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戴勇军
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总建筑师 周湘华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期发布的《“十四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十四五”行业规划》)指出:“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在工程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设计创新能力不足,高端人才吸引力下降,复合型人才短缺,高端服务供给能力亟待提高,同质化低价竞争问题依然存在,国际竞争力有待提升,勘察设计品质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存在差距……”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国际地缘政治复杂演变的大背景下,展望“十四五”,勘察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可谓是任重道远。针对上述发展现状,勘察设计企业应当如何破题,如何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基于此,本文就“十四五”时期行业面临的发展趋势进行研判,分享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湖南省建科院”)“十四五”时期发展思路等,以期为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新时期,勘察设计行业发展轨迹、发展要素以及发展逻辑等都将发生重大改变。行业企业要切实转变业务及服务模式,重构工程价值创造活动,建立基于广义工程建设的服务模式,实现有机生长。
在后疫情时代政策刺激效应回落、产业结构深化调整以及体制改革步伐加快等多重背景叠加之下,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加速推进迭代,重组整合步伐明显加快。在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之下,越来越多的优质资源会加速集聚,加速淘汰落后的企业,行业分层分级态势会不断扩大。
比如,在房地产调控长期严格的条件之下,一批具备精专特色化服务能力的中小型设计企业、事务所面临独自生存竞争压力,可能更倾向于选择成为大型企业的业务单元。同时,大型企业之间强强联合的态势更加明显,促进资源优势互补,尤其是大型民营企业为应对生存危机积极寻求合作互融,产生的结果就是行业头部企业将不断集聚壮大、强者愈强。可以预见,“十四五”时期行业内将产生规模化发展的企业。
中国经济上半场,得益于资本快速扩张创造了高速增长的奇迹。进入到下半场,产业结构转型调整、生产生活方式改变、新经济新业态涌现,加快推动经济迈向运营型增长。同样,对于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而言,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是精耕细作的时代。如果将工程建设产业链看作是一条微笑曲线,设计、施工、监理等传统工程建设环节都处于底部,实际价值增长发挥路径有限,前端策划、后端运营才是真正高附加值环节。
创新、产品和服务,是价值创造的原动力。“运营型增长”时代,工程勘察设计企业需要思考如何提升产业价值链和服务产品附加值,实现向价值链高端的转型,以全新的视角思考自身生产模式、业务模式、管理模式、技术创新模式等,重构价值体系。基于价值可衡量、价值创造、价值服务的“设计+”服务创新思路,以“资源运营”为基础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实现发展的“长期主义”。设计不仅仅只是提供方案,而是需要将技术、机制以及资源有机融合,构建科技与需求的重要桥梁。
随着当下行业界限日益模糊,产业发展导向日益凸显,其他行业、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加速融合,促进了工程建设领域相关的各类型企业之间相互渗透协同。过去,行业企业的发展更多的是依赖内部力量的升级,但是也面临着能力的局限性。面向未来,要与行业、相关产业建立更广泛的生态链接,建立生态价值网络,创新发展模式,通过“设计+”的形式引发行业变革。
在多元化共生的商业时代,数字化技术的涌现、生态圈理念的推广,促使越来越多的行业企业重新思考自身资源边界,从关注自有资源到关注生态资源,从占有资源转向整合资源。这就需要行业企业部署和激活本身既不能拥有也不能控制的资源,在复杂、动态的生态系统中运营,既要做整体商业生态的参与构建者,同时也要做自身生态资源体系的整合方。立足生态系统治理能力建设,以自身为平台,通过不断衍生、关联,持续链接外在的组织、团队以及个人,打造开放、可成长性的生态治理格局。
随着外部环境不确定加剧、客户需求场景升级,行业企业管理变革步伐将明显加快。为应对市场变化,行业企业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将服务所对应的市场、需求进行精准定位,以产品思维推进策划推广。
面对需求侧的变化,行业企业要提升组织适应性,针对市场竞争、客户需求以及行业趋势的变化,灵活调整组织形态与架构;强化总部赋能作用,突出新业务转型孵化、经营市场统筹、技术创新等关键功能;提升组织协同性,业务单元之间的经营壁垒、专业协同壁垒以及知识壁垒逐渐被打破,促进业务、管理以及生态资源的有机协同。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处在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关口。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广泛深入地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与新兴技术相互渗透融合。《“十四五”行业规划》明确提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特别是数字技术与建筑业广泛融合和深度渗透,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力。
