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尚勇管护所 刘红波,许永春,飘优
作为我国l级野生保护动物,亚洲象(Elephas maximus)的分布具有较强的局限性,仅在云南部分季雨林和常绿阔叶林中可见。但由于这些区域多与老挝和细句接壤,导致亚洲象面临着严峻的生存环境,例如非法捕捉、人象冲突、栖息地不断缩窄等等,要想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保护策略,为缓解日渐严峻的人象冲突提供有效的切入口,就必须要对亚洲象种群进行实时动态监测。
现如今,样线法、粪样标记重捕法以及粪堆计数法、自动红外相机法等是监测亚洲象种群最常用的方法,伴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预警系统监测、GPS项圈追踪法等也逐渐被广泛使用。其中,自动红外相机法作为一种非损伤性调查技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行性。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将红外相机安置在野外,一方面可以有效保护研究人员的安全;另一方面也能确保动物本底资料更加详实。此外,在村寨周围布设亚洲象预警系统,还能及时快速获取在村寨周围活动的亚洲象相关信息。通过自动红外相机拍摄,识别出尚勇子保护区有53头亚洲象。何长欢等(2015)学者采用粪样标记重捕法估算出尚勇子保护区在2004-2006年期间亚洲象种群数量为76±8。本研究采用自动红外相机法研究该区域内亚洲象最小迅种群数量,以期能完善相关数据库,同时探寻出一种高效、安全的亚洲象种群评估方法。与此同时,本研究也进一步论证了通过红外亚洲象照片识别个体的优劣势,为后续亚洲象保护行动的制定也提供了详实可靠的数据与技术支持。
尚勇子保护区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西双版纳,修建于1980年。从地理位置来看在勐腊县境内最南端,并于1988年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具有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兼具季节性雨林、山地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等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尚勇子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1184公顷,其中核心区18199公顷,占总面积的58.36%;缓冲区6736公顷,其中占总面积的21.60%;试验区6249公顷,占总面积的20.04%。
尚勇子保护区冷山河流域(区域地名:野牛河)。东经:101°27′34.1″-101°27′20.3″北纬:21°19′18.7″- 21°19′28.4″,面积约为500亩。
本次野生动物资源监测主要采用样线法。为便于分析对比,在栖息地恢复项目(于2017年12月-2018年5月底执行)启动前,首先在12月进行一次项目前期调查与监测(见表1),而后分别3月、5月分别开展一次重复样线监测,收集数据并完成野外监测工作。
1.样方调查
针对保护区内冷山河流域和南坪老田头2处食物源基地,采用地形图进行勾绘,比例为1:50 000;其中冷山河流域面积为62.0hm²,南坪老田头面积为14.0hm²,在食物源更新前后,分别选用集思宝330GPS对野生动物的活动点进行采集,并如实记录种类与活动频度,以便通过动物足迹对物种和数量进行有效辨别。
2.样线调查
在结合地形图的基础上,通过ArcGIS 10.0确定了一条涵盖辖区大部分生境类型的固定样线,全长为18km,并进行固定化的监测巡护。其中大型兽类主要采取的野外调查法有样线法、样点法、踪迹判断法,而针对小型兽类则主要采取洞口统计法、标记-重捕法、铗捕法等,鸟类则采取网捕法、样点法、样线法等,两栖类动物则采取鸣声计数法、全部计数法、窝巢计数法等。并选择旱季和雨季进行分别调查。
3.样点调查
利用CI提供的10台莫尔特里A600型陷阱相机牌的红外感应相机,利用1∶50 000比例的地形图确定在保护区内合适安装红外感应相机的地点(如硝塘、水源、渡口等),记录动物实体。
4.社区监测
利用保护区周边社区建立社区网络监测、开展社区网络监测(利用社区网络监测员记录下发现的动物痕迹,并用GPS(集思宝330)记录位置,同时记录动物物种)。
