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嫂子热心人

2022-12-29 00:00:00张建动
军嫂 2022年1期

“杨警官,节日快乐!”

2022年1月10日,第二个中国人民警察节。中午,河南省洛阳市公安局涧西分局民警杨婧瑜,收到了丈夫、火箭军某部部队管理处副处长王鹏发来的微信红包,点开看,是110元。杨婧瑜不觉笑出声,第一时间截图,发微信朋友圈,并附上一句话——“谢谢鹏哥在百忙之中的祝福。”

知心爱人

2012年7月,杨婧瑜与王鹏经人介绍相识,当时他们一个是火箭军某部的连长,一个是入警不久的民警。

王鹏很难外出,杨婧瑜休息时就找机会去部队看他。他总是很忙。有一次,碰到他在训练场训练,她就老远看着他,听着响亮的口号,心底油然生出一种敬意。

10月,杨婧瑜第一次带王鹏见自己的父母,王鹏和她父亲聊得很投机。她父亲是一名转业军人,说着“想当年”;王鹏作为一连之长,谈着“现如今”。王鹏走后,父亲不住点头说:“这小伙子行,是个好军人。”

2013年1月,杨婧瑜与王鹏领了结婚证。那年春节,王鹏要在单位值班,父亲对她说:“闺女,你去陪他在连队过年,有意思。”

小时候,杨婧瑜每年都会跟着母亲去部队探亲,从洛阳到郑州,记忆最深刻的是部队大院里的军号、军歌。没想到,再次踏入军营听军号时,自己也成了军嫂。在连队,杨婧瑜和官兵一起包饺子,一起联欢,过了一个最难忘的春节,也体会到了军嫂的荣耀。

杨婧瑜不知道,考验还在后面。早在2009年,王鹏军校刚毕业时就参加了国庆60周年阅兵。2014年9月,他们的女儿苒苒出生,半年后王鹏被单位选中,备战2015年“九三阅兵”,进入集中训练。

那段时间,杨婧瑜整天围着女儿转,即使有父母帮忙也手忙脚乱。再加上自己工作头绪多,她不禁心烦气躁,忍不住向母亲倒苦水:“以前你一个人带着我那么辛苦,都已苦过一遍了,当初为什么不拉着我,还劝我往‘坑里’跳?”

母亲说:“孩子,我从没觉得苦,虽然你爸很少在家,但我是心安的。”

父亲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一个国家,总要有人作出一些牺牲,军人就是这样的人,军嫂也得有奉献精神。要不,国家怎么办?”

杨婧瑜明白父母说得对,但心里依然觉得委屈。后来她才明白,那段时间是婚姻的磨合期,也是一个军嫂的成长期,熬过了这段时间,一切自然好了很多。

2015年9月3日,王鹏所在的装备方队在天安门前通过,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当在电视上看到这一幕时,杨婧瑜激动得泪光闪闪。

2019年1月,儿子豆豆出生,杨婧瑜刚出月子,王鹏又被选拔去参加阅兵。这一次,王鹏是“教练”,负责在火箭军某部训练。4月底,考虑到丈夫如果去北京,会很长时间见不了面,杨婧瑜就想带孩子去看他。电话里,王鹏先是犹豫了一下,然后说:“来吧。”

2020年9月,王鹏、杨婧瑜夫妇和女儿苒苒在火箭军某部集体婚礼现场。摄影/何喜庆

第二天上午,杨婧瑜带上公公、婆婆和两个孩子,赶在午饭前到达训练场。偌大的训练场,杨婧瑜一眼就认出了王鹏。苒苒跳着喊“爸爸,爸爸”,婆婆口中念叨“黑了,瘦了”……杨婧瑜眼前瞬间有些模糊。

那天中午,一家人团聚了不到两个小时,王鹏一个劲地说:“你们不用担心,参加阅兵,是军人的荣誉。”

眼看下午训练时间马上要到了,杨婧瑜对丈夫说:“那我们回去了,别惦记家里,你放心训练。”

一声集合哨响,王鹏返回训练场,杨婧瑜带着公婆和孩子恋恋不舍地离开。

热心嫂子

杨婧瑜有副热心肠,得知王鹏的哪个战友单身,总不免问下具体情况,再加上一句“嫂子给你惦记着”。早在2015年,她就有当红娘的“成功经验”:给王鹏的一个大学同学牵线介绍对象,两人婚后生活幸福,女方还成了她的好朋友。

2018年冬,杨婧瑜听一个朋友说自己的同事张静想找一名军人。杨婧瑜立即想到了梁伟。梁伟是王鹏的大学同学,不止一次和王鹏开玩笑说:“你都是两个孩子的爹了,我还是光棍汉。”

红线易牵,姻缘要经过考验。两人相处了半年时间,张静心里拧起了“疙瘩”,有点不想继续谈下去。杨婧瑜知道后,问:“为啥?梁伟人挺好的呀。”

张静说:“姐,我是不是‘一头热’?梁伟那边有一搭没一搭,不知是什么意思,有时打电话好像也不冷不热,还经常突然失联。”

