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我们祖先的主要衣服样式是像左图这样的“贯头衣”:把两块比较窄的布缝在一起,上边中间留一个口,露出脑袋,两边留口露出胳膊,腰上再系紧一条绳子,这就是一件衣服,非常简单。这种无领无袖的简单样式,到现在也很时髦,你是不是想到了妈妈衣柜里漂亮的连衣裙呢?另一种男子常穿的短衣更简单,作为上衣,胸口处甚至都不用缝合,看起来已经有点儿现代对襟衣服的意思了。
贯头衣作为原始服饰样式之一,奠定了中国传统服饰的基础。胳膊处加长就有了袖子,加上领子、前边开襟就成了袍子,下边合裆就成了裤子……但贯头衣显然是不方便用来压住红领巾的。
衣领和衣襟是中国古代服饰最具有辨识度的部分。现在同学们穿的校服的衣襟是衣服前面拉链两边的地方,中间分开,左右相对。古人的衣襟可不是这样的,他们的衣襟很长,就像医生的白大褂一样长,通常是左边衣襟在前,向右腋下系带,把右襟盖起来,这种装束方式就是“右衽”,样子像小写的英文字母“y”。右衽出现的时间非常早,在距今约3000 年的三星堆青铜人像上,就出现右衽的装束了。有右衽,自然也有右边衣襟在前、向左边腋下系带的“左衽”,这个等会儿再细说。
为了适应右衽和左衽,古人脖子两边连着衣襟的衣领,也在身前左右相交,这种领子被称为“交领”。在魏晋南北朝之前,中原人民大多穿交领右衽的衣服。到了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时期,圆领、对开襟等样式的衣服越来越多,从三国孙吴时期的这组既有右衽、又有圆领和对开襟的青瓷伎乐俑群就可以看出来。
到了隋唐时期,中原文化大繁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以及东西方交流都变得十分频繁,服饰风格也更加多样,大家就算一天换一种样子,也可以一个月不重样呢!
这时候女子的衣领有了低领,男子外衣的领口不但变圆了,还外翻了,当然,后来慢慢变成以圆领为主。这时,有外翻衣领的衣服,戴红领巾应该就比较容易了。
从宋代到明代,中原的衣着风格总体上保留了唐代的形式。男子的外衣,尤其是官员的外衣均以圆领袍为主;女子的外衣衣领逐渐保守,由低领转为立领,逐渐将颈部包了起来。但不管怎么变,右衽这种装束一直存在,而且,在圆领袍外衣下的里衣,一般也都是交领右衽的。
爱动脑筋的你是不是该问了,上面这些衣服,怎么和电视剧里那些格格、阿哥穿得不一样呢?因为那些格格和阿哥都生活在清代呀,他们穿的衣服有着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马褂儿、旗袍的样式虽然好像和之前朝代的衣服有很大差别,但仍然主要是右衽的形式。
为什么古代的中原人民,主要穿交领右衽的衣服,而边疆民族会穿左衽的衣服呢?有人认为,这是生活方式的不同导致的。一种说法是,生活在中原农耕地区的人民穿右衽的衣服,便于他们在耕作的间隙用左手拿着工具,右手解开衣襟散热。还有的人说,古时候的边疆游牧民族多穿左衽衣服,是因为左衽衣服便于他们拉弓射箭。
上面的说法到底有没有道理,众说纷纭,但是古人对于左右尊卑的一些说法,或许可以为我们回答这个问题提供一些启示。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形成了面南背北建造房屋的习俗,这样太阳总是从左手边的东方升起,从右手边的西方落下。人们认为东方为“阳”,西方为“阴”,这样渐渐产生了以“左”为尊的习俗。这样的习俗体现在衣襟上,便是左襟压住右襟,阳面在上,阴面在下,形成了一个“y”字形。
久而久之,在中原地区,与右衽相反的左衽便成为不吉利的象征,但生活在边疆的民族这种观念并不强烈,衣服是左衽的就不奇怪了。当然,随着各民族交流越来越频繁,左衽和右衽的习俗也在互相转换。例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文化大融合,汉人的衣服中出现过左衽;蒙古人建立元朝后,受汉文化影响,服饰也改成了右衽。
当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左祍与右衽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对襟、圆领、左衽、右衽……这些服饰样式的融合发展,反映了包容、平等的精神。小小的衣领,显示出中华民族大大的胸襟。因此,今天所有的中华儿女才能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同将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