅从教育者视角出发进行改革,还要从受教育者视角出发进行改革,对标受教育者需求,对党史学习教育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是教育内容和活动平台、方式形式进行改革创新[6],以此方能切实提高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