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
一、多元表征,促进理解
教师出示题目(1):“小猴们去果园里摘桃子,树上一共有12个桃子,如果将它们装在4个篮子里,平均每个篮子里放几个?”提问:“小猴要怎样装桃子?这是一种怎样的分法?”
1.摆一摆。同桌为一组动手操作,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边摆边说分法。得出:每个篮子里放3个。
2.画一画。让学生在点子图上圈一圈、连一连。完成后要求学生交流不同的画法。
3.理一理。引导学生用“是什么?怎么分?结果怎样?”梳理平均分的过程。通过对比不同分法,得出虽然分的过程不一样,但分的结果是相同的。一起归纳结论:将12个桃子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桃子。
4.算一算。让学生在摆、画、理的活动后,用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学生交流得出:12÷4=3(个),教师引导他们认识“÷”号,了解算式的读法和每一部分的名称。
教师再出示题目(2):“回家后,猴妈妈要将12个桃子分给小猴们,每只小猴分4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让学生独立思考,通过摆、画、理等活动,列出除法算式,求出结果,并全班交流。
二、对比探究,深入本质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提问:“题目(1)(2)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都是平均分,但平均分的情况不同,题目(1)是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题目(2)是按每几个为一份分,求分成了几份。让学生明白同一个除法算式,因为平均分的方法不同,含义也会不同。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升
1.分一分,写一写。让学生把18个圆片平均分,先把方法说给同桌听,再写出除法算式。
2.圈一圈,说一说。让学生在图4的学习单上,根据算式圈一圈,并和同桌说一说这样圈的含义。
3.仿一仿,编一编。让学生仿照问题(1)(2),根据算式“12÷4=3”再编两个不同的数学故事。
以上教学过程,通过动作表征、符号表征、语言表征等多种表征形式,让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感受除法的由来和内涵。通过情境對比,建构除法的模型,深化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使学生体悟除法算式的简洁性、深刻性。
(湖北省武汉市光谷豹子溪小学 43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