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梦 ,吴学东,桂运奇
(皖西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劳动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在社会历史演进中始终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关于劳动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或重要论述,形成了与时俱进且独具特色的新时代劳动观。当前,我国正处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深入探讨习近平劳动观的生成依据和价值意蕴,对于教育人们形成正确劳动观念、引领新时代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1]并存的背景下,我国欲抓住发展契机,灵活应对国内国际的双重挑战,离不开中华儿女的劳动创造和科技创新。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以劳动创造作为战略支撑。当前,尽管人民温饱问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大目标已提前完成,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仍然存在诸多的矛盾和难题、弱项和短板,需要依靠劳动创造来解决。
首先,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再仅满足于“吃饱穿暖”,而是有更高品质的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要解决发展中的难题,归根到底还是要依靠发展,而发展的本质就是劳动创造。通过劳动创造,能够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为社会进步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其次,随着人民提高了物质生活水平,国家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些人开始滋生错误的劳动观念。如今,社会生活中各方面条件逐步提升,设施和保障系统也不断完善,一些人在充分享受着劳动创造的福祉的同时,却开始追崇享乐,好逸恶劳。这就需要在全社会营造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价值氛围,树立“劳动光荣、创造伟大”[2]的思想观念,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最后,中国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适龄劳动人口逐年减少,这一现实就对现有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社会老龄化问题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性因素。要缓解这一发展难题,就需要提高现有劳动者的劳动质量,依靠高素质的劳动人才在创新创造的基础上,加速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积极应对经济社会专业化、新颖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赶超多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霸权主义、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有所上升。以美国为首的某些西方国家竭力打压中国经济,对中国高科技产业实施经济制裁、技术封锁。有鉴于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唯一出路,就是通过科技创新强大自己,而决不能在尖端科技上仰人鼻息、受制于人。未来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面对新一轮的技术革新、产业革命,我国只有在高科技领域不断突破,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13年,习近平在中科院考察工作时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3]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更加离不开科技生产,“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4]不论是工业生产、现代化农业、智慧生活,还是设备建造、设施建设、军事国防等,科技含量的多少直接决定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如何最大限度发挥科技在劳动生产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使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科技创新大国”,解决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问题,是当前我国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习近平劳动观是基于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出的与时俱进且独具特色的科学理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劳动观的产生,既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底蕴的吸收和传承,又离不开习近平从先进共产党人及自身劳动经历中汲取智慧。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劳动创造了人类和人类历史。首先,劳动创造了人。劳动促进了早期人类的四肢分工、直立行走、语言产生和人脑的形成,促使人类揖别动物界而从自然界中独立出来。可以说,劳动构建了基于劳动交往之上的复杂多样的关系纽带,赋予人以社会性。其次,劳动创造价值财富。劳动提供人类基本生存所需,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丰富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奠定基础。最后,劳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劳动应该是人“自由自觉的活动”,是能够充分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活动,是能够让人产生幸福感和愉悦感的活动。然而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异化劳动发展到了极致,劳动者越是辛勤劳动,越是受到更深重的剥削。因此,资本逻辑支配下的异化劳动实质上是劳动者被支配和奴役的枷锁。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张消灭私有制,消除异化劳动,通过劳动解放实现人的解放,最终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习近平多次强调,劳动在社会历史发展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5]结合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习近平指出:“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6]可见,在习近平看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创造出灿烂悠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之所以能够改变一穷二白的内外困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都得益于中华儿女的辛勤劳动创造。再者,习近平在多次讲话中肯定了劳动对创造价值财富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7]“用辛勤劳动创造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8]“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本上靠劳动”。[9]习近平肯定劳动价值的系列论述,为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另外,习近平十分关心劳动者的体面劳动与全面发展,他强调,要以制度完善来确保劳动者能够参与、分享发展成果,“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6]同时,要破除劳动力社会性流动的机制弊端,“使人人都能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10]因此,习近平的劳动论述在伦理向度上继承并深化了马克思劳动思想,让劳动者能在健康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获得尊严体面,实现全面发展。总之,马克思劳动思想是习近平劳动观的精神要义,[11]为习近平劳动观的形成筑牢了理论根基。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6]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中,勤于劳动始终是历久弥新的精神指引。中国古代社会建立于农耕文明之上,历朝历代上至统治阶级,下至黎民百姓,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比如,春秋战国之际的墨子主张“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肯定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务实进取的劳动实践。战国时期的改革家商鞅通过变法改革,实行奖励农耕的政策。汉文帝、汉景帝通过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解百官关心农桑等政策实现了“文景之治”。东晋陶渊明在多首诗作中歌颂劳动之美,感悟自食其力给人带来的充实快乐。唐太宗以农为本,厉行节约,减少劳役,不误农时。北宋欧阳修提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阐释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对国家治理、国家兴衰存亡的重要意义。可见,勤劳勇敢、务实进取、实干创新、树德健体的劳动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积极劳动观点既推动了古代社会农业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个体能力、才学、素养等方面的提升,成为留给后世的宝贵知识财富和经验积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习近平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有浓厚的兴趣与感情,他在历次讲话中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劳动观点,能够做到信手拈来,挥洒自如。2013年,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他肯定了古语“一勤天下无难事”的时代价值,号召全体人民焕发劳动热情,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12]2015年,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习近平强调,“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6]引导广大劳动者要将中华民族血液中流淌着的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精神基因,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内力支撑。2016年,在同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时,习近平在讲话中多次引用古人的积极劳动观点,勉励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他指出,“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习近平叮嘱广大青年,开辟人生和事业前程要坚持艰苦奋斗,依靠勤劳和汗水。因为,“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习近平引用古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诲广大青年要注重在实践中加强磨练、增长本领。[13]综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劳动观点,为习近平劳动观的生成提供了历史资源,奠定了文化根基。
