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经纬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级建筑师
在以往的校园规划设计中,部分学校为了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会忽视规划和设计方面的一些细节问题,影响学校的教学环境。校园规划和设计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二者相互制约、相互支持,因此在进行校园规划及学校建筑设计时应采取恰当的优化方法。
教学活动空间指的是学生接受教师指导学习知识的空间,主要包括普通教室、语音教室、微机教室、音乐教室以及美术教室等,这些都是获取知识的特定空间。在进行这些空间的设计工作时,需要尽量满足各种特定空间的功能需要,在实际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空间的功能特点,合理设定空间的尺寸与形状[1]。在空间的研究方面,需要结合使用对象的生理特点等因素展开全面思考,满足教学活动空间的采光功能需求。例如,语音教室需要保证环境安静,尽量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美术教室需要有稳定的光源等。
在学校内,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都免不了沟通。但是在传统的学校建筑设计中,常常忽视交往性空间的设计,学生课间交往的空间有限,影响交流,导致教学质量不理想。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角度来看,科学设计交往性空间可以为学生提供交流的空间,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通过互相沟通增长学生的知识,增进学生的友谊,帮助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同时拉近师生关系。
通常情况下,交往性空间是多层次的,可以打造室内空间,还可以充分利用室外的长椅、花园、凉亭以及广场等,借助这些自然景观优化校园环境能够让人心旷神怡。通过打造室外交流空间,促进学生课下的互相交流,使其放松紧张的精神。此外,还可以在校园建筑中单独设置休息的平台或空间,此空间既可以是围合的也可以是开放的,还可以提高建筑布局的空间感。
自主学习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开拓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穷的,现阶段的接受能力非常强。在学校建筑中设计自主学习空间,能够帮助学生开阔自身视野,拓展其知识面,提高创新能力。在设计该空间时,应区别于教学空间,突出开放性和多元化的特点。自主学习空间主要包括多功能活动空间、图书阅览室以及科技活动空间等,这些空间的设计需要按照功能的不同展开多元化设计,让人摆脱拘束的心理。
娱乐活动空间能够帮助学生放松身心,陶冶情操,使其在娱乐游戏中收获知识,并培养其交往能力,借助各类有益活动真正实现寓教于乐。通过模拟生活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在校园建筑规划中,可以在室外设置娱乐场所,如篮球场或足球场等,也可以打造室内娱乐场所,如音体活动室等。在设计娱乐和活动空间时,需要提高其亲和性与趣味性,借助建筑空间布局的围合性与多样性,创设趣味性丰富的外界空间。例如,可使用挖空的片墙等众多构件打造户外空间,让学生在空间里自由地穿梭,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在过去的学校空间建设中,常常会忽视办公空间的设计问题。办公空间主要包括行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阅览室、会议室以及教学成果展示室等,其要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同时还要便于和学生联系。在平面组合设计方面,可在比较开放的位置设置教师休息室,供教师课间休息,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休息室和学生沟通,实时把握学生思想,促进师生间的沟通。
学校建筑空间的设计中,应当提升建筑的人性化特点,把人作为重要因素,从空间尺度、颜色、质感与形态等方面,结合使用对象的心理、生理特点以及行为方式等,打造适宜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2]。
有些学校建筑在规划设计时没有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未遵循建筑知识的相关原理,学校建筑设计与规划呈现出一定的盲目性,导致建筑的承载能力远超负荷,土地资源严重浪费。这样不仅影响学校环境的生态平衡,还会影响学校的长远发展。
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越来越看重建筑设计的面子工程,校园建筑也不例外。有的学校为了彰显自身的价值,过于追求学校建筑的高大上,对校园的整体规划考虑不充分,导致学校建筑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不足。学校建筑工程项目规模较大,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但在这个过程中,不可以把学校内部建筑设计得过于密集,以免影响学校的环境质量。特别要留意不能压缩校园的生态环境空间,有的学校在设计主体建筑时常常会忽视学校内部景观的设计,园林景观的设计流于形式,虽然从表面上看美化了校园空间,但实质上却破坏了学校整体的空间特点。
学校交通路线的通畅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使用功能。学校中的交通应具备直接、简明的特点,在正常的情况下保证通行顺畅,在特殊的情况下确保人流疏散时的安全。
学生上学和放学的时间较为统一,每天都会出现多次人流集散的情况,时间比较集中,所以要求学生在走进校园后尽快进入教学楼,避免穿过运动区及生活区。教师进入学校后可以直接到达办公室,尽量避免与学生人流交叉。同时需要给学校设置行车道路,供食堂和总务使用,而且在学生的活动范围内严禁机动车进入。如果学校的规模比较小,只能设置一个出入口的情况下,需要合理设计校园里面的道路组织情况,在满足学生基本需要的同时,落实好安全规范,创设理想的教学环境。
