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

2022-12-30 04:13:15吴家红
山西教育·教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生活化美术生活

吴家红

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学校逐渐加大了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重视程度,教师更加重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而美术学科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意识,还能提高其审美能力。为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知识的理解程度,美术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并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丰富学生的美术创意,提高学生的美术涵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将生活化的内容融入其中,将实际生活作为确定美术教学内容的依据,让学生把美术知识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丰富教学内容,推动教学生活化

在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学生更关注语数英等主要学科的学习,忽视了音体美等辅助性学科的重要性。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走神、懈怠等现象,降低了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阻碍了美术课堂的创新与发展。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及时调整和创新教育方法,在讲课时为学生创建一个生活化的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和舒适度。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联系实际,更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和综合素质。

例如,在教学《中国的节日》这一课时,教师可先提出问题:“哪位同学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在节日里需要做什么事情并讲一讲相关的节日习俗。然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所说的内容进行纠正和补充,为学生讲解重要节日的传统习俗。在课堂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如在过春节时要写对联、剪窗花等,让学生观察这些民俗活动中所蕴含的美学知识,体验美术元素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推动教学目标的完成。通过这样的教学,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学生对我国重要节日的了解。同时,学生在这种环境下也能增强和加深学习的记忆,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自身更好地发展。

二、创建游戏情境,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生年龄较小且心智不够成熟,容易对外界新奇的事物产生好奇心,也更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吸引。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年龄较小的特点,在课堂中加入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游戏,烘托出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加活跃和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改善课堂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神奇的天气》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一个有趣的、具有生活化的游戏。教师可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最喜欢什么天气?”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喜欢这种天气的原因,以此活跃课堂气氛,为下一环节作铺垫。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接龙的形式开展游戏,后面的学生需要在三秒内用声音表演前一个学生指定的天气,以此类推,超时的学生需要接受惩罚。在课程结束前,教师可以开展一个小活动,让同桌之间一起合作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天气的简笔画,要突出天气的特点,最后根据投票选出大家都支持的几幅绘画作品,并挂在教室内外进行展览。通过开展这种有趣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增加学生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度,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了解,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美术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完善教学工具,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

核心素养下的学校教育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小学美术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步伐,适时调整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思想,完善教学工具,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节约与环保是当今社会所倡导的一种现代化生活理念,小学美术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一社会主旋律,将美术教学与之紧密结合,实现生活与教学的完美结合,在呼吁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鼓励学生利用美术特长,运用美术基本知识对废旧物品进行改造和回收利用,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美术基本素养和美术创新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教学《废物利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一天让学生带来自己家里废弃的小物件,带上绘画工具和手工工具,为上课的小活动做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想象自己带来的废弃物能改造成什么物品,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确定方案,几位学生一起提供想法、互相帮助共同制作,最终完成自己想要的作品,教师最后可针对性地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并给予其鼓励和肯定。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升其动手能力。因此,引导学生合理利用闲置的生活物品,能让学生更加关注生活中的小细节,增强学生的废物利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美术创造力,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增加实践机会,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其实美术的元素广泛存在于生活中,美术不仅来源于实际生活,还客观反映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因此,学习美术知识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促进学生发展,而且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生活。

在具体教学中,小学美术教师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感受生活的魅力、体验美术的价值,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前往有多种风格建筑物的地方学习相关艺术风格和创作背景。在选择目的地时,教师一定要选择一些有文化内涵、历史悠久的建筑物,让学生在欣赏建筑风格的同时也感受其深刻的文化底蕴,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感知能力。在外出参观活动结束后,教师也要鼓励学生针对所看到的建筑物和艺术作品,发表自己的感想,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进行创造性的美术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认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见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五、组织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教师要打造一个生活化、趣味性的小学美术课堂,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提升艺术审美水平。教师可以在学校举行大型活动时,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和展示的机会。

例如,学校举办体育节活动时,美术教师可以发一个“征集最美运动服”的志愿活动,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美术特长,发挥想象力,设计和绘制适合体育节的运动服,最后选出投票最多的方案并采用。通过开展此类活动,学生不仅能够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还能感受到美术的独特魅力和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有助于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并能有效提升美术教学质量。

总之,美术教师应善于创新美术教学模式,将实际生活中的事物融入教学课堂,使小学美术教学课堂更加生活化,丰富学生的美术学习体验,感受美术的艺术美和生活美,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从而让学生不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还能够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生活化美术生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38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4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特别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
无厘头生活
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 19:4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