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代开始,滑雪就不再是北方民族的专属,它开始以另一种形式走向世界。
在北宋时期,流行起了“冰床”。冰床上通常铺着暖和柔软的被褥,供坐冰床的人取暖,而“冰車夫”则穿着外面绑着草的裤子,这样既保暖又防滑。冰床的绳子以骆驼毛制成,在拉手处还留有较长的毛绒。冰床一出现,就获得了许多人的青睐,宋代官员还有坐冰床上下班的。
后来到了明代,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后,皇室对于北方漫长的冰期充满了兴趣。明代流行一种以木作板,上加草垫子,一人拉,两三人乘坐的滑雪工具,可以在冰上行走如飞。但真正把滑雪项目推广起来的还要算乾隆皇帝的冰嬉活动。
其实早在满人入关之前,冰嬉就已开始时兴,不过那时冰嬉叫“乌拉滑子”,而冰嬉的工具叫“乌拉鞋”。这种鞋子看上去有点酷,即将铁条缚之于鞋下,在冰面滑行。乾隆皇帝爱凑个热闹,他每年都举办冰嬉大典,在位六十年,从来没有间断过。
影视剧《甄嬛传》中,安陵容被祺嫔暗害,嗓音坏了后,苦练冰嬉,重新获得了皇帝的恩宠。但你若是认为清代的冰嬉只是在冰面上跳舞奔跑,那可就小看了这个项目。据载,冰嬉的所有项目都以集体方式进行,就连展示个人技巧的比赛,也是在几十人甚至几百人的庞大队伍中逐一展开。早期的冰嬉只是擎旗滑冰、射箭,后来发展为在冰上弹奏乐器、跳舞等,无论是哪种形式,嬉冰的人都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并且还得照顾到前后左右的人,要保持队形的美观与整齐。
此外,冰嬉中还有一些技巧型的项目,堪称冰上杂技。比如要在冰嬉时完成双人托举,还要在冰上行进的同时完成举橦爬杆……到了后期,甚至还出现了冰上滑速六里、一人托举二人乃至三人的高强度项目。更令人叹为观止的莫过于冰上蹴鞠,冰上蹴鞠的球为皮制,竞赛方式与现代橄榄球相似,抢球的时候,即使是在冰面上,还是得手脚并用。
现代人的朋友圈里,冬季滑雪这项运动的“点赞率”极高,因为看起来就非常酷炫。我们在《冰雪之约》的镜头下,会看到岩画上有一群穿着皮毛大衣,手持长棍的滑雪者,但仔细看,这些人脚下的滑雪板似乎与我们现代的滑雪板有些不同。这便是属于阿勒泰特有的珍宝,具有万年历史的毛皮滑雪板!
不过这些毛皮滑雪板可不是阿勒泰牧民们的运动器材,而是他们用来谋生的工具。早在上万年前,阿勒泰的牧民们脚踏这种毛皮滑雪板,凭借精湛的滑雪技艺在冰天雪地的山中滑行。滑雪板提高了牧民们打猎时的速度与敏捷度,猎物自然落入他们的手中。这种交通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在20世纪60年代,生活在阿勒泰的邮递员、边防战士依然会踩着滑雪板穿行于雪原。至今,不少阿勒泰的当地居民家中还有这种毛皮滑雪板。
在隋唐时期,滑雪这项技能在北方的室韦、回鹘(回纥)等少数民族中已经普及。室韦人主要居住在嫩江流域,气候严寒无比。在这么冷的环境中,作为一个猎人,自然要在速度与敏捷度上下功夫,于是“骑木而行”这种新的滑雪形式诞生了!这可不是让你骑着一块木头在冰天雪地里穿行,而是脚踏一种类似于雪橇的木板在冰雪中行走,木板一般长4尺、宽5寸,一左一右,系在两脚上。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提升速度,还可以防止陷入沟中。据说,“骑木而行”的速度居然可以追上奔驰的骏马!
到了唐代,又出现了一种滑雪板,叫“木马”。这种滑雪板为长方形或者椭圆形,前端翘起,用马皮顺毛向后包在雪板的底面,再用绳子或者带子缚于脚下。上坡时,牧民们直接解下木马,用手拿着往前走;平地行走时,用双杖交替刺地,双板交替滑行;而下坡时,只需用杖撑住,然后迅速滑下去。这种改良过的“木马”,无论是从穿戴的舒适度,还是使用时的效率和体感来说,都有很大的提升。
乾隆一生都挚爱冰嬉,作为文艺爱好者,冰嬉的“周边”也随之诞生。乾隆十年(1745年),皇帝在看完冰嬉大典后,立刻写了一篇观后感《冰嬉赋》。此文一问世,就产生了巨大的反响,随之而来的便是一股以冰嬉为主题的“文学思潮”。吏部尚书汪由敦也写了一篇同题观后感《冰嬉赋》。而“书画界”也不甘落后,宫廷老画家金昆联合程志道、福隆安绘制了写实长卷《冰嬉图》,还特意请大学士嵇璜将乾隆《冰嬉赋》全文恭录于卷尾。
从“冰嬉”主题诗文中不难发现,与唐代的打马球一样,乾隆皇帝也将冰嬉服务于内政外交活动。早些年,在九子夺嫡中,雍正帝对于自己的亲兄弟下手太狠,导致亲属间关系疏离。到了乾隆时代,皇帝想缓和与叔伯之间的关系,但又不好违背雍正帝的意愿,于是就用冰嬉大典这种盛大而又其乐融融的活动对叔伯们进行拉拢。
此外,乾隆担心太后干政,于是立下了一个规矩:腊日奉皇太后观冰嬉。每年腊日,乾隆帝就跑去寿安宫陪太后吃早饭,然后一路陪着去观看冰嬉大典。看完后,乾隆帝又陪着太后用膳,最后再将太后送回宫。太后的存在感刷足了,也吃饱喝足了,自然是高高兴兴。
当然,乾隆帝也很擅长用冰嬉作为外交手段。在《御制诗集》中,乾隆在十首诗中记载了宴请外藩参加冰嬉大典的经历,其中出现了和硕特部、都尔伯特部等处的民族首领和朝鲜、暹罗、缅甸等国使团。这些首领和使团在西华门外同乾隆一起观赏冰嬉,一团和气中,乾隆无声地向外藩使团展现了大清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实力,起到了震慑作用,同时又展现出丰富多彩且独树一帜的中国体育文化。
李小小刀//摘自《扬子晚报》,本刊有删节,与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