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少数民族语言”课堂教学与田野调查的有机链接
——以贵州民族大学为例

2022-12-29 17:42吴秀菊
凯里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田野少数民族语言

吴秀菊

(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一、贵州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教学现状及问题的提出

贵州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具有60 多年办学历史,是西南地区唯一覆盖有苗、布依、侗、彝、水5 个语种的本科专业,于2019 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少数民族语言,原名“现代民语”,是贵州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分小班开设苗、布依、侗、彝、水5个贵州世居少数民族语言课程,相对于其他民族院校的民族语言课,具有贵州地域特色及独特性。本课程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为教学对象,学生均为少数民族语言母语者。学生在上“少数民族语言”这一门课之前的先修课程有“现代汉语”“汉藏语概论”“国际音标与语言调查”,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以现代汉语为参照系的相关语言知识,具备了汉藏语基本知识,以及国际音标记音与语言调查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少数民族语言”分上、下两个学期开课,有8 个学分,共计128 学时。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母语听、说、读、写、民汉对译能力,让学生掌握少数民族语言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理论,对本民族语言的系属、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字的结构系统有系统了解并能作初步分析。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少数民族语言系属分类及方言土语划分,少数民族语言的语音,少数民族语言的文字,少数民族语言的词汇,少数民族语言的语法,少数民族语言的应用及民汉双语翻译。

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观察和与师生的交流,我们发现目前“少数民族语言”课程以传统的、单一的理论授课为主,难免让学生感到枯燥,甚至不知道这门课的用处在哪里。虽然贵州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长期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每年暑假都会安排教师带领毕业班学生进行一次语言文化调查实践活动和毕业实习,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田野调查技能。然而遗憾的是,多年以来的暑假实习内容还缺乏统筹规划、强目的性,往往局限于语音、词汇调查,且调查内容具有重复性,很少涉及语法、话语语料和语言社会功能调查,另外,毕业实习与本专业的“少数民族语言”课程在开设时间上相距较长,没能及时将课程内容付诸实践。因此,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将“少数民族语言”课程的课堂教学与田野调查进行统筹规划、相互结合。一方面利用课堂教学适当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另一方面积极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田野,将课堂教学与田野调查进行有机、有效链接。

二、“少数民族语言”课堂教学与田野调查有机链接的思路

(一)构建课堂教学与语言调查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构建课堂教学与语言调查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首先应该对课程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教材建设、课程设置、课时分配、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培养方法等进行认真研究,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贵州少数民族语言”的课程体系。例如,在“少数民族语言”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先修课程。因为学生已经修过“现代汉语”“汉藏语概论”等语言类课程,积累了语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所以在开设“少数民族语言”时应适度增加挑战性内容和高阶性目标。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研讨式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构、有效拓展,在此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通过田野调查获取语料并分析,从而提高其田野调查能力,培养其分析少数民族语言特点、对比民汉语言异同性的意识和兴趣。在“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应该尽量结合语言实例来讲授理论知识,指导学生设计调查大纲,开展田野调查。

(二)设置田野调查内容与田野调查环节

在符合学校培养方案及课程要求的前提下,应研究如何结合教学内容设置田野调查内容及田野调查环节。

田野调查内容可设置为“常规性调查内容”和“特殊性调查内容”。“常规性调查内容”主要指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而设置的具有调查价值的田野调查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田野调查内容加以介绍并举例示范调查,例如声韵调的辨音、记音,音系的整理,词汇表的调查记录,文化词汇的调查分析,典型性语法点的调查设计与分析等。此外,话语材料收集与记录,民族地区民汉语言使用情况等内容也应该列为“常规性调查内容”。“特殊性调查内容”主要指根据学科不同阶段的建设需要而专设的相关性调查内容,例如,近年来语言学领域重视语言数据库建设、语言资源保护、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工作以及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刚好有相关的国家级或省部级课题的教师,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母语优势,组织学生参加较为初步的调研工作。引导学生参与国家语委“国家语言保护工程”十几个课题的资料采集工作,省民委语文办的委托项目“贵州少数民族语言大辞典”的资料收集工作,古籍办“贵州省少数民族古籍普查”相关工作,“贵州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国家通用语言普及情况”大调研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了很多的锻炼。

