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佳 南京艺术学院
排舞是一项综合性运动,在素质教育持续深入的背景下将其融入高校体育课程中不但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也符合了艺术院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如此就激发出了学生的参与的兴趣,从中既学习了知识,也锻炼了体能,从而推动了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推动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顾名思义排舞就是多个人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排进行特定的舞蹈表演。它融合了舞蹈、体育、艺术等元素,是目前比较盛行的一种全球化的健身体育综合运动,并且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但是目前为止,对排舞依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不同文献、不同学者对排舞也有着不同的看法,做出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但不可否认,简单明了是对排舞基本特征的统一认定。通过对不同文献以及具体实践活动的研究,我们所认为的排舞是:通过集体舞蹈的形式、借助各类专业性舞蹈动作、按照成排或成对的布局进行舞蹈表演,以此来实现娱乐、健身、塑性的同步发展。它是一种即可个人独享,又可与团体共乐的健身休闲形式。
通过文献记载,最初人们在进行排舞表演时基本都是在节奏的带动下做拍手动作,连贯成一组舞动动作表演出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又将拉丁舞步与欧洲的宫廷舞步融入了拍手舞蹈中,通过手部、腿部、脚部和腰部的配合让舞蹈的跳法变得多样起来,风格也更加新颖。时至今日,经过时代的变迁与融合,排舞已经风靡全球,各年龄段的人都喜欢这种舞蹈形式。据相关部门统计,排舞目前所包含的舞曲已经达到了三千多支,这就说明了排舞的发展前景是巨大的,受欢迎程度也是非常大的。由此也可以看出排舞具有音乐题材的丰富性、动作元素的多样性以及舞步与音乐的高度结核性。
之所以将其融入体育运动中,源于排舞所具有的独有特点。参与者在进行表演时不仅要着装得体,也要举止文明,有着明显的运动文化,同时排舞是多个人共同配合的一种舞蹈形式,也就体现出了团结、协作意识。这也是体育运动所蕴含的一些精神。因此将排舞教学融入体育课程中有着极大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在体育课程中引入排舞教学除了在设施、场所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之外,教师的专业性也能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指导,让学生在运动中能够准确且熟练地掌握基本动作,达到锻炼身体的作用,有助于实现体育教学“强身健体”的教学目标。另外,鉴于排舞的特点,它的适用群体是比较广泛的,人们通过这种形式来体验快乐、强身健体,已然与目前人们所处于的生活状态和方式融为了一体,学生接受起来也比较容易。这就为排舞在体育课程中的应用创设了良好的基础。其次,素质教育对教学的要求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立德树人根本教学任务,排舞既具有体育课程的运动性特征,也具备了大量的德育思想,它作为一种集体性的活动,是需要参与者共同合作、配合,才能呈现出完美效果的,这就体现了团结与合作精神,也对整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思想道德觉悟自然也会得以培养与提升;而从艺术美育角度分析,它是音乐、舞蹈、艺术的融合体,学生在参与中可以增强体态的美感,提升审美水平。因此将其融入体育课程中一方面是培养优质人才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教学的要求是“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排舞的融入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的运动环境,不论怎样层次的学生、有着怎样的需求,学生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选择音乐与舞蹈形式,以此为舞台来展示自己。排舞符合了当前高校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个性张扬,释放着青春的气息,对刻板的一些事物并不感兴趣。在其他的舞蹈项目中,每一个动作是既定的,有严格标准的,但这种刻板性会抑制学生对个性化的追求,也无法从中满足自己的真实需求,而排舞的娱乐性、编排方式的多样性可以让刻板的体舞蹈内容、动作容灵活起来,学生可以基于自己对音乐、舞蹈的理解即兴发挥,在统一步伐的基础上做出不同的上肢姿势来诠释出、具有自己个性化的舞蹈。这种充满自由、自主的舞蹈形式自然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同时引入排舞,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参与度。同时,科学合理的排舞课程引入到体育中既能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也能让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并从中获得启发,对体育教学活动进行调整和优化,让体育课程资源得到更深入的开发与利用,扭转了体育教学单一性的局势,让体育运动充满了活力。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重要意义,也符合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在全民健身的推动下排舞课程进入了高校中,并以其独有的特点吸引了广大师生,学生也都产生了兴趣并积极地参与了进去。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很多学校看到了排舞教学对教学发展、对学生发展所产生的巨大价值,由此将其纳入了必修课行列,并配置了专业的师资队伍。有力地推动了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推进了学校体育活动的高效开展。另外与其他舞蹈形式相比,排舞的最大优势在于跳法简单明了,即使是没有经验的初学者也能够快速地掌握其中的技巧,这就为全民健身以及终身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夯实了群众基础。
