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朱洁
党校姓党,党校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加强理论总结和理论创新,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做出努力。这也决定了党校科研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展开,在党的思想理论研究方面有所作为,并为坚持和巩固党对思想意识工作的领导、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意识领域的指导地位作出积极贡献。
为进一步加强党校科研工作,企业在内部成立党校智库,有助于企业跟踪好相关政策的解读;有助于提升理论研究工作的广度、深度和及时性;有助于企业理论联系实际,为破解难题获取理论依据、调研依据及决策建议;有助于发挥央企党校“理论建设、决策咨询”的作用定位,进而推动企业党校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共有42家央企党校加入党校智库。其中,26家央企党校为国资委分校管理序列,16家央企党校待纳入管理序列。各央企党校应按照中央党校智库建设的统一要求,在职能上进行必要的拓展和延伸,充分发挥好党校科研智库支撑作用、党校党的理论教育主阵地作用和企业发展决策咨询的参谋助手作用。有条件的党校应投入资源,深入开展党校研究工作,积极开发相关的智库产品,努力打造集研究、咨政、教育一体化的党校,实现新时代党校的新定位要求。
智库是指专门从事开发性研究的咨询研究机构。在我国智库大体可分为党政军智库、社会科学院(简称社科院)智库、高校智库、民间智库以及企业智库。这些智库从研究领域、服务对象、资金来源等都各不相同。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知名智库,分别侧重进入社会政策、经济政策、能源政策、环境政策、外交政策、国防政策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可谓术业有专攻。
国有企业党校智库属于企业智库类别,其服务对象主要是企业,兼顾上级主管单位的研究任务;其研究工作侧重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资政启智、建言献策,为国家治理和企业管理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和决策服务;其研究内容领域侧重于为国有企业党建、党校教育培训,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以及企业的转型发展贡献研究力量。
根据笔者对多家央企党校的调研交流情况,央企党校研究工作和智库建设虽各有特色和重点,但从总体上看,其较为普遍的做法如下:
工作定位方面:聚焦企业党建和人才发展,在企业党的建设、领导力发展、教育培训等领域开展专题研究,发挥好决策咨询、服务实践的功能。组织和资源:设立专门化的组织机构,成立专业化的队伍,开展专业化的工作。注重自身科研力量的培育,上下联动,内外部联动,发挥好研究工作发动机作用。
研究课题来源方面:一是承接上级课题,包括来自国家部委、上级党校、国家级研究会等外部单位,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申报相应的课题。二是企业内生课题,包括公司党委的课题研究需求,企业基层党建及人才工作的需求,党校建设及教学需求等。
成果应用方面:一是决策参考类,为高层领导提供党建及人才建设类研究资讯信息,如内参、内刊等。二是报送上级及评奖类,主要是完成上级单位课题,形成成果,在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或者形成智库产品,开展外部宣传等。三是内部业务需求类,研究成果转化为制度、流程、指引等,促进企业党建及人才建设工作。四是教学产品类,主要服务党校教育培训工作需要,如各类案例、课程、教学方式研究等。
国企党校智库在建设、运作、实施层面,仍面临着一些挑战,有来自国家层面的规划问题、企业本身认识问题,还有来自企业智库自身管理方面的问题。
国有企业党校智库有较为雄厚的资金,能够支撑自身研究工作的开展。因此,国企党校智库发展先天条件比较好,这是优势。但也正是因为具有资源禀赋,各单位党校智库大体上都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包括上级单位及各类外部研究会研究课题,公司领导层管理关注问题、基层一线工作需要等,自行投入资源,开展课题研究与智库产品的开发工作。
这种百花齐放局面的好处在于能够百家争鸣,对类似课题可以听到不同角度的声音;劣势在于研究课题同质化现象较多,存在没有新意的重复性研究,从国家层面看,浪费了宝贵的研究资源。因此,从党的建设、国企管理的角度来看,如何进行统一规划,组织国企根据自身特点和长处,各有侧重,相互协作,有序有效地开展智库研究工作,是我们需要深入考虑的问题。
目前,从全局来看,国内企业内部智库建设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属新生事物。企业对于党校智库的看法认识也不尽相同,机构设置、管理链条、工作定位、工作内容、运作模式各有千秋,从侧面反映还没有完全洞悉党校智库建设的客观规律。
