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校及科研机构科研资源共享现状和问题研究

2022-12-29 09:21刘子卉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科研机构资源共享吉林省

刘子卉,黄 玥

大数据发展时代,信息更迭速度和效率大大提升,科学研究产生的科研资源带动了国家及社会的发展。通过科研资源共享、数据利用等方式对科研成果及数据进行多方位的使用,对资源进行富集、优化和交叉融合利用,可以提升数据的使用效益和保存时间。[1]长期以来,吉林省建立了科研资源共享模式,《吉林省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2022年9月1日颁布)提出要进一步推动吉林省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将符合条件的科研设施和仪器通过共享服务平台向社会开放。近年来,随着吉林省的科研活动增多和科研资源的迅速积累,科研资源及数据越来越丰富,但如何管理好这些科研资源并进行科学地整合与共享,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与探索。目前,吉林省已经建设有吉林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吉林省科技文献信息共享平台,但尚未实现将省内科研院校、企业和专业机构等单位的设备、科技数据、科研资源进行整合和共享,无法有效地将资源进行集中再分配。[2]

一、研究概述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目前,吉林省在科技创新领域迅猛发展,科技创新企业不断增加,产业经济得到不断提升,需要越来越多的科研资源给予企业大量的创新服务及创新能力支撑,为高精尖领域的研发提供推动助力。吉林省十分重视科技信息资源平台的建设,推动科研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虽然起步时间较晚,但是在科研资源共享方面吉林省发展较为迅速,建立了一些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在科研资源共享模式、科研平台的建立方面,吉林省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依旧存在诸多复杂难以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这个背景,分析吉林省在目前经济环境下,以科技创新为主体,推动科研资源共享的模式。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本文在对现有科研资源共享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及科研与经济发展周期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吉林省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在科研资源共享机制、市场开放、人才服务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探讨,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探索在不同阶段、不同单位、不同领域的科研资源共享程度,在内容、共享方式、创新服务等方面进行丰富,并提出相应的见解与建议,为吉林省建立并优化科研资源共享机制,推动科研资源共享提供了相关的理论参考。

(2)现实意义。吉林省科研资源共享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势头良好,省内大力倡导科研成果转化、科研设施与仪器共享,并创建了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相关科研单位及个人提供科研资源共享和科技创新等服务。[3]相对比国内先进的科技创新服务省份,目前吉林省的科研资源共享方式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如运行机制不完善、科研资源共享效率低、平台转化利用不高、科研资源转移转化成功率低等。本研究结合前期对吉林省各大高校科研机构的调查,提供了吉林省科研资源共享现状的调查结果,并分析相关现状概况,寻找出关键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为改善吉林省科研资源共享状况,建设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出谋划策,服务吉林省经济发展。

(二)科研资源的定义与分类

1.科研资源的定义

科研资源通过一定的研发活动,创造一定的科技成果,该成果有利于推动社会及经济的发展,是综合的科研资源,是一系列要素的集成化,如科研人力、科技财力、科技技术、科技信息、科技制度、科技组织力量等,是互相作用而形成科研活动不可或缺的要素。

2.科研资源的分类

根据国内外相关学者对科研资源的划分,科研资源包括科研活动过程各种原始或者衍生的成果,可以是经过一定分析和加工的研究数据,也可以是某一项关键技术,还可以是人力和财力,更可以是具体的科研设备及仪器。[4]科研资源具备传播、交互和可融合性,总体上可划分为七大方面:

(1)科技人力资源。从事科研活动人员是最具创造力的资源,可以在科研活动中与其他要素进行有机融合,搭配其他要素对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深入挖掘,具备主导作用,如科研骨干、专家教授、技术负责人等。

(2)科技财力资源。指进行科研活动所需要的科研投入,主要来源为企业自由资金、财政资金及银行贷款。

(3)科技物力资源。主要包括各类科研仪器和设备,各大科研机构、平台、实验室、研究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基础设施。

(4)科技信息资源。指以数据资源体现的科技创新产出的成果,包括科研资源、文献、数据库等。

(5)科技技术资源。包括相关科研活动、工艺技术、设备开发技术、科技检测技术、产业研究及管理决策技术等。

(6)科技制度资源。指政府对科技活动的政策性的法律法规,如科研管理制度、财政资金管理制度等;

