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侄女还没出嫁,发愁呢,我正准备找童姐去……”
“童姐‘资源’多,找她准没错。”
…………
童姐,童玉平——辽宁沈阳的团职退役军人,也是一名军嫂。她在当地军属圈里声名远扬,因为三十余年先后撮合了数十对新人,其中不少和军人相关。尤为难得的是,经她介绍而成的夫妻幸福恩爱,生活美满。
1985年,童玉平是驻沈阳陆军某部的一名干部,她的爱人王利是驻辽宁铁岭陆军某连队主官。当时王利的连队里有很多大龄官兵没有对象,这让他很着急,给童玉平“下令”,让她帮助他们找对象。
童玉平第一次做媒,是给连队的司务长小封。他人品好,干活踏实,可是个子不到一米七,来自农村……有的姑娘一听他的条件,连见都不想见了。眼看着已过28岁,小封有些着急,童玉平四处托人帮小封找对象。
童玉平的三姐也是军人,她的战友小康有位邻居叫小杨,是某军工厂幼儿园的园长,尚在闺中。童玉平琢磨了一下两人的情况,感觉兴许能成。一天下午,得知小杨同意见面后,童玉平夫妻俩兴冲冲地带上小封,三人各骑一辆“二八”自行车,蹬车50分钟赶到小康家。两个年轻人见面简单寒暄后,小杨回了家。童玉平询问小封的意见,他满口愿意。
童玉平便趁热打铁去小杨家。还没问小杨的意见,小杨母亲就开口问:“男孩是不是党员?”
童玉平连忙应声说:“是啊!早就入党了。”
她又悄声询问小杨的意见,女孩有点犹豫,而后又点了点头,“那我们就先处处看吧。”担心小封内敛含蓄,童玉平又帮他们约定了下次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再次见面约在沈阳北陵公园,小杨看到一身军装的小封,觉得小伙别有一番精气神。接触、了解两个多月后,两人就登记结了婚。
有了这次成功经验,童玉平便开始了业余红娘的生涯,爱人王利也是积极鼓励,时不时地给她提供信息。
老话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不过也有很多人对介绍对象有顾虑——既怕费了半天劲没成功,又怕别人确定关系后相处得不好埋怨媒人。但童玉平发现,婚姻问题是困扰部队部分官兵的一个难题——牵红线这事,说小也小,说大也大,涉及官兵幸福,关乎部队基层稳定。她想把这件事做好。
童玉平既是军人,又是军嫂,她很清楚军人的特点,也懂得军人家庭的不易。因此,她给人介绍对象时,会给非军人的一方,多介绍军人的特点和情况。她还会考虑到实际情况,给军人们介绍沈阳当地或者附近的对象。用她的话说:“这样安排,既能让那些优秀的军人被对方看到,也不会让那些愿意走进军人家庭的人太辛苦。毕竟至少有一方老人距离较近的话,平时有什么事可以相互帮衬。”
1999年秋,王利的战友小张托童玉平帮忙介绍对象。童玉平正好认识个女孩,是师范学院毕业的本科生,是小封媳妇小杨的邻居。小张听后,抓耳挠腮地对童玉平说:“嫂子,你陪我去,你帮我看吧,我不知道跟人家说什么呀……”
童玉平告诉他:“你先做自我介绍,女孩问你啥,你就说啥,实事求是讲呗!”她又叮嘱:“你买点榛子、瓜子,买两瓶水,不知道说啥的时候,就先请女孩吃点零食,然后想好了再说。”
见面那天,到约定地点后,童玉平和小杨给两个年轻人简单介绍了下,便借口去逛会商场,待会再一起吃晚饭,给他们留下单独沟通的机会。
商场没逛多久,童玉平就接到小张打来的电话,只听小张兴冲冲地说:“嫂子,你们快逛好了吗?如果没有,我先陪她去做个美容。”童玉平提上来的心一下又放回肚子里了。这次见面后,小张时不时便约女孩见面,相处也越来越自然了。