对于学生而言,自行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因此需要在学校内设置自行车停放区域。可以将自行车停车场设置在地下室、临近校门建筑的一侧或者是校门一侧,即将自行车的活动方位设计在距离校门比较近的地方,以保证通行的顺畅与安全。除此之外,可以在校园入口广场以及校门附近等地方设置临时停车位,解决家长接送孩子的停车问题。
内部的人流组织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关系到学校的组织与管理模式,影响着教学管理的效果。在交通组织方面,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变化,为新机制的运行预留一定的空间。
首先是校园规划,对于学校建筑而言,校园里的主要道路是校园规划的重要骨架,在确定了主要道路的走向后,基本上就确定了校园的总体布局,所以在校园道路设计方面必须确定功能分区的价值。按照设计需要把学校分成不同的分区,具体包括校前区(学生进出校园的集散空间)、普通教学区、体育活动区、办公区以及生活区等[3]。
在校园规划期间,主要道路的设计需要把不同的空间依据不同的功能联系在一起,同时把主要道路当作消防通道。结合学校人群比较集中的特点,合理设计次出入口,供交通的辅助通行,同时也将其作为学校供应的进出口。在学校建筑设计规划中,需要为学校设计一片比较广阔的运动场,如跑道、篮球场和足球场等。在道路的设计中需要保证校园的场地功能分区明确,通过合理地设置道路走向与中轴线,划分校园的功能分区。
3.3.1 总体平面设计
首先,秉持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合理设计单体建筑计划,更好地满足设计任务书的功能需要。其次,必须保证建筑平面的功能分区合理、明确,流线清晰,维持各个房间内部的采光和通风条件良好,打造一个流动空间,进而形成立体景观。再次,学校建筑的结构要合理、规整,在结构设计中要遵循经济性和功能性原则,以提高学校建筑的美观度与实用性。最后,提高学校建筑的文化品位和艺术特性,显现出民族特色与时代特点,令学校建筑体现出简洁、大气、现代化的特点,同时和周围的建筑物相互呼应,把建筑的出入口和共享空间当作造型和空间设计的重点。
3.3.2 总体立面设计
在总体立面的设计方面,需要充分考虑校园建筑的特点,用整洁和平实的手段设计建筑造型,保证校区形象建设的整体性,保证校区建筑具有稳定、典雅、不张扬的特点。将暖色和中性色融合在一起,搭配质感较强且空灵性的玻璃,提高校园建筑的质感、韵律以及肌理。此外,在整体中融入一些变化,在变化中保持统一性和协调性,从而打造一个具备规整功能、立体景观以及流动空间的学校建筑[4]。
在校园规划及学校建筑设计优化中,需要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创设一个更为舒适、合理的校园环境。打造多层交叉的空间,便于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校园规划期间要细致地划分教学区域、生活区域以及娱乐区域,并保持这些区域的连续性,以免不同的区域之间发生相互侵扰的问题。例如,教学楼之间可以发挥园林景观半通透阻隔的价值,应用连廊连接彼此间的微联系,确保校园空间布局合理。
校园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在校园规划和学校建筑设计中,需要体现出校园建筑的现代化气息,提升人才培养的效果。因此,在校园规划及学校建筑设计期间,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内容。首先,合理分区现代化功能,现代化主要体现在教育功能的整合规划与分区规划中。在设计步道时,应独立分开,实现各功能分区的相互协调,保证美观有序。其次,应用现代化设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实现资源共享的目标。通过打造现代化气息的校园环境,更好地培养现代化人才[5]。
与其他类型的建筑物相比,校园建筑富含精神气息。环境对人的精神和心理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的园林建筑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合理的建筑设计能够让人身心放松,有着很强的亲和性,带给人很强的愉悦感。在校园规划及学校建筑设计期间,要结合学校地理位置等因素进行设计,适当地融入一些园林建筑的风格与特点,在满足教学功能的基础上打造良好的学习空间,创设轻松的环境氛围。
环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创设具备人文气息的环境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学生长期生活在富含人文气息的环境下能够振奋精神,发散思维,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在校园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植被、气候以及水文条件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按照相应的规范标准展开建筑设计,显校园的文化气息。除此之外,还要注重文化生态的打造,建筑本身就是文化载体的一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地域特色,校园文化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会一代代地向下传播文化气息。
校园不单单承载着文化教育的功能,更是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的关键阵地。为此,在学校规划和建筑设计期间要充分结合知识资源高度密集的发展趋势,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规划与畅想。主要表现在多功能图书馆的设计上,便于学生查询学习资料,实现资源共享,创建资源共享中心,确保信息的互通和资源共享,同时整合社会资源,帮助学生增加社会经验,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效果。
学校建筑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在校园规划与设计中,需要在满足教学需求的基础上细化设计内容,保证建筑设计的质量和效果,提升场地规划的合理性,彰显学校建筑的文化气息。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不断优化设计校园的格局,为学生打造舒适的学习环境,进一步保证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