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翻过岁月每一页,舒心度过未来每一天,《军嫂》封面版特制台历与您同行……
2019年,我们首次推出特制台历,深受各界朋友喜爱。
《互动丨〈军嫂〉杂志社2022特制台历来啦!》一文,2021年12月15日在“军嫂杂志社”微信公众号推送后,不少读者在评论区积极留言,表达所思所感。现选发优秀留言,并向这些留言者赠送2022年《军嫂》封面版特制台历、2022年第1期《军嫂》杂志各1本。
感谢各位作者、读者对本刊的大力支持。
天道酬勤:走近军嫂就是走近军人,读懂军嫂就是读懂军人。感谢贵刊书写军嫂故事,记录军人的奉献与付出……不用问我们姓甚名谁,我们都有一个共同信念,守护祖国的安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张巍:一人从军,全家姓“军”。军人的军功章有一半是属于军属的。然而,军嫂的付出很容易被忽视。为了家庭,她们甘于默默奉献,正是有了她们的支持,军人才能更好地奋斗在强军路上!
韶:2021年,《军嫂》杂志上刊发的成功案例,帮我在是否随军的挣扎中走了出来。经历了角色的转变,生活环境的巨大反差,但想要陪在你身边的那颗心不曾改变。2022年,希望通过《军嫂》看到更多嫂子们的温暖故事,找到坚持的支点、找到未来的方向——我知道,自己并不是孤身一人。
胡会川:新的一年,新的希望。我将带着对部队新闻事业的热爱,满怀豪情,秉笔前行,力争写出更多精品力作,致敬伟大时代!
青春:君子服役,不问归期;女子于礼,静候佳音。网友写的这句话,也表达了我的心声。我有一个称号——军嫂,你守护国家,我守护小家。
心之所向:遇见《军嫂》那年,儿子刚出生。如今儿子5岁了,他在成长,我在成长,《军嫂》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新的一年,愿《军嫂》继续伴我们同行。
姚洪双:关注《军嫂》,缘于我是退役军人;喜爱《军嫂》,得于《军嫂》精彩;收藏《军嫂》,为了传存与铭记。
祝愿2022年《军嫂》军味更浓!
百年三国:军人,意味着责任和担当。但军人也是父母的孩子,是爱人的另一半,是孩子的父母……舍小家、为大家,舍弃小我,成就大我!军人的情怀,是无悔的青春,是无悔的选择!
涂鸦:如果没记错的话,2018年《军嫂》创刊10周年时,我开始关注这本杂志,至今已有3年多了。我经常提起这本杂志,朋友还建议我到杂志社应聘。但知个人能力有限,便一直默默关注。
在2022年,希望《军嫂》杂志能够记录更多军嫂、军人和军属故事,书写“军”字新篇章。当然,我还会一如既往地关注、学习,争取投稿。
岔路口:军人的豪情与壮志、责任与无私给了热爱的军队、心系的事业,而留给军嫂和家人的更多是无以言表的内疚与愧欠。正如一个朋友所说:如果一个男人投身军营,那么他的生命就不再属于自己;如果一个女人嫁给军人,那么她的爱情就不再属于自己。
感谢《军嫂》杂志,为军人和军嫂提供一个放飞心灵的桥梁和平台,愿2022年继续与军人和军嫂携手同行,一起走向美好明天。
赵端端:今天,他又出发了……
作为军人的妻子,不知道要多久才能习惯离别,每次出发前,不管行李有多重,他都不让我开车送,我也不会坚持送他,因为告别的滋味太难受了……
待明年春暖花开之时,我们一起补一顿“年夜饭”……
已经3年了,好想一起过个年!
兰台令史:军嫂,是一个美丽的称呼。她是俊秀的高山,让浓密的林木为边防线上的军人遮风挡雨;她是蜿蜒的溪流,让清澈和甘甜沁入巡海归来的军人的心脾;她是天空放飞的五颜六色的风筝,让珍藏心中的理想与搏击蓝天的军人比翼飞翔;她是和煦的春风,让如丝的轻拂带来万物复苏的讯息。
编辑/鲁佳琳
根据《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1年度新闻记者证核验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单位对已申领新闻记者证人员资格进行严格审核,共2人通过核验。现将通过核验的名单公示如下:彭清雯、牛鹏飞。
公示时间:2022年1月25日至2022年1月31日
监督举报电话:010-55569344
《军嫂》杂志社有限公司
2022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