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芹(云南省保山市中等专科学校)
★《居里夫人传》是居里夫人的女儿艾芙·居里写的一部传记,这部传记深情回顾了居里夫人这位影响世界进程的伟大女性不平凡的一生,主要描述的是居里夫人的优秀品质、工作精神、处事态度等,难能可贵的是书中也触及居里夫人对子女教育、居里夫妇相处的温馨和幸福时光,让我们难得地窥见这位伟大女性的人格魅力。
本文要讲的《美丽的颜色》选自这本传记。文章以艾芙·居里的视角形象地描述了居里夫妇发现钋和镭的过程,描述过程是那样动人而温馨,让人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居里夫妇的兴奋与喜悦。选文的题目是编者加的,为什么发现钋和镭的过程是“美丽的颜色”而不是“美丽的发现”或者“伟大的成就”?作者笔下的“美”又美在何处?作者字里行间似乎隐藏着一份“言外之意”。
我们在学习阅读文章时,对关键词的认识无非是本义和引申义。所以题目“美丽的颜色”第一种意蕴应该是镭本身的颜色。但镭是一种神秘的物质,在居里夫人发现它之前,并不为世人所熟知,只是一种理论的推断,连居里夫人本人都不知道它的样貌。后来,居里夫妇只能认为它具备“美丽的颜色”。经过居里夫妇没日没夜地研究,镭终于展现了它真实的面貌——“实际上比他们以前天真地希望着的样子还要可爱”。它会自动发光,“略带蓝色荧光的轮廓”。这个发现照亮着居里夫人研究室的一切(仪器、桌子、板子),照亮着黑暗的夜晚,也照亮着居里夫人的心——它似乎在骄傲地宣告自我的存在。这种光的颜色的美既是自然的,也是神奇的,更是无与伦比的。这个发现让居里夫妇所有研究过程的阴霾一瞬间在这个光芒中稀释,直至无影无踪。
《左传》提及:“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居里夫人可以说得上是“三立之人”了。居里夫人在科学领域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拥有无上的荣光,她同时拥有强大的人格魅力,受到了人们的崇敬和爱戴。同样是20世纪的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称她为“唯一未受盛名腐化的人”。她是一个纯粹的科学家,她的人格之美体现如下。第一,坚定的科学信念。镭在自然界不以实体存在,当时很多科学家都不相信它的存在,况且居里夫人对镭的存在也不过是一种推断。作者这样写道:“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们认识它。”但是居里夫妇“并没有失掉勇气”,并为之付出了巨大而无比艰辛的努力,最终证明了镭的存在,征服了世人。第二,强烈的科研热情。在那个时代,女性本来地位就较低,但是居里夫人能够抛弃世俗的观念,不仅从事脑力劳动,还有体力劳动(作者引用了母亲的话:“有时候我整天用差不多和我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着的东西。到了晚上,简直是筋疲力竭。”)。此外,生活和研究都在极其简陋的“棚屋”,穿着都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而且“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居里夫人依然坚持科学研究,也正如居里夫人自己所说,这是一段“英勇时期”,完全因为对科学的痴迷和热情。第三,专注的处事态度。居里夫妇时刻保持专注,他们即使离开仪器,平静闲谈,话题也都是“镭”,连吃饭都在发现镭的工作室,这种全神贯注就像居里夫人自己写的那样,“在一种独特的专心境况中过日子”。爱因斯坦还评价居里夫人:“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这句话用在居里夫人的身上可谓是恰如其分,她的人格魅力注定彪炳千古。
传记呈现的是历史人物真实的一生,凡是涉及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都要求准确无误。当然,传记也不能一味地叙事,不然会成为枯燥无味的“流水账”。适当的时候作者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以填补事实的空隙,这种亦真亦幻的叙事才能精准、传神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其实,作者的父亲也就是居里夫人的丈夫皮埃尔·居里在作者两岁的时候因为车祸去世了,但是文章当中有大量的环境描写和居里夫妇两人的相处描写,同学们不禁会问:难道两岁的作者有超越常人的记忆能力,时隔几十年还能回忆出来?其实不是。这得益于作者高超的亦真亦幻的叙事技巧。例如对研究室的描写:下雨时“令人厌烦的轻柔声音”;天热时“燥热得像温室”;天冷时“连人都冻僵”。这些应该是母亲的描述,更有作者以己入境的体验和想象。还有对居里夫人细节描写的加工渲染:在实验室工作时“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还有父母温馨相处时光的描述:例如,他们对“镭的形状”的对话,居里夫人热切的好奇心、丈夫的和颜悦色;更有夫妇“挽臂步行”的浪漫……这些都通过作者的想象描述出来,重现了作者对父母品格的崇敬之情和无限的怀念之情,在我们眼里又是那样的真实而具体。还有居里夫人实验工作程序的描述,像是一个又一个深情、舒缓的“慢镜头”投影在我们眼前;同时,作者还想到用母亲的话(来自《居里夫人自传》)来作为自己传记的内容,这种叙事方法保证了叙述的真实可信,又给了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这种亦幻亦真的叙事技巧让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感受到他们一家子艰辛、快乐而又幸福的生活。
我们对伟人的崇拜,其实不过是以局外人的身份去抒发自己的情怀。但是作者既然是伟人的女儿,那么除了崇拜和敬仰,更多了一份来自内心深处浓浓的爱意和柔情的表达。例如,作者写居里夫人“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崇敬之情,但不要忘了当时母亲还要照顾女儿,还要关照科研,可谓是双重的压力。这里隐含着女儿对母亲的心疼之情。又例如写居里夫人对镭的期盼时,“像期盼别人给玩具的小孩一样,怀着热切的好奇心”,父亲则“和颜悦色”;父母散步时静静地远离街道、走过工厂、穿过院子……这种夫妻之间恩爱有加的细节描写都充满着温柔的爱意。笔者认为,只有最亲密、最亲近的人才能写出如此有爱的描述。后来,终于发现了“镭”!居里夫人“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就像看着孩子一样的和蔼慈祥;而父亲(皮埃尔·居里)“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她的头发”,既是对妻子的爱的呈现,更是对艰辛研究得到成就的满足……这些动作和神态描写意味深长,都充分展现了作者对父母的无限怀念和无限的爱意。我们不妨也可以想象一下父母辛勤劳作和相亲相爱的画面,我想我们也能对其中的真意感同身受。
如果说一般的传记是从宏观层面去呈现历史人物的光辉历史而鲜有细节描写,那么作者艾芙·居里是用自己的眼光在微观层面去描述父母那段光辉历史背后不为世人所知的艰辛,而她的记录可谓是“披沙拣金”,用文字客观、公正地再现了父母当年发现镭的整个经历,当中不但有联想的补白,同时,也把自己对父母的热爱和思念融入传记当中。这是艾芙·居里女士一段美丽的记忆,也是居里夫人留给他人的美好印记。她带领我们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地“看到”居里夫妇的伟大。我们也切实感受到她对父母的深情和思念,通过她的字里行间,我们也学会了用语言去触摸人物的心灵,感受到一种和谐美妙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