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西北

2022-12-29 00:00:00郭心恬
军嫂 2022年3期

2021年7月,青海省达坂山

从前,大漠、雪峰、牦牛、山峦都在想象之中,是抽象的;而今,真正踏上这片土地,一切具形,所见让我惊喜不断。

看见

大西北是彩色的,在这里能看见自然的本色,也能探寻人文印迹。

初见,俯瞰视角下,是如黄龙一般盘踞在黄土上的绵延山脊。一到青海西宁,终于摆脱了京城连日的闷热,这里的夏日如同初秋般清凉。

乘车盘桓于山路,不断远离城市喧嚣。沉醉在山风的浮动中,饮饱了漫山遍野的绿色,车窗外的一切都在流淌,节奏舒缓。风吹经幡动,诵声与之和。沿途青海湖的蓝、油菜花的金黄,晴阳的天、结群的牦牛和羔羊,构成一幅饱和度极高的风景画。想到《海蒂和爷爷》这部电影,影片中阿尔卑斯的山坡也极为悦目,我形容其为绒绿色的地毯,美则美矣,却不可亲。眼前的山,美中有亲切和含蓄,也许也因对这山有着属于家乡的熟悉感。

岚风来,林涛涌,雄鹰旋,此乃达坂山之景。丹霞地貌其红“色若沃丹,灿若红霞”,山势其挺“削如兵刃,横竖皆峰”。白云、高天、薄雾,雪顶、荒顶、碧顶,丹霞、赤红、油菜花点缀其中,数此,皆在一山之中。见此雄阔之景,免不得联想到这片土地上的故事,想起匈奴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想起霍去病的豪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触见

透心凉——这是伸手触摸白盐后的第一感受。

但很畅快,不似冬水浸冰的僵冷,也不似潺潺小溪的微浪浮动,茶卡盐湖的水,是很漂亮的清蓝色,底下是柔软的白沙,又并着盐粒凹凸不平的触感,拨动盐水后波澜水纹的节奏仿佛哼出轻快的小调。爱金庸、读过《射雕英雄传》的朋友们,看到茶卡盐湖的盐雕描摹着成吉思汗、拖雷的英姿后,或许会有异乡见故人的喜悦?我想起丘处机与江南七侠极具江湖意味之句,“人生如露,大梦一十八年,天下豪杰岂不笑我辈痴绝耶?”英风仁侠,钦哉。

听见

“佛号、磬钹声、诵经声、木鱼声、旌旗飘荡声、民众笑语声,还有石窟外的山风声、流水声、马蹄声、驼铃声。看了一会儿,听了一会儿,我发觉自己也被裹卷进去了。身不由己,踉踉跄跄,被人潮所挟,被声浪所融,被一种千年不灭的信仰所化。”这是余秋雨先生所听见。

茫茫大漠,不见尽头,分不清入耳的是今日驼铃悠悠,还是西域遣来的使臣,载满银器、毛织品的骆驼仍在丝路上往来?究竟是自魏晋起的凿岩开窟声,还是唐朝张义潮之君捍河西的军马嘶鸣,或是盛唐文人笔下空灵飘逸的飞天拂起风声?似乎“醉卧鸣沙月泉侧,千沙万泉无颜色”……醉在这方有太多故事的土地,所知与所听错综交织,被今朝驼铃声所迷,被历史的回响震撼。这是我所听见。

“山,名为鸣沙山;泉,名为月牙泉”;窟,名为莫高窟,皆在敦煌。

西北景色不可胜记,文化更是历朝相汇好不热闹,这片土地,是朴实的更是梦幻的,是自然的更是人文的。谨以此,敬文化,敬西北。

(作者为北京市八一学校G2023届高二5班学生,八一校园记者站学生记者兼《八一时报》及新媒体主编)

编辑/朱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