除了对具有调查价值的内容进行整理,教师还应该就田野调查的相关环节进行研究,如在何时、何地进行田野调查,由何人指导田野调查环节,在田野调查环节设置什么调查任务,学生需要达到什么程度的效果,调查成绩如何评定等。我们认为,从时间上田野调查可以分为“授课期间调查”与“寒暑假期间调查”;从调查形式来看可以分为“分散型调查”和“集中型调查”;从调查规模来看,可以分为“小规模调查”和“大规模调查”。首先来看“授课期间调查”与“寒暑假期间调查”。适合安排“授课期间调查”的内容主要指在“少数民族语言”教学过程中,在讲授语音部分时,可以比较标准音与学生母语声韵调的差异性,课后让学生尝试调查与整理自己母语的音系;在讲授词汇部分时,课后可以让学生调查某一类别的词汇(例如植物名词、动物名词、亲属称谓词、形容词、动词等)并记录下来,还可以安排多义词、近义词等方面的调查;在讲授语法部分时,课后可以选取几个语法专题让学生对自己的母语展开调查。这些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调查一般耗时不会太多,完全可以在授课期间作为平时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学生作为母语者,能便利地以自己作为发音人或者以同学作为被调查者进行初步调查,同时还可以结合电话、网络等模式来调查自己家人。适合安排“寒暑假期间调查”的内容主要指数量多的词汇调查,比如寒暑假可以安排两三千词的词表调查;安排学生利用寒暑假收集一些好的民间故事、歌谣、谜语等口头传统,使用国际音标记音,同时做好民汉对译,回校后授课老师再检查修改,对于好的材料可以推荐发表或收集成册待日后组织出版;还有,需进行实地采访才能完成的语言使用情况调查更需要安排在时间较为充裕的寒暑假,这时老师可以亲自带学生完成这类工作量大、社交性强的实践调查。另外,来看“分散型调查”“集中型调查”和“小规模调查”“大规模调查”。我们认为分语种上小班课时任课老师结合授课内容安排调查,个人独立或几个人在短期内能协作完成的调查等可归为“分散型调查”“小规模调查”;而如果是大范围语言使用情况调查、以完成大课题为目标的调查,需要调动较多师生分工合作完成的调查等可归为“集中型调查”“大规模调查”。不同类型的调查可以按实际情况的需要交叉安排在不同时间段,从而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加实践进行调查。

(三)编写以“课堂教学与田野调查相链接”为指导思想的民语教材及田野调查手册

为了促进贵州高校“少数民族语言”课堂教学与田野调查实现有效链接,并使相关工作实现规范化,我们认为有必要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按照教学进度对目前使用的讲义或暂编教材进行整改,同时对具有田野调查价值的内容进行整理。以“课堂教学与田野调查相链接”为指导思想来编写专门的、规范的适应贵州省高校的民族语言教材及田野调查手册,真正促使课堂教学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得以实现。

关于民族语言教材的编写,目前的思路是在课本每个小节都设计一些具有调查价值的问题供学生选择性地开展调查。关于田野调查手册的制定,目前的思路是参考《中国语言资源调查手册》《汉语方言语法调查手册》《湖南方言“響應”计划调查手册》等权威的语言调查手册来设计一本《贵州少数民族语言调查手册》,该手册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语言田野调查技术方法:(1)对贵州少数民族语言的现状做简单介绍;(2)对语言田野调查的任务与方法做简要论述;(3)对语言田野调查的流程及关键环节做简要论述;(4)语言田野调查道德和知识产权的问题;(5)调查记录与语料处理。第二部分为语言本体调查,这一部分将按照苗、布依、侗、彝、水5个语种分别设计调查内容:(1)语音音系调査,该部分要根据不同少数民族语言的语音特点分别选出适当的单音声调例词表、声母例词表及韵母例词表,从而能较快捷地调查出调查点的语音系统,当然,这样的设计或许会造成少量声母、韵母的遗漏,对此可以在后面的词汇调查中进行补充;(2)词汇调查,该部分要对5 个语种的少数民族语言的词汇表分别进行编排,每个语种的词汇表囊括基本词汇、文化词、只在语篇中出现的词以及歌谣、巫词等特殊文体中的特有词汇,每个词表按词性以及语义场编排;(3)语法调查,该部分统一设计贵州民族语言语法的调查提纲或调查表,按词法、句法分别设计用汉语表述的例句来调查少数民族语言的语法,例如,需重点调查的句型有被动句、比较句、处置句、存现句、双宾句、动补句、否定句、兼语句、紧缩句、连动句、判断句、疑问句、主谓谓语句等,需重点调查的句法结构有定中结构、同位结构、联合结构、中补结构、状中结构等;(4)语义调查和语篇收集。语义和语用调查主要包括:同义词、同音异义词、反义词、多义词等词义以及句义的定义;语篇搜集的种类可以是故事、神话传说、家谱、谜语、歌谣、工艺制作程序说明等;(5)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使用情况,包括母语使用情况,民汉兼用及语言转用情况等。

