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曾城皓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多份文件及指导意见,其指出了乡村振兴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高乡村经济发展质量,以避免我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中的重要作用。乡村振兴战略对社会后续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自提出以来,受到学界各领域的广泛关注。梳理现有研究不难发现,针对乡村振兴战略,学者们从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衔接角度[1]、职业教育[2]、经济金融[3]等多领域贡献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良好有序进行的学术视角。此外,部分国家或地区的相关研究也表明了乡村振兴在推动社会变革、行业转型中的重要性[4]。因此,在我国当前由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变的重要过渡阶段,各领域都应适时做出调整。
民族地区,是脱贫攻坚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战场”。在以往的脱贫攻坚战斗中,民族高校为民族地区输送了大量人才。而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所需要的不再是特定的扶贫人才,而是能够帮助当地实现振兴的复合型人才。由此可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将出现复合型人才的大量缺口,民族高校更应重视培养针对民族地区的复合型人才。然而,从现有文献中可得知,较少有学者关注民族高校在乡村振兴时期如何培养符合民族地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综上所述,民族地区的发展程度关乎着整个乡村振兴的推进进程。考虑到民族地区的复杂性与特殊性,为了更好地解决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培养符合民族地区需求的人才,民族高校在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还需得到进一步挖掘。
如何有效推动脱贫攻坚战略向乡村振兴战略过渡,确保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顺利衔接,成为了较多学者的关注重点[5]。整体工作相较于脱贫攻坚时期,乡村振兴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具有其独特性。
脱贫攻坚战略是阶段性主导工作,于2020年在当时贫困标准下全部人口实现了脱贫,全部贫困县已实现摘帽。全国范围内的绝对贫困得到消除后,脱贫攻坚工作将退出主导工作行列,但取而代之的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与脱贫攻坚工作相比,乡村振兴工作不仅要为刚脱离绝对贫困线的地区和人群继续提供合适的发展扶持,还要为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相对贫困人口提供政策帮扶。在此基础上,整体工作不单一是确保这类地区和人群不再受贫困问题的困扰,还要在防止他们重新滑入贫困的同时为他们量身打造适合的发展体系,开辟当地特色的发展道路,形成发展的可持续[5]。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环节[6],无论是从规划角度还是从实践角度,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会比脱贫攻坚战略更为长久。
相较于脱贫攻坚时期,乡村振兴环境下,不仅以往的贫困地区仍然需要关注,更有一些不属于绝对贫困地区行列,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经济活力相对匮乏的地区需要列入关注范围。
脱贫攻坚的主要目标在于绝对贫困线以下的人口,而乡村振兴牵涉全国各落后乡村人群。脱贫攻坚时期采取的扶助方式,所产生的成本在乡村振兴环境下将极大地增加,而有些“输血式”扶贫办法只是短期抬高了贫困家庭的收入水平,却无法形成长期有效的扶助机制。且贫困地区集中在中西部,东部则没有国家扶贫任务地区[7],而乡村振兴所涉及的地区则遍布全国各地。不同地区的特点有所不同,适合中西部地区的任务标准、扶助方法不一定适用于东部[5],“因地制宜”对乡村振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脱贫攻坚工作时期,政府统一调度,整合各方资源[8],通过易地搬迁、产业扶贫等政府主导的多种方法,帮助农村贫困人口稳步实现脱贫,并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挖掘发展能力[7]。而乡村振兴工作所面对的较弱的基层政府组织服务动员能力和村级组织集体行动能力,使得乡村振兴工作,无法像脱贫攻坚那样拥有从上至下的统一调度和贯彻执行局面,而在脱贫攻坚时期得以脱贫的贫困边缘户又将面临重新滑入贫困的返贫风险中。相较于脱贫攻坚工作,乡村振兴将面对更难、更复杂的工作任务。
从国内外经验分析看,乡村振兴是缩小城乡差距、阻止乡村衰退、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国家全面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4]。总之,乡村振兴囊括了产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工作内容,是更为全面、更高层次的战略任务。相较前一个战略时期,乡村振兴的时间跨度更大、工作目标的区域差异更大、完成任务的压力更大。
乡村振兴战略阶段,民族高校在为全国各地特别是民族地区输送优秀人才方面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民族高校也面临一些特定问题[9]。为此,民族高校更应找到当前自身面临的关键问题,打通痛点、堵点,为进一步培养合格人才扫清障碍。
高校教育,首先是思想教育。高校的思政教育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通过不断强化学生的“五个认同”,不断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出思想意识和专业理论均符合新时期要求的合格大学生。然而,若长期因循守旧而不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和改变,则难以跟上不同时期的特殊要求。时处乡村振兴战略时期,民族高校应提高站位,找到自身思想认知上的不足。
一方面,民族高校在激发各民族人才的优势上缺乏特别方式。在民族高校中,不同民族的学生对自己本民族、家乡的情况了解得更为清楚[10],如果能做到对不同民族人才采取特别的教育培养方式,其注重培养发挥他们的独特优势,则将在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等方面起到“精准把脉”的关键作用;另一方面,民族高校在培养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还有待加强。有部分学生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认知还不足,对“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体会还不够全面,内心对“石榴籽”的形象的刻画还不够深刻[11]。
民族高校培养学生更聚焦于为民族地区输送高质量人才。通过这一阶段的教育所培育的学生,不仅拥有系统性训练过的专业知识体系,更具备经过深层次塑造的思想认知观念[12]。基于此,民族高校所培养出的学生,尤其是来自民族地区的民族学生,将在主观认知上更为积极主动、实践执行上更加契合民族地区需要,因而将在服务民族地区发展的过程中起到更突出的作用。