前期调查于2017年12月6日—7日进行。从足迹发现在规划区内冷山河活动的亚洲象共有五个种群,都在5-8头左右;赤麂足迹1处1只;水鹿足迹5处5只;野猪足迹2处3-5头一群、4-6头一群。
本次监测于4月7日进行,是在3月底完成刨根、定植及验收完成后进行的监测。监测到亚洲象2处两个种群,独象1头,一群6-8头;水鹿足迹2处2头和一堆粪便;赤麂足迹1处2只。
五月份监测于5月7日进行,监测到5个种群的亚洲象足迹,种群个体估测有10头;水鹿足迹7处共7头;赤麂足迹共2只;野猪足迹4头。
在尚勇子保护区食物源基地进行人工辅助更新,可以很好地对野生动物的食物质量进行改善。在更新前,对于野生动物活动痕迹的发现并不多,但更新后其活动痕迹和频次明显增加,由此可见在食物源更新后野生动物的活动行为得到有效增加。
通过监测巡护可发现,河沟两侧、水源地、硝塘附近等是野生动物的主要活动区域。在这些区域发现了较多的活动痕迹,为了更全面的掌握野生动物的种群密度,探寻其活动规律,沿上述区域划出一条样线每月进行定期巡护。
通过社区网络监测可以实时掌握野生动物的活动规律,从而估算出其种群数量。在农作物成熟季节,野生动物在保护区与农地接壤区域的活动频次增加,所监测到的物种种类也更丰富。
长期利用食物源基地中样方调查、纵深巡护设定的固定的样线调查、网络监测和利用红外感应相机形成的样点调查收集更多的野生动物最基础数据,并结合ArcGIS10.0软件的地理数据库功能,既规范了数据的收集和管理,又可以便捷、直观地掌握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野生动物种类、种群、数量变化、活动规律和活动范围,并以此作为野生动物监测体系建设的参考数据,为今后各项保护措施的制定、出台和实施都奠定了良好基础,具有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针对性。
人为干预下的栖息地恢复工程始于1月21日,在3月15日前开展计划烧除工作后并于3月31目前完成刨根及定植结束。本项目共4次重复监测同一条样线,持续4个月份,覆盖旱季(10月-次年4月)和雨季(5月)的部分月份。其结果表明,4月份监测到的总物种数目和监测次数最多。1-3月人为干预造成野生动物减少了对栖息地的利用,但这种干扰并非长期性,在一段时间后会逐渐恢复,监测结果显示野生动物的数量持续增加,在4月份呈现峰值。但是,在人为对栖息地进行干扰后,野生动物对于栖息地的利用并未呈现上升趋势。随着5月雨季的来临,食物资源扩散范围增加,野生动物迁徙范围扩大。
(1)以亚洲象为例。在前期调查时,从足迹发现在规划区内冷山河活动的亚洲象共有五个种群,都在5-8头左右;4月份的监测是在3月底完成刨根、定植及验收完成后进行的监测,监测到亚洲象两个种群,一群20头,一群16头;五月份监测到五个种群的亚洲象足迹,种群个体估测有10头;5月份以后,由于进入雨季雨水来临,山上草本等亚洲象喜食植物较多,亚洲象到食物源取食等活动次数减少。(2)栖息地改造项目的实施效果。不同的物种(亚洲象、野猪、水鹿和赤麂)被监测到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有着极大的相似度(干扰期间减少利用,干扰后逐渐恢复),说明栖息地改造项目的实施效果显现,对野生动物对栖息地的利用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3)监测结果。通过对比人为干预前后,其结果显示在干预后亚洲象、水鹿等物种的栖息地区域逐渐扩大。由此可见,野生动物栖息地处于动态变化状态,并根据环境质量高低不断调整对栖息地的利用。
(1)固定式管理模式。采用该模式应在资金充足且能在保障的条件下进行,在原栖息地上种植亚洲象喜食作物,例如芭蕉、甘蔗、玉米等农作物。要求完全按农作物的耕种方式进行管理,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资金不足和无法保障的情况下不建议采用该管理模式。需及时评估食物源工程的实施效果和对亚洲象行为生态的影响,若这种干扰对保护区内生活的野生亚洲象的取食行为产生一定的人为导向,需及时避免这种干扰带来的可能负面效应。
(2)不固定管理模式。当资金不充裕时可选择不固定管理模式。尤其是只对栖息地进行砍烧,让其自然更新这种管理模式。当然,对于同一栖息地,不建议连续两年及以上进行砍烧管理。以每年选择一片进行砍烧为宜,砍烧地段可选择在沟谷、箐沟两侧20-50米范围左右,不建议选择在以往就是荒山荒地的地段。本研究采用自动红外相机监测技术,具有非损伤性,通过对区域内红外相机拍摄到的亚洲象照片进行识别,从而得出亚洲象的形态学特征,并成功识别出69头亚洲象,对其种群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并建立了亚洲象个体信息库,从而实现了快速评估种类数量这一目标。本研究成果对于亚洲象精准巡护监测方案的拟定提供了科学、全面的数据支持。
