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果林 中铁建设集团华北分公司工程师
20 世纪90 年代末期,建筑企业数量较少,但大部分工程项目的盈利能力较弱,项目亏损的情况比比皆是。对此,当时许多建筑企业的管理者在管理方法的改进和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但效果并不理想。部分企业管理者逐渐认识到,对传统工程项目管理体制进行整体变革才是改变现状的关键。在此背景下,经营承包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如今,项目经营承包管理模式已经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要想真正提升项目管理水平,相关建筑企业还应该对经营承包管理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和优化。
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不同的阶段中会紧紧围绕相应的目标展开管理。项目整体、项目中某一阶段、项目某一环节的管理者、项目某一段时间等都具备相应的管理目标,这也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优势。目标代表着方向,也代表着动力。有了明确的目标,项目的成功率也会随之提升。除了功能性目标之外,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目标还包括造价目标、质量目标、安全目标以及过程目标。这4 个目标彼此独立,但又存在一定的统一关系,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工程项目管理通常会把管理对象当作一个系统进行管理。在整体管理方面,会把项目本身当作一个有机整体,并对其进行全面管理,让管理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除此之外,会将项目进行系统化分解,把整个项目分解成多个小系统,在对小系统进行有效管理的同时,确保整个项目能够稳定运行。但无论是哪个方面,都是以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为目的。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每一个阶段的运行都有各自的规律,只有建立在规律基础上的管理才真正有效。如果项目管理不尊重规律,会给整个工程项目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工程项目管理中包含复杂多样的方法和规律,许多工程企业已经形成了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并应用到了工程项目管理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规律性以及专业性。
工程项目经营承包主要是指从事工程承包的企业在业主的委托下根据合同所约定的内容对工程项目现场勘查、施工设计、材料采购、建筑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进行整体或部分的承包。部分工程的承包还包含施工前期的准备、施工方案的选择、可行性研究、项目建成后的维护管理等。承包商对业主负责,并承担工程的全部责任。
工程承包主要是为了向业主交付最终的产品,通过对工程项目进行总体的安排和规划,做好不同项目环节的衔接。同时,工程项目承包将过去不同阶段的分开管理模式转化为从整体入手的系统化管理模式,使工程项目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的实际需求。
发达国家的建筑市场有近50%的工程采取工程总承包的方式,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
加强工程项目经营承包管理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业主的压力,降低索赔事件的发生概率,有效改变长期以来承包商与业主的对立关系。在项目经营承包管理模式下,承包商应该跟进项目建设全过程,直到工程建设彻底完成。在这一过程中,承包商全面负起责任,不仅有效减轻了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协调管理的压力,还充分改善了传统模式中不同阶段的结构关系,使之前存在冲突的阶段实现了深度合作,有效减少了索赔纠纷。
在工程项目开展的过程中,通常都是由总承包商承担质量责任,即便总承包商已经将项目中的部分工作委托给分包商完成,但分包商的工作质量也由总承包商负责。分包商的选择和具体的工作任务由总承包商规定。由此可见,总承包商对整个工程项目具有策划、组织和协调的权利,加强经营承包管理更可以有效凸显总承包商的这一权利,这也从根本上避免了不同单位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工程造价工作起到的作用十分重要,而设计阶段的工作又能对工程造价产生关键影响,几乎90%的工程造价工作都是在设计阶段完成,施工阶段对造价工作的影响只占5%左右。在传统经营承包模式中,设计和施工是完全独立的两个个体,双方很难在第一时间进行沟通协调,严重影响了工程造价的准确性。而如果有效提高经营承包管理水平,就能够使施工和设计实现进一步融合,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充分降低项目成本。
努力提高工程项目经营承包管理水平,可以有效提升工程质量,缩短施工周期。对施工设计、材料采购以及项目施工等阶段的工作进行全面管控,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影响工程质量的判定因素。由于各个工程项目阶段的工作存在一定的交叉性,因此相关设计单位和人员应该将新技术、新材料融入设计阶段,及时发现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正。
加强工程项目经营承包管理,能够让实力更强、专业度更高的承包商承担全过程项目管理工作,让项目管理实现由零到整、由空白到科学、由试探到专业的转变。同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业主的专业性,从管理经验和方法手段方面让业主深刻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避免出现业主管理多个承包商的情况,有效降低项目风险。工程项目经营承包管理模式不仅将受到广大业主和建筑市场的广泛认同,而且会成为将来我国建筑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部分建筑企业管理者对项目经营承包管理模式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认知上存在一定的误区。甚至个别管理者错误地认为,项目经营管理就是在原有成本的基础上增加管理开支,是一种增加不必要成本的承包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项目经营承包管理模式的推行,不利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关于项目经营承包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例如,工程分包制度所涉及和覆盖的范围远比《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的规定范围大,从市场的需求和变化角度分析,我国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充分吸取世界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做出积极的探索。