(7)科技组织资源。指可以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支撑的组织和单位,包括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基础平台等。

二、吉林省高校及科研机构科研资源共享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吉林省政府推动下,吉林省高校及科研机构资源共享在建设之初就将公共科技服务、科技设施、科技人才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写入了创建共享模式的规划中。但时至今日,吉林省的科研资源共享模式在规模、运营模式、开放程度等方面依旧处于探索阶段,大部分的科研资源共享平台只是表面上聚集在一起,没有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备仪器管理平台共享机制不完善

通过调查吉林省科技创新平台管理中心、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吉林省计算中心、吉林省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等科研资源共享平台,笔者发现在平台建设方面,各大平台各自为政,不互相开放。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服务方向,各大平台虽建设有一定的资源共享资源,但只对特定的单位和科研人员开放。目前吉林省的各大重点实验室与科研平台共享开放对象主要是开展科研课题研究的部分科学研究人员,受益面较窄,无法满足科研对重点实验设备和实验平台的需求,且相关共享制度和共享模式虽已形成,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在大型仪器设备方面,吉林省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包括了分析仪器、核仪器、特种设备仪器、工艺实验仪器等,已经形成较为全面的分析检测能力,但涵盖的领域不全面,且仅限于白城市、长春市和四平市等部分地区,分支机构较少,因此难以惠及全部重点领域的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

(二)信息化资源丰富度不高

吉林省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主要共享方式是共建,提供的服务包括文献传递、科技查新、咨询服务等。吉林省科研行业对科研资源共享渴求度高,这与省内科研信息化资源匮乏形成鲜明对比。各大高校主要依赖国内的科研信息文献共享平台,每年都向中国知网、维普、读秀等科研数据库缴纳高额的科研信息化资源费用。

从资源信息化程度来看,目前吉林省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主要倾向于科技文献的资源共享,对于完整的科研课题资源集成度和丰富程度较低,资源结构不合理,资源分布缺乏均匀性,开放程度低,且协调管理机制构建不完善,用户体验及用户服务体系亟需加强,存在很多缺陷,需要大力加强共享共建。

(三)科技服务水平有待加强

吉林省高校及科研机构目前主要提供一些数据查询、科技查询、检验检测服务,面向社会开放的、服务企业的测试分析服务开发程度不一,对吉林省的科技创新提升、降低科研成本、加强吉林省科研人员交流协作的促进能力不强。吉林省的产业主要聚集在化工、汽车、冶金、农产品加工等领域,这些领域需要大量的检测、科技情报、专利、科技查新等服务,而吉林省内的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对企业、科研机构的指导和服务深度、广度不足,这也导致了吉林省科技服务需要依靠周边省份的高校、科技服务企业来完成。

(四)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联合攻关活动匮乏,总体水平不高

吉林省内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主要涵盖科技咨询服务、产学研合作运行,科研联合模式包括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开展重点研发计划、联合攻关项目、重点领域揭榜项目等,但是研发活动高度集中在重点大学、科研机构和头部企业,范围过于狭隘,没有办法通过科技创新服务和联合攻关活动推动企业的先进技术升级、信息资源共享、人才流动,在总体水平不高的背景下产生的科研资源丰富程度低,因此需要更多地鼓励大量企业寻找合适的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开展研发,从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抢占市场先机。[5-8]

通过实地走访调查省内20多家高校及科研机构,导致吉林省高校及科研机构在科研资源共享过程中形成以上状况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研资源共享法律法规不完善,政府对科研资源基础条件建设的推动不足,相关财政支撑较少;二是科研氛围有待加强,科研人员对科研信息共享意识淡薄,大环境下缺乏资源共享的重要认识;三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科研人员因保密和侵权等问题,无法完全将科研成果进行共享;四是对于科研资源分散程度高的现状,缺乏一个专门的管理部门对相关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因此导致信息的整合程度低,造成长时间的信息丢失和错位。上述问题导致吉林省目前的科研资源虽拥有可观的数量,但是由于管理系统缺失,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机制,因此在建设中存在一定的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造成资金和资源浪费,比如,同时有多达10 余家高校及科研机构购买了国外的同一套昂贵数据库。

