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丹
(赤峰市医院急诊处置室,内蒙古 赤峰,024000)
血源性职业暴露是指医护人员在医疗干预期间意外接触血液或其他含有血源性病原体的潜在传染性物质而导致的暴露,它可能由经皮和黏膜皮肤损伤或与非完整皮肤的血液接触引起。职业暴露一直是医务人员职业性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的主要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全球3 500万卫生保健工作者中,每年约有300万人经皮接触血源性病原体[1]。职业暴露对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产生的恐惧、绝望和其他负性情绪会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此外,职业暴露引起的医院感染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和资源浪费,甚至导致无法估量的健康和社会问题[2]。目前,大多数国家都认识到职业接触对医护人员的危害,并提出了标准预防措施来规范和预防其发生,但受限于医护人员的依从性,防护措施在临床环境中的实践很低,尤其是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医护人员依旧面临感染风险[3-4]。健康信念模式是用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重要理论模式 ,基于健康信念模型的干预措施可以帮助目标人群克服在采取健康行为时遇到的障碍,以及采取促进健康行为的有效性[5-7]。因此,本研究旨在根据健康信念模型调查其对急诊处置室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措施的影响。
选 择2020年11月~2021年11月 赤 峰 市 医 院62名急诊处置室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名。观察组男5名,女26名;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28.41±3.33)岁;职称:主管护师3名,护师10名,护士18名;工作年限1~11年,平均工作年限(5.87±0.78)年;急诊科工作年限1~8年,平均急诊科工作年限(3.47±0.45)年。对照组男6名,女25名;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28.96±3.67)岁;职称:主管护师3名,护师10名,护士18名;工作年限1~12年,平均工作年限(5.44±0.82)年;急诊科工作年限1~9年,平均急诊科工作年限(3.68±0.49)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赤峰市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具有护士执业资格的注册护士;②至少1年急诊科工作经验。
排除标准:①实习护士和见习护士;②不从事涉及职业性血源性病原体暴露风险工作的急诊科护士;③没有参与的意愿,或干预期间不在岗。
1.3.1 建立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小组
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小组由5名护士长组成,对护理人员测试后,确定教育需求并设计教育内容,依据相关的标准预防措施,考虑护理人员可能需要了解的有关血源性病原体感染预防措施的知识。选择具有高学术水平、社交能力和培训技能较好的临床医师或主任护师组成教育干预团队,按照计划开展教育。培训通过讲座和小组讨论进行。
1.3.2 干预措施
①感知教育。时间1周,集中授课2次,60 min/次。第1次课程主要介绍国内外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感染途径、感染率以及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并报告赤峰市医院近10年来所发生的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感染数据,帮助护理人员分析职业暴露常见部位,易造成血源性感染的来源,以及易造成感染的工作环节和工作时间段,使急诊护理人员知晓处置室血源性感染的易感性,强化血源性感染危险意识。第2次课程主要介绍预防相关知识,包括血源性职业暴露预防和相关政策、法律和法规,尖锐性器械损伤和血液感染的防护措施,医疗废物正确处理程序,并详细解读标准预防措施,以及在发生感染时的紧急程序等,强化血源性感染防范意识。
②引导自我效能提升。时间2周,集中授课3次,60 min/次。第1次课程主要是通过视频教育、演示,引导护理人员意识到通过主观努力可以杜绝血源性职业暴露引起的损害。第2次课程主要采用教育材料的方式,将最佳行为成本与感染相关成本进行比较,通过平衡行为益处、障碍的利弊引导护理人员巩固正确行为理念,规范自身行为。第3次课程重点是制订标准合规预防措施,进一步加强有关防护措施和遵守标准预防措施以及暴露影响等相关知识。
③减少制约因素限制。时间4周,集中授课4次,60 min/次,4次课程均是针对制约因素,改进管理政策和防护设备,以促进针对有利因素的行为改变。旨在提高个人对自己采取适当健康措施能力的认识。首先,在急诊处置室每个角落均配备快速手消毒剂,在每个水池旁安装消毒洗手液、干纸巾,在每个治疗车下均放置锐气专用回收盒和医疗垃圾桶。其次,对处置室所有尖锐器械进行分类并安全丢弃;丢弃利器的箱子不应超过整个容器的2/3;处置时应使用有安全防护的注射针头,严禁双手翻盖。最后,改进自我防护装备,如戴两用手套和带眼罩或面罩的一体式口罩,减少锐器或针头的使用,支持使用带安全防护装置的锐器。
