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红格尔

2022-12-29 00:00:00白鸿铎
军嫂 2022年11期

一天早晨起床,我发现窗外已是白茫茫一片。这种情景,瞬间让我想起在内蒙古红格尔边防连队驻守的日日夜夜。那里冬季一场雪后,积雪常有十几厘米厚,雪后温度骤降到零下四十多摄氏度。大雪封路后,连队冬储的食物变得非常宝贵,官兵将度过一年中最难熬的一段日子。

2004年,再有一年我在部队服役就满12年。军旅生涯中,我曾辗转于多个地点,工作跨多个专业。那时,我刚从某雷达旅调到这个单位不到一年,根据需要将被分流到边防连队。

以前,我服役的部队大多驻守在条件优越的城市,边防连队的艰苦都是从媒体上看到,或在老兵的口口相传中得知。借这次机会,我也想体验一下边防连队的生活,为我的军旅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于是,我选择了距离最远、条件最艰苦的红格尔连队。

红格尔,在蒙古语里意为“温柔之乡”。但实际上,红格尔却是一片荒凉草原,每年仅有3个月无霜期,春秋风沙肆虐,冬天“白毛风”呼啸,夜晚温度低至零下四五十摄氏度,积雪长年不化。

刚到连队时,我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喜欢到处走走。连队驻守在山脚下,说是山,其实与老家山西的山比起来就是一个小山包。连队的老营房在半山腰,是用石头建成的。厕所建在营院外,冬天半夜上厕所是最令人头疼的事,要戴上棉帽,穿上棉鞋、棉大衣,上厕所像上战场似的。后来在上级机关的关怀下,连队盖起了新楼房,才结束了冬夜露天如厕的噩梦。

山上生长着一种不知名的小花,战友们叫它“干枝梅”。干枝梅枝干一尺多高,坚强地生长在石缝中,一簇簇粉红色的小花瓣相拥在一起,十分美丽娇艳。即使在冬天花叶凋落,枝干变黄,也身姿笔直地挺立着。在红格尔连队周边方圆百公里的无人区,干枝梅与连队官兵相互辉映,在荒凉的草原上形成独特的风景。

红格尔连队的官兵长年坚守在这里,远离家乡、亲人,有的甚至一扎就是几十年。他们的事迹经媒体报道,感动了无数人。

一天午饭时,指导员陈研宣布:晚上某文工团要来连队慰问演出。听到这个消息,我们的心情像沸腾的开水,激动得都要溢出来了。午饭后,大家兴高采烈地开始大扫除、布置演出场地,指导员让司务长通知附近的几家牧民也来观看演出。

下午4点,十多辆摩托车风驰电掣朝连队奔来,原来是附近的牧民听说部队有演出,又通知了其他牧民。有的牧民毡房距离连队50公里以上,听到消息后也骑摩托车赶来观看演出。

4点半左右,远远的,一辆大巴车出现在视野里,战友们使劲敲打起锣鼓来,我们在门口列队欢迎文工团到来。嘹亮的口号声和热闹的锣鼓声交织在一起,在驻地上空响成一片。

晚上,大家齐刷刷端坐在营院,聚精会神地观看演出,每个节目结束,都报以热烈的掌声。4名女兵合唱《当兵的历史》,将演出气氛推到高潮,悦耳动听的歌声、热烈的掌声和激昂的口号声响彻营院上空。我们欢呼雀跃,沉浸在欢乐中,享受到一次“文化大餐”。

演出结束,我们的干劲更足了。8月下旬,连队开始进行冬储,整车地拉回土豆和白菜,油罐车也为连队送来燃油,这也是连队最忙的一段时间。

晚上,我和同屋的刘技师闲聊,他说起一件往事,让我深受震撼。一年冬天,红格尔一连下了好几天大雪,大雪封路,车进不来也出不去,将连队与外界完全隔绝了。冬储食物日渐减少,紧急请示后,上级决定调用军用直升机为红格尔空投食物。茫茫大雪中,飞机在空中难以寻找目标,战友们就在山上点起火把,直升机按照标志方位,空投下肉类和蔬菜,才解了连队的燃眉之急。

白鸿铎服役期间留影

还有一次,同样是在冬天,连队的给养车在外出采购物资途中突然熄火。随着黑夜降临,气温越来越低,虽然戴着棉帽,穿着厚厚的军大衣、棉鞋,车上战友依然冻得瑟瑟发抖。带队的副连长决定生火取暖,可转了几圈也没有找到可燃物。无奈之下,副连长只能将车上能作燃料的东西都拿来烧,才保住了大家的生命。

听着刘技师的讲述,我的眼角不由得湿润了。在红格尔艰苦的自然环境中,连队官兵不仅要忍受严寒和物质匮乏,而且要忍受长年的孤独和寂寞。他们像干枝梅一样扎根在荒凉的草原深处,将保家卫国的信念深植在心底,战胜一切困难,履行军人的职责和使命……

2005年,我转业回到地方工作。十几年过去了,每到大雪飘飞的季节,我仍会想起在红格尔的日子,想起坚守在那里的战友……

(作者单位:山西省右玉县地震局)

编辑/牛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