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第二监测站 梁朵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农村地区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变得愈加丰富。然而在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科技的推动,农村和城市经济虽然都在同步发展,然而双方之间的差距则越来越大。尤其在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出现了明显恶化趋势,这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起到了消极作用。为此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有必要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才能切实保护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
近些年,通过中央转移支付,我国在退耕还林及退耕还草等相关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在一定程度上也进行了有效的生态补偿。然而在区域之间的生态补偿则处于相对空白状态,其结果就导致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了较大的变化。由于城市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在人们生活水平快速提升的同时,有更多的精力和资金用于修复生态环境。与此同时,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则处于逐步恶化中,从而形成了对立的城乡二元环境结构。比如: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经济更为发达,愈加重视环境的保护,在此基础上,反而是将高污染高消耗的产业外迁,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农村地区环境的恶化。这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严重的制约作用,尤其是对于当下中央正推进的新农村建设产生了阻碍。因此要解决当下农村日益恶化的环境危局,仅仅只是依靠“亡羊补牢”似的补救措施,不能够在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收入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然而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仍然是延续数千年以来的传统生活方式。而各地区政府在加强城市软环境建设力度的同时,对农村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的供给存在严重缺失。近几年出,很多地方却现了生活垃圾“围城”现象,对于废水、家畜粪便完全是处于自我处理的状态,再加上不少村庄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规划不合理以及街道无人清理的现象。因此农村地区和城镇相比环境变得越来越差,公共基础服务设施根本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面源污染也无法得到有效遏制,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污染治理的难度。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但在此背后基于传统生产方式所造成的直接和潜在污染情况早已变得更加严重。但在近几年各地区加强农业经济转型过程当中,通过积极开展特色农业有机蔬菜的种植,极大提升了广大农户的收入。但因为农药超量使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产品质量低下等问题变得日益突出,与城市工业所造成的点源污染不同,农村地区则在于面源污染问题显得更加复杂。根据相关机构统计,我国每年化学和农药的总使用量都高达30万吨以上,占据当前世界各国总使用量的10%。此外在农药的利用率方面,虽然在2020年达到了40%以上,然而欧盟各国的利用率大体都是在65%以上。美国作为当前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和强国,氮磷肥的整体利用率都是维持在55%,因此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再加上部分地区农户自身科学素养比较低,导致化肥过量使用,从而使得土壤污染情况变得更加严重,具体表现在重金属含量以及地下水体呈现富营养化的趋势。201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显示,目前我国进入水体的农田磷元素含量达到了20.5kg/h,而这样的数据是大洋彼岸美国的9倍以上。在农药使用方面,目前用于防治农作物病害整体面积达到了2.3亿公顷,然而在使用量增加的同时,每年受农药残留量而污染的作物面积则超过了9亿公顷,其结果就导致土壤受到了严重的危害,在时间的作用下,必然会成为累积性的污染源,从而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隐患,这也是当前我国农业污染比较突出的问题。
目前,随着消费水平的快速提升,人们对于肉蛋奶等食物的需求量呈快速增长趋势。而畜禽养殖早已不再是传统的农村家庭庭院养殖,而是采用的标准化集中式的大规模养殖。从地理上,则分布于农村的边缘或者是承包自留地当中,畜禽所排放的粪便和各种垃圾则是倾倒于河流或者土壤,不仅对周围的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容易导致蚊虫聚集加剧传染力度,对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根据相关机构统计,截至2020年末,国内养殖行业市场规模超万亿,与此同时所产生的粪便总量就高达19亿吨,虽然不少企业也采用了先进的方式进行处理,实现了对资源的合理利用。然而其中90%以上的粪便都是没有经过高度发酵,而直接排放于自然环境下,超过了土壤自身的可承受能力,产生大量的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这对于土壤的结构和成分产生了消极影响,在雨水的冲刷下会渗透至地下水或进入至湖泊,加剧水体富营养化的趋势。根据专业机构调查分析显示,养殖行业废水,每年总排放量接近70亿吨,其所产生的化学耗氧总量高达8212万吨,存在严重超标的现象。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运动的不断推进,养殖行业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通过加大新科技新技术的应用,同时引导广大农户转变传统养殖方式,有助于降低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并提高经济效益。然而从当前农村现状分析,想要在较短时间内改变污染加剧的态势存在一定的难度。
以无锡市为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2008年该地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5万元,集中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对太湖水环境造成了严重压力,在此背景下就引发了太湖供水危机。其原因就是在于水质出现大幅度下降,尤其是农业和当地居民所排放的各种污染物和废水占据总污染源的83%。在此情况下,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开启了太湖保护区的建设工作,探索了适合本地区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在加速周边企业和居民搬迁的过程中,看似行政力量起主要主导作用,然而其背后还是利益博弈的过程。由于搬迁的投入是极其巨大的,基于当前经济发展程度合理评估企业居民资产价值,并以公平合理的价值进行体现,充分应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加大资金投入的科学管理,积极做好内部绩效审计工作。在资金的投入使用过程中,要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虽然无锡市政府财政实力比较强,但是面对大量的投资也必须要弄清楚搬迁的资金去向以及投资成本回收两个问题。通过引入市场化理念对资源进行综合评估,最终确定补偿价格,从而实现生态补偿呈现多元化结构,着重点在于将已经被破坏的生态资源作为投资资本,在后续开发建设的过程中,用于恢复太湖地区原有的生态环境下的经济和市场价值。生态补偿的最终目标是在于保护“自然资本”,若只是单纯地利用市场机制,很难协调受众方的利益关系,若只是采用行政力量,也难以解决投资和收益的平衡。如果没有市场机制的参与,就不能够实现投入产出的合理匹配,这对于区域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有着消极影响。因此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就需要通过政府和市场主体的相互作用和联动。在经过三年的努力以后。投资量高达300多亿人民币,在沿太湖区域修建了近150平方公里的新型居住区,形成了长达10多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化地带,对搬迁区域内产业实现了优化升级,截至2020年末环太湖区域旅游休闲经济市场规模高达800亿。
