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微探

2022-12-31 08:12喻胜柱
读写算(上) 2022年10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生活化数学

喻胜柱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微探

喻胜柱

(江苏省盱眙县实验初级中学,江苏盱眙211700)

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加强数学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彻底扭转学生认为数学枯燥、乏味、深奥的印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本文围绕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进行阐述,旨在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数学;生活;情境;应用;作业

数学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获得的经验积累,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然而,数学知识的严密逻辑性很多时候让学生望而生畏。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沟通好数学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而达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目的。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步地爱上数学这门学科。

一、转变教育观念,打造生活化数学课堂

数学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生活中智慧的结晶。实践证明,数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具体的生活情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将生活中的元素引入到课堂上,从而构建充满生活氛围的数学课堂。教师应当立足于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将实际案例与教材中的知识点相结合,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帮助他们养成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例如,在进行《三角形》的教学时,为了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相关性质的认识,教师不妨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物品是三角形组成的?”接着教师介绍生活中的三角板、相机三脚架、建筑铁塔等物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三角形稳定性的作用。这样就通过生活化的手段深化了学生对三角形相关知识的认知,锻炼了他们的数学思维。再例如,在学习正比函数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射击游戏中子弹命中率的分布,将学生喜爱的游戏内容加以整合后与数学知识结合,从而显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联,从而帮助他们打下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由此可见,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对数学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促进了学习效果的提升。

二、引入数学概念,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概念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归纳出来的,教师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从而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并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进而激起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四边形》时,教师就可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四边形的概念。首先,让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见过的物体哪些是四边形。学生认为很多物体是规则的四边形,如桌面、墙面等;也有不规则的四边形,如梯子等。那么在四边形中有哪些是比较特殊的呢?学生们能总结出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等。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深入地思考:“在规则的四边形中它们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有学生认为,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归入菱形的范畴,有些矩形能够归入正方形的范围,有些菱形能够归入正方形。最后,教师让学生思考这些不同的四边形的定义如何表述。这样,就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四边形的概念。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物体,可以让学生建立四边形的概念,比传统的教师直接告知概念让学生理解起来容易得多。同时,这样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让学生体验数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三、创设生活情境,构建生活气息数学课堂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走入数学学习的正轨,培养他们勇于探究的精神,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种手段创建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中的生活气息,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在生活化的场景下,课本中复杂又难懂的知识点变得直观、生动起来,也就拉近了学生和数学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起到了化抽象为具体的效果,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进行七年级上册《几何图形-角》的教学时,教师想让学生准确理解“角”的概念,于是让学生观察教室中的钟表、桌角等物体,并要求学生拿起量角器进行测量活动,比如旗杆在不同时刻留下的影子的角度、时钟的时针与分针形成的夹角等。这样就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他们在实践中加深了对“角”概念的认知。由此可见,生活化场景的创建,能够起到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产生促进效果。

四、深入生活实际,丰富数学课堂教学内容

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来自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初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好奇心十分强烈,在学习上具有浓厚的探究欲望。教师采取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将数学教学的范围延伸至生活实际中,整合出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亲近感与认同感,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在教学中强调了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数学和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例如,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章前图展示了宏伟的立交桥,引言中写道“经纬交错的街道,围棋棋盘的田字格,操场上的双杠,课桌相邻的两条边”等等,都是生活中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生动案例,教师可以将其作为课堂导入环节展示给学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在课本中“探究”“思考”和“归纳”等环节中,也补充了许多生动的素材。比如在讲到“垂直线段最短”时,课本中给出的是挖水渠的实际场景,让学生对垂直线段和其他点到直线之间连线进行比较,从中切实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认识到“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这一性质在生活中具有深刻的应用价值,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实践中的实用意义。

五、联系生活教学,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好数学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把数学运用到生活实践中。由此可见,初中数学教学应该充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并让学生在生活中直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常见的问题。这样,既可以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又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并逐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联系生活教学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例如,在教学“相交线与平行线”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有关直角三角形知识设计了生活化实践活动。如利用学校升旗广场上的旗杆,要求学生对其高度进行测量,利用地面与旗杆形成的夹角加以测量,在测量的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旗杆的影子和旗杆形成的夹角会不会因为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呢?”当学生经过实践活动后,能够深入地理解平面内垂直的性质。实践证明,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让抽象的几何知识点变得形象具体,加深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并且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六、引入生活教法,不断深化学生的理解能力

