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笛源
随着新媒介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迎来了机遇和挑战。读者服务工作是联系高校图书馆与师生的桥梁和纽带,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图书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与管理水平,进而满足广大师生的多样化与个性化需求。本文以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图书馆为例,对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关策略。
目前,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图书馆共设有819个阅览座位,其中包含电子阅览室座位92个,全校每年在校生近1000人,阅览座位与在校学生数之比约为1:1.22。图书馆座位预约系统总数量达500个,公共区域没有设置座位预约系统,属于开放式场所,因此,在考试周来临之际,学生占位现象尤为严重,虽然每天晚上工作人员都进行清书工作,但是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数据统计截止时间为2022年6月)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图书馆工作人员队伍存在结构不合理的现象,目前,构成人员具体包括馆长1人,馆员4人,行政管理人员2人,合同工4人,物业劳务派遣人员6人。流通书库、朱训书院、随心书吧、电子阅览室等直接面向师生服务的第一窗口,均是由合同制人员及物业劳务派遣人员搭班共同工作,这就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例如在上岗前,图书馆会对不同的人员进行特定的岗前培训,但是由于物业劳务派遣人员流动性强,从而导致有些工作没有延续性,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培训资源的浪费,进而使师生的体验感不佳。
2018年,江苏医药职业学院与教育部盐城工学院查新站签订了科技查新合作协议,依托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图书馆,做好盐城市医学类查新工作,发挥学校医药卫生资源和人才优势,承担全市及附属医院、临床学院、教学医院医药类科技查新、查证引证业务,协助学校科技处完成职称评定论文的查新查重工作。科技查新业务逐步成为学校图书馆的特色业务,提升了图书馆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在实际工作中,也出现了一点小困境,图书馆负责科技查新业务的工作人员仅有2名,在特定时间段,会出现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如每年的3月、4月、7月、11月,是科技查新业务工作的高峰期,市里所有的医学类科技查新报告全部聚集在一起,由于每份报告需要7至10天,申报课题或项目截止时间大都在20天内,工作人员只能按照投递邮箱的先后顺序做报告,即使三五篇报告一起做,仍会导致有一部分人在截止时间前完成不了。
图书馆大楼共有9层,其中真正算图书馆的仅有3层,其余楼层包含语音教学室、计算机教学机房、会议中心等综合性服务场所。在图书馆内部,考虑采光效果,大都是使用玻璃隔断,使得整体文化氛围感并不突出。由于师生受教育程度高,创造一个轻松、自然、舒适、文明、和谐的阅读环境,更能符合师生的期望和需求,具有文学的气息,让读者不仅能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还能感受到高雅的文化氛围,因此,图书馆人文环境建设需要加强。
图书馆工作人员缺乏“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意识,没有将读者服务工作观念转换为工作动力。对师生的阅读习惯、阅读需求、阅读特点等信息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师生这一特定服务对象的调查研究还有待加强,在工作过程中,要主动学习图书馆学、情报学、文献学等相关专业知识,要积极主动且有针对性地指导师生获取所需信息,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总结。
我国高校图书馆近几年发展比较迅速,从服务内容架构简单,逐步转变为多功能的空间,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据调查发现,80%的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学生认为图书馆就是单纯地提供图书借阅的地方,甚至和免费的书店画上了等号。高职院校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有着些许区别,他们不需要毕业论文,因此,大多数学生都不了解电子资源的作用,甚至不知道图书馆所拥有的文献资源。学生对于图书馆的错误认知是由于图书馆的宣传力度不够。所以,图书馆宣传方式有待改进,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图书馆目前利用图书馆网站、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多渠道发布动态,但有些事项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设有东西两个园区,可以统筹规划,将图书馆空间布局进行调整,增加馆藏面积,建成环境优美的“学习空间”“交流空间”“人文空间”“主题空间”和“休闲空间”的多功能学习空间。注重美化图书馆的内外环境,布置休闲家具、励志字画、自助设备等,提升图书馆的文化品位,为读者创造温馨、优雅、舒适的学习空间。
增加阅览座位,使其总数达到3000座以上(按照阅览座位与学生之比1:4,在校生规模12000计算)。
建设多类型活动空间。两个校区图书馆建设各有侧重,优化设施配置,西园图书馆凸显“人文”特色,如建设多功能阅览区、展览室等;东园图书馆呈现“科学”特色,如建设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
在二级学院设立专业图书资料室,同时在基础医学实训中心、临床医学实训中心、产学研及创业中心内建设图书资料室,让借阅服务真正下沉到基层,打通阅读“最后一公里”。
图书馆公共场所增加文化角,积极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学校精神风貌,营造浓郁的学习文化氛围。
提高文献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为了顺应学校学科和专业布局规划以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需要,合理地组织馆藏,既要有利于文献信息的管理和保护,更要有利于信息的充分利用、有效利用。在文献资源建设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教学科研建设“研究级藏书”,保障科学研究所需的各类型文献资料,同时重点保障学校科技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科研团队的文献需求;二是为学生建设“通识级藏书”,促进学生的成人、成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加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药学和护理学重点建设专业的资源建设,形成特色库。