①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认知情况。采用赤峰市医院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护士对职业暴露防护认知情况,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可靠性检验,得到Cronbach’s Alpha 值0.770,KMO值 0.698,所有调查对象同意后由调查员面对面询问填写。该问卷共包含职业暴露的可能性(感知易感性,7个条目)、职业暴露结果的严重性(感知严重性,7个条目)、采取标准预防措施的益处(感知利益,6个条目)、依从标准行为障碍(感知障碍,8个条目)、标准预防行为的动力(行动线索,7个条目)和自我防护能力和意识(感知自我效能,10个条目)6个维度45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5点计分法,0(完全不同意)~4(完全同意),其中感知障碍反向积分,即0(完全同意)~4(完全不同意),分值0~180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理人员标准预防的态度越好,促使其采取标准预防措施的动力越强。
②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行为。参考Askarian等[8]编制的标准预防行为问卷和咨询专家的意见设计问卷,内容包括洗手消毒、戴手套、合理使用防护用品、锐器及伤口处理、环境处理5个方面,每个方面包含5个条目,共25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5点计分法,0(从不)~4(总是),分值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理人员标准预防行为执行越好。
观察组标准预防信念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标准预防认知情况比较 (±s,分)
表1 两组标准预防认知情况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感知易感性 感知严重性 感知利益 感知障碍 行动线索 感知自我效能对照组 31 17.45±4.42 19.69±5.02 14.36±3.04 25.29±5.86 18.48±4.26 29.57±5.83观察组 31 22.71±5.72 24.85±6.01 19.47±3.65 20.00±4.39 22.91±5.14 35.44±6.05 t 4.051 3.669 5.990 4.023 3.695 3.890 P<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观察组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各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标准预防行为比较 (±s,分)
表2 两组标准预防行为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洗手消毒 戴手套 合理使用防护用品 锐器及伤口处理 环境处理对照组 31 16.89±2.23 17.26±1.98 14.75±1.55 15.59±1.68 13.39±1.24观察组 31 19.14±2.48 18.94±2.06 17.23±1.64 18.22±2.22 15.57±1.71 t 3.756 3.274 6.119 5.260 5.746 P<0.001 0.002 <0.001 <0.001 <0.001
血源性职业暴露是血源性病原体感染医护人员的主要风险因素,在医院环境中,最常见的暴露是针刺伤和体液飞溅,血液是最快的传播方式。因此,有必要采取预防措施和应对血液职业暴露事故,以降低接触风险[9-11]。尽管遵循“通用预防措施”,但在处理高风险血液或液体时仍可能会发生意外暴露。大量研究发现,很多国家卫生保健工作者对标准预防措施遵守情况不理想,经皮损伤和皮肤黏膜血液暴露的发生与常规标准预防依从性成反比[12-14]。
人的行为是各种因素的反映,知识是改变行为的前提。在避免暴露于血源性病原体知识水平低和表现不佳会影响暴露、发病率和恶化。张姗等[15]调查研究显示,三甲医院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较高,究其原因为卫生员职业防护认知能力低。健康信念模式可以帮助医护人员系统地识别可以支持行为改变的因素,从而更容易实现预期的改进。健康信念模式是用于解释个体层面行为变化的最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16-18]。这一理论的基础是特定信念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它适用于有可能降低患病风险的健康行为,以及影响现有疾病的行为。威胁感知是基于两个信念概念化的一个人感知到的疾病或疾病的易感性,以及疾病后果的严重性。行为评估也基于两个信念进行概念化,即采用特定健康行为的感知益处,以及采取必要的健康行为以实现利益的感知障碍。王汇平等[19]的研究中也指出,健康信念模式认为人们对疾病易感性和感染疾病严重性的认知与预防疾病的行为是相关的,以健康信念模式为导向的干预能增强医务人员认知,进而促进安全防护行为的依从性,故健康信念模式既可以通过提高、认知识别职业暴露的可能性以及职业暴露结果的严重性,又可以通过提高对感知利益的认识和最小化感知障碍来增强预防行为。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标准预防信念及行为依从性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可见,健康信念模式可以针对目前急诊科处置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薄弱环节,从血源性病原体易感性、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疾病的严重性出发,转变传统观念,并通过规范操作流程,完善制度、设施等措施减少护理人员在防护措施执行中的障碍,强化职业暴露危险防护意识,重视自身健康管理,从而促使其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
综上所述,对血源性病原体污染风险和预防措施的认识不足会影响职业暴露于针刺和锐器伤害,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可以增强急诊处置室护理人员对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的健康信念,提高其对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行为的依从性,从而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