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湘 李玉洁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更好地发挥新能源在能源保供增供方面的作用,助力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企业在实操中,应明确发展方位,做好统筹平衡,找准问题及风险点,蹄疾步稳地发展新能源业务,全方位增强能源保供能力,在推进集团公司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主动承担更大责任。
企业必须提高站位,把发展新能源、助力碳减排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不断强化“抢”的观念、“争”的精神、“拼”的劲头,加快新能源“排兵布阵”。
深刻领悟,加快观念转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能源安全新战略和视察胜利油田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集团公司党组决策部署,将新能源作为调结构、碳减排的结合点、平衡点和支撑点,在发展中减碳,以减碳助力高质量发展。
完善机制,提升运行实效。按照专业化要求,持续完善新能源管理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制度标准,对新能源业务和项目统一归口管理。构建工作专班总体统筹、牵头部门统筹推进、其他部门协调服务、直属单位联动推进的运行模式,形成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放眼未来,应逐步建立“源网荷储”良性互动,油、气、电、热、氢等多能源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能源综合管理体系。
着眼长远,加快项目实施。加快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重要内容。企业必须牢牢把握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重要机遇,提高站位、长远谋划新能源项目布局,进一步加快项目开发建设,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尽早开工、尽快投产,从供给、消费两侧,切实推动可再生能源项目更好更快发展。
企业要融入保障能源安全、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适配现有的产业体系,兼顾行业特性差异,切实把握好各项目标、任务之间的平衡,稳中求进。
平衡好能源保障和绿色发展。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为25%左右。由此可见,绿色之路艰巨而漫长,化石能源仍将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因此,企业要统筹好能源供应安全和绿色低碳协调发展,在保持油气产量持续增长的基础上促进新能源高效开发利用,增强油气核心需求自保能力、新能源安全可靠接续能力,推动能源保障能力大跃升,同步深入推动生产过程低碳化。
协调好规划建设的衔接融合。将新能源规划建设与自有土地资源、电力设施及用电负荷等深度融合,做到建设规模与负荷消纳匹配、新建设施与现有供电设施衔接,推动新能源项目与常规项目同部署、同设计、同实施。在拿指标、批项目方面,加强与地方政府深度沟通,与地方规划有效衔接,推进企地深入融合,打造产业利益共同体,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统筹好整体谋划和差异施策。加强对国内外新能源发展状况的分析研判,对国内新能源政策进行全面解读,抢抓政策机遇,做好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在土地、技术、应用场景等方面的优势,因企、因地、因机制宜,科学确立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逐步探索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确保顶层设计顺利落地。
企业在新能源发展初期,当务之急是做好技术驱动、风险防控两篇文章,遵循业务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开发利用新能源,逐步打开局面。
加强技术创新。搭建技术创新平台,组织生产企业、科研单位、施工单位,瞄准产业发展前沿,聚焦与主营业务具有协同性且成熟的领域,低成本、高效率开展技术攻关,推动技术集成,或通过合作引进外部成熟的技术,缩短开发进程。在实施中,要区分难易轻重,做好技术规划,加快技术迭代,按照集中攻关、示范试验、应用推广的路径,推动新能源技术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
强化风险管理。新能源具有随机波动性、间歇性、不确定性,可能给企业规模化消纳新能源电力带来运行风险,要对“源网荷储”的平衡、有效运行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确保生产运行平稳。对已实施的新能源项目进行回顾性评价,分析项目的运行现状、发展潜力、运营情况、面临的矛盾与问题等,全面评估潜在的安全、环保、质量等风险,从管理、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等方面完善标准制度体系,未雨绸缪抓好风险管控。
优化实施节奏。新能源项目要和现有资源、技术与需求相匹配,须考虑综合项目效益、造价、用电成本及施工难易程度等因素,成熟一个、开工一个,构建接续的梯队推进格局,切忌涸泽而渔、贪多求大,缘木求鱼破坏生态。在新能源不同的发展阶段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前期加强示范区与示范工程建设,摸索新能源发展的商业模式,并随着认识深入不断优化,复制推广形成规模。
企业应立足整体价值最大化,自觉将新能源业务融入集团公司发展大局,算好政治账、经济账、长远账,加强协作,凝聚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抓好协同增效。近期,生态环境部等7个部门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在“双碳”进程中,新能源“孤木难成林”,必须与节能降碳、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碳汇等业务融合互补,在减碳固碳上形成完整有效的协同模式,共同推动“碳成本”向“碳资本”转变,用好碳排放权交易等政策,促进减碳行动变为实实在在的效益,实现企业碳收益最大化。
抓实资产盘活。土地资源不可复制,企业自有土地更是新能源开发的稀缺资源,应加快新能源用地勘查与储备,遴选闲置、低效、无效、负效土地,以及废弃油水井等。通过多种模式建设新能源项目,不仅可以让昔日“沉睡”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提升土地价值,而且可以降低项目用地成本。
抓细产购兼顾。电力市场与碳市场的联动,可以有效衔接用电成本与碳排放成本。随着全国绿电产能的扩大,绿电市场供给能力大幅增强,绿电交易政策逐渐完善,为企业参与绿电交易提供了机遇。应细化用电方案,在自主开发绿电之外,还可以低于传统电力价格外购绿电,实现经济效益和减碳效益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