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探究

2022-12-31 04:24:30夏尚有
河北农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肃州区棉铃虫化学农药

□文/夏尚有

酒泉市肃州区位于祁连山北麓与河西走廊中西部,属大陆性气候,无霜期短,日照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033.4小时,光热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玉米种植条件得天独厚。2020年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5万公顷,其中,玉米种植面积2.28万公顷,占肃州区粮食种植面积的82.9%;其中制种玉米种植面积1.25万公顷,占玉米种植面积的54.8%。2020年,肃州区制种玉米产值超过5亿元,对肃州区的脱贫致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无可替代作用。传统的玉米田间管理中,为预防害虫,使用大量化学农药防治,不仅使害虫抗药性增强,而且导致土壤、水系、空气等环境污染,同时农作物中残留农药危害人体健康。因此,为减少农药对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现代粮食种植越来越重视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一、肃州区玉米主要病虫害与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现状

肃州区玉米种植以连片集中种植,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为实施主体,推行统一种植品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五统一”实施方针,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配套的“五良”方法,以机械化劳作为手段,实现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等主要生产环节的全程机械化。肃州区玉米种植中病虫害主要有棉铃虫、红蜘蛛、蚜虫、地老虎、玉米螟、丝黑穗病、瘤黑粉病、茎基腐病等。其中,玉米红蜘蛛和棉铃虫的危害比较大,据对往年发生的各类病虫害统计中,玉米红蜘蛛和棉铃虫的危害率严重时高达18%~20%。受病虫害侵蚀的玉米,一般结实率只有85%~90%,减产幅度达10%~15%。在肃州区玉米传统的田间管理防病虫害主要是喷洒25%圣方、10%吡虫啉、15%哒螨灵、硫磷乳油等化学农药,导致一些乡镇玉米种植地土壤与空气受污染比较严重,同时影响玉米的品质。

2010年起,肃州区政府提出玉米种植采取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针对病虫害的生物生理属性,采用农业控制、物理诱杀、生物防治、生态调控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替代传统的单纯化学农药防治手段。经过10年不间断的加大玉米田间绿色防控技术指导力度,大力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新技术,2019年肃州区被国家农业农村部列入玉米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示范区。

二、绿色防控技术在玉米种植中的具体应用

肃州区绿色防控技术主要有物理防治技术、生物防冶技术、生态调控技术等,主要是针对病虫害的物理、生物、生态属性,通过灯诱、色诱、食诱、性诱等方法来诱杀病害虫,从而达到减少使用化学农药,提高玉米产量与质量的目的。具体应用措施如下:

1.安装防虫害监测预警系统

病虫害绿色防控是以预防为主,为此,肃州区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安装防虫害监测预警系统。病虫害虫情监测预警系统是利用现代光、电、数控技术,实现玉米田间(制种玉米)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对每个监测点的环境、气象、病虫状况、作物生长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测,自动完成诱虫、杀虫、收集、分装、排水等系统作业。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定时拍照采集接虫盒内收集的虫体图片,自动上传到远程物联网监控平台,平台每天自动记录采集数据,形成虫害数据库,可以通过数据列表和图表的形式展现,工作人员可随时远程了解病虫害的情况和变化,制定防控措施实现玉米生长动态监测和人工远程精准管理,保证玉米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

2.物理防治技术

在肃州区,玉米物理防控技术主要是推广智能太阳能频振杀虫灯。智能太阳能频振杀虫灯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在白天储存光能,晚上放电给杀虫灯的低碳节能环保工具。肃州区光能资源丰富,利用智能太阳能光伏杀虫技术,可节省大量的财力物力与能源。工作原理是利用放电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形成365±50纳米波长色光,引诱病虫害扑灯,外配以频振高压电网触杀,从而达到杀灭成虫、降低田间产卵量、减少害虫基数、减少使用化学农药的目的。棉铃虫是肃州区玉米种植中主要的病虫害,对玉米种植危害很大,其幼虫通过进入到玉米内部啃食玉米,使玉米生长质量和产量下降,危害严重时,危害率达50%~65%,使玉米产量下降15%~20%。在肃州区,6月初气温逐渐升高以后,采取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不仅可以有效捕杀棉铃虫,同时可以减少一些对颜色或者气味比较敏感的其他害虫数量与排卵量,进而保障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全面提升。

3.生物防冶技术

利用食诱防控技术是通过病虫害的生物属性,制作病虫害喜欢的食物来广泛地诱杀害虫。在肃州区,棉铃虫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前期危害主要蛀食心叶,造成排行穿孔;中、后期主要为害雌、雄穗,蛀食花丝,影响授粉,并蛀食籽粒,产生大量虫粪,受害部位易被虫粪污染,产生霉变,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针对该虫趋光生物属性,除了采用与智能太阳能频振杀虫灯诱杀,生物防治每亩用0.8~1.6万单位BT杀虫剂1~2千克,加上颗粒湿砂5千克混匀后撒于喇叭口内,能有效杀死幼虫。

此外,在物理、生物技术防冶中,尤其是制种玉米病虫害的防控,肃州区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中广泛推广丽蚜小蜂防治害虫技术,通过采用黄板和蓝板来诱杀温室白粉虱和蓟马这两种小虫子,利用丽蚜小蜂寄生白粉虱若虫的习性来防治(释放害虫天敌),不仅减少农户使用化学杀虫剂的量,而且降低了病虫害防控成本,保证了制种玉米的产量与质量。该技术经过在肃州区总寨、东洞等乡镇的先行试点,取得良好防冶效果,目前已在全区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中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肃州区棉铃虫化学农药
化学农药协同增效实现使用量零增长 省植保站组员参加国家』化学农药协同增效关键技术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 00:56:32
化学农药在植物保护中的注意事项
新农民(2019年16期)2019-02-19 21:16:28
肃州区田野文物的保护思考和建议
化学农药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与防治
酒泉肃州区甜菊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中国糖料(2016年1期)2016-12-01 06:49:06
不同诱芯、诱捕器诱集棉铃虫效果试验
高效低毒新型药剂防治棉铃虫试验
现代农业(2016年5期)2016-02-28 18:42:35
棉铃虫几种常见药剂大田试验筛选
现代农业(2016年4期)2016-02-28 18:42:09
酒泉市肃州区洪临灌区工程施工管理经验浅析
1%苦皮藤素防治棉铃虫试验
现代农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