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波, 张天翼, 邓晋超, 王广建, 申玉行
(1.河北省中医院,石家庄 050011;2.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 050091)
河北古代名医李东垣首创“阴火”论,散见于《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等著作,虽然进行了详实繁复的论述,但其概念不够清晰,以致于学术界对此各有见解[1-3]。笔者根据《黄帝内经》“胞”的记载,对“阴火”的发生和传变进行了初步梳理,对其临床特征进行了如下探讨。
《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曰:“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4]25”这里李东垣提到了“心火”“阴火”“相火”“下焦包络之火”4种火,令人难以理解。首先,脾胃元气不足会导致心火独盛。李东垣特意指出这里讲的心火不是《兰室秘藏·内障眼论》所言:“血弱阴虚不能著心,致心火旺,阳火甚,瞳子散大”[5]36中的阳火,而是起于下焦,通过“系”传递到心的阴火。心为君主之官,不受邪亦不主令。如《灵枢·邪客》云:“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兰室秘藏·诸脉者皆属于目论》云:“心者君火也,主人之神,宜静而安,相火代行其令,相火者,包络也。[5]29”一般情况下,心包络代心受邪,包络相火代心主令。但是脾胃亏虚会导致阴血不足,君火和包络相火皆不足以主令。如《兰室秘藏·半产误用寒凉之药论》所言:“心与包络者,君火、相火也,得血则安,亡血则危。[5]72”所以,李东垣特意指出这里代心主令的相火不是心包络相火,而是下焦包络之火。下焦包络是什么呢?《素问·奇病论篇》曰:“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这里讲的胞络与女子妊娠有关,系于肾[6]。包和胞语义相近,《说文解字》:“包,象人裹妊;胞,兒生裹也。[6]185”胞络应该就是李东垣讲的下焦包络。《兰室秘藏·斑疹论》云:“夫胞者,一名赤宫,一名丹田,一名命门,主男子藏精施化,妇人系胞有孕。[5]119”李东垣认为胞就是命门,而命门藏有相火。《兰室秘藏·内障眼论》云:“足太阳膀胱为命门相火煎熬,逆行作寒水翳,及寒膜遮睛。[5]34”既然胞就是命门,命门藏有相火,所以下焦胞络之火就是相火,二者是一回事。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在脾胃亏虚情况下,下焦胞络相火不安其位而上行心位,代心主令并衍变为心火。由于心火的病因属于脾胃内伤,病生于阴且起于下焦阴位,故称之为阴火。正如《素问·调经论篇》所言:“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综上分析,阴火起于下焦的胞络。由于下焦胞络系于肾。《脾胃论·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又曰:“肾为阴火。[4]51”《内外伤辨惑论·辨劳役受病表虚不作表实治之》云:“劳役动作,肾间阴火沸腾……其阴火下行,还归肾间。[7]11”
李东垣认为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这里提到的第一个“系”,把心和下焦胞络联系在一起的“系”是什么呢?《素问·平人气象论篇》云:“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妇人怀孕在下焦胞中,而远在上焦的手少阴心经脉动得很明显,说明心和下焦胞中之间应该存在经络联系。《素问·评热病论篇》记载:“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月事不来是下焦胞的病变,而《黄帝内经》认为其根本原因是心气不能下通,心虽然在上焦却影响着下焦胞的功能,提示心与下焦胞之间确实存在一个“系”,而胞脉是《黄帝内经》记载的唯一一条联系心和胞中的经脉,这个“系”应该就是脉。《兰室秘藏·经漏不止有三论》:云:“故曰心之脉主属心系,心系者,胞络命门之脉也,主月事。[5]64”包络代心主令,胞中即命门,包络命门之脉就是心和胞之间的经脉,李东垣称之为“心系”,其功能是主月事,也提示胞和心之间的“系”就是胞脉。下焦胞络相火可以沿胞脉上行到心,衍变为心火。可见,心火、阴火、相火和下焦包络之火其实是一回事,是同一事件不同阶段的具体表现。
联系心和胞中的胞脉,《黄帝内经》并没有详细记载其循行,但是肾和心之间的经脉有明确记载。《灵枢·经脉》曰:“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其支者,从肺出络心。”胞络系于肾,胞可以通过肾联系到心,但必须经过肺才能络于心,肺气的肃降自然会影响心气下行胞中,所以《素问·评热病论篇》曰:“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