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也会在实际操作中导致企业忽视智库的使用和智库研究成果的作用,一些优秀的内外部党校智库产品被束之高阁,智库作用发挥不全。部分企业仅仅是开展一些理论研究、提供一些信息资讯,没有与企业中心工作相结合,最终发展成企业的“鸡肋”部门。或者狭窄地成为党校的科研单位,主要是开展理论研究,开发教学内容,保障培训实施等党校内部功能等。
国有企业党校智库从功能上来看,在企业内部属于离线部门。很多企业党校智库尚未意识到自己的定位和优势,未能找到恰当的方式开展工作。面对既要从国资委、企业全局思考问题,又要站在一线角度,满足一线业务层面的期待,国有企业党校智库往往“一头重、一头轻”。这些问题的存在,拉低了智库产品的成果转化率。
从具体表现上来看,如应用型智库产品方面,因党校智库离一线太远的缘故,有时会进入“追求高大上”、不注重“接地气”的误区,面向一线的咨政成果及工具型成果较少;或者是推出了相应的工具产品,因为与一线的运作习惯不太匹配,造成“水土不服”。在理论型智库产品方面,有时会面临“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高度不足”的局面;有时则因为过于理论化,忽略了应用场景的问题。
从我国国有企业党校智库人员构成来看,存在以下几类问题:一是智库人才队伍的专业领域与党校智库的研究领域存在着不匹配,特别是开展跨领域的工作较为缺少复合型人才。二是理论研究型人才与实践应用型人才搭配使用方面,企业并没有完全想好以谁为主的问题。企业党校智库不是中央或地方党校智库,研究主要是为了应用,或者是直接引入后再创新后的应用,应用型人才的数量要更多一些。三是智库人才的培养标准或从业资格尚未建立,人才的学术背景、专业背景、工作经历等基本情况应综合考虑。企业要结合智库人才的成长发展规律,提出一整套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
国有企业党校智库作为企业内的一级组织,要想长期有效运作并发挥积极作用,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具体就是要立足企业内生需要,兼顾上级党校对智库的建设要求,重点承担好上级单位指派的研究任务,服务好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关注的问题,以及积极参与国企形象塑造和宣传等工作。这是国企党校智库建设的总方向和总策略。
国有企业党校智库建设,可立足开展党的理论研究、服务企业深化改革以及企业党建和队伍建设业务实践、服务党校教育培训工作、塑造企业影响力等四个维度,锚定自己的工作方向。
1.开展党的理论研究以夯实自身基础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内涵也不断得到新的演绎和完善。国企党校必须与时俱进地跟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理论体系的新思想、新观点,提升自身理论功底与水平,夯实党校智库开展研究工作的基础。这样才能有实力、有底气为国企党建、国企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及教育培训工作提供智库产品。
2.服务企业深化改革以及企业党建和队伍建设业务实践
当前国有企业的改革工作已进入攻坚期,这是国企走向一流必须要经历的阵痛。党校智库作为企业的一级组织,应当主动聚焦公司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关注党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领域,及时开展研究工作,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担当企业党委业务决策的重要参谋助手。
3.服务党校教育培训工作
党校智库设在党校,应当服务于党校干部培养业务。为确保教研一体、保障人才培养的工作目标,党校智库产品要兼顾党校教育培训主要任务,实现“教—学—研”相互促进与支持,通过研究工作与教学工作的一体化,发挥研究成果在人才培养领域的更大效能。
4.塑造企业影响力
党校智库是企业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是塑造和提升国企软实力的新途径之一。党校智库要通过智库产品、智库成果传播平台,使服务对象从内部向客户、供应商、国际同行等延伸,加强研究成果的学术传播,扩大企业影响力。目前,国内多家央企党校智库已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通过出书、与新媒体平台合作等方式,很好地宣传了所在企业。
1.围绕大局,服务中心,精准发力
服务企业中心工作,是党校智库要“有所为”的第一要务。
党校智库应做好企业党委的参谋助手,高校关注当前国企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企业党建作用发挥、党校教育培训工作等需求,开展课题研究,如与上级党校课题开课方向一致则更好。党校智库产品可以是课题研究报告、咨讯报告、工作制度及流程、论文等形式,为企业党委提供辅助决策依据以及工作实施建议。
党校智库要助力企业党建品牌建设,关注本企业历年来党建工作经验的归纳与总结。通过企业内外部调研,对企业内部各类型企业的党建品牌建设和实施路径提出建议。要推广宣传企业党建和队伍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择优形成案例,满足基层借鉴学习和党校教学需求。
