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花
中职教育工作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而语文学科因为自身所具备的人文性、工具性和发展性,在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上具备先天的条件,也更容易让学生在走上就业岗位之后,更快地转化出职业成就。但是国内职业教育受到起步晚的影响,在学科和职业核心能力的连接上还没有构建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尤其是语文这类非专业的常规学科,受重视程度更弱。
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客观概念和主观概念两类。客观概念是指主体在对应的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主观概念是指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从业者时看重的其所具备的能力,以及与职业的匹配度。因此,职业核心能力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招聘企业,以至于整个行业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
职业核心能力本身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概念,其包含的内容是很庞杂的。从中捋出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
人际交往能力。这是职业者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现代社会背景下,人际交往能力不仅是面对面沟通所体现出的素养,还有从业者利用信息技术收集信息,进行文字、语言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它们通过口头表述、书面表述等各种方式表现。
自我学习能力。这是职业核心能力的核心。它赋予从业者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技术创新、组织革变的能力,让其能够不断补充理论知识,并通过实践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在职业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
解决问题的能力。劳动的本质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进而推进社会的进步。从个体的角度来看,从业者在职业过程中必然需要独立面对和处理许多问题,能够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拥有了适应和推进的能力。
团队合作的能力。即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从业者之间的相互配合完成既定的目标,并在配合中获得沟通、协商、协作、能力迁移,有些从业者还会在团体中通过行动导向获得领导能力。
信息处理的能力。从业者日常的工作无时无刻与信息相伴,借助工具收集、筛选、开发、处理各类信息,是现代职业素养发展而生的复合型能力。
语文是具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学科,其所依托的语言文字是任何工作与生活中都需要使用的载体,其所具备的功能是普遍且不可取代的,所以,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非专业课程中具有奠基的作用。中职的语文教材经历了多年的改革后,针对性更强,也更强调功能性,这无疑是为语文学科功能的发挥再次助力。以凤凰职教版语文教材为例,该版本提取出了若干个语文知识点,以此为轴心组织课文,将应用文的写作、表达、交流;语文综合实践;阅读和欣赏等语文任务集合在了一起,尽力凸显学科的功能性,主动迎合职业的需求,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均围绕着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学能和实际需求展开,更增强了语文学科的属性,摆脱了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脱离生活实际,忽视技能训练的弊端,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架设了桥梁。而这一成功的范例也从旁说明了语文教学完全有能力成为职业核心能力培育的基础。
诚如上文所言,职业核心能力需要培养的内容非常多,概括而出的五类是较为常见,也比较具有代表意义的能力。在与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对照时,它们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确保了语文学习可以有的放矢的展开,避免了语文学科陷入定位模糊的境地。尤其是在职教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上,五类核心能力从外圈定了教学的范围,从内明确了所有专业都需要培养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与职业能力的关联性大大增强。但是这种关联性并不是将语文学科的属性“磨灭掉”,而是在语文学科和专业教学之间寻找一个可以结合的“点”,既确保语文课与专业课的各自独立,又能在职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发挥互相辅助的作用,完成对职业能力体系的构建。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是职业核心能力界定了中职语文教学的外延与内涵,让语文教学的服务功能和目标得到了强化,使其重新在职业教育体系中获得了重要的一席。
职业核心能力与语文学科的辩证关系决定了它们的合作会产生“1+1>2”的效果,这也为语文教学走上一条整合性的、助益于职业核心能力养成的道路提供了契机,而在这一契机下,基础和目标作为两个客观的指标直接指导了主动性较强的语文教学,从而让两者的关系更加紧密。
在中职教育体系中,专业课与非专业课之间一直存在着“普”与“专”的辩证关系,当语文教学需要整合进入到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体系中时,教师首先需要明确中职语文教育的属性,与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学严格的区分开来,以职业需求合理增删语文教学的内容。如凤凰职教版的语文教材极为强调语文学习的功能性,每个单元都有语文应用的内容,如略读、速读、应用文写作等,这些内容与核心能力中的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还渗透给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方法,让学生即使是在语文学习中,也可以实现和语文教育的融合,并以语文学科擅长的人文主张激发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据此可见,语文学科和其他专业课程形成了一种互相服务、互相促进的关系,自然而然消弭了“普”“专”之间的差异,而是真正以服务“人”这个主体为起点实施教学,使语文学习的内容紧紧地贴合着学生的需求与职业的要求。
因此,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配合教材的设定革新教学观念,把学生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参与到学习中,通过在课堂实践中的观察,了解学生的能力。例如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强,书面表述能力弱;有的学生善于协调团队中的学习任务;有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突出,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可以通过导学案、小组合作学习、语文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一方面得到释放,一方面得到补足。如在第四册第一单元以“略读”为主题的课文学习中,安排了《林黛玉进贾府》《合欢树》《邂逅霍金》等文本,要求学生以略读为主了解文章的内容。通过阅读训练集中注意力、抓住重点、快速准确把握文章基本内容的能力。教师快速分析出这些能力与职业核心能力之间的关系,而后,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他们在组内既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又可以通过观察其他同学,补足自己的特长,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助循环,进一步发挥课程在主体学习实践上的协调关系。
语文的学科关系得到调整后,教学模式必然要顺势而为,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实践的能力为核心推进,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板眼化过于严重的问题。在实践观察中可以发现,当前的职业教育模式更讲求从问题中倒推原因,再去找到解决的方案,以此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对语文教学的模式创新是一个重要的启发:让人文学科可以通过设置线性的问题,捋出关键问题,再以小组学习等合作的模式完成对前因后果的研究,从而加深学生的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在学习《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时,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问题:
1.什么是通感?