世界上一些发展规模较大的承包商通常都没有自己的施工团队,而是在承包工程后将大部分的工程分包给不同专业领域的分包商。而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工程的主体结构必须由总承包单位完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项目经营承包管理模式的发展。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发展一直处在计划经济体系之下,目前建立的市场经济也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计划经济的影响,导致在工程项目经营承包管理模式中出现企业、部门和地区相割裂的情况,专业度和协作度较低。同时,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在改革工作中没有将项目经营承包管理作为重点方向[1]。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建筑市场会变得十分混乱,大企业很难真正做大做强,小企业则难以生存。另外,我国拥有总承包资质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甚至出现恶意竞争的现象,不利于项目经营承包管理模式的有效应用。
运用项目法进行施工能有效控制施工成本,提升工程质量,缩短施工周期,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但是我国部分建筑企业存在过度依赖项目法施工的现象,忽视了项目经营承包管理的重要性,导致部分建筑企业缺少项目经营承包管理的实践经验,不能充分明确与经营承包相关的权责划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为了有效促进工程项目经营承包管理的推进,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对承包规模进行合理调控。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中提高了我国“头部建设企业”的门槛,并在企业新增净资产和注册资本金额度等方面作出了规定。同时还应该适当取消四级资质企业,增加特级资质企业的设立,不仅有助于在承包企业中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而且是构建合理市场准入制度和清出制度的关键。另外,企业应该承包与自身资质相符的工程,杜绝“小马拉大车”的现象[2]。各建筑企业应该积极调整内部结构,减少对分公司的依赖,努力提高总公司的资质水平,如技术水平、资金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等,集中力量做好企业的项目经营承包工作。
在当前勘察设计单位改革的背景下,广大建筑企业应该合理利用相关政策制度,尽早发展成为具有总承包资质的企业。同时,我国还应该加大对头部企业的扶持力度,努力打造一批人才质量优秀、资本实力雄厚、管理水平过硬的国际化建筑企业,以提高我国在国际建筑市场中的竞争力。为此,我国要重点在政策方面给予支持,采用横向纵向相结合的方法,为建筑企业提供更好的项目经营承包管理环境,尽可能免去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我国与国际市场的合作日趋加深,我国政府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保护政策,逐步开放建筑市场,但需对在我国境内发展的国际企业进行严格管理,防止我国工程承包市场被国际企业垄断。
在我国目前的项目工程经营承包管理模式中,总承包企业对业主负总体责任,对分包企业具有管理、指挥和监督的权利,分包企业对总承包企业负责。我国工程总承包企业不仅要做好对分包企业的监管工作,还要对社会周边环境、设备采购、设计与现场及其他职能等方面进行全面协调,明确总承包企业、分承包企业、监理和业主之间的权责关系,从而有效提高项目经营管理水平。而对于分包企业来说,应该按照相关合同的规定向总承包企业派遣项目经理和劳务单位,进行施工工作,并接受总承包企业的组织和协调。
目前,我国工程咨询公司主要负责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设计院不负责建筑材料采购和施工管理等工作,监理公司是工程施工的监管单位。由此可见,我国实行的工程项目经营承包管理模式还有待完善和优化[3]。为此,我国广大建筑企业应该充分吸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具体的市场发展环境,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项目经营承包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情况还不够规范,主要是因为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存在一定的空白,执法部门的执法力度不够。对此,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努力加强法律建设,完善法律制度,防止各项条文出现重叠或缺失的现象。同时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合理利用法律制度,充分发挥出法律价值,在建筑市场中构建有效的监管体系,保证将法律监管渗透到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并结合完善的法律规定,提高工程项目经营管理模式的科学性,确保承包企业的资质和项目相契合。对平行发包等行为进行严格监管,一经发现,坚决予以严肃处理。建筑行业还应该合理规范业主的行为,避免出现分段招标、工程切块等问题,从根本上保证工程的完整性,有效解决业主压价承包、索要回扣、拖欠工程款等问题,为项目经营承包管理创造更好的环境[4]。
要想真正实现项目经营承包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首先应该优化经营结构,加大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提高调控能力,以此来更好地满足工程项目的承包要求[5]。其次,建设企业还应该合理利用项目法开展施工,打造管理水平高、技术水平高、智力水平高的管理团队,确保工程施工的平稳运行。企业在提高自身承包能力的基础上还要注重自身发展的多元性,并结合市场的具体需求,提高配套能力,如设计能力、地基处理能力、监理能力等。
我国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环境较为激烈,广大建筑企业要想真正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就应该全面提高项目经营承包管理水平。为此,相关部门应该主动调控承包规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处理好总承包企业和分包企业的关系,同时建筑企业还应该充分吸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努力培养综合性管理人才,并提高自身配套能力,切实提高项目经营管理承包水平,从而促进我国建筑企业的良性发展,为我国建筑行业的繁荣做出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