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落实路径
——以《兰亭集序》教学为例

2022-12-31 08:00戴聪龙
中学语文 2022年32期
关键词:兰亭集序王羲之书写

戴聪龙

“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为其他三大核心素养提供价值指引,强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关注并参与文化创新,自觉承担文化传承的重任。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落实这一核心素养是当前一线教师需要直面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兰亭集序》教学为例,探讨语文教学中推进“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有效路径。

一、“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时代的应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文化是提升人民素养的重要支撑,是彰显民族自信的号角,文化的滋养让精神力量更加充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民族振兴的大任。语文学科饱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具有极强的人文色彩,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培养的重要依托。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教师必须注重文化传承与理解,积极阅读与鉴赏文本,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就决定了语文学科如同我们的“黄皮肤”一样,传统文化是统编教材首选的“颜色”。“文化传承与理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强文化自信的时代要求,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和加强这一重要工作,要在无声的情境教育中,让学生逐渐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自信心。

二、“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教学路径

《兰亭集序》作为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经典篇目,具有“天下第一行书”的名号。教师在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时,习惯于侧重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内容来授课,“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培养难以达成。笔者设计了书写、朗诵、问题探讨三个板块的教学内容,以“文化传承与理解”为切入口,在活动过程中,力求引导学生在《兰亭集序》的学习过程中有效达成“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提升。

1.书写:以笔触轻叩《兰亭集序》之门

我国书法历史悠长。书法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也是链接学生与文字的桥梁。书法的书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兰亭集序》作为“天下第一行书”,因其文辞清新自然、书法意境深邃,故曹植在《洛神赋》中赞誉道:“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教师通过投影机呈现《兰亭集序》作品(以“神龙本”最佳)。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以及动手临摹进一步感受到它的书法魅力,感悟我国古代书法散发的艺术之美。教师通过投影《兰亭集序》,学生细致观察,并从中选出三个自己感兴趣的字准备摹写,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字的结构、运笔,学生通过书空的方法为临摹做准备。随后教师播放几个典型字的书写视频,如“游”字,在书写时注意字形,写出流动感以及它的含蓄内敛,收笔时,不可“出锋”。如“之”字,文本中一共出现了二十一个“之”字,每个“之”都各具风采,尤其是“捺”的书写要力达锋尖,整个“捺”画呈“一波三折”状,整个“之”字在写的时候要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做到灵动而内敛。如“世”字,多露锋起笔,“横”画入笔时坐上露锋由轻渐重,收笔时向左上回峰,增添了几分隶书笔意,但需注意与现在的“世”不一样的是少了短横。学生观看完毕后,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元书纸”。“元书纸”因其“纸薄如蝉翼,韧力似纺绸”而被称为“御用文书纸”。文书纸纸质厚实细腻,作为练习使用,效果较好。学生观察元书纸上的纹路,抚摸着元书纸上的质感,用心书写每一个字,动手书写属于自己的《兰亭集序》,这是一个体会书法之美的过程。

2.朗读:以音韵铺就《兰亭集序》之径

朗读是课堂教学的第二步。教师先组织学生朗读《兰亭集序》原作品,因原作品中没有标点符号,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给文本断句。抛开教材、回归作品进行朗读,能够真正考验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随后教师进行课文范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标注字音、注意语调节奏,体会文本中“骈散并行”且“以散为主”的句法特征。教师要解释骈句的含义,骈句与对偶相似,指结构相似、行文相邻等的两句话,但在音韵上不作要求。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在重点字词、句段进行规范读法。如,会(kuì)稽、修禊(xì)、流觞(shāng)曲水、游目骋(chěng)怀等字词,需要读准字音。在重要句段处需要注意读的语调和情绪,如:“引以为流觞曲水”等关于集会的句段是有趣的,文人饮酒赋诗、流觞曲水是一件乐事、一件趣事,学生在朗诵时,需要把自己的状态调动起来,读出清新明快的语调,情绪上是快乐的,尤其是“乐”字要重读。而到了“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岂不痛哉!”“亦犹今之视昔,悲乎!”时需要变换语气,紧紧抓住“痛”“悲”二字,需要重读,且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乐”,自可以肆无忌惮,“痛”者,可能是追悔莫及痛不欲生,“悲”之境界,须达到百无聊赖方好,读的过程要充分体现文中作者情感的波澜起伏。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行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以及“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学生梳理出文本中“乐”“痛”“悲”三个重点字,在朗读的过程中,也要读出“乐”“痛”“悲”的感情,即“乐”越来越低沉,“痛”油然而生,最终满腔“悲”。

3.问题探讨:以问题抵达《兰亭集序》之境

新课程强调通过学生的实践探究活动,思考与体悟文本内容,深层解读文本。通过设计“书写—朗读—探讨”的路径引导学生结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逐层深入《兰亭集序》。

前面两个环节,学生通过临摹、朗读与《兰亭集序》进行对话,可能会有以下疑问:“行书图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印章?“神龙本是什么版本?王羲之的真迹在哪里?”这是学生在体悟书法之美的过程中提出有关书法的问题。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对文本感情可能会发问:第一自然段中王羲之与朋友参加兰亭雅集时相见甚欢,但却在第二自然段转了笔锋,大呼“痛哉”,他因何而痛?学生小组讨论,讨论后明确:“……暂得于己……不知老之将至”说明简单的快乐容易让人们蹉跎了岁月,所以“痛”;“及其所之既倦……”说明快乐是肤浅的,容易得到也容易失去,所以“痛”;“放浪形骸之外”“已为陈迹”等语句表明空谈人生“大道理”而不去追求有价值的人生,不能充盈人们的生命,浮于表面,所以“痛”。王羲之的“痛”是对“世事无常、命运难测”的痛惜,对“情趣无定”的痛惜,对“欢乐易逝”的痛惜。总之都可归结为“死生之痛”。虽然相聚于此有两种人、两种观点,但此时此刻他们却有着同样的人生体悟——“痛”。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把问题升华到关于作品意义方面,如“一死生为虚诞”既然生命如此沉重,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命?讨论后明确:王羲之在书法上的造诣就是他对于人生价值的追求,在有限的生命力创造出人生的价值,王羲之的人生观是悲痛但不悲伤,表面上看是悲的,但是在悲痛里暗含着积极的人生真谛。王羲之规劝人们要认识生命的无常,追求人生的价值。

“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培养需要将“活动—课程—实践”融为一体,借助丰富的文化知识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培养。教师要积极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落实“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培养任务,切实增强高中生的文化自觉与创新意识,要将“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落到学生的眼睛里、头脑里、胸怀里。

猜你喜欢
兰亭集序王羲之书写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王羲之送字
用什么书写呢?
养成书写好习惯
书画名人汇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王羲之 兰亭序》
《王羲之 丧乱贴》
ТРИ ШЕДЕВРа
书写春天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