《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曰:“胃乃脾之刚,脾乃胃之柔,表里之谓也。饮食不节,则胃先病,脾无所禀而后病;劳倦则脾先病,不能为胃行气而后病。[4]11”饮食和劳倦会先后损伤脾胃元气,诱导阴火的发生。所以,《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曰:“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4]25”《脾胃论·安养心神调治脾胃论》曰:“夫阴火之炽盛,由心生凝滞,七情不安故也。[4]44”《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曰:“此因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4]3,说明情志刺激也会诱导阴火的发生。总之,不论是饮食不节、劳倦过度还是七情刺激,只有耗伤脾胃元气才会导致阴火上冲。
李东垣论述阴火的危害很详细,但论述阴火发生的病机很简略。《脾胃论·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云:“夫脾胃虚,则湿土之气溜于脐下,肾与膀胱受邪。膀胱主寒,肾为阴火,二者俱弱,润泽之气不行。[4]51”《内外伤辨惑论·辨寒热》云:“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而躁热,上彻头顶,旁彻皮毛。[7]6”脾胃气虚,清阳不升,胃中谷气不能正常运化。一方面导致阴血不足,不能濡养心和包络,君火和包络相火皆不足以主令;另一方面湿气内生,下流肾间,土克水,肾水虚弱,肾和膀胱润泽之气不行,不能涵养下焦胞络相火而逆上;再者下焦如渎,湿气闭塞经络,胞络命门相火不能通过三焦正常温煦敷布,闭塞不行,得湿而燔,变成阴火上冲代心主令。
阴火起于下焦胞络,后者系于肾,肾水和肾精的盈亏对阴火的发生和消退有重要作用。《傅青主男女科·种子》记载:“脾胃之气,虽充于脾胃之中,实生于两肾之内。无肾中之水气,则胃之气不能腾;无肾中之火气,则脾之气不能化。惟有肾之水火二气,而脾胃之气始能升腾而不降也”[8],说明肾中水火之气支持脾胃之气的升腾和运化,反之肾水不足会促进阴火的发生。《脾胃论·论饮酒过伤》云:“酒性大热以伤元气,而复重泻之,况亦损肾水,真阴及有形阴血俱为不足……反增其阴火。[4]67”
另一方面,肾水充实则阴火潜藏,调补肾水可以促进阴火的潜降,支持脾胃的生发之气。《脾胃论·长夏湿热胃困尤甚用清暑益气汤论》云:“盖将补肾水,使肾水旺而心火自降,扶持地中阳气矣。[4]38”这里“地”指脾胃,李东垣认为肾水旺则心火和阴火自然下降,转化为生理之“少火”并扶持脾胃阳气。《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云:“黄柏以救肾水,能泻阴中之伏火。如烦犹不止,少加生地黄补肾水,水旺而心火自降。[7]15”
《脾胃论》全文多次阐述了“阴火乘其土位”“阴火乘于坤土之中”“脾胃既为阴火所乘”等术语,提示阴火乘其土位,伤其生发之气是阴火最基本、最普遍的病理损害,是《脾胃论》重要的学术思想。阴火起于下焦胞络,胞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考《黄帝内经》全文共出现了17个“胞”字,散见于13篇章节。《素问·示从容论篇》曰:“五脏六腑,胆胃大小肠,脾胞膀胱……水所从行。”这里胞与脾及其他脏腑并列,说明胞是有独立功能的。《素问·通评虚实论篇》曰:“魄汗不尽,胞气不足,治在经俞。”《素问·大奇论篇》曰:“脉至如弦缕,是胞精予不足也”,说明胞藏着气和精,胞气不足会表现为出汗,胞精不足不能濡养脉气,会导致脉象弦紧如丝。胞既然藏有气和精,如果阴精不足,气有余就可以转化为火,并通过经络而传变。《灵枢·五音五味》云:“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别而络唇口”,提示冲脉起于胞中,络于唇口,而脾恰好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可见胞和脾通过冲脉联系在一起。脾经的络穴公孙是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进一步加深了脾与冲脉、胞的联系。《素问·痿论篇》云:“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冲脉起于胞中,与阳明胃气会于气街穴,把胞和胃气联系在一起,而且在胃气与冲脉之间阳明为之长。所以,胞通过冲脉与脾胃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下焦胞络产生的阴火自然也可以循冲脉这个捷径上逆而乘其土位,损伤脾胃生发之气。