2.通感的呈现方式?
3.说一说生活中遇到的关于音乐、绘画、建筑之间通感的事例。
教师在提出这些问题之后,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与交流,力争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发表出自己的看法,把对问题的思考逐步引向深入,让学生以文本为基点学习与人合作、搜集信息、表达自我、解决问题等能力,无形中让学生获得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生了解了“通感”的内涵之后,接下来,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让他们思考语文学科与其专业之间的“通感”,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分析其专业的职业内涵,如专业学习和学科学习同样需要良好的学习态度;语言文字是职业实践的必备“工具”,学科和专业之间存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是一个不断强化课程学习和专业学习目标的过程,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些职业实践,让学生身在其中学习、体会、感知,整合自己的学习认识。
将职业核心能力与语文学科整合一体完成教学,教师个人的教学素养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身来说,中职教师就扮演着多重角色,既要传道授业解惑,又要为学生做好职业的规划与指引,其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渊博的学识、端正的态度等。从中职的教育体系来看,语文又兼顾着传统学科的权威与养成学科的基础,因而在广博性上又要胜于其他学科一筹,提升教师个人素质的要求也就变得更加紧迫了。目前,中职院校比较常用的提升教师专业素能的办法有开展职业技能大赛,组织专题研讨,观摩教学活动,讲座与校本教研等,这些方法比较全面地照顾到了每一个老师,也给教师以充分的时间潜心提升自己课程教育的素养,强化了教师自身对于新鲜事物的感知与接受程度,为学生获得自我学习的能力做出了表率。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应该是建立一种让所有语文教学中的主体都能够参与其中的模式。
例如导游、旅游、市场营销、汽车营销专业的学生,需要锻炼口语表达的连贯性和逻辑性;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要熟悉笔画训练,为文字录入做好准备,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基础服务技能等,这些内容都与语文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研究这些专业的内容,也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入一些计算机、全媒体的技术使用,推进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同时,也让教师获得了了解社会发展形态,职业真实需求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职业教育教师理实分家的弊端,让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可以为学生致用。简而言之就是让语文学科先是为“人”服务,再为“专业”服务,形成“教师——学生——专业”的一体化链条,每一个人都在其中能够获得基于个人角色的受益,也能够更加充分地获得职业核心能力内容中的各项能力锻炼的机会。
行动导向教学是职业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教师和学生会共同确定目标、行动方向和教学方式,而后选择采用采用头脑风暴、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项目教学等方法中的任意一种。这套教学方法对职教有很大的适用性,在语文教学的整合中也必然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凤凰职教版中有一些文学主题的单元,以往在教学过程中,因为和专业内容相差较远,总是得不到重视,但是在整合进入到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体系中后,将这些文学意向较强的文章列为“项目”,使用行动导向进行教学,常常会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如《过万重山漫想》是一篇经典的文本,教师先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漫想”进行学习,而后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让学生写一写自己漫想的内容,可以以个体为单位,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而后着重考察学生“漫想”在观点上的独立性、在语言文字表述上的清晰性,然后让组与组互相打分,并列明给出的得分的理由,学生无形中进行了一系列逐层深入的语言文字表达,还培养了自己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如果是侧重于说明、报告的专业,如文秘专业、广告专业等,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感写一写,让学生完成一边语言文字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非常全面充分地培养了职业核心能力。
语文作为一门通识性的学科,在学生综合素养与职业能力的培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详细分析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包含的内容,并在人文教学中设计出对应的内容,再辅以职业教育的特征,调整观念认识,调整教学模式,提高教育主体的素能,善于把已经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形成的成熟的教学模式迁延到职业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工作中,从全面性、适用性和创新性出发,可以让文化教育为人才的培养发挥出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