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9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具体、生动的体现,是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在高等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关于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2]653-654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使命,“古代文学”课程在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中肩负着重要使命,而完成这一使命的基本路径,就是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2020 年5 月28日,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 号)认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贯通其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同时,《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还要求:“文学、历史学、哲学类专业课程……要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3]“古代文学”不仅是汉语言文学的专业课,同时在思政教育中也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予以高度重视。
建安文学是“古代文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的作品,内容复杂多样,或反映平定天下、建功立业的豪情,或充满对底层民众的悲悯,或流露着对动植物的爱怜。这些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有利于培育家国情怀、提升道德情操、健全人格、增强文化自信,理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就建安文学中的这些思想进行阐释,并对具体教学中,如何更好地传播这些思想进行讨论,以期为建安文学的思政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汉末建安时期,长期的战乱、饥瑾,导致人口大量流徙,社会满目疮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亲闻亲睹这一现实的作家们,在作品中以“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情怀,立下廓清寰宇的志向。曹丕《黎阳作诗》其一,就是这类作品的代表。诗云:“朝发邺城,夕宿韩陵。霖雨载涂,舆人困穷。载驰载驱,沐雨栉风。舍我高殿,何为泥中,……我独何人,能不靖乱?”曹氏父子面对生民涂炭的现状,不是漠然置之,而是怀着积极进取的心态,意欲一统天下,使流离中的百姓重新过上安宁、和平的生活。“我独何人,能不靖乱?”充满着浓浓的家国情怀。这一思想在建安文学中普遍存在,曹操为实现统一天下的抱负,三次下令求贤,在诗歌中更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的博大胸怀,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焦灼心态,网罗天下英才为己所用,以期尽快实现理想。
以家国为己任,深切关注国家、民族命运,这种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传播这种思想呢?本文认为,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嵌入,穿插视频进行教学就是方法之一。精心制作的视频能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浓厚的兴趣,引导学生把旧知识融入新知识之中,对新知识进行加工、整合,内化到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之中。对视频资源的好处,刘瑞认为:“视频资源具有将真实场景再现的功能,其受众群体也比较庞大,能够实现资源的再创造。”[4]其实,恰当、合理使用视频资源是课程资源“嵌入性”的体现。嵌入性理论认为,任何社会活动都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广泛嵌入社会结构之中,受多种因素制约并与之形成复杂、网络化的多边联系。[5]同理,任何知识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其他知识存在方方面面的联系。当我们把相互关联的知识,以一种较为生动的方式相互嵌入时,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课程资源嵌入性是指要有意识地将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取向、核心目标及相关内容或素材嵌入教材和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学校课程资源中,使之具体化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目标和内容。”[6]
现在网络视频资源丰富,嵌入什么样的视频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呢?本文认为,最好自己制作短视频。这样,嵌入的视频才会更切合所要讲授的主题。当嵌入的视频上出现饿殍千里、山河泣血的画面时,当那种悲戚而又壮烈的音乐响起时,再辅之以悲壮昂扬的画外音,这种视觉、听觉知识的立体嵌入,自然会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领悟,激起学生强烈的、为国家统一、为和平而奋斗的家国情怀。
