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上,这些精彩不容错过

2022-12-30 09:24孙译蔚
青年文摘(彩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水球水膜亚平

孙译蔚

随着不断旋转的陀螺,航天员王亚平再次当起了太空老师:“欢迎来到天宫课堂!”这一次是在距离地球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王亚平和翟志刚、叶光富一起为地球上的人们进行太空授课。这个“感觉良好”三人组飞来飞去,像变魔术一样展示了太空中神奇的科学现象,干货满满,又新鲜有趣。

在太空中,能像在地球上一样行走吗?叶光富迈开双腿,但并不能前进,而是飘起来了。

在太空中,能像在地球上一样转身吗?叶光富在空中悬浮着,他试图不借助任何把手,但身体一点也不听使唤。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完成太空转身呢?

王亚平让叶光富尝试了两种办法。一种是用地面游泳的方式,叶光富双手努力地做出划水动作,但身体并没有动;另一种是用吹气的方式,叶光富的腮帮子鼓起来,一口气从嘴里吐了出来,但身体还是不动。

王亚平又请叶光富伸出右手,不断划圈,像螺旋桨一样越转越快。叶光富终于在太空转身成功。他们两人一唱一和的演出其实是向观众展示了在微重力的环境中,航天员在不接触空间站的情况下,类似于理想状态验证了“没有外力矩,物体会处于角动量守恒”的规律。

每天绕地球16圈

王亚平用镜头展示了他们在太空中的生活環境——天和号核心舱。她用家人的照片和喜欢的小物品装扮了自己的睡眠区。在睡眠区一侧,还有一个舷窗,可以望向太空和地球。王亚平还透露了一个奇妙的现象:“我们现在每天能看到16次日出,因为每90分钟我们就能绕地球一圈。”

王亚平看上去胖了不少。其实并非如此。而是失重环境会导致航天员的血液分布和地面不同,下肢的血液会上涌,所以他们的面部看起来会胖胖的。

失重状态不仅会影响健康,还会影响人的骨骼、肌肉、心血管。为此,每个航天员在太空中要利用太空跑步机和自行车按照个性化运动处方健身,来对抗失重生理效应。航天员还有一件秘密武器——一套名叫“企鹅服”的特殊服装。它的奥秘就在服装的拉链上,这些拉链里面都有拉带,通过拉带把人体束缚紧,使肌肉可以长时间保持一定的张力,可以有效地预防肌肉萎缩。

在连线中,一个小朋友好奇地问王亚平:“你们在太空中怎么睡觉?会做梦吗?”

王亚平回答道:“睡觉的时候,为了防止磕碰,保证安全,我们睡觉时要到睡袋里,把自己捆起来,防止飘走。在太空中睡觉时,我也经常会做梦,会梦到各种很有意思的事情。和地球上不一样的是,每次醒来的时候,看到自己悬浮在睡袋里,感觉到四肢的力量,这个时候反而有一种做梦的感觉。”

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地球的摇篮里

天宫授课最有意思的就是地球和太空的对比实验。王亚平先请地球上的小朋友把乒乓球放进水中,乒乓球自然就浮起来了。然后,在太空中,航天员再把乒乓球放入水中,乒乓球没有浮起来,而是停留在水中。失重环境下,浮力消失了。这就是浮力消失实验,没有重力就没有浮力。

在水膜张力实验里,王亚平为大家展示了一个美丽的现象。王亚平把一个金属圈伸进水袋里,拿出来时,水在金属圈内形成了一层水膜。做完水膜后,她拿出自己和女儿在地球上一起准备的花朵折纸,把它放到水膜上。粉色的花朵慢慢绽放,非常美丽。

天宫课堂

把花朵拿走后,王亚平往水膜上继续加水,水膜越来越厚,最终变成一个大水球。课程的最后,王亚平做了一个太空欢乐球。她将蓝色颜料注入水球,水球变成了漂亮的深蓝色。然后,她又将一片泡腾片放进水球,水球中开始产生越来越多的小气泡,却因为没有浮力而停留在水球中。蓝色的水球中,黄色的气泡若隐若现,宛若一颗小小的地球。

“地球是我们人类在宇宙中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如今,我们拥有了自己的空间站,相信未来,中国人的脚步一定会踏入月球、火星和更远的深空。”王亚平说。

播撒种子的人

“太空中看到的风景与地球上有什么不同吗?星星还会一闪一闪眨眼睛吗?冲上太空、返回地球是不是像过山车一样刺激?”连线时,地球上的小朋友纷纷向航天员们提问,并一一得到了解答。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也是中国航天员第二次进行太空授课。

2013年,王亚平和两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出征太空。王亚平第一次出任太空老师。那年,美国的芭芭拉·摩根给王亚平写信:“这太棒了,教育太重要了,太空探索太重要了。学生们正热切盼望着这次太空授课,正如我一样。”摩根于2007年乘坐“奋进号”航天飞机造访国际空间站,为孩子们上了一堂太空课,是历史上首位太空授课的宇航员。

王亚平完成那次太空授课后,回信道:“飞行期间,我经常会通过舷窗遥望我们美丽的家园。太空寄托着人类美好的向往,知识是走向太空的阶梯。我们愿与您一道为开启全世界青少年朋友热爱科学、探索宇宙的梦想共同努力。”

王亚平表示,“曾经有人说我们不缺少种子,但是我们缺少的是播撒种子的人。”天宫课堂下课前,王亚平为同学们送上祝福:“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同学们,期待下次再见!”

左酒窝姑娘//摘自《看天下》2021年第34期,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水球水膜亚平
王亚平讲述出舱:“伸手摘星”的梦想实现了!(上)
好玩儿的太空水球实验
巧测水膜张力
“水球”实验再次亮相“天宫课堂”
《浮浮沉沉的水球》
Effect of blade shape on hydraulic performance and vortex structure of vortex pumps *
孔亚平和她的三个梦
湿滑跑道飞机着陆轮胎-水膜-道面相互作用
水球比赛
南海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