数字化时代,将倒逼勘察设计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升级。行业企业要以数字化信息和交互方式,重塑与客户、合作伙伴、员工之间的关系;以数字化为方向改造生产方式,升级技术手段,提升设计效率与服务品质,构筑竞争优势。此外,数字时代的来临,也为行业发展带来智慧城市、数字城市、数字中国等巨大的数字市场空间。
未来,行业企业发展将走向分化:部分走向精专化,需要核心技术和产品策划;部分走向集成化,需要资本能力和整合能力;部分走向场景化,需要运营能力、策划能力和数字化能力;部分走向生态化,需要组织共生、赋能共赢和价值共创。部分传统设计企业走向低价值增长,实现成本管控,通过高度标准化达到生产的规模化。
更进一步,行业企业发展定位将更多样化,未来可能演变为设计公司、工程公司、方案公司、策划公司、技术公司、品牌公司、大卖场,等等。行业版图发生分裂,设计产业形态将会发生改变。行业将呈现K型增长,即一部分企业持续保持向上增长,一部分企业不断萎缩甚至消失。
走在未来新赛道的企业,需要具备跨周期管理、持续变革、融合创新三方面特质。跨周期管理要求企业在一个波动周期中,不要期待周期性变化影响自动消失,而是通过构建自身资源体系、能力体系、业务体系来平衡周期性波动,与产业链生态链有效融合,创造出新的服务模式。
湖南省建科院的前身为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属综合性科研设计机构,2016年划入湖南建工集团管理。“十三五”期间,湖南省建科院紧随湖南建工集团发展战略,由规划设计、科研、检测为主的“三足鼎立”业务布局,形成了以“规划设计、科研板块、检测监测及工程管理”为主的“四驾马车”的业务布局。当前,湖南省建科院业务领域进一步丰富,涵盖建筑设计、风景园林、市政工程、水利工程、农业工程、规划设计、装饰设计、工程检测、BIM技术应用、工程加固和全过程咨询与管理、技术咨询及培训、建筑行业科技成果评价等。院检测中心为国家级实验室,全院连续10年获得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评“湖南省建设行业科技创新型企业”“湖南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湖南省绿色建材标识评价检测支撑单位”等荣誉称号。
“十三五”期间,湖南省建科院在规模上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并构建了比较突出的行业及地域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一是业务结构相对单一,综合竞争力不足;二是资本运作能力不足;三是内部文化氛围保守;四是职能管理体系对公司支撑力度不够,业务协同不足。
站在新的发展阶段,湖南省建科院将践行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全面检视自身,落实湖南建工集团的战略发展意图和要求,贯彻落实《“十四五”行业规划》,重新构建湖南省建科院“十四五”发展整体规划,以新发展理念统领高质量发展,把握“双循环”“三高四新”等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机遇,发挥改革创新与生态发展的双轮驱动,推进业务、市场与能力的协同进化。
“十四五”时期,湖南省建科院将致力于打造“工程建设行业专业型智库、城乡建设全过程综合服务商”,以“区域领先、行业一流的城乡建设服务商”为愿景,建设成为业务布局合理、体制先进、机制灵活、管理先进的现代化企业,并积极探索资本化(员工持股、资质收购、团队兼并等方式)运作。为实现以上战略发展目标,湖南省建科院明确了新时期“12456”战略方针。
“1”是“一核”,即以规划设计为引领。坚持规划设计为核心引领,立足“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两个主战场,做强、做精、做深、做透。以规划设计业务为原点,横向实现业务领域的拓展,树立特色优势领域;纵向实现工程一体化产业链的延伸,打造全过程工程管理服务能力,积极开拓以设计牵头的工程总承包业务,由单环节的服务,逐步向一体化、全过程及场景化产品服务过渡升级。
“2”是“两翼”,即以科研板块推动发展,以工程管理拉动主业。如何以科研板块推动发展?一方面,重点抢抓城市更新、城市双修、老旧小区改造市场机遇,不断加强以检测牵头带动规划、设计、施工及运维等其他主业的一体化发展能力,强化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另一方面,加快分院等分支机构的建设工作,明确分支机构功能定位,加强区域机构与总部的协同合作,以科研板块业务的对外扩张为基点推动主业的全国化布局。“以工程总承包拉动主业”方面,积极主动响应政府职能转变和工程建设模式改革,紧跟城市发展脉络,关注城市建设热点。同时,积极争取集团资源支持,发挥自身项目代建、监理等业务的业绩优势和项目管理能力优势,立足设计业务,加快获取施工资质,大力培育工程总包业务能力,通过2-3年逐渐实现产业链从工程勘察、设计、施工、检测、运营纵向一体化的服务。
“4”是“四项驱动”,包括党建引领、经营助推、科技创新、管理提升。
党建引领方面,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机制有机统一,加快建立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度的公司治理机制;明确党组织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规范董事会建设、落实董事会职权,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配齐配强;保障经理层依法行权履职,严格落实总经理对董事会负责、向董事会报告的工作机制。