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人在学习领悟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的过程中,始终将其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思想运用于军政建设,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14]的伟大号召,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赢得了民心,奠定了物质基础。建国初期,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辛勤付出,让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从一穷二白呈现出生机盎然。邓稼先隐姓埋名为国造重器,用默默付出诠释了什么是劳动最伟大。铁人王进喜以“宁可少活二十年”的冲天干劲,打出大庆第一口喷油井。“新中国第一代全国劳动模范”马恒昌连续刷新生产记录,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带动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5]的著名论断,各行各业先后涌现出袁隆平、黄大年、徐立平等一批心怀国家,潜心钻研,无私奉献的最美劳动者。可以说,新中国能够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离不开一代代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前人的奋斗历程和光辉业绩,也为习近平劳动观的形成提供了现实依据。
当然,习近平青年时期的劳动经历以及主政一方的工作经验,也为他的劳动观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生涯中,劳动是青年习近平能够快速成长的重要原因。青年习近平不怕吃苦、踏实肯干、善于学习的精神品质让他从“不会干”成长为“干活的好把式”。可以说,七年的知青岁月,让青年习近平真实了解了底层劳动人民的疾苦和需求,初步认识到只有脚踏实地的劳动创造才是改变现状的唯一出路。主政河北、浙江、福建等地时,习近平本着干实事的初心,勤于调研,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在正定,他勇于改革创新,提出“半城郊型”经济模式,通过依托和服务城市带动县域工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浙江,他提出要大力创新,加强科技和品牌建设,打造现代化的创新型制造基地。在福建,他率先垂范,多次深入偏远山乡协调解决建设发展难题。一句话,习近平丰富的劳动经历成为其劳动观形成的内在动力,为习近平劳动观的生成奠定了实践基础。
习近平劳动观内涵丰富,对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伟大实践的成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习近平劳动观因极具时代特色,成为指引全国人民奋力实现中国梦的科学理论。习近平多次强调劳动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之源。正是通过劳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科技、民生、文化等诸多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经济领域,数字化等新兴经济产业蓬勃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30%。科技领域,我们自主设计研制了中国首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成功发射并交付使用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民生领域,我们建成了迄今世界最长、建设难度极大的港珠澳跨海大桥,高铁运营历程稳居世界第一,取得了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文化领域,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举办国际性文化产业博览会,推出了《战狼》、《湄公河行动》、《海棠依旧》等一大批优秀影视作品等等。
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6]这段话充分肯定了劳动对于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习近平的深刻论断是基于我国几代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奋发图强的劳动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对我国能够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巨变的根源揭示。可以说,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接近并不意味着达到。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更需要全体劳动者秉持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品质风貌,大力发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是现代化建设良好的环境保障,既能够汇聚生产力量,促进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又能够让人民群众享受美好生活,拥有巨大的幸福感。和谐劳动关系是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的关键所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人们的经济收入、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但也出现一些新的社会问题。比如,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等都在实质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收入差异;部分企业存在侵害劳动者权益现象,克扣工资、霸王条款、违法用工等,这大大消磨了劳动者的劳动热情;部分劳动者也存在各种错误的观念和行为,有的职工工作态度不端正,害怕吃苦受累,在工作岗位上混日子,有的行业员工不愿接受新的职业培训、不思进取,致使业务能力长期停滞不前,大大降低了劳动效率,还有的从业人员见利忘义,丧失职业道德等。诸如此类,都严重危害稳定社会环境的构建。
习近平强调:“要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6]习近平指出,“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6]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都在为社会发展付出努力,创造价值,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在全社会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6]的思想观念,让劳动者明白通过激发和释放自己的创造潜能,能够获得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回报,进而感受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同时,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从劳动者的利益出发,针对就业政策、岗位、环境、质量、报酬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指示和要求,在依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和根本利益的基础上,健全机制,协调处理好劳动领域的矛盾和纠纷,“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法律、行政等各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6]要“完善制度,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16]综上,习近平劳动观,既展现出对劳动者及其劳动价值的尊重,又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实现劳动成果共享,从而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机制保障。
马克思主义历来强调劳动在塑造全面发展的人的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在《资本论》中,关于未来教育的发展,马克思断言:“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7]毛泽东也曾明确指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18]然而,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劳动教育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都被严重忽视。
为此,习近平强调:“要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通过劳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炼意志、提高自己。”[6]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针对当前部分青少年劳动思想淡化、劳动技能弱化等情况,要求在大中小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全面融入劳动教育,构建包括劳动教育在内的“五育并举”全面育人体系。劳动作为人的生存的基本素养,与德、智、体、美四种素养相互促进、互为相长。劳动教育有利于使受教育者树立尊重劳动、奋斗进取的精神品质,训练专业的劳动知识技能并在其基础上不断创新创造,加强生命运动、强健体魄,体验劳动带来的幸福愉悦,感受劳动之美、创造之美、生活之美。概而言之,习近平劳动观有利于将劳动教育纳入育人体系,使劳动教育具备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促成教育与劳动互通互联,帮助学生兼具动脑与动手能力,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