首先,学校的认知不足。当前高校教师基本上处理自己专业课程之外,会将其余的时间与精力放在教研工作上,对排舞运功没有深刻的认知,也不会针对排舞进行深入的钻研。其次,学校对排舞的宣传力度并不高,虽然部分学校开设了排舞课程教学,但也有部分学校不具有开设条件,也不针对排舞进行广泛宣传,使得部分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排舞,这就说明在当前的高校教学体系中排舞的普及并不高。最后,在教材上分析,当前学校并没有统一的排舞教材,课程体系建设并不完整。一般情况下教师会根据教学大纲自行选择一些不同版本的教材,然后再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来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料,融入教材中,这样去安排教学内容,而学生在课堂上所接触到的理论知识并不多,基本都是通过在线视频等学习、丰富一些理论性知识。
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部分学校也依据相关的教育要求而配置了大量专业教师来开展排舞教学,但整个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是呈现出不平衡发展态势的,据相关数据,拥有舞蹈相关专业学习经验的教师数量要偏低一些,大部分教师都是兼职,甚至有些学校还没有专门的排舞教师,这就造成了排舞教师的专业水平偏低,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并不利。从客观上分析,排舞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晚,导致了课程推行的时间也相对较晚,但为了能够顺利开展排舞教学,学校通常都会从体育、舞蹈、体操等相关专业中选择一部分教师来担任排舞教师,虽然每个教师都有所专长,但缺乏对排舞的整体认知、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因此在教学中往往无所适从,会在无意识中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经验来会组织教学、指导学生,非专业教师授课虽然弥补了师资力量缺口,但由于这类教师并未接受过系统的学习与培训,在排舞教学中,可能遇到难以解答的问题,满足不了学生的专业技巧学习需求等。
排舞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与体育素养,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和载体。但从目前的观察和调研来看,部分学校在开展排舞教学时的效果并不理想,也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特别是男生,他们对该项活动的兴趣以及所产生的学习效果要远远低于女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的专业性并不高,很多教师都是有其他课程的教师来兼职担任排舞教学教师,虽然能够完成排舞训练,但在排舞的种类、内容的挖掘、舞美与编排等方面了解的不深刻、不全面,理论知识相对匮乏,加上教学经验的不足、根据 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在排舞课程教学内容设置的教 学考评等方面存在疏漏,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则是学生没有太多的精力与时间去参与该项目。高校生活是多彩多样的,学生的课外业余生活也会变得丰富起来,这时的学生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参与排舞教学。这就说明排舞在目前部分学校中是缺乏号召力、吸引力的,学习效果自然不高。
由于排舞在我国的推广比较晚,还没有形成规模,因此在制度上、体系上、规则上、内容上并没有相对科学、成熟与完善的机构予以引导,也不具备纲领性规则进行正确指导和规范,鉴于此,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成立排舞协会、出台纲领性的竞赛规则。另外,要培养排舞指导员和裁判员,相关部门要全面发挥学校体育教师、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俱乐部教练和体 育院校学生等专业人才的作用,通过对体育院校学生的排舞培训,使他们能够以教学实习和志愿者的方式参与到各个学校和居民社区中进行排舞教学和锻炼活动,通过他们,使排舞运动在学校、基层社区和健身俱乐部开展起来,吸引广大群众参与,从而在社会上全面推广。
学校要基于实际情况将排舞教学纳入体育课程内容体系中,让学生通过排舞来体验体育的魅力,并从中培养和发展体育能力与综合素养,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能、身体条件等进行分班,组织差异性的、针对性的体育教学活动。比如对于新生,学校可以在健美操中融入一些排舞的内容,让学生先去尝试一下,从中观察学生的感兴趣程度,然后在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对于二、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讲,学校可以通过设置俱乐部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学习排舞,通过俱乐部来学习一些初级内容。像排舞中有哪些固定形式的舞步、在表演中应该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去变换舞步、如何随着音乐节奏将这一舞步组合练习熟练,但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本功时就可以编排一些简单的排舞,让学生去训练。另外,要在一年级就开设专门的排舞课程,一直延续到学生毕业,每一学期都要结合实际情况安排数量恰当的课时和适中的内容,逐步增加排舞的难度,循序渐进的帮助学生认识排舞、掌握技巧,最终熟练运用。
体育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性和教学能力,因此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或途径来实现自身能力的强化与提升。比如学校要组织一些相关的学习活动,并且邀请排舞领域的讲师参与进来,向教师传递排舞的相关知识;学校要利用集中学习的机会、学校间的交流活动等,让本校及外校的体育教师们聚在一起,除了学习之外,还可以针对教学中的一些问题、经验等进行相互交流,从中学习和积累经验;有条件的学校也会提供机会或平台让体育教师去进修,全方面地去学习排舞。通过各种活动形式来提高教师的能力,开拓教师的视野,并通过交流合作来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另外学校还要对排舞教师的日常管理引入激励机制,激励教师改善排舞课程质量,提高授课教师的积极性,保障各项课程改革措施能够有效落实。
综上所述,要想更好地开展排舞教学,实现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学校就要全面认识排舞的内涵,分析排舞课程发展中的困境以及与体育课程融合的可行性,以此为基础创新教学模式、优化队伍结构,从而为排舞教学的深入以及学生的高效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