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教育与跨媒介艺术实践的融合路径探索

2022-12-31 09:15陈佳佳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媒介融合素养

陈佳佳

(新疆艺术学院 乌鲁木齐830049)

2020年11月3日,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研究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文科教育创新发展举措,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其中指出,“新科技和产业革命浪潮奔腾而至,社会问题日益综合化复杂化,应对新变化、解决复杂问题亟须跨学科专业的知识整合,推动融合发展是新文科建设的必然选择。”艺术作为文科的八大学科门类之一,与其他学科充分交叉融合,打破原有的专业壁垒,通过融合赋能学科发展,满足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时代要求,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在当下快速变化创新的媒介环境中有效助推艺术学科的融合发展。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一)什么是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一词起源于20 世纪30年代,由英国学者利维斯在《文化和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一书中最先提出。一些学者认为“媒介素养是人们正确地判定和估介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①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J].新闻记者.2004(5):11.简单地说,媒介素养是人们使用媒介的一种能力。同时,也有学者以移动互联网为背景提出了当代的媒介素养要求,数字素养、公民素养、多重信息处理与跨界思维等都被列入其中。另外,彭兰教授针对社会化媒体特点,在媒介素养的定义中强调了媒介素养教育对信息生产能力、社会参与能力的新要求。①彭兰.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三种媒介素养及其关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52.

(二)媒介素养的当代价值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9.5 小时,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6%。按照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讯息”,移动互联网作为当代覆盖范围最广泛的媒介,为我国10 亿以上的人群提供讯息。不断变革、融合、重构的媒介环境让当代社会的传播语境变得更为复杂,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当代大学生更是身处当前复杂的媒介环境之中,他们将社交、生活、学习等各类场景移至网络媒介所构建的线上场景里,不断接受并成为庞大信息浪潮中的“沧海一粟”。那么,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获取有效信息,如何更好地使用媒介而不是被媒介所控制,都是大学生需要面对的问题,这些让媒介素养教育变得更加迫在眉睫。

(三)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要求

综合当前环境来看,媒介素养的内涵要素随着媒介的发展变化在不断丰富,但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切入点相对较为稳定。笔者认为对于艺术教育来说,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四点:

1.从海量信息中提取有效内容。当前各类媒介每天产生的信息数以万计,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以及被现代人频繁使用的社交媒体都在产生资讯。尤其对当代大学生来说,网络是他们主要的信息来源,面对海量资讯,如果不能进行甄别、判断,有效信息将极大程度淹没。此外,算法机制更加助长了新媒体用户的被动性,新鲜、刺激、娱乐类的信息大幅度增加,用户主动提取信息的难度增大。媒介素养教育可以首先从信息的甄选入手,减少不必要的信息摄入。

2.满足自身获取信息的需求。1948年,香农在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中为狭义的信息下了定义,即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当代社会变动加剧,不确定性持续增加,这种社会背景下,信息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笔者针对部分在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进行调查时发现,95%以上的同学通过各类社交媒介获取信息资讯,但社交媒体中信息来源复杂多样,其自身真正的信息需求可能并不能得到满足,甚至会被道听途说的信息所误导,信息需求长期无法得到满足,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就将随之增加,因此需要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学生通过正确渠道获取信息,更加充分地理解和融入社会环境。

3.契合跨学科的艺术教育趋势。事实上,在我国古代艺术创作传播中,就曾出现过媒介的融合转化。由于中国古代文人和艺术家的重合性,文字媒介和图像媒介间的转化往往是文人感发、抒怀、言志的一种行为,转化的情形比较交杂,甚至形成了谱系和主题。②陈忆澄.中国现当代艺术传播中的媒介转化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20:21.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推动了各类媒介的持续融合,不仅更新了艺术传播的平台,极大地丰富了艺术的形式与内容,也为艺术发展和教育提供了更为多元化的空间。此种背景下,艺术与各类媒介的关联也随之密切起来,但在大部分的艺术人才培养体系中,并没有以媒介为背景对其进行专门化的训练与实践,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作为艺术训练中的基本环节之一,不仅有益于艺术审美的传播推广,更重要的是能够拓展全新的跨媒介艺术形式。