小张办事细心,勤快、特别能吃苦,学习力强,在相处过程中不仅打动了女孩,也得到女孩家人的认可。女孩是父母老来得女,又是独生女,难免有些娇生惯养,他们说交给小张这样的人放心踏实。
在那个年代,很多像小张这样的部队青年,因接触女青年少,初见面总担心找不到话题。童玉平就细心“教”他们,要多讲讲部队或者上军校时有趣的事,让对方了解军营生活,主动约女孩见面,出去吃饭时主动买单,逢年过节要主动问候……
除了在约会方面出谋划策外,童玉平有时还作为男方“家属”出面张罗各项结婚事宜,如结婚前买家具、布置新房、仪式安排等;有时,她又变成娘家人,代表娘家“妈”,在自己家里送女兵出嫁。
来自湖北的空军干部小苏,长相英俊,表现优秀,别人给他介绍了几个女孩都因沟通不畅而失败。2007年底,童玉平有心想给他介绍一个女老师,但又有点担心:女孩来自辽宁营口,双方家都不在沈阳,组成家庭后,老人都不在身边,照顾家庭会比较辛苦……但小苏一听女孩的条件,便请求童玉平安排见面。缘分使然,双方都非常满意,相处一个多月就登记结婚了,婚后第二年还生了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儿子,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这让童玉平有所触动,时代变迁,人们在婚恋场上的眼光和标准在改变,随着交通和通信的便利,双方父母都在异地也不见得是成家的阻碍了。她告诉自己也要与时俱进,不能因为“老眼光”而让有缘人错过彼此。
2018年初,童玉平患病动了手术,可她依然记挂着她的“红娘事业”:哪个小伙子已经奔三了,谁家大姑娘想找个军人……
同年夏天,尚在病床上的童玉平就热心地帮忙给一名34岁的空军团职工程师小王张罗对象。小王家在外地,父亲已去世,在沈阳买了房子,但是面积不大。当得知童玉平给他介绍的女孩是“海归”硕士,任职于沈阳市某市直机关时,他有点犹豫:“这条件太好了,我只是个本科生,能行吗?”
童玉平鼓励他说:“有什么不行的。你虽然学历没人家高,可你做事踏实,业务精通,优点也是很突出的。这个女孩通情达理,善解人意,找这样的女孩,你更能安心在部队工作。”
在童玉平的介绍下,两个人见了面。几番接触下来,女孩感受到小王优秀的个人能力、稳重的为人处事风格,渐渐芳心暗许。当年底,两人就结了婚。童玉平去参加婚礼时,小王的母亲拉着她的手说:“您可帮了我家的大忙了!我们在沈阳一无亲、二无故,谁也不认识。您给我们找了这么好的一个儿媳妇,叫我怎么感谢您好呢?”
2001年,童玉平的爱人王利从部队退休,2020年冬因病去世。这几年,童玉平尽力化解怀念之情,平时除了帮忙照顾外孙,便继续扑在“红娘事业”上。
这条“红娘”路,童玉平一走就是30余年。从开始给身边的战友介绍对象,到后来给战友的孩子介绍对象,到现在还给战友们的侄男外女介绍对象……她也渐渐地从战友们口中的“童姐”,变成了年轻一代口中的“童姨”了。
2022年的11月11日,年轻人口中的“光棍节”,童玉平接到老友雷校长的电话。雷校长与丈夫就是童玉平牵线的,雷校长的女儿也是童玉平给介绍的对象。电话里,雷校长和童玉平打趣说:“童姐啊,我家外孙女已经4岁了,等以后大了,我还得请你这个童姥姥出面啊!”
是啊,牵线搭桥这一路,童玉平不仅见证了很多的“有情人终成眷属”,她也见证了他们一步步走向幸福,一代代延续幸福……能促成一段段良缘,也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一种方式——童玉平欣慰地想。
(作者为某部退休职工)
编辑/吴萍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