在课堂加入视频,还要注意合适的时机,也就是要把握好在哪个环节嵌入视频?本文认为,可在正式讲授作品之前播放视频,让学生对这一时期生灵涂炭的现状有直观、形象的认识;也可在内容讲解的中间,适时嵌入文士一匡天下之豪情的视频,增强学生对诗人抱负的理解;亦可在内容讲解完之后插入视频,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建安作家家国情怀的认知。
建安文学另一主题是对底层民众的深切悲悯,这一崇高的道德情操,源于儒家的仁爱之心,是他们积极进取,意欲一匡天下思想的出发点。建安时期,万千生灵辗转呻吟,生于斯长于斯的作家们,对底层民众悲苦之遭遇,无不寄以深深的同情。曹操自小就立下安定天下,拯万千黎民于水火之大志。二十岁那年,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三国志》注引《曹瞒传》记载:“太祖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馀枚,有犯禁,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数月,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即杀之。京师敛迹,莫敢犯者。近习宠臣咸疾之,然不能伤,於是共称荐之。”[7]3公元 198 年,曹操 44 岁,作《蒿里行》。大半生的戎马倥偬,壮志依然难酬,赤县神州到处战旗飘荡。加之上年,也即公元197 年,“夏五月,蝗。秋九月,汉水溢。是岁饥,江淮间民相食。”[8]380生灵依然痛苦哀嚎,这一切都使曹操内心十分焦灼。他为以袁绍为首的十八路诸侯因人心不齐,导致讨董卓失败而嗟叹,为逆臣贼子的野心膨胀而愤恨,为长期征战导致士兵远离家乡,“铠甲生虮虱”而遗憾,更为举目所见的森森白骨而伤感。现状如此凄然,令奋斗了几十年的曹操,哀伤不已。他想凭自己不懈的努力,让江山一统,让黎庶过上安宁的生活。同样的主题,在建安文学中所在多有。曹植幼年时期,随父、兄颠沛流离,见惯了士卒的鲜血、贫民的白骨、征妇的眼泪,对弱小生灵的怜悯,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已然确立。公元190 年,董卓“焚烧洛阳宫室,悉发掘陵墓,取宝物。”洛阳一片废墟,人民死伤殆尽。曹植于公元211 年作有《送应氏二首》,此时曹植正随曹操西征马超,他看到的洛阳城,依然满目荒凉。昔日繁花似锦,如今野草漫径;昔日热情的笑脸,如今陌生的少年郎;昔日禾黍盈野,如今野无颗粒;昔日人烟辐辏,如今“千里无人烟”。诗中那无以言表的悲怆,充斥曹植胸腔,以致他“气结不能言”。诗人的眼泪为谁而流?显然,是为多灾多难的人民。
这种对底层民众苦难遭遇的悲悯,是儒家仁爱之心的表露,是它们高尚道德的体现。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举一反三,进行深度学习,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曹操之前,战国时期的屈原,已在《离骚》中多次表露过这样的思想。屈原每每想到“民生之多艰”时,就忍不住“长太息以掩涕兮”。这种对人民的深切悲悯,被后代优秀的作家很好地继承着,绵延不绝,内化在我们民族的血液之中。盛唐杜甫在其名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更是唱出石破天惊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黎加厚在布卢姆教育目标中的“分析、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知识的批判理解、主动建构和迁移作用。[9]其实,通过对中国文学史名篇的对比学习、分析,学生会更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一优良传统,在对比分析中,会自觉进行知识的迁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建安作家们除对同类表露出深切的悲悯外,他们的仁爱之心也体现在对一切有灵生命的悲悯上,王粲的《莺赋》就是这样的佳作。莺之微物,相较于人类,固不足道哉!然其亦为有灵世界之一类,王粲有感于此鸟“独高悬而背时”,时运不济而落落寡欢,顿时“心凄怆而愍之”。白日忽忽西迈,黑夜漫漫,而此小鸟只能佝偻着身躯,收缩起翅膀,孤独地蜷缩在暗屋之角落!“历长夜以向晨”,凄然相向。更让它感到心惊的是,一隅之隔的墙外,就是欢呼雀跃的仓庚、春鸠、戴鵀。同为鸟类微物,却有如此不同的遭遇,真是令人伤感!同时,王粲在赋中还不仅仅是伤感这只小鸟,他也不自觉将自己的感情渗入其中,“既同时而异忧,实感类而伤情”者是也。由此种情感出发,王粲想到了人类。大千世界,人之命运各不同,“同时而异忧”的现象比比皆是,如结合王粲一生的遭遇,更可明了赋中情感的渊源有自。王粲本是“王公孙也”“有异才。”[7]597后“以西京扰乱……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脱,不甚重也。表卒。粲劝表子琮令归太祖。”[7]598追随曹操期间,王粲本想凭借自己的“异才”,在曹操阵营大显身手。然而,他依然未受到重视。《三国志·杜袭传》记载:“魏国既建,(杜袭)为侍中,与王粲、和洽并用。粲强识博闻,故太祖游观出入,多得骖乘,至其见敬不及洽、袭。袭尝独见,至于夜半。粲性躁竞,起坐曰:‘不知公对杜袭道何等也?’洽笑答曰:‘天下事岂有尽邪?卿昼侍可矣,悒悒於此,欲兼之乎!’”[7]666虽然王粲“太祖游观出入,多得骖乘”,然而,“见敬不及洽、袭”。曹操基本上是把他当作文学侍从之臣看待的。这种待遇,当然与王粲的心理期待相去甚远,所以王粲才会时时自怨自艾。在此心理支配下,当他看到同样处境的流莺之时,自会产生共鸣,发出无限的哀悯。
举一以概其余,这种对有灵生命的哀悯,在建安文学中是一种普遍的存在。建安文学中动物题材的作品,既有作者寄托身世的表达,更是彼时生命意识觉醒的体现,曹植、祢衡、王粲、陈琳、阮瑀、应玚均有《鹦鹉赋》,曹丕亦有《莺赋》,曹植有《野田黄雀行》《离缴雁赋》,陈琳有《悼龟赋》等。这些作品同样充满着对弱小生命的怜悯,是作家“民胞物与”之心的流露。
小动物的凄惨处境,有时无法用言语充分表达。如果课堂上我们能带上一只装在笼子里的黄莺,上课时,让学生仔细观察黄莺在笼子中凄然挣扎的神态,黯然神伤的反应。黄莺的处境与外面自由飞翔的鸟儿两厢对照,我们自会更深切地感受到,黄莺对自由的向往,就会自然而然对黄莺的处境产生怜悯之情!这其实也是“可视化”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在给学生留下难忘记忆的同时,必然会加深我们对作品内涵的认识,学生也更能体会建安作家的仁者之心,从而加深对弱小动物的同情、怜爱之情。