党校智库要跟踪党和国家在党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政策、理论变化,通过研究报告、党委中心组学习材料、党校课程等形式,推动决策咨询、社科研究与教学培训等多个领域的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2.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之路
“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是我们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历史经验,是后进国家快速追赶先进国家的有效举措。国企党校智库建设也是如此。率先启动党校智库建设的企业,已积累了相当多的智库建设经验,在党建、队伍建设,干部培养等领域也开展了不少课题研究。有的党校智库甚至已形成了系列化、标准化的工具和产品,这些为后进者提供了很好的工作参考。作为同在一个体制下的国企来说,启动业务或研究工作时,可以相互交流借鉴,避免有的研究工作从零起步,浪费有限的工作资源。从策略上讲,这就是“有所不为”。
具体来说,党校智库在开展课题研究时,可以优先对兄弟单位进行交流调研,对已有明确成效的智库产品或研究成果,而且也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采用“引进”的工作方法,加以消化后适当改进,转化成符合自身需要的工具和产品。后续根据实施效果和应用反馈,有的放矢,进一步优化创新,形成企业自己的特色制度、流程、工具等。
3.“小机构、大网络”,整合资源为我所用
企业党校毕竟是企业内部的一个部门机构,必须考虑运营的组织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只能在合理的、有限的人才队伍规模下开展业务工作。一方面,单独设置一支高学历的理论研究队伍,对于企业来说必要性不大,而且将造成人才浪费;另一方面,如果只有企业内部的应用型人才,研究课题没有理论高度,研究工作质量就很难达到高水准。因此,企业党校智库建设,需按照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小机构、大网络”、专兼职队伍协同开展研究工作的良好局面。
具体做法包括:积极引进少数高水平专家,承接学科建设领头燕的角色;积极从企业内部选配具有丰富一线经验的党建、人力资源、团委工作领域的从业人员,建立企业内部的人员交流机制;积极开展自身队伍建设,以我为主,打造核心研究能力,建立研究网络—开放合作,整合资源,与同级党校互助合作,与上级党校建立沟通桥梁,与地方党校建立合作关系,与各咨询机构建立商业关系,从而广泛获取外部信息和经验,弥补自身的短板与不足。
4.服务党校教学及科研工作
党校智库与党校科研教学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党校智库需要对党的理论研究、政策解读、外部实践研读、干部教育培训、党建经验总结等领域开展大量工作,在积极形成智库品牌成果的同时,积极推动党校课程设计、理念信念教育、培训项目的更新迭代,防止培训内容特别是理论内容的落伍。
同时,新时代党校还要对企业党建、人才队伍建设领域的热点及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整合资源,推动业务领域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战类培训课程,形成“理论—业务实践—教学—干部队伍视野、实战业务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信息反馈党校智库,夯实研究基础”的完整链条,推动党校教学培训质量的螺旋式提升和党校智库建设良性发展的双赢局面。
5.建立合理的党校智库管理运行机制
党校智库要从工作规范及机制、流程管控等方面建章立制,推动党校智库不断丰富功能、提升咨询研究产品的质量,通过提供有效服务,吸引企业党委、业务部门、基层党组织、党校及企业培训部门等用户的关注,使其养成使用党校智库的习惯。
一是建立党校智库产品(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保障机制。从产品立项或课题开题、研究实施过程中信息和资源方面的支持、课题评审的组织、成果的转化落地、资料的归档保密管理等,都要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增加智库成员的价值认同感,激发其工作动力。
二是创新智库产品的评价机制。企业智库产品是知识产品,要构建用户评价、用行评价、上级评价,应用效果评价在内的综合评价体系。特别是要把企业智库产品是否获得外部表彰、是否进入党委决策、是否实际服务了基层一线、或是否进入党校课堂等情况,纳入评价标准,确保理论研究与成果应用的一体。
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吸引广大人才参与党校智库工作。对优秀智库产品要加强推广宣传,积极推动成果转化和落地,激发智库成员的荣誉感。探索党校智库成员的流动与激励制度,用职业成长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智库研究工作队伍。推动党校智库外部引进研究人才,落实弹性报酬机制和柔性聘用机制,实现“择天下英才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