(四)成立稳定的田野调查指导老师团队,并争取相关政策支持

目前本专业教师团队中有民汉双语教师15 人,一直参与本专业的毕业实习指导工作,积极带领学生下乡调查,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田野调查指导经验,在此基础上可以成立稳定的田野调查指导老师团队。以往每年带队调研只是本专业自发形成的一种惯例,尚未被学校纳入培养方案,也未曾获得学校政策与经费支持,因此田野实习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会遇到时间、经费等方面的困难。对此,我们认为应该在学校制度层面争取相关政策支持,成立稳定的田野调查指导老师团队,将田野调查纳入本专业培养方案,并为师生进行田野调查提供经费支持,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理论与实践水平。

(五)拓宽校外调查实践基地

常年来由于调查工作缺乏统筹规划与安排,加上调研经费不足,指导老师带队下乡调研只考虑到便利性,调查点往往局限于指导老师熟悉的地方,比如老师们的老家或者亲朋好友的家乡,这些调查点逐渐成为田野调查实践的固定点。我们认为,可以对这些调查点展开进一步考察,筛选出具有典型性的调查点并建立稳固的调查实践基地,另外再根据需要增加一些调查实践基地,为本专业长期持续开展田野调查提供调查实践条件,以保证本专业的田野调查实践的连续性,这有助于全面科学地调查当地语言本体特点及使用情况、口头文化语料及古籍文献保存情况,从而为专业建设发展积累相关成果,也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翔实的第一手参考资料。

三、贵州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田野调查举隅

近年来,贵州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积极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以及新时代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需要,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尤为重视田野调查实践,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语言田野调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学生参与贵州少数民族语言数据库建设与研究

自2015 年起,国家语委、教育部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第一期建设工作。贵州省有丰富的民族语言资源,尤其是苗瑶语族语言、壮侗语族语言的主要分布区。为了响应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号召,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自2016年起开始组织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专业的教师积极参与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项目的课题申报。迄今为止本专业教师共承担了16个课题,涉及苗语、布依语、侗语、水语、傣语5个语种。

承担语保项目的教师在开展语保项目时,积极吸纳大量学生参与田野调查、音视频摄录、语料整理、外出培训等工作,特别是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学生辅助老师进行了调查点的概况调查、3 000个词汇调查与记录、100个语法例句调查与记录、话语及口头文化调查与记录、地方普通话调查等。参与调研的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与发音人的接触过程中,能够运用声母、韵母及声调辩正的知识,变调、语音脱落等音变知识,以及国际音标的知识对少数民族语音进行系统而全面地记写和分析;学生在采访前期进行资料准备,在采访过程中体现出敏锐的发现力和较强的沟通能力。在调研的过程中,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民汉语言之间的共性与差异,民族歌谣、民族故事等口头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与魅力,这是他们在课堂上仅仅通过教师的讲解无法深入体会的。参与语保工程项目的调查与研究激发了学生对学习和科研的兴趣,近年来本专业本科生研究生考试报考率及考研通过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参与教师语保项目时主要根据老师课题的需要,按照学生母语语种以课题成员或助手的身份参加相关课题,从调查类型上看属于“分散型调查”或“小规模型调查”,在调查过程中能得到老师较为细致的指导。

(二)学生参与贵州省少数民族群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

为了更加准确地把握贵州省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普及情况,在民族地区有效推广国家通用语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贵州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在2020年、2021年的两个暑假开展了贵州省少数民族群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