建安作家不仅对有生命的人类及其他动物抱有深切的同情,对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他们也不吝笔墨,予以真诚地赞美。这种对美的敏感、欣赏,一方面反映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盎然情趣;同时,也是他们健全人格的体现。曹丕有《槐赋》,赋前序云:“文昌殿中槐树,盛暑之时,余数游其下,美而赋之。王粲直登贤门,小阁外亦有槐树,乃就使赋焉。”曹丕本人对文昌殿中之槐树,很有感情,忍不住一赋抒情。《槐赋》开篇总写树之美:“有大邦之美树,惟令质之可嘉”。如此一棵大邦之美树,其美质确实令人赞美。接着,作者逐层展开对槐树的颂扬。首先写它“令质”可嘉的原因:“讬灵根于丰壤,被日月之光华。”槐树植根于肥沃的土壤,承受着日月的光华,怎不枝繁叶茂,美丽可赏!再加上它生长在文昌殿中,承接着文昌殿深邃的殿堂,与迎风的楼宇的飞檐相对,时常受着王者恩泽的滋润,更使它具有着不凡的气质。其次,赋描写槐树的壮美多姿:“修干纷其漼错,绿叶萋而重阴。上幽蔼而云覆,下茎立而擢心。”“漼错”,树枝多积聚错落的样子。长长的树干柔条纷冉,积聚错落,树叶碧绿、繁茂。幽黑茂密的叶子遮蔽了云天,挺拔而茁壮的主干耸立于天壤之间。赋之最后写人在槐树下的舒适之感。在那暮春首夏之时,鸿雁悠游其间,南风微翔而过,憩息于枝叶繁茂、阴影浓重的槐树之下,心情该是多么恬淡愉悦呀!
建安文学中的此类作品,绝不是孤立的存在,除曹丕《槐赋》外,尚有很多,如曹丕的《柳赋》,曹植的《槐赋》《芙蓉赋》,陈琳的《柳赋》,王粲的《槐树赋》《柳赋》,应玚的《杨柳赋》等。这些作品从多个角度对大自然的美进行讴歌。如曹植《芙蓉赋》中对芙蓉的描写:“丝条垂珠,丹荣吐绿。焜焜韡韡,烂若龙烛。观者终朝,情犹未足。于是狡童嫒女,相与同游……”红绿相映,鲜艳明媚,引得游人如织,“终朝”观之,犹感不足。
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感悟作品中的自然之美,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从而健全自己的人格呢?本文认为研学旅行不失为一种好的尝试。研学旅行,即让学生深入到大自然之中,亲身体会大自然的阴晴寒暑,体会大自然的美景。这种研学结合的方式,其实是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孔子就曾这样教育自己的弟子。《论语·先进》篇记载的“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一事,就是孔子在暮春三月,春和景明之时,让弟子各言其志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应用能够大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素质。”[10]我们知道,“从人类认知客观世界过程来看,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首先来自于眼、耳、鼻、舌、身等感官与环境的直接接触而产生的交感反应,这种认知是具体的、个体的、高度情境化的。[11]的确,迥异的环境,必然带给人迥异的体验,故而,接触到的事物、事理,就会难以忘怀。《论语·阳货》篇记载孔子回答弟子学习《诗经》的好处时说,学习《诗经》,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其实,如果走进真实的大自然,在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美景的感召下,学习的“鸟兽草木”,又该何其多也,对它们的认识又该何其深入也!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就指出:“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12]“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强调教育要立足于中国现实,要有中国特色。然而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多走走,多看看,也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应有之义。这种研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越来越被当今的教育界接受,有研究者指出,研学旅行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和素质教育的新的增长点。”[13]
至于如何研学?各地可因地制宜。爬山或者涉足乡间田野,都可发现丰富多彩的、有自己独特之美的植物。就是城郊的湿地公园,哪怕是城市很普通的公园,不经意间也会发现平时难见的植物。经过知识查询,即可知道是何种植物,它的文学意象如何,有哪些独特的美质?了解这些后,在经现场观察、审视,这些植物的美就会鲜活地呈现在面前。经由这种方式获取的感受,印象会更为深刻,更会经久难忘,学生对美的感悟能力也会不自觉得以提升。
丁洁等认为:“专业课教师需要对专业课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找到专业与思政的结合点,实现专业与思政相学相长。”[14]在建安文学的教学中,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深入挖掘这一时期文学中的思政元素,找到专业与课程思政的结合点。应该说,其中的思政元素所在皆有。建安时期生灵涂炭,这种社会现实激起作家拯救民众的雄心,搅起他们的仁爱之心,使他们对底层民众充满同情。同时,他们把这种情感施于有灵动物,对遭遇不幸的小微动物也充满怜爱,而且他们对勃勃生机之大自然也由衷地欣赏。这些思想既是建安文学的重要主题,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家国情怀,提升道德情操,健全人格,进而增强文化自信,都有极大的作用。这些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我们今天依然要很好地继承。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合适的方法,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这些思想,课程思政才会更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