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为媒

2022-12-29 00:00:00朱德华
军嫂 2022年1期

枝条上朵朵杏花争相开放,绵羊在悠闲地啃着草,洁白的毡房炊烟袅袅……

2021年12月18日,星期六,她看着墙上这张充满生机的巨幅照片,心头透出甜蜜。

“夫人,我可以邀请你跳上一曲吗?”

音响里飘出舒缓的《永远爱着你》,他伸出手,与她踏着轻柔的节奏,沉醉在慢三舞步中。

他是战略支援部队的一名现役军官,她是一名户籍民警。

梦幻般的灯光眨着眼睛,彩色的气球布满房间,飘忽不定,他像变魔术似的随手一扬,几根牙签射向停在头顶上方的气球,“砰—砰—”5个气球顷刻爆炸,盛装在那几个气球里面的一片片粉红色的干杏花飘扬而下,停留在头顶、肩头、房间角角落落……

初识他是1994年5月的一个星期天。

初春的暖阳催醒了沉睡的草原,漫山遍野杏花盛开。正上高三的她和几名同学踏青赏景。

他是当地驻军某部有着两年多兵龄的新闻报道员,骑着军马随队执行巡逻任务。当他看到草原上似油画般的美景时,不禁“咔咔”按下相机快门。

草原上突然多了一行穿着军装、骑着军马的人员,同学们感到新奇。见到他端着相机取景,她大方地询问他能否给他们留影。

他利索地跳下马鞍,拍了几张照。临别,他在采访本上记下了她的联系方式,没有想到她家距离自己所在部队的营区不到1公里。令人称奇的是,还聊到她的父亲是驻地刑侦专家——在部队组织的军地两用人才培训班上,作为特聘教官,曾手把手教他如何用相机调查取证,及日常摄影技巧。

又是一个周末,他打通了她留下的电话,并给她送去了照片。他最喜欢的一幅:蓝天白云下,牛、羊、马在悠闲地吃着草,她从草地上一跃而起,在空中定格——她满脸笑容,那一对长辫子甩向天际,白纱裙在粉嘟嘟的杏花映照下更加纯白、飘逸。

她坚持付胶卷钱、照片冲洗费,他笑了笑说:“钱我都付了,你爸是我的师傅,我怎么会收你的钱?”

认识了她的家门,有时候他想去看看她,就打电话给她父亲,说相机有故障了,或者询问在拍摄中遇到的问题。那时候,她父亲以为小伙子自幼失去双亲,又远离家乡,去他们家只为蹭顿饭感受一下家庭的温暖,或者找他这个免费的师傅学学摄影技术。

他每次去师傅家,都会主动帮忙干些家务活,夏天拔庭院菜地里的杂草,冬天扫房前屋后的积雪,有时“秀一秀”从连队炊事班学到的厨艺。

一来二去,她父母对这个勤快的小伙子有了更多好感。

1994年9月,她被某警察学院录取,而他也被某军事院校录取。机缘巧合,他俩即将要去的院校在同一座城市。

杏花春色

1994年9月3日,她父母开车送女儿上大学,他自然也顺道“搭车”。一路上有说有笑,俨然就是一家人。

当年12月18日,星期日,是她的18岁生日。带着蛋糕和11朵玫瑰花,他来到她的宿舍。蛋糕上特意点缀了几朵她最喜欢的干杏花瓣。他大大方方地说:“做我的女朋友,好吗?”

她点了点头。这是她第一次只身在外过生日,见到有着好感、大她两岁的他,心情好了很多。此后的日子,虽然彼此都有繁重的文化功课、训练项目,但是他们相互鼓励,周末相约看电影、逛街、聊天,日子过得简单、快乐。

当然,她父母也接受了他做女儿的男朋友,作为师傅,她父亲知道他的人品。

他和她有许多共同的爱好:摄影、练书法、打羽毛球、长跑、演讲,他们的性格里都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喜欢听古典音乐,谈费尔巴哈、雨果、普希金,憧憬美好未来。1996年10月,他们一起参加某城市大学生辩论赛,他们作为队长,各自带领着队伍奋力鏖战,最终她的队伍获第一,他的队伍获第二。

他是在武术之乡河北沧州一个儿童福利院长大的,自幼酷爱武术,且经过5年专业培训。当她知道他两岁时就在一次车祸中失去父母时,更加敬佩他那阳光般的性格,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懂得感恩,乐于助人。她决定给他更多温暖,送他自己亲手编织的手套,父亲邮寄过来的零食,书、字帖……他喜欢给她讲部队的故事,讲自己的成长之路。