杨婧瑜笑笑说:“你多虑了,梁伟对你肯定是真心实意。”她拿自己和王鹏当例子,说军人就是这样,习惯了就明白了。还说:“甭看王鹏有点‘粗线条’,但生活中事事让着我。有一年过生日,我还意外收到他网购的一条手链,礼物虽小,心意却重。妹妹,你听我的没错——梁伟这人挺好的。”

“习惯了就明白了。”这是杨婧瑜的经验之谈,她不想一份姻缘因误解而终结。当天晚上,她给梁伟打电话:“你要努努力,好好把握住缘分。”

话说开了,一切水到渠成。2020年9月,梁伟和张静参加了部队组织的集体婚礼。

婚前牵线,婚后说和。对杨婧瑜来说,牵线搭桥并非“终点”,王鹏战友们的婚后生活,她也爱操心。有的年轻官兵遇到生活困惑,不和王鹏打招呼,直接向杨婧瑜“汇报”。

2021年5月的一天,王鹏夫妇和战友小冯一起吃饭,杨婧瑜注意到,平时话多的小冯一直闷声不语。细问缘故,小冯说:“这几天正和媳妇闹别扭,她甚至说要‘离婚’。嫂子,这可咋办?”

小冯的妻子在河北老家,独自照顾两个孩子,前几天因一点小事两人拌了嘴,接着她便不接小冯的电话了。

杨婧瑜说:“这不‘520’(谐音我爱你)快到了,你也不用多说,先给妻子买件礼物寄过去。”

5月20日那天,杨婧瑜收到小冯微信:“谢谢嫂子,涛声依旧了。”

杨婧瑜回复:“知道你们在部队忙,但要想着抽空打电话了解家中情况,有事也和妻子解释清楚。”

杨婧瑜的举动,王鹏看在眼里、暖在心里,不由夸她:“不愧是民警,调解能力就是强。”

善心女警

“作为一名社区民警,这些是你应该做的,我和你妈都理解和支持……每当你和苒苒通微信视频,或偶尔在小区门口隔着栅栏相见,之后苒苒就会问我,她什么时候能回家时,这让爸爸的心总是酸楚楚的……”

2020年3月,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洛阳市公安局在全市公安系统开展“一封家书”活动,号召一线民警的家人写家书,鼓励民警坚守岗位。杨婧瑜的父亲得知后,当天就在手机上写好了,并通过微信发给杨婧瑜。

读着父亲的信,杨婧瑜心里很不是滋味。在她的印象中,父亲是老兵,从来没有过这么“柔情”的一面。

疫情刚刚袭来时,杨婧瑜负责的辖区就出现一例疑似病例,整栋楼被封。情况紧急之下,杨婧瑜把儿子送到部队家属院让公婆照看,女儿送到洛阳的娘家。辖区近9000人,管控时间一长,很多人不理解,甚至有的情绪失控。为了安抚居民,杨婧瑜日夜奋战在一线,劝阻、解释、排查,有时还要听冷言冷语。但不管怎样,她都会耐心安抚对方。

在加拿大留学的王丽(化名),哭着给父母打电话说,买了3次机票都被退票了。父母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杨婧瑜走访时了解情况后,打电话给王丽:“祖国永远是你的依靠,不要担心。我的手机24小时开机,有困难随时可以联系我。”杨婧瑜的真诚让王丽平复下来,发短信说要“共渡难关”,也按实际情况推迟了回国计划。

很多时候,杨婧瑜深夜加完班回家,吃一桶方便面后倒头就睡。但想起婆家、娘家,她总觉得亏欠。当时,王鹏是部队管理处参谋,更是忙得不可开交,根本帮不上家里。一有时间,杨婧瑜就去超市买两大包东西,分别放在两个小区门口;想孩子了,就隔着小区的栅栏,远远看一眼。

一个多月后,辖区解封,杨婧瑜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两个孩子接回家。苒苒抱着她,不住说“妈妈多陪陪我”。那天,她不顾劳累在厨房里忙活,做了苒苒最爱吃的烤鸡翅。

从2012年7月入警以来,杨婧瑜当过社区民警、户籍民警,2021年8月,又调到涧西分局从事新的工作。

调到新岗位的第一天回家,王鹏问杨婧瑜主要负责什么,杨婧瑜半开玩笑地说“保密”。很多时候,她随口问丈夫在忙什么,王鹏也是这样回答的。

“军警一家。”杨婧瑜觉得军人和警察虽然具体任务不同,但使命都是为人民服务。

在杨婧瑜家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张张“军警”合影,那还是2013年春,她和丈夫领证不久后拍摄的。当时两人计划:以后在每年结婚纪念日,就分别穿上军装、警服,照一张合影留念。但因为工作忙碌,夫妻俩9年来都没有专门再拍过合影。虽然多少有些遗憾,但杨婧瑜说:“拍不拍合影不重要,只要两颗心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

新春寄语

我和丈夫工作性质特殊,春节假期都要值班备勤。2021年春节,丈夫是大年三十值班,我是大年初二值班。希望2022年春节,我俩能和家人一起包饺子,吃上一顿团圆饭。

新的一年希望家人身体健康,希望丈夫工作再忙也要注意身体。夫妻同心,今年的日子就会过得比去年好一些。

——杨婧瑜

编辑/牛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