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策略

2022-12-31 08:49:02张秋平长春财经学院工程师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年2期
关键词:建筑行业管控钢筋

张秋平 长春财经学院工程师

在建筑行业的整个施工过程中,无论是技术的使用还是管理都具备十分复杂的特性。如果施工技术没有统一且合理的管理模式,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就无法得到保障,造成的隐患也是巨大的。因此,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在实际施工前应对整个施工环节中所使用的技术进行深入剖析,在保证工程安全性的前提下改进施工技术,促进建筑行业蓬勃发展。

1 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对于建筑行业的意义

1.1 建筑行业施工技术管理的特点及现状

施工技术的流动性及多元化对建筑行业的管理而言不可忽视。不同的地形环境及工程效能要求的区别都会对工程质量造成不同的影响。当前建筑工程实施中技术管理还有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时代的变迁会使施工材料及技术进行改良和创新,但技术水准的局限性使新型知识无法及时融合。准备不充分使施工中所出现的意外事故无法及时得到处理,高素质人才的缺乏对新技术的运用也十分不利。就人为因素而言,纵观我国工程项目的建设,大量工程质量及安全问题的产生多是由施工人员自身水平因素造成的[1]。相关统计结果显示,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大多是农民工,素质及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且安全意识薄弱,技术水平往往也达不到相关标准。这就使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导致大量安全事故频发。此外,由于利益的驱使一些建筑企业偷工减料,只顾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断地触碰法律底线,这也是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的重要原因。

1.2 技术管理对于建筑行业的重要性

新时代建筑行业在施工过程中运用的材料及技术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及增加。缺乏技术管理的施工过程不可靠,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出于工程效益及安全保障的原则,建筑行业应积极推进技术实施的管控工作,合理规划整个施工过程,引导工程的有序开展,减少意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此外,建筑业也可通过对技术文件及方案的审核,提前追溯其中存在的误差,并及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在施工前及时解决技术问题,从而提升施工过程的可控性[2]。

1.3 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极大挑战,建筑行业的整体战略目标也发生了转型。现代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对设备及材料的要求也更替了好几代,机械设备和施工技术的不断改革使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因此,要想促使整体建筑风格向时尚化和个性化转型,就必须要配合新技术及新设备的运用。但设备及技术的更替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不注重施工技术管理,只一味强调建筑风格要向时代化需求转变,便会影响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安全事故。

因此,施工技术管理便成为建筑工程开展的必然要求。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既能切实保障工程的整体质量及进度,又能避免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浪费,还可以确保整个工程开展的安全性,并以此提升建筑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有助于促进建筑行业的持续性发展。现如今国内建筑行业在设备及材料方面的水平领先,但管理和技术方面的水准仍有很大的欠缺,提升整体管理水平是当前建筑行业的迫切需求。

2 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施工技术概述

2.1 软土地基的处理手段

地基的稳固性是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环节顺利进行的关键。作为建筑物依附的基础,地基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建筑行业从事人员在地基施工时应结合该区域的地理环境及其地质情况。

软土地基是建筑行业常见的施工地质,由于软土缺乏良好的稳定性,承载能力也十分有限,在打造地基时经常会发生变形情况。因此,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部门应格外重视此方面问题,避免出现沉降现象。一旦打造好的地基出现沉降现象,地基就不再具备实用性,给施工安全造成极大隐患。建筑团队的施工技术管控人员应在施工前充分地了解掌握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及地理环境,如果施工地区是属于软土质,那么要在工程开展前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使地基稳定性得到改善,推动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3]。

2.2 钢筋材料的连接技术

钢筋材料是建筑工程实施中常用的施工材料,不同种类的钢筋所对应的用途也大有不同。有些建筑在施工时需用到特制的材料,且时常会涉及钢筋材料的连接。合适的连接方式会使钢筋材料连接后的使用效能更高。不同场所对应的连接方式也会略有差异。焊接、捆绑组扎及套筒挤压等是常用的连接手段,其施工的复杂性受钢筋直径的影响。

作为常见连接方式的一种,套筒挤压常运用在建筑工程中具备较多钢筋节点的条件下,但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一点失误,便会影响节点的稳定性。为降低此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管理团队应对已制作完成的模具进行定位考量,以提升施工的稳定性及准确性。

另外,由于不同位置受力点的差异及实际受力程度的不同,钢筋常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错位的现象。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受力性能采取不同的连接方式,尽量保证连接后的效果与设计要求相契合。在进行柱钢筋的绑扎施工时,施工人员需在各施工层的楼板平面标高上10 cm 的地方设置一个卡位钢筋。而为了确保柱截面尺寸的合理化,还应结合设计需求进行定位钢筋的焊接。钢筋的锚固长度和直径都要严格遵循标准执行,整个连接过程也应符合技术工序,从而极大程度促进钢筋材料的连接质量提升[4]。

2.3 大体积的混凝土技术工程实施要点

混凝土技术是建筑工程实施中的必要工艺技术。大体积的混凝土技术工程有着体积大和表面系数小的特点,水泥的水化热释放节点较为集中,能够达到快速提升内部温度的效能。但如果在此过程中未能把控好混凝土的温度内外差,便会使得外部出现裂缝,整个工程的质量也因此降低。因此,有关人员必须在施工前对工作的重点有着清晰的认识,从混凝土的裂缝治理和质量控制两方面入手改进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混凝土施工材料一般是由粗细骨料、水泥及一些添加剂混合而成,这也是其在实际施工时经常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此外,外部气温的变化和混凝土的热胀冷缩也会给施工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施工人员在明确了这些导致墙体裂缝形成的可能性因素后,可从水泥的水化热、施工环境的温度控制及混凝土的热胀冷缩等方面入手,针对必要的影响因素提出应对的解决措施。