大学4年,每个寒假他们一起去她家过年;每个暑假,两人结伴旅行,开阔视野,并参加志愿者活动。

大学时光转瞬即逝,1998年7月,她大学毕业返回原籍成为户籍民警,他也回到老单位成为一名排长——而且两人的单位还是共建单位。

他从严带兵、以情带兵,所带排当年底荣立集体三等功。

户籍窗口是公安机关服务群众的重要阵地,是密切警民关系的坚固桥梁。她喜欢与人打交道,热爱户籍工作,克服困难自学驻地少数民族语言,推行“延时服务”便民举措,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日子在紧张、幸福中度过,一切都水到渠成。2001年12月18日,在她25岁生日那一天,他们走进婚姻殿堂。

清晨,雪后初晴,她家门口大红灯笼高高挂,彩旗、彩球、大红囍字让小家庭喜气洋洋。场地不够排场,但仪式庄重;布置虽然简朴,但气氛热烈。部队领导代表男方家长出席婚礼并致辞,他资助的学生刘青送来自己“年级成绩第一名”的奖状作为新婚贺礼;她帮忙办理随军户口的蒙古族军嫂青格勒送来了洁白的哈达……

“我虽然是个孤儿,但并不孤单。感恩祖国母亲培育了我,感谢我的师傅、我的岳父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那天,他终身难忘,说到动情处,泣不成声。

他终于有了自己的家,终于将叫了多年的师傅改口为爸爸。

2003年8月,女儿畅畅出世。

他们一直工作在同一个城市。每天晚饭后两人牵手散步的情形,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

2017年4月,他们所在城市气候或冷或热反复无常,一场“憋”了许久的春雪“井喷”后,冻死了刚刚绽出的杏花花苞。

她感冒了,久治不愈,食欲不振,胸口疼痛,头发大把脱落,到医院检查,确诊患上乳腺癌。

“我孩子才14岁,我不能死。”绝望、痛哭,她茶饭不思。

他向组织汇报了家庭情况,休假陪她,给她做思想工作:军人、警察本应把生死置之度外,现在有病了两人一起扛。终于,她端起饭碗,配合医生治疗,而他也特意理了光头当起护工。

为了给病房增添一丝生机,在医院的允许下,她在床头贴上在杏树下拍的那幅照片,每天看着墙上充满青春活力的自己,她就更加向往生命延续,希冀早日康复。

双侧乳房切除,化疗,做术后有氧运动康复操,“活一天就要快乐一天”,她的状况越来越好。术后3个月,在他的陪伴下,她可以步行锻炼。术后半年,她重回岗位,如今身体状况也不错。

“有‘杏’就有爱,有‘杏’就有希望。”他在屋前的小庭院里移栽了一株5年树龄的杏树,一到4月下旬,杏树枝繁叶茂,繁花锦簇。她出院回家第一眼就看到这株杏树,她懂他的心思,感动得满脸泪花。

爱他,爱事业,爱生命。大病过后,她豁然开朗。她和他每季度去一趟驻地敬老院做志愿者,每年将各自的12月工资捐给公益事业。

作为军嫂,她乐意为部队服务。她组建了一个军嫂微信群,就涉法问题为军嫂们解疑释惑,并将随军军嫂落户程序及步骤用文图详细介绍。

2021年12月10日,一名退伍军人焦急地来到户籍窗口前称:自己因事务繁忙,3个月前退伍后一直没有办理落户手续,现急需办理居民身份证,希望民警能够为其开绿灯。她了解情况后,放弃午休时间帮助他采集指纹、相片,办理了落户手续,并告知其通过邮寄的方式可以尽快领取身份证。

入伍以来,他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两次提前晋职;从警至今,她荣立二等功1次,被驻地市表彰为“十佳警察”。

…………

“生日快乐!”他亲吻她的面颊,她回过神来。

烛光摇曳,舞步翩翩。2021年12月18日,星期六,她的45岁生日、他俩结婚20周年纪念日,女儿畅畅识趣地去了外婆家,他们相依相偎,享受周末的二人世界。

墙上,杏花怒放!

新春寄语

红杏枝头春意闹,满园芬芳盼君康。新春将至,我们祈愿疫情尽散,人们可以踏青赏景。也希望在虎年,我们身体健康,军人家庭都多一些陪伴,军嫂们杏腮桃脸。

也祝愿闺女畅畅——高考能够心想事成。

——男主人公

编辑/牛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