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利用教具直观地展示数学知识,目的是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众所周知,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学中如何找到教具与生活的契合点,从而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元素联系到一起?这就需要教师引入生活教学法,创造性地利用教具与学具,达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时,教师就可利用教具与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直观地获取知识,增加学生的理性认知。如在搭积木的过程中了解圆锥、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并且结合展开图制作一些立体模型。教师还可让学生用不同形状的积木搭建三棱柱积木、圆台形纸杯、多个正方体积木、棱台形灯罩。再如,在教学“简单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时,教师可把圆柱、正方体、圆锥等立体图形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展开,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平面展示图是什么样的,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动手操作的体验。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用学生生活中熟悉常见的物品展示数学知识,把学生难以空间想象的展开图通过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直观地表现出来。实践证明,教师巧妙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产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意识,并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从而深化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七、布置生活作业,强化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作业是检查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能有效地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然而,传统的作业往往以课本习题或教师选定的教辅资料为主,一般缺少生活化的作业,不能达到帮助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目的。而布置生活化的作业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知识点的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同时,生活化的作业更能够体现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续,进而达到强化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整式的加法和减法”这一内容后,教师就布置了这样的生活化作业:小河中的水流速度是2.5千米每小时,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V千米每小时,请你用式子表示船在顺水行驶与逆水行驶时的速度。为了让这样的问题更加直观和生活化,教师就把这个问题转化为学生上学路上的逆风与顺风的问题。如“你在来学校的路上定位顺风,骑行速度是15千米每小时,你在回家时的速度是V千米每小时,假如上学与放学时的风向相同,风力大小一样,请用式子表示自己的行驶速度。通过这样的转化,能有效地增加学生的熟悉感,并学会用数学思维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强化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目的。

八、认真观察生活,强化学生体验与感悟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脱离生活的教育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感悟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最终认识到数学学习的现实意义。学生在开展学习活动中往往是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的。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展教学活动,以调动学生的内心体验,再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教学《垂线》时,教师就可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现象用到垂线。学生能说出建筑工人往往用垂线确定砌墙是否倾斜。于是,教师就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建筑工人砌墙时的动作。接着,教师还展示这样的情境:“农民们要把水引入农田,怎样确定渠道最短?”这样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迫切地想知道农民们是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们在讨论交流中得到正确的答案。实践证明,教师为学生创设与生活相关的问题,能激起学生观察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兴趣,从而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再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教师就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三角形,进而让学生利用勾股定理求教学楼的高度、旗杆的高度等。

九、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数学学科的工具性决定了数学知识在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上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不仅如此,这样的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例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时,为了让学生感受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等腰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因为学生们了解了三角形的概念,而贴近现实生活的等腰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神奇,从而明白人们为什么要运用各种数学定理的实际意义。数学知识逻辑性是很强的,而且也比较抽象,很多时候学生并不能明白知识点中的逻辑关系。而教师结合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以给学生展示数学的实用性与趣味性,从而满足中学生的求知欲望。由此可见,初中数学教学一定要结合生活教学,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工具作用。

十、培养动手能力,实践中进行数学学习

传统的数学教学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很容易出现理论学习与实际生活运用的脱节,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验证所学知识,从而达到促进思维发展的目的。教学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可以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进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样,教师的教学就通过“做”而实现了“学”的目的,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在教学“丰富的图形世界”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数学图片。如建筑物、包装盒、易拉罐等,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图形。接着,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这些物体与我们学过的圆柱、圆锥、棱柱、棱锥相似吗?”最后,让学生亲手利用学具制作与课件中相类似的实体,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该从数学实践中开始,教师应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灌输,让学生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综上所述,沟通生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不断地优化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入多元化的生活元素,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而感受数学学科的实用价值,最终实现新课标倡导的“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知识”的目的。

[1] 方国英.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校外教育,2017(6).

[2] 文逊.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16).

[3] 严丽祥.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26).

[4] 蒋元军.生活中用数学,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探微[J].数学大世界,2017(7).

[5] 蔡丽丽.初中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渗透[J].当代教研论丛,2018(09).

[6] 梁凤梅.初中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方式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3).

B031,B027,O652

A

1002-7661(2022)28-0147-03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生活化数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