首先,工程管理人员应严格要求施工人员进行规范性操作,仔细检查水泥、石子和其他添加剂的质量。一旦发现施工现场的原材料与实际使用功能不相匹配,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向上级部门反映。在确保混凝土的配制原料质量达到标准的情况下进行后续工程的推进。

其次,在混凝土的配置环节也应加强管控,明确所用材料的参数范围,并严格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进行。

最后,在混凝土强度得到保障的基础上可适当降低水泥的使用量,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硬度变化性质,确保混凝土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进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此外,施工人员也应注重对于混凝土的养护,保证施工环境的温度及各方面条件处在一个适宜状态[5]。

2.4 钢结构施工及吊装施工的技术要点

钢结构施工技术的合理性也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最终施工质量。就螺栓预埋这一环节来说,各施工单位应选用埋入式的柱脚螺栓。实际预埋过程中还应将平面基础轴线和标高的操作误差控制在一个可允许的范围内,确保螺栓预埋工作的进行能为后续施工提供基础保障。完成上述操作后,各管理层还需深入到现场进行调查,检查实际的施工情况是否与图纸一致。而在钢柱的吊装环节中,施工人员应首先进行整体框架梁柱的安装,按照“先主梁后次梁”的安装顺序来逐步完成钢结构的施工。

在首次进行吊装钢柱安装时,需在预埋的螺栓上设置一个保护层,避免因吊装过程中施工不当而导致螺栓损坏。此外,连接不同钢柱时应采用高强度螺栓,调整完整体位置后利用螺栓进行固定。主梁安装前,需借助扶手杆和扶手绳的帮助来逐步移动主梁,直至其到达提前设计好的指定位置。吊装完成后还应用绳子来连接钢柱,以免钢柱因安装不稳掉落威胁到工人的安全。在实际的焊接过程中,需仔细检查各层焊道的情况,排查质量隐患,确保最终的施工质量达到预期标准。大部分单位在实际的钢结构焊接过程中会选择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开展焊接工作。施工人员往往会按照事先确认好的操作顺序来逐步完成焊接工作,这正是基于施工安全性的考虑。

3 关于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几点策略

3.1 倡导绿色节能的施工技术

绿色节能工程技术的实施是对可持续性发展政策的响应。建筑行业应坚持发展与资源保护并重的原则,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倡导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从工程开展的前期直至项目顺利结束,在策划部署以及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都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土壤、水源、空气、居民生活及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要积极从本质及源头入手展开治理,注重工程的优化部署,为整个工程的开展工作奠定绿色节能的施工基础。此外还需注重系统化的管理,跟进管控工程的各个环节,确保前期的施工策划和材料购买、中期的施工过程及后期的完工验收环节都能得到有效监督。

3.2 注重施工过程中的组织及规划管理

施工过程的环节众多且各环节间均有着紧密的联系,现如今建筑工程中问题存在的普遍原因是相关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针对这一情况,建筑业应积极完善技术管控制度积极促进提升施工管控的整体质量,有针对性地提前分析研究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方案,严格把控工程建设所采用的材料质量。此外,也应及时了解各种材料的保存要求,选取适宜的场所及温度环境对施工材料进行保存,避免因存放不善导致性能损耗。并应遵照市场的趋势选取适宜的施工技术,确保建筑技术的管理质量,制定完备的评价体系,使整个管理模式具备科学性。同时需注重管理人员的整体素养对于管控工作的影响。在实际工程实施中,一定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综合考评,严格持证上岗,积极组织专业培训活动,增强管理人员的自身素养,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组织及规划管理更具科学性。

3.3 增进先进管理技术的融入

现阶段的建筑业工程技术管理正处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期,建筑行业应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并将其融入到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去,进而提升技术的管控水平。以高层建筑市场为例,BIM 技术便是热门建筑管理工具的一种。它可通过对高层建筑信息及三维立体图的完整复刻,达到优化施工技术管理的效果。所有的数据都由BIM 等软件记录,数据的准确性能得到保证,且部门间沟通时的数据共享也可通过该软件完成,有效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达到施工技术的优化。

4 结语

对于建筑行业而言,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控不容忽视,这不仅是达成工程目标的有效促进手段,更是对人民安全负责的重要表现。建筑工程必须把握好技术管控及问题的处理工作,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再进行效率的提升。从施工企业来谈,提升工程质量的监管意识是首要任务,应派遣专业的监管人士对整个施工过程跟踪管控,并明确监管工作的最终目的,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管措施,保证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建筑行业管控钢筋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D10mm热轧带肋钢筋五切分生产工艺开发
山东冶金(2022年1期)2022-04-19 13:40:24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管控老年高血压要多管齐下
聚丙烯泡沫塑料的制备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上海建材(2019年6期)2019-08-13 06:49:34
截钢筋
这批没收钢筋该如何处置
BIM2.0探索在建筑行业的新价值
信息技术构建建筑行业新格局
失控还是管控?
军工文化(2015年10期)2015-05-14 07: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