2020 年7 月到8 月,开展“贵州月亮山、雷公山地区语言生活及普通话推广情况调查”暑期实践,10位民汉双语教师带2017级民语班31位学生分成5个调查小组,分别前往榕江县三江乡、从江县加榜乡、荔波县瑶麓乡、三都县九阡镇、雷山县达地乡这5 个调查点,对当地瑶族、水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群众的民族语、汉语普通话掌握情况展开调研。

2021年8月到9月,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启动全省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国家通用语言普及情况调研工作。本次调研由贵州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办公室牵头,贵州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统一部署并组建工作队伍,共选派了13 名民汉双语教师、11 名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及50名本科生,分成18个调查组分别前往省内30个县60个调查点,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开展实地调研,涉及苗语、布依语、侗语、彝语、水语、仡佬语、壮语、瑶语、畲语、毛南语10 个语种。在此次调查中,调查者主要运用抽样问卷调查及个人访谈的方法对调查点的少数民族语言及普通话的使用情况进行摸底,根据当地群众集中居住和部分分散的特点,运用偶遇式及入户式调查非随机抽样方法开展调查工作。调查问卷由5个部分组成:(1)被调查者基本情况;(2)语言能力及语言使用;(3)语言态度;(4)普通话专项;(5)汉语拼音和文字使用情况。在调查过程中,学生通过实地调查体验到了不同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以及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特点,增长了见闻,克服交流心理障碍,发挥出主观能动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个人自信心。

这两次主要通过实地调查来摸清贵州省民族地区不同民族、不同人群、不同年龄国家通用语言普及的真实情况,不仅是有效开展语言帮扶的前提,也是掌握语言国情、语言省情以谋划未来发展的需要,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现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础,而我们的学生在调研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两次田野调查具有重大意义,大量调查者组成大团队分组开展“集中型调查”“大规模调查”。在开展田野调查之前,专业负责人围绕调研主题制定了详细、可行的调查方案,包括调查内容、调查方式、调查点选择、选点原则、完成时间、工作要求、最终调查报告撰写要求等,并对以上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其次,专业负责人及相关老师根据调查内容进行调查问卷的设计,并反复进行修改与打磨,形成调查目的性强、问题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接着,专业负责人根据师生的母语语种与调查点的情况对调查团队进行了分组安排调查任务。有了前期的充分准备,师生在田野调查中通常比较顺利,白天开展入户调查,晚上进行资料整理说明和数据统计,调查结束后每个调查组要根据调查点的相关材料撰写调查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调查组人员情况(略写),调查过程(详写),村落的地理位置、户数人口、历史沿革(详写),学校办学教育的历史(详写),村落人员构成情况、外出打工情况、旅游开展情况(详写),数据统计分析(详写),影响语言使用的社会文化因素(详写),建议思考(略写);最后专业负责人再对所有调查点的调查报告进行汇总与概括形成调研成果。

四、“少数民族语言”课堂教学与田野调查有机结合的意义

总的来说,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导向对“贵州少数民族语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田野调查为延伸,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更注重拓展学生的少数民族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认为高校“少数民族语言”课堂教学与田野调查有机结合这一教学改革具有多重意义:(1)构造课堂教学与语言调查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有助于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2)田野调查环节作为一种实践活动,能够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调查能力、人际交流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3)有利于学生真正了解少数民族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各要素的特点以及它们与方言土语之间的差异,真实体验到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环境,具体了解到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情况、语言态度、语言关系;(4)田野调查过程中学生通常可以亲身感受到以语言作为载体的民族歌谣、民族故事等文化遗产,让学生充分了解少数民族语言的价值,体验少数民族语言的魅力;(5)本课题以课堂教学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选择在“少数民族语言”课程中实施,本课题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实践方面取得的良好经验与成果,可以进一步运用到“汉藏语概论”“现代汉语”“国际音标与语言调查”“语言学概论”等其他语言学课程上,从而适应培养新时代创新型、实践型人才的需要;(6)通过课堂教学与田野调查的结合,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特别是在田野调查过程中收集少数民族语言本体材料及以之为载体的口头文学材料,有利于贵州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产生民族地区民汉双语使用情况等调研成果,为制定语言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田野少数民族语言
希望的田野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在希望的田野上担当作为
语言是刀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在希望的田野上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