教师是在高校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优质的师资力量是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发挥更显著的作用。但现阶段,我国民族高校在吸引师资方面欠缺竞争力,师资力量薄弱[13],难以将教育教学内容与课堂实际更好地结合[14],也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创新和开拓上有所不足[15]。因此,民族高校在培养解决民族地区问题的专业性人才这方面的实际成效还不够理想。
较多民族高校地处民族地区或民族聚居区,在了解当地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信息上有独特的地缘优势[15]。一方面,民族地区因受历史上的经济文化及地域影响,存在文化交流不够通畅、思想观念陈旧等问题,而民族高校表现出更高的亲和力[14],在研究和帮扶方面有更丰富的成果和经验。另一方面,民族高校的生源更多地来自各民族地区,而这个学生群体中也有较大比例毕业生愿意回乡发展,进而为民族地区输送更多专业性人才。因此,独特地缘优势为民族高校在培养民族地区所需人才上开辟了快速通道。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较多行业已适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转型,将自身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融合,其推动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在本领域的进一步实施。民族高校在这一新时期,面对当前困境,可适时调整培养理念,将自身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起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民族工作的重点。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校育人工作贯穿始终的工作要点。在此过程中不断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教育,不仅是民族高校服务国家战略布局和民族工作大局的需要,也是自身办学和培养人才的宗旨和理念[16]。相较于其他高校,民族高校拥有更高比例的少数民族学生,也更注重培养符合民族地区发展要求的专业性人才,因而民族高校在培养学生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更独特的优势,但也相应地承担着更重的任务[17]。
培育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深入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成为每名学生内心所认可、行动所追求的共同理念。一方面,在理性认知上,通过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以中华民族为主体、以各民族为分支的“大树”具体化,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团结的面貌。在此基础上,民族高校培育出的人才,将对其他民族有更深刻的体会、对各民族地区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能更好地服务于民族地区,更好地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服务;另一方面,在情感感知上,通过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高校所培育的学生,将不再局限于对本民族的情感偏向,学生的心胸将更包容、视野将更开阔,“喜欢某个民族、不喜欢某个民族”的情况将不复存在,学生毕业后坚定回乡、“不是自己家乡的地方不去”的情况也将有所改变。而在此基础上,民族高校培育的人才将不再以家乡为目标,而是以能力为导向,去适合自己一展拳脚的地方其施展才华,为当地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民族高校应注重为民族地区培养需要的人才,这不仅需要高校在学生的理论知识上做出努力,还要在帮助学生进行毕业选择上下功夫。换言之,民族高校要为民族地区输送能解决其发展过程中各类问题的专业人才,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合适的学生在毕业后选择去往这些地区发展的意愿。
一方面,民族高校应关注民族地区的发展需要,培养与需求相匹配的专业人才。为适应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民族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应以民族地区的需要为导向,输出的人才应以能解决民族地区实际问题为主要标准。以避免培养的毕业生无法胜任岗位需要,而民族地区又出现大量岗位缺口,这既浪费民族高校的教育资源,又影响民族地区振兴的进程,对双方均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引导合适的毕业生前往民族地区发展也是重要一环。部分毕业生在与大城市的需求不匹配的情况下,仍不愿去可以让自己过的相对舒适一些的发展相对较落后的城市工作和生活。而民族地区通常条件相对艰苦,部分学生在毕业前的就业地点选择中就已经排除了这些地区。若民族高校能在学生进行就业选择时,引导那些与民族地区更契合的学生主动选择前往这些地区发展,这也是为民族地区输送人才的关键措施。
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专业能力方面,教师发挥着关键的引导教育作用。高校引进优秀教师,将在学生教育、科研推进、教学管理等方面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民族高校通常受限于地理位置或办学层次的劣势,在优质教师选择学校的考量中难以被列入优先考虑。若能从提供高质量的科研环境、激励办法、发展空间等方面着手,则可能会吸引到优质博士或高层次人才的加入。在当前环境下,能拿出高待遇吸引优质教师的高校并不多,民族高校在其中的比例就更少。近些年部分民族高校提供给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的配备条件也日趋缩减,使得自身在竞争师资上更加陷入不利局面,难以引进优秀人才。因此,民族高校应重视对优秀博士和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提供更良好的教学和科研环境,其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吸引到优质教师,为学校的发展助力。
民族高校较多地处民族地区或临近民族聚居区,在加强与民族地区联系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民族高校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建设,其中离不开对民族地区的深入了解。只有做到对这些地区的知根知底,挖掘当地社会文化、经济建设发展的难题,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才能为当地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建议和实施方案。现阶段,民族高校应加强与民族地区的合作交流,通过挂职、调研、学生实习等形式,深入了解民族地区需要,从而形成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在当地的振兴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