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曹操在东汉建安二十三年(218)就下令给自己修建陵墓了,他明确要求陵墓要修建在邺城(古代著名都城,遗址范围包括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西边、河南省安阳市北郊一带)西门豹祠以西的高地上。两年之后,曹操在去世之前再次留下遗嘱,要求将自己的陵墓修建在邺城西部的岗地上,与西门豹祠邻近。
220 年,曹操的儿子曹丕称帝。222 年,曹丕倡导节俭之风,就下令拆除了父亲曹操陵墓上面用于祭祀的陵园,改在邺城内进行祭祀悼念活动。
645 年,唐太宗李世民在征讨高丽的途中路过邺城,也曾去曹操陵墓拜谒(yè),并撰文悼念曹操。963 年和966 年,宋太祖赵匡胤两次下令修葺包括曹操在内的前代帝王和历史名人的陵墓,并设置守陵户(守陵人员)专门保护这些地方,按时举行祭祀活动。
这些史实说明,曹操从来没有表达出要隐藏自己陵墓的意思。而后来这些和曹操陵墓有关的重要事件也表明,直到北宋时,人们都是知道曹操陵墓准确位置的。
那么,后来为什么会出现“七十二疑冢”的说法呢?一方面,北宋末年,中原遭受战乱,大量人口南迁,曹操陵墓的具体位置渐渐被人们遗忘了。另一方面,南宋一些学者“尊蜀贬魏”,在舆论宣传中将曹操塑造成了一个奸诈多疑的人,而曹操所在的邺城附近又确实有几十座古代陵墓,所以“七十二疑冢”的说法才慢慢流传开来。
2009 年,有人在河南省安阳市西高穴村南部发现了一座被盗掘严重的东汉陵墓。考古学家经过发掘和研究,判断这是曹操的陵墓。那么,他们是根据什么来确认这里安葬的就是曹操呢?
第一,地下墓葬的结构特点和出土文物表明它属于东汉末年。巨大的墓葬占地面积约有740 平方米,有一条长度近40 米、宽度近10 米的斜坡墓道从地表通到地下15 米处。墓室中有前后两个主室,两个主室的南北还各有一个略小的侧室。有人形象地称这是“四室两厅”结构。
第二,这座墓葬的墓道十分宽大,墓室结构复杂,就连墓葬中的青砖也很特别,长48 厘米,宽24 厘米,是普通汉代墓室用砖大小的两倍。考古学家还在墓葬上方周围发现了被拆毁的陵园和祭祀建筑的遗迹,墓葬的西边还有一些陪葬墓。要知道,陵园和陪葬墓可不是一般贵族能够拥有的。这些发现都表明,墓主人的身份一定非同寻常!
第三,这座陵墓所处的位置正好与史书中记载的曹操生前下令建造陵墓的位置相符。
第四,墓室内出土的男性人骨经过鉴定,年龄为60 岁左右,也与曹操去世的年龄相符。在史料记载中,东汉末年葬在这里60 岁左右的王侯级别的贵族只有曹操一人。
当然啦,这些还不是全部证据。墓葬里出土了50 多件特殊的文物——刻铭石牌(刻着字的小石板)。这些石牌上有墓葬内随葬物品的详细名称、数量等信息,考古学家在保存较好的几块石牌上清晰地辨认出了“魏武王”三个字,另有一块石牌上有完整的文字: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曹操被封为魏王,死后谥号为“武”,东汉末年有“魏武王”称号的人,只能是曹操。这句话不但明确指出了墓主人的身份,也说明这件兵器是他生前所用。
曹操的陵墓因为在历史上曾多次被盗掘,所以出土的文物大多已被严重破坏。这些文物中有铜器、陶器、瓷器、铁器等数百件,还有个别小型的金饰品和玉器。曹操在遗嘱中明确要求“无藏金玉珠宝”,因此这些金饰品和玉器只不过是他衣物上的装饰,与一般意义上的金银财宝不同。
那么,“七十二疑冢”的疑云又是如何被解开的呢? 1950 年以来,考古学家先后在河北磁县境内、邺城遗址西北郊等地发掘了几座疑冢,证实它们的主人所处的时代比曹操要晚300 多年,与曹操真的没有任何关系。2009 年,经过考古学界一致确认,国家文物局最终确认:通过考古发掘的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高穴村南部的高陵墓,墓主为曹操。2013 年,曹操高陵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曹操陵墓遗址基础上建成的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也于今年向公众开放,大家可以去那里亲自看看课本中、小说中常常出现的这位历史人物真实的人生经历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