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燕 王志芳
(山东建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16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精神基因”以及“突出优势”,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其价值愈加凸显。因此,积极探索如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2]4,其丰富的优秀精神资源尤其是所包含的道德理念、爱国情怀及人文精神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我们要抓住其价值所在,深入挖掘其精髓之处,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以文化人,促进高校学生全方位发展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进步。
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立身之本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前途命运,当前我国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仍面临诸多考验。一方面,饱受外在考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和思想的传播,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另一方面,面临内在考验,大学生受其自身心理因素影响较大,自身价值观意识、自我判断能力相对不足,易出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错位,从而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严重受阻。因此,高校需要从多角度、多方面来提升学生整体思想道德修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德”之维度极广,是一个包含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等在内的比较完整的内容体系,它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深厚的思想道德资源,为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提供丰富的传统智慧,从而为解决以上问题发挥固本培元的作用。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礼”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范畴之一,是礼仪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社会公德教育提供讲文明、乐助人、爱公物、守法律、护环境等基本社会规范的教育资源。同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融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礼仪文明,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培养具有良好社会公德的合格社会公民。
第二,加深大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职业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高水平人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传统文化中“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敬业乐业理念、业以济世的职业追求、工匠精神等职业精神,能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方面发挥重要的资源支持和精神动力作用。
第三,促进大学生个人品德的养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言必信,行必果”等包含仁爱观、义利观、诚信观等关于个人品德的论述数不胜数,也有着见贤思齐、三省吾身的自我德行修养的方法论。这些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使大学生在自我规制中形成良好行为道德规范不可或缺的思想来源。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习近平强调“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3]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是国家与民族发展进步的根脉,丢掉传统文化也就是丢掉了历史的根基。它作为中华民族历史的真实写照,蕴含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既能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提供生动教材,又能够使其中所包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力量充分展现,从而激励大学生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厚植爱国情怀。
第一,能够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生动教材。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为了国家利益、民族荣辱而奋斗乃至牺牲自我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岳飞抗金、戚继光抗倭等等,其中内含的国民一体、修齐之思、天下为公等思想理念,是对爱国主义的精准折射和高度凝缩。时至今日,我们仍能从中深刻体会到爱国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开展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以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丰富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其感染力与感召力,在鲜活的典范之下利于帮助大学生逐渐提升爱国意识。
第二,推动高校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每个爱国主义的英雄人物都坚持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忠于国家和人民、注重社会责任的承担,并在赓续传承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扬与展现,才能够推动中华民族在历史变革之中不断前进,使中华民族保持鲜活生命力。因此,高校要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挖掘其中的爱国主义思想,能让大学生在充分感受传统爱国主义文化的魅力中理解爱国精神,坚定爱国主义信念,真正成为爱国主义的坚守者和传播者。
大学生文化自信程度如何关系到其理想信念的坚定程度。当今社会文化竞争日益激烈,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交锋日益频繁,人类文明的优秀文化成果与各种糟粕及错误思潮、思想并存,特别是在高校这一前沿阵地,不同文化的交流交锋更加激烈。如果大学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不强、民族文化自信动摇,在进行文化选择时极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同时,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热衷于甚至盲目追求西方文化中所谓的民主自由及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从而忽视了对于中国本土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是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通过引导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和与其他文化的比较中逐渐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第一,凝聚大学生文化自信共识需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魂”的功能。“仁爱”“民本”“诚信”“公正”“和合”等优秀的思想理念贯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始终,将之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不仅有助于加深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认识,增强其民族文化认同感,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学习和践行所包含的精神价值,规范自身行为,自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发扬者。
第二,抵御西方错误思想侵蚀,坚守文化阵地需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的功能。“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164,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种文化交锋中坚定文化自信、抵御错误思潮影响和侵蚀的“精神基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必要,且极为重要。具体来说,一是能够满足大学生的思想文化需求,使其认识到各种错误思潮的内在本质,减少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消极悲观态度;二是促使大学生能够自觉弘扬传统文化,更加坚定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决心与使命,真正意识到文化自信是国家、民族发展中的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精神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随着高校重视程度的加深而逐渐深化,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亟待解决的现实困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支丰富多元的师资队伍去实施,然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却存在队伍结构单一、教学模式滞后、综合素质有待提升等问题。