农村环境和城市环境一样,都属于公共产品长期以来政府对于城市管理的治理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履行了其公共服务的职能,在此过程中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然而由于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较为落后,并且在结构上存在一家一户经营生产的模式,治理难度比较大。在众多原因的作用之下,并没有充分担负起治理环境的主体责任。而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尤其是新农村建设的加速,这就要求政府在履行相关职责的同时,必须要担负起治理环境的工作。尤其是对于那些依赖农业环境所发展的经济的地方政府而言,就需要站在区域生态补偿视域下重新审视农村环境治理。
比如张家界市对于农村环境的治理工作着重加强,养殖排泄物的集中处理以及化肥农药的技术指导工作,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效弥补在公共产品上不到位的现象,充分担负起主体责任。在“农村垃圾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当中,从市、区县以及乡镇召开动员大会次数高达上百次,市、县委书记多次聆听工作进度情况汇报,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针对农村垃圾泛滥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必要的教育引导,以及基础设施不完善。在三年当中累计投入专项治理资金高达7000多万元,建设乡村级垃圾中转站12个垃圾池4535口,积极引入社会资金通过集中整治,让农村地区的环境风貌有了明显变化。在全市乡镇和村,总共聘请了800多名保洁人员,并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考核办法,以此确保工作质量符合要求。市委市政府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大胆开拓创新探索不同的治理模式。比如慈利县采用了乡镇领导负责该片区垃圾收集设施,建设维护的相关管理工作,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有利于实现工作的无缝对接。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农村地区所面临的问题就在于农业生产当中使用化肥农药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养殖行业所造成土壤水体污染,很显然,这对于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来说构成了极大挑战。然而在发展经济的过程当中,绝不能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协调,也是当前各级政府所必须要面临的现实问题。对此张家界市政府在这方面就充分发挥了资源以及文化等两方面的优势,通过科学技术的引进,大力改造传统农业,在此基础上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发展特色农业,从而实现生产经营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也有助于引入社会资金进一步推动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稳步发展。
张家界市政府在优化农业生态结构方面结合地区发展水平和环境自然条件,通过合理协调农、林、牧、渔等相关产业的比例关系,在积极推动节约化经营的同时,也在向着产业化方向不断发展。在近几年,通过加快优势资源和市场需求的有效结合,通过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基地,充分利用网络直播的优势迅速扩大市场规模。在生产过程中,首先就需要注重科学施肥,大力发展生态防治技术,从而在源头上遏制不合理使用化肥的现象。这对于提高产品品质有着积极作用;其次,积极做好生态旅游及农业观光旅游。张家界市本身就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当前国家正大力建设新农村,因此就应当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相关产业实现同步发展,力争将农民摆脱传统的生产方式,逐步迈向新兴产业当中,不仅有助于提高当地人们的收入,更有助于环境保护。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保护当地的原始生态和人文历史资源,才能更好地推动当地经济稳步发展。
地方政府作为环境治理的主体,并不是意味着包办所有的事务。一方面必须承认农村生态环境具有碎片化和多样性的特点,若只是依靠行政的力量不仅会导致成本大幅地增加,更容易导致在治理的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尤其是对于内陆三四线城市,其本身工业就不发达,而农村的经济正处于发展当中。因此对于生态环境的治理也需要拓展思路并积极进行创新,充分发挥市场以及社会组织等诸多要素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构建多元化的参与合作形式,才能为本地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可持续的有利条件。比如张家界市政府在治理方式上需要进行创新,充分利用本地区独特的人文自然优势资源,吸引国内外优势企业参与到农村经济方式转变以及治理当中。对于土地流转节约化经营,不仅能够可以提高利用效率,更可实现节约化经营,有效改善土壤污染的问题。通过公司和农户的合作形式,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至于在景区开发或者文化资源开发方面,则可以引入市场机制,吸引更多的资金,不仅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更有利于养成正确的环保和卫生健康意识。
最后,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的积极作用,通过加强农村基础组织建设,并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措施,让他们担负起治理本地区生态环境的重任。另外一方面长期形成的传统生活习惯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存在一定的矛盾。比如生活污水垃圾随意乱倒以及牲畜粪便乱排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政府部门在履行公共职责的同时,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转变当地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需要在传统与现代文明生活方式之间找到平衡点,引导人们自觉地改变落后的生活方式,要树立科学、文明的生活理念和行为习惯,这不仅是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条件,也是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
总而言之,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我国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当前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通过市场以及行政两大手段,更能够有效地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平衡,这对于推动农村地区的稳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关链接
生态补偿(Eco-compensation)是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以经济手段为主调节相关者利益关系,促进补偿活动、调动生态保护积极性的各种规则、激励和协调的制度安排。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态补偿指对由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给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造成的破坏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的补偿、恢复、综合治理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广义的生态补偿则还应包括对因环境保护丧失发展机会的区域内的居民进行的资金、技术、实物上的补偿,政策上的优惠,以及为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环境保护水平而进行的科研、教育费用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