当然,阴火也可以通过胞脉上行于心,代心主令衍变为心火,心与脾胃经脉联系密切,心火也可以乘其土位。但是不论通过哪种途径,阴火都会伤害脾胃元气。《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曰:“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4]26”《说文解字》曰:“贼,败也;败者,毁也。[8]266”阴火毁损元气,与元气不两立,二者处于动态消长之中,脾胃不足则阴火亢盛,阴火会进一步损伤脾胃元气;反之,补益脾胃,阳气得升,阴火乃降。《脾胃论·长夏湿热胃困尤甚用清暑益气汤论》云:“脾虚,缘心火亢甚而乘其土也……脾胃既虚,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其生发之气。[4]37”《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曰:“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矣……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4]26”
冲、任、督脉皆起于胞中,胞脉络于胞中,起于下焦胞络的阴火可以沿以上经脉传变;下焦胞络系于肾,肾与膀胱相表里,阴火也可以沿膀胱经传变。归纳起来,阴火的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内外伤辨惑论·辨阴证阳证》云:“脾胃之气不足,而反下行,极则冲脉之火逆而上,是无形质之元气受病也,系在上焦,心肺是也。[7]2”冲脉起于胞中,出于气街,并少阴之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下焦胞络阴火循冲脉上冲胸中,损耗心肺元气,宗气亏虚导致呼吸急促,表现为气高而喘。
《素问·玉机真藏论篇》云:“脉弱以滑,是有胃气。”阴火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胃气不足,下焦胞络的阴火循冲脉乘其土位,损害胃气,则脉象失去柔和而变得洪大。
《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云:“先病热中证者,冲脉之火附二阴之里,传之督脉……与足太阳膀胱寒气为附经督脉。其盛也,如巨川之水,疾如奔马,其势不可遏。太阳寒气,细细如线,逆太阳寒气上行,冲顶入额,下鼻尖,入手太阳于胸中。[4]28”脾胃虚弱,下焦胞络之火从胞中逆行,为冲脉和督脉之火,疾如奔马,其势不可遏,躁热循膀胱经逆行头顶而头痛;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膀胱经关联全身的皮肤毫毛,阴火可以循膀胱经旁彻皮毛而浑身躁热。
《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云:“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则无阳以护其营卫,则不任风寒。[4]26”胃气不足,三焦腠理空虚,卫气不能固护皮肤而表现为畏寒。但是这种畏寒不同于恶寒,穿上厚衣服或靠近火炉即缓解。
《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云:“心火炽动,血脉沸腾……阴火乃独炎上,而走于空窍。[4]11”下焦胞络之火循胞脉上行为心火,心火可以乘于肺,也可上炎空窍。《兰室秘藏·内障眼论》云:“心火乘于肺,上入脑灼髓,火主散溢,瞳子开大。[5]30”心火上炎,乘肺,通过肺传变到督脉脑髓,灼伤脑髓,瞳孔开大。
《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云:“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而显火上行,独燎其面。[4]5”冲脉与任脉会于咽喉,上颐循面入目。下焦胞络之阴火,可循冲任二脉上行,独燎其面。
胞系于肾,内藏气和精,在脾胃气衰、湿气下流闭塞经络的情况下,胞中之气可以转变为阴火而上冲。不论是饮食劳倦还是七情刺激,只有耗伤了脾胃元气阴火才会发生。反之,如果脾胃元气恢复,滋养肾精,肾水充实则阴火潜降于下焦胞络,转化为生理之“少火”,温煦脾胃生发之气。阴火起于下焦胞络,循胞脉上行于心,所谓心火、阴火、相火和下焦包络之火其实是一回事。冲脉起于胞中,丽于阳明,下焦胞络阴火通过冲脉乘其土位,耗伤脾胃元气。阴火与胃气不两立,二者处于动态消长之中。冲、任、督三脉皆起于胞中,胞脉络于胞中,阴火可以循以上经脉和膀胱经传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