4.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当前,我们所处的新媒体时代,公共空间的话语权结构发生巨变,传统媒体进行议程设置的方式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可以说,在传统媒体时代,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对议题设置拥有决定性的把握能力,能够确保主流舆论引导正确有效。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所拥有的议程设置权利被分散、转移到各个不同的网络平台,而网络空间本身因其边际的无限扩大,更难以进行行之有效的正确引导,大量的匿名身份网民涌入网络,围观娱乐化的信息,进而进行互动、再创造、再加工,舆论走向引导难度空前增大。与此同时,我们也能够看到,以青年为代表的一部分网络意见引导者正在逐渐崛起,他们掌握互联网传播规律,熟悉互联网语境,在互联网中形成了一次又一次正能量引导热潮。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培育更多能够巩固壮大主流舆论的时代新人,用他们所擅长的“网言网语”以及个性化地表达结合自身的艺术专业特色优势,构建更为健康、积极、有序的媒介环境,从而帮助社会环境有序发展。

二、跨媒介艺术的融合表达

(一)跨媒介艺术的内涵

20 世纪初,“先锋艺术”流派兴起,跨媒介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出现。1966年,迪克·希金斯在他的文章中正式使用“跨媒介”一词,他认为“跨媒介”必然涉及两种及两种以上媒介的相互碰撞,而这种碰撞更多地体现了媒介之间的辩证互动与对话,并强调打破艺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界限①Dick Higgins.Intermedia[J].Leonardo,2001,34(1):49.。简单来说,跨媒介艺术可以被称为是多重媒介交互融合的艺术形式,在媒介融合不断向纵深发展的今天,为艺术与现实生活的交织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媒介环境。

(二)跨媒介艺术的时代特性

我们今天会在各类媒介平台中发现跨媒介艺术的痕迹。当下风靡网络的诸多短视频内容就包含了影像、音乐、文学等多种形式,还有很多舞蹈表演、书画作品通过新的媒介平台受到追捧,更有诸多经典的艺术作品在新的媒介形式下完成了再加工。例如,故宫联合凤凰网打造的沉浸艺术展,让《千里江山图》等名画借由电子技术拆分展示,在展览中多处体现交互功能,吸引更多人群来进行观赏;多家媒体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制作了《如果国宝会说话》等优秀的微纪录片、发起了诸如“让文物抖起来”等全民短视频创作活动,受到年青受众的追捧;还有各类跨媒介的艺术公益活动等等都在社会中收获了较大反响。这些充分说明跨媒介艺术不仅扩充了艺术创作的范围和边界,也极大地扩大了受众群体。

在媒介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曾经认为,文字属于报纸,声音属于广播,电视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分野;而网络乃至移动终端的出现将原本泾渭分明的界限通通模糊化了,媒体融合的要义就是媒介所传播的信息承载的形式包括文字、声音、影像、动画、图片等。艺术的表现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和信息呈现出更加聚合化的特征,与媒介的融合类似,通过策划、聚焦、整合信息资源,将多种艺术形式巧妙融合,让更多受众参与到艺术表达和传播中去。而这一参与本身可能会引发更多的连锁创作,跨媒介的互动性之所以生生不息,就是因为这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方法极其符合互联网时代传播的互动特性,传播者通过与受众进行不断地、密集地互动,从而更加清楚当前的传播脉络,我们为受众和用户创造了价值,才能为艺术的传播发展带来更加长足的动力。

(三)融媒时代的跨媒介艺术发展

当前,媒体融合环境下的数字化、互动性等特征对艺术实践产生了影响,即使是曾经相对“窄众”的艺术门类也能够在互联网中寻找到相应的垂直集群。受众对媒介融合过程中出现的多元化形态越来越习以为常,尤其是青年群体更易于接受并认可个性化表达,这都为艺术学科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品牌、概念、IP 形象的跨界往往能够引发消费者追捧,这无疑是受众对新鲜、碰撞的多元化内容高度接受与认可的表征。

在人类漫长的信息传播发展历程中,视觉传播是一种古老并且相对容易普及的信息传播方式。电子媒介的产生与发展给予视觉传播更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视觉传播几乎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最重要、最普及的传播方式。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5G 时代的来临,逐渐消解了视觉传播在空间、速度、成本等外部条件的门槛,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对于视觉传播的需求。许多艺术形式本身就是一种视觉艺术,融媒时代的视觉艺术有时需要更加简洁、更具冲击力,而这些要求都与艺术创作的要求不谋而合。融媒时代也为跨媒介艺术搭建了相对成熟的技术与传播平台,让跨媒介艺术本身能够在其中获得更好地传播与认同。

