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华琴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是一篇游记,游记与一般的写景文章不同的是,它不仅仅关注沿途景色的描摹,更重要的是,“景”中有“人”,所谓“人”指的是游記中有“人”的所思所感。作者常常将自己的感想和领悟融入在游记之中,在描写自己游历过程中所见到的景色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体验,这些体验常常夹杂着作者对相关历史、文化、人生的体悟,从而使文章添加了几分景色之外的厚重感,让读者读起来别有韵味,回味无穷。由于这个特点,在教学游记时,就不仅仅要关注对景色的赏析,更重要的是,还要对作者的个人经历及经历中所生发的体会进行关注。这样一来,游记的教学过程中就不仅要关注作者的游踪及途中的美景,同时也要关注作者在游历过程中的所思所感,在这些基础上,再进行主题思想的提炼和总结。那么,如何将以上教学重点有序地一一落实呢?进行“朋友圈”情境设置是一个好办法。教师可以先设置一个“朋友圈”教学情境,依次请学生完成“介绍行程”“欣赏美景”“讲述经历”“回复留言”等任务,最终引导学生达到对游踪、美景、体会、主题的整体把握。
学习游记最基础的是掌握作者的游踪,即行程,掌握了行程,便了解了作者的大体经历,为课文的进一步教学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另一方面,也掌握了课文的行文思路,虽然是对课文最基本信息的掌握,却对接下来的课文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里,教师可以以“朋友圈”为情境布置这样一个学习任务并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支架。
“介绍行程”学习任务:假如你是这篇游记的作者,你想发一条朋友圈简单记录一下这一次各拉丹冬的旅程,请根据这一篇游记的内容,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温馨提示:学习游记,首先最基本的,是需要了解作者的行程,通常情况下,作者会采取移步换景的写法交代行踪,因此在整理作者的行踪时,可以圈出作者所经过的地点及相应的时间,从而大体上掌握作者的行程。
学生通过跳读课文,圈画出“1987年3月”的时间和“草坝子”“冰山”“冰塔林”“冰河”“砾石堆”等地点,再加以适当展开,便可以顺利完成这一学习任务,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除了行程,游记还有“欣赏美景”的教学重点,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学习任务。
假如你是作者,你想拍一张照片配一段文字发朋友圈,你会将镜头对准哪里,会写什么样的文字?请整合课文里的相关文字,结合所查阅的资料,仿照示例发这样的一条朋友圈。
【示例】
我想拍的照片是各拉丹冬的主峰。各拉丹冬是唐古拉山脉最高的一组雪山群,在藏语中的意思为“高高尖尖的山峰”,海拔为6600多米,被认为是长江的源头。各拉丹冬的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冰川活动十分活跃,地形条件也因此变得十分地恶劣。仰望各拉丹冬主峰,可以看到白云缭绕,晚霞如梦如幻,静静地矗立在天地之间。
学生模仿示例,找到自己喜欢的景色,并结合自己整合的信息进行赏析,这样可以用作者的视角来看各拉丹冬,感悟作者心中的美景,体会作者的惊喜和感受,沉浸式地体味各拉丹冬的美景。
开头我们提到,游记贵在“景”中有“人”,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呢?在发“朋友圈”的情境中,或许讲述个人经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教学任务。
作者在各拉丹冬实际的旅行情况如何?请帮忙作者将其这次各拉丹冬之旅的经历整合起来,写成400字左右的文字,并发到朋友圈。
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时,还可以特别提示,在游记中,写景和叙事常常是相辅相成的,离开了“人”的写景,常常会显得很单调。一个优秀的作者,常常在写景的同时,注意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融入其中,总是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抒写自己的旅游体验。因此,在读游记时,要特别关注其中关于人的部分,特别是人的经历、人的思考和人的感受,同时,叙述个人经历的时候可以用第一人称来讲述,而且要注意结合经历突出心理活动,这样一来,才能够深刻地理解作者各拉丹冬之旅的深层内涵。
上面我们提到,在“朋友圈”的情境中可以设置“介绍行程”“欣赏美景”“讲述经历”,来分别整理作者的行程,赏析作者所看到的美景和理解作者的经历,但是关于课文的主题,可以怎样巧妙设置情境呢?不妨可以这样设置。
前面我们分别发了三条朋友圈,很快就有人留言了,有人说“姑娘家的,何苦呢”,也有人评论“算了吧,吃这么多苦真的不值得”,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么回复呢?
这就涉及课文主题的理解,在回复中,便可以将“身体和心灵,总得有一个在路上”之类的主题展现出来。
“朋友圈”是当前微信上很时髦的一种社交功能,也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最为紧密。以上教学设计中,先是让学生介绍行程,以此掌握游记最基本的游踪信息,为其他部分的学习奠定基础;再让学生深入课文细节,赏析文中写得精彩的部分,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再让学生代入作者,讲述各拉丹冬之行的完整经历,以探究作者的心理活动;最后通过回复留言,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这样一种巧妙的情境设计,有助于游记这一文体的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