三、对策建议

(一)统一协调,规范建设,避免浪费

建议吉林省内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产业联盟,由统一的产业联盟进行规划协调,加强组织领导,多部门、领域相互配合,打破行业壁垒,破除垄断思维,消除陈旧观念,树立开放合作共享理念,制定具体领域内的科研资源共享规划。联盟内全体机构要明确自身在科研资源共享工作中的具体责任、目标,并形成合力,通过统一的渠道购买各种科研资源,减少重复的建设及浪费,形成各单位协作、统一建设水平较高的科研资源共享平台。逐步建立统一而系统的科研信息资源平台,涵盖科研仪器设备模块、科技情报信息、论文专利信息、专家资源信息、课题项目资源信息,并设置一定的监督与追踪程序,向社会、企业、科研机构及高校开放,保障科研资源信息的全面性和合理性。[9]

(二)制定制度保障,完善现有的科研资源平台

系统、完善、可操作性强的制度是科研资源共享规范运行的前提和依据。一方面,要应用制度对科研资源共享平台进行刚性要求。只有设立严格、规范的制度保障措施,才能保证共享平台规范运行,积极发挥作用。通过制度明确科研资源共享平台人员分工、职责权限,明确科研仪器设备共享的对象、方式、流程。同时,运用科研制度保障科研资源平台的建设,推动政策法规制定来保障可以公开发布范围,明确保护科研资源所有者权限。另一方面,吉林省内高校科研机构众多,大量的优秀学生及教师拥有相关科技成果,建议政府及高校、科研机构联合,甄选优秀的论文入库,联合相关机构扩大科研档案的资源范围,形成可以查询、使用的论文资源,实现统一的管理和电子化使用方式,以此推动全省各地建成科研资源数据库,不断提升科研成果利用水平。

(三)推动财政资金补助,加强科研资源共享体系运营监督

资金是左右科研资源共享体系建设的关键,建议吉林省科技厅联合财政厅等政府机构牵头出台吉林省科研资源共享体系建设资金保障相关举措,鼓励“单位自筹资金70%+财政资金30%”的出资模式,共同建立科研资源共享平台,探索“共建-运营-市场化”的模式,鼓励最终进行市场化运营。加强科研资源共享体系平台的运营监管,通过引进第三方机构的方式实施监督,制定规范、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全面评估科研资源共享平台的服务环境、工作情况,实行成本核算、绩效考核,定期在系统范围内通报监督情况,通过增减财政资金补助额度进行奖优罚劣,实现全范围、多渠道监管,以保证平台规范运行。

(四)引进先进互联网技术支撑

建立吉林省科研资源共享平台需要考虑引进现阶段先进的网络技术进行支撑,需要建立一个包含移动端、电脑端、企业端、科研机构端四个应用方向的平台,再融合企业公众号、社交平台等模式,优化应用场景,丰富使用者的使用手段。支持域内具有一定共享基础和技术能力的单位充分利用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开发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的远程监控,提高共享数据的精准性,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系统通讯库建设,提高信息流转速度。应用跟踪观测和大数据技术,提高科研数据利用率,为广大科研人员提供学术研究热点、学科分布、经费使用、成果产出、奖惩统计等个性化、定制型科研数据服务。为科研资源共享平台工作人员提供技术技能培训,强化职业规范教育,保证互联网技术的先进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有效提高共享平台工作效率。

四、展望

未来,随着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各种科研资源越来越多,对科研资源的共享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数据的交互使用、融合创新推动了企业、科研机构进一步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因此必须要集中政府、社会、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的力量,共同完成吉林省科研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为吉林省未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猜你喜欢
科研机构资源共享吉林省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登泰山
吉林省加快发展新型科研机构的综合思考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集团公司人力资源共享中心模式探索
人力资源共享服务模式研究
逆行者的武汉
针对大数据背景下工程造价信息的资源共享
“一带一路”下吉林省对外贸易发展潜力研究
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德基机械与多家知名科研机构展开技术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