三、媒介素养教育与跨媒介艺术实践融合的路径分析

(一)提升学习转化能力

当前,网络是多数人所能接触到的最大的数据库,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学生从海量信息中甄别提取有效的信息,而提取信息的最终目的则是完成知识转化。传统的艺术教育都更加注重实践与传承,但受到各种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线上艺术教育也逐渐发展起来并被教育领域所接受。各类媒介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学习容量在这一过程中被扩大。如果能够很好地进行学习转化,为学习过程搭建“研究型学习平台”,实体课堂聚焦解答难点、重点,发挥媒介平台的功能型作用,实践并延展自主学习的相关内容,在学习过程中集纳跨媒介的信息资讯,从而为跨媒介艺术实践打下基础。

(二)有效确保教育实效

全新的信息媒介不断向前发展,各类教育理念在网络技术的启发与推动下,早已开始了数字化的进程。从早期的慕课到即时通讯软件纷纷打造线上教学平台,以及一些专门类的线上教学平台不断涌现,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理念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在网络媒介平台尤其是社交媒体中,信息的互动性、共享性早已成为其最鲜明的特征。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更深入地参与其中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根据笔者针对部分大学生群体中所进行的“拒绝社交媒体”实验,发现参与实验的学生均无法通过自我约束拒绝社交媒体。当代学生的生活与网络已经充分融合,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网络媒介的特点特色,确保教学目标更加有效达成。与此同时,借助学生“网络原住民”的数字素养与网络背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线上教学变成知识传输平台、信息贡献平台、研究分析平台,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使用多重媒介学习的能力,最终有效确保线上线下教学有机结合,提升教学实效。

(三)聚合优质师资力量

社会变革加速也导致了各类行业的更新换代加剧,艺术形式与表现都不断呈现出全新的样态,艺术学科的变化需求则更为迫切。师资这一核心竞争力无疑是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但优质师资在各高校同样都是稀缺资源。跨媒介的资源能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媒介平台的运用,加速提升现有师资的专业能力,还可以建立高校跨不同专业的师资综合能力培养配比机制模式,通过教学实践研究项目、校企交流合作等多种方式,以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在线教育模式为契机,督促教师进行前沿知识的学习和教学能力的提升。此外,在线教育为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大幅降低了成本,在多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持续推进师资队伍转型和教学质量提升,并拓展至更为广阔的艺术教育、艺术创作与实践当中去。

(四)拓展创作实践空间

在教学实践中,有许多高校教师逐渐将课程作业在媒介平台中所活动的效果作为一项评价指标,这是过去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较为少见的。采用这一评价指标虽然会受到很多外界客观因素的干扰,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课程中单一的评价标准,引入了多元的评价指标。艺术本身作为具有多重意向评价标准的综合体,在学生熟练、正确运用媒介的基础上,通过当下开放的媒介平台进行实践创作,充分激活了媒介平台共享创作机制,也无限扩大了创作实践的空间,不仅可以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媒介作为创作平台,也可以将其作为创作主体,最大限度激活媒介在艺术实践中的能动作用。

(五)扩大艺术传播范围

艺术学科面向现实拓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艺术传播。在艺术人才培养过程中,扎实的史学基础、专业技能训练、前沿的行业资讯都是必需要素技能。但对如何走进大众视野,如何以艺术为主体,借助各类媒介将艺术符号传递给受众的行为或者过程,还缺少相对专业、系统的训练。可以以媒体素养教育为起点,逐渐打开了解、熟悉并掌握运用传播介质的方法,从而帮助艺术符号更好地传递给广泛的受众,在艺术传播过程中探索更为有效的传播范式,逐渐掌握艺术传播话语体系的主动权。

四、结语

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各学科有机融合,整合美育资源,补齐发展短板,强化实践体验,完善评价机制,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形成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学校美育新格局”。媒介素养教育与跨媒介艺术实践都需要更好地激活媒介的作用,在二者进行融合的路径探索中,美育资源或将通过各类媒介平台进行更大范围的传播推广,通过联动提升媒介素养、综合培养跨媒介能力、融合创新跨媒介艺术,从而在艺术教育与实践创作过程中产生更优效果。

猜你喜欢
媒介融合素养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融合》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