制定图书馆组织架构,完善内设机构,职责划分清晰,科学规范管理,其中包括信息技术部、资源建设部、策划推广部、读者服务部等科室。
加强专业队伍的建设,按照《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规定,有计划地引进多种学科的专业人员,使图书馆人员的知识结构、水平和年龄结构趋于合理。根据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图书馆人员现状,注重选用和聘任图书馆、信息化、自动化专业人才,以适应和补充图书馆现代化、数字化、专业化、标准化工作的需要。使专业馆员的数量不低于馆员总数的50%。专业馆员一般应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经过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或系统培训。辅助馆员一般应具有高等教育专科及以上层次学历。[1]
优化人员专业结构,逐步补充图书馆学、医学、计算机、外语等学科专业人员,建设一支素质过硬,能适应现代化时期图书馆事业发展需要的专业馆员队伍,为规划落实提供人才保障。
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培训计划,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开展业务培训,如学术报告、集中交流、讲座等形式,并不定期开展图书馆内部业务技能大赛,形成一种良性竞争意识。定期选拔专业知识扎实、思想素质高、学习新技术能力强的馆员继续深造或去其他高校进行短期培训,汲取新知识,给图书馆增添新活力,并重点培养,全方位考察,使其逐步成为图书馆的学术带头人或现代化技术应用的业务骨干。
树立“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服务理念。“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现代图书馆界普遍认同和秉承的办馆理念,以师生为根本,开展人性化服务是现代图书馆服务的全新价值取向。[2]在实际工作中,以新观念指导读者服务工作,以良好的自我修养,尊重师生,不卑不亢、宽容豁达,善用肢体语言,如利用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个拥抱等方式实现人性化的服务宗旨。
加强对师生的引导与培训。新生入馆教育是读者服务工作的基础,是高校图书馆有效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图书馆的关键工作,加强对新生入馆教育的培训,能使新生迅速适应高校特定的学习环境。在培训过程中,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培训,如图书馆的规章制度、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要有重点地向大学新生推介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馆藏资源,包括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更应分批次地进行实地考察交流,激发每位学生对图书馆的全面了解和借阅文献的强烈欲望。
对于教师,更应拓展服务领域,增加学科服务、情报服务等专业化的高水平服务,加大科技查新服务的范围,如文献传递、代查代检、定题服务、图书委托借阅等服务,学科分析、竞争态势分析、专利导航、科研选题调研、研究设计等技术服务。
网络化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扩大对外交流,积极参与全省乃至全国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通过联合采购、集团采购等方式充实馆藏资源。亦可借助大数据平台同其他学校图书馆建立长效联系,真正实现资源高效全面化共享,切实有效地实现文献资源利用率最大化,达成高校图书馆之间的高效互动及全面合作,真正满足不同层次师生的发展需求,切实提高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水平。
图书馆要根据自身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加强智能化发展,可利用移动平台,建立多种分平台,实现实时信息的推送,不仅能提升读者的搜索体验,更能对不同读者进行精准的内容推送服务,提高数字资源利用率。
利用最传统最直观的宣传方式进行宣传。在图书馆内部,增加“心声墙”,师生可以随时写下自己的需求,图书馆及时进行反馈,全部在“心声墙”上实现。据调查统计,高校图书馆越来越多地利用新媒体发展图书馆。在快节奏的时代,传统的宣传方式不仅能在某种程度上拨动读者的心弦,更能成为图书馆宣传文化建设的标志。
以每年的读书节为契机,开展丰富的读书节活动,创建书香校园,促进学校发展,丰富师生的业余生活。近年来,以最受师生好评的活动为例,如古诗词知识竞赛活动,不但引导读者多读书、多背诗,丰富师生的课外积累,开阔眼界,而且传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朗读大赛,分别以“朗读·聆听青春的声音”“礼赞百年感恩党”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活动,不仅掀起了诗歌朗诵的高潮,更是激发了师生对祖国与民族的热爱之情。
定期开展特色的、多元化的、阶段化的阅读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营造出轻松、有趣、惬意的阅读氛围。如阅读分享会、共读一本书、21天阅读打卡行动等阅读活动,这些活动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分、PU分密切关联,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更是带给学生新鲜的沉浸式阅读体验,从而培养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定期面向师生开展书评活动,由学校或者图书馆牵头成立书评小组,在读书日、护士节、建党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推荐主题书刊展示。
创新活动内容,打造品牌活动。大学生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更需要创新型综合性活动来充实自我。因此要结合学校特色,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活动内容,打造品牌特色活动。这类活动的应在满足师生精神文化诉求的基础上,在内容上围绕学校自身发展特色和专业特色,兼顾读者活动内容的全面性、学科化、个性化来开展。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正处于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图书资源建设是学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要认清形势,抢抓机遇,调整布局,提升档次,立足于学校师生的个性化特征,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服务理念,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切实提升读者服务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图书馆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