经营助推方面,在国家层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疫后经济重振、“双循环”以及行业层面的资质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工程建设组织模式改革、国有企业重组整合等外部环境下,预计未来经营压力将日益增大。因此,急需建立协同化市场经营体系,形成“经营层-投资与市场营销部-分院-生产所”的多级经营模式,完善经营激励机制,加强经营队伍建设,强化员工服务意识,以经营能力提升助推传统市场的巩固以及新兴市场的开发。
科技创新方面,对内搭建科研管理体系,基于业务战略定位明确科研发展方向,并加强各生产部门间的科研协同;对外整合集团其他兄弟单位、高校及科研机构资源,围绕“绿色建筑”“智慧建筑”“新型城镇化”“新基建”“数字化转型”等城市发展理念,为政府、集团出谋划策,创造社会价值,并围绕产学研一体化将科研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管理提升方面,以满足湖南省建科院高质量发展要求为目的、以构建新时期现代化企业规范的治理机制为目标、以推动各项业务顺利高效开展为导向,进行管理的全面提升。努力构建符合湖南省建科院长远发展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化公司治理机制、构建市场化经营机制,包括总部机关化专项治理、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职业经理人制度、市场化的激励机制等,不断丰富和完善各项管理标准、机制。同时,基于“做大”到“做强”的发展方向。
“5”是“五化目标”,包括工程项目品牌化、服务模式一体化、内部管理数字化、人才培养专业化、资源整合平台化。
工程项目品牌化。紧跟湖南建工集团市场开拓步伐,与地方政府对接,积极参与PPP、EPC、全过程工程咨询等一体化项目及地方标志性、文化性的建筑工程项目。
服务模式一体化。依托建筑设计技术和区域资源优势,提升投融资能力、前期策划能力、成本管控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从“城市建筑设计与检测”逐步向涵盖规划、咨询、设计、施工、检测、运维在内的投资建设一体化、全生命周期咨询服务一体化和设计施工一体化服务模式进行转型。
内部管理数字化。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智能化、BIM和GIS技术等前沿技术将推动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技术变革、融合创新发展。以信息化、数字化赋能管理,提升项目管理和经营管理两项关键能力,进而提高公司整体效益;积极主动收集本地建筑、市政、检测等数据,占据数字资源高地,同时加快推进BIM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扩大BIM优势,赋能传统业务。
人才培养专业化。现代化需要专业化,面对市场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当下,人才队伍建设刻不容缓,必须制定长远的人才培养规划并坚定不移的实施。湖南省建科院将采取各种措施,为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培育人才铺平道路,逐渐从单一型、封闭型、定向型向多元型、开放型、复合型转变,不断引进、培养并留住符合公司战略导向的业内外“高精尖”人才。
资源整合平台化。一是对内进行资源整合,通过资源协同提高配置效率,为公司的业务发展、市场布局奠定管理基础。二是整合外部资源,在巩固房建、检测工程业务份额的基础上,加大对综合地产、智慧城市、海外工程等领域的业务拓展。
“6”是“六大区域”,包括中部区、南部区、东部区、西部区、华北区、西北区。“十四五”期间,湖南省建科院将主动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在当前发展基础上适时谋划全国化布局,逐步形成六大市场区域的发展格局。
“十四五”时期,湖南省建科院还将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实现由数字化向数智化转型。湖南省建科院数字科技中心将进一步发挥“智慧化设计+建设+运营”于一体的优势,继续在智慧住建方向深入研究新技术,同时向轨道交通、智慧机场、智慧高速等新领域探索创新,打造标杆,辐射湖南全省乃至全国。
湖南省建科院BIM技术应用中心成立于2014年,是湖南乃至全国最早探索应用BIM技术的企业之一。2016年,湖南省成立了湖南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创新战略联盟,湖南省建科院作为副理事长单位参与组建,成为湖南省6家BIM培训基地之一。作为理事长单位,发起成立湖南省建科BIM产业链发展联盟,加快推进BIM技术应用。2021年5月,作为第一届理事长,发起成立全国建科院所BIM产业联盟。“十四五”时期,BIM技术应用中心将加快推进BIM正向协同设计,开展多专业协同、全过程统筹集成设计,优化设计流程,提高设计效率。
湖南省建科院深知,战略规划制定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战略落地,战略的实施更是离不开重点资源的保障。“十四五”时期,湖南省建科院将以《“十四五”行业规划》为指引,不断加强党的领导,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构建有效的战略管理体系、战略评估机制、优化战略性资源的配置等,逐步培育和形成“新基建”细分领域的综合服务能力,以发展成为“立足湖南、全国区域化发展、海外适度发展的‘新基建’领域城乡建设综合服务商”为己任,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