(3)采用亚洲象红外影像做个体识别的原因。目前,红外相机拍摄法在野生动物野外调查中应用十分广泛,其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中包括:①在野外放置的红外相机不会对野生动物的正常活动造成影响;②提高了调查人员的安全性,可有效避免人员与野生动物的正面接触;③可近距离观察和记录野生动物的活动规律。在识别亚洲象个体时,通过观察、拍照、摄像等方式,可以直观记录其形态特征,并通过对比耳、门齿、背、尾、面部骨骼等特征,成功识别出本地区46头亚洲象个体。本研究采用定点观察法,与直接拍摄法识别个体相比,红外相机拍摄法在人力、物力等方面具有极大优势,可以更省时省力。此外,综上所述两项研究采取的定点拍摄法,虽然研究区域的局限性较大,但是与单本研究相比,其拍摄角度更加灵活,同时比在亚洲象热点区域假设相机拍摄所能调查的范围更广,值得广泛推广。红外相机照相法在调查亚洲象种群数量时的安全系数更高,粪便DNA标志重捕法(何长欢等,2015)要想确保分析结果的精准性,所采集的粪便样品必须新鲜。其中以2天内的粪便更佳,但是在采集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较大。其次,标志重捕法的成果产出率相较于红外相机拍摄并不高,因为通过红外相机拍摄并不需要进行样品处理和分析,可有效降低实验成本。
1.亚洲象面临的问题
本调查研究发现,在尚勇子保护区内共有亚洲象51头,其中亚洲象种群5个,独象1头。51头亚洲象中雌性个体占据了较大比例,推测可能与保护区内历史盗猎密不可分。因磁性象没有象牙,对于盗猎者而言并没有较大的价值。但目前,尚勇子保护区内适龄交配的雄性象个体数量持续下降,这对成年雌性亚洲象的繁殖造成了直接影响。倘若雄性个体数量下降趋势得不到缓解和遏制,小种群问题势必会日渐凸出。
此外,在本次调查中还发现两个或以上的象群存在跨境活动痕迹,活动路线均是沿着中老方向进行。其中,一个象群中存在一头先天畸形的亚洲象,其所生活的象群数量在7头左右。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个象群的活动路线相对固定,且移动速度与其他象群相比更为缓慢。猜测可能与这头先天畸形亚洲象有关,象群为了照顾和保护这头亚洲象而选择降低移动速度。但此前保护区内的工作人员,并未监测到这头先天畸形的亚洲象,推测可能与小种群间近交衰退有关联。要想解决和改善尚勇子保护区内亚洲象小种群的问题,就必须要加强国际合作,其建立一条国内外畅通的生物廊道,并以此来促进象群之间的基因交流。
2.数据波动及改进策略
在四个时期所拍摄的亚洲象数量存在着一定差异,究其根本可能在于:①由于相机放置区域内食物出现稀缺,或是分配不均,其导致象群远离保护区寻找食物;②在第四期进行取样时,红外相机曾出现过故障,造成双覆盖区域减少,工作效率下降;③亚洲象活动路线正好处于红外相机盲区;④红外相机布设密度不均,加之监测时间不长,从而造成四个时期所拍摄到的亚洲象数量不同。针对综上问题,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调整红外相机布设点,确保对亚洲象可能经过的区域进行全面覆盖,并适当延长相机在野外的放置时间,增加换卡频次,以避免出现丢失等故障。
3.监测保护采取的措施
本次研究区域相对较小,但依旧获取了大量亚洲象的影像数据。通过4个月拍摄共成功识别出51头亚洲象个体,为尚勇子保护区亚洲象最小种群数量。这一结果与保护区既往监测结果有出入,其导致这一数据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因成体和幼体存活发生改变造成,也可能是因定点拍摄法引起。本研究中红外相机布设数量较少,这是本次存在的最大不足,主要是因考虑到资金成本、参与人员的人生安全,无法在亚洲象全部活动范围内布设红外相机。今后,为了能更加全面的掌握保护区内亚洲象的种群数量、分布轨迹和活动规律,可以采取一高一低的方式布设策略。而在布设相机时,主要是按照热点分布区进行布设,这样尽可能多的拍摄到清晰的形态特征,因此未遵循常规取样进行布设。亚洲象野外活动痕迹较为明显,被观察到的几率较大,保护区内具有丰富野外经验的人员均有参与,且热点区域布设有既往研究作为依据,同时也是本次研究相机点布设的重要策略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