第一,教师队伍结构单一。在部分高校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主要依靠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力量单一,难以使其全方位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双方交流不密切。他们分属不同的学院,其教学任务、方法及目标也不同,各自聚焦主责主业,学术交流较少,难以形成促进“融合”的合力。另一方面,教师在校时间有限。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完成上课任务后的在校时间较为短暂,不可避免地降低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频率与成效,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了解度不够深入。
第二,教育教学模式滞后。当前,部分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多以单向灌输为主,缺少双向互动。大学生思维活跃、个性明显,单向灌输难以使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脑入心。一方面,教学质量不高。部分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在讲授传统文化课程时多采用播放课件、视频等方式进行,课件样式单一,缺乏吸引力,致使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另一方面,课堂交流互动性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具有多样性。课堂教学没有深入的交流互动,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难以深入。
第三,教师综合素养不够。教师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一方面,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教师要胜任教学任务,就必须有学无止境的态度,然而部分教师存在不重视学习,学习积极性较差,对传统文化研究不够深入等问题。另一方面,道德修养亟需加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教师更应该是积极示范者和践行者。而部分教师不注重师德、师风建设,榜样意识薄弱,进而影响其所授课程内容的说服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实现在改进中加强的目的。就目前现状而言,部分高校在课程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多数课程设置的人文性被专业性所取代”[4]39-44,关键课程、专门课程及各学科专业课程在各自建设及协调配合等方面仍存在一定欠缺。
第一,关键课程主导乏力。高校思政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实际,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任务而开设的必修课程。同时,它承担着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塑造具有马克思主义素养的大学生的重要使命,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然而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部分教师缺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的意识或者缺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过程,这一课程的呈现仅仅依靠教师的作用而学生只是被动的上课、参与考试,学生以调研等形式的关于传统文化的实践教学活动则相对较少。
第二,专门课程支撑薄弱。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学科的支撑,就目前而言,除专业教育中涉及的学科、专业之外,高校在通识教育中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专门课程建设相对较少,这一缺口尚需弥补。此外,“从现实情况来看,有相当部分的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意识还比较缺乏,甚至还有专业课与思政课拉错调、讲跑调、唱反调,甚至逆向而行、背向而为”[5]24-25的情况。这就容易导致大学生难以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业化、系统化、深入性的学习与认识,缺少在理论学习与亲身实践中接受传统文化因子的机会。
第三,各学科专业课程辅助缺位。不同专业的学生所学习的课程不尽相同,除上述两类课程之外还要进行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但由于各学科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的关联性存在较大差距,部分高校对专业课程进行规划设计时没有将传统文化很好地融入其中。具体而言,部分高校尚未意识到各学科专业课程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中缺少与传统文化的衔接部分,如课程设置中鲜有传统文化的“影子”。即使有的高校能够实现部分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但应用也多流于形式,不利于大学生整体掌握传统文化相关知识。
现阶段,多数高校注重运用显性教育的方式来教育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忽视了隐性教育的作用[6]68-75,如在校风校训引领、校园实践活动及宣传媒介的使用等方面有待进一步优化。
第一,校史、校风、校训引领力不强。校史、校风、校训承载着高校发展沿革的历史,蕴含着高校师生共同遵循的核心价值观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例如,清华大学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高度概括了优秀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清华大学将其融入课堂教学,激励着清华学子努力学习、不懈奋斗。然而部分高校不重视校史、校风、校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解读、挖掘不够深。一方面,“出镜率”不高。部分高校只有在校庆等重要节点才想起宣传学校历史和校园文化,平时宣传较少。还有部分高校校史馆的主要作用是接待领导等人员考察,学生主动参观的人数不多。另一方面,“存在感”不强。部分高校缺乏打造校史、校风、校训品牌的意识,不能将其与校园建设、课堂教学紧密结合。
第二,校园实践活动承载力不足。部分高校校园实践活动丰富多样,但是承载传统文化的活动较少。一方面,高校对相关学生社团支持力度不大。尽管部分高校成立了汉服社、围棋社等学生社团,但是囿于资金缺乏等原因,开展的实践活动大多局限于社团内部,影响力有限。另一方面,高校利用校外资源意识不强。部分高校仅仅局限于在校园内部开展传统文化相关实践活动,所能利用的资源有限,活动的开展成效也受到影响。
第三,校园媒体宣传创新力不高。高校校园媒体是师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而部分高校在官方媒体上对其宣传力度不强,创新力不高,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力度不足。一方面,宣传内容缺乏新意。部分高校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多在传统节日时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发送推文。推文内容多以对传统文化文字介绍为主,吸引力不强,阅读量也不高。另一方面,宣传方式不够丰富。大学生对短视频、微博等社交平台使用广泛,而部分高校在这些平台上宣传传统文化较少。部分高校没有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嵌入与学生联系紧密的社交平台力度不够,难以“润物细无声”地宣传传统文化。
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高校要找寻到正确的“灯塔”,坚持正确原则导向,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发展导向采取合理措施,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以此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
任何事业的发展都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7]3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亦离不开这一根本遵循。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8]39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引领方向。在“融入”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处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文化、外来思想文化的根本遵循。此外,马克思主义思想引领是处理好两者辩证关系的根本保证,能够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防止其走向思想文化复古主义,避免大学生遭受中华文化中的糟粕及错误思潮的侵蚀,从而指导高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的总方向不变。因此,在具体“融入”中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动摇。
第二,坚持利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融入”的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者从马克思的理论中,无疑地只是借用了宝贵的方法,没有这种方法,就不能阐明社会关系”[9]6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选择、路径建构、评价标准等必须要建立在正确方法论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能够为其提供科学的方法论原则,以保证“融入”全过程的客观性、科学性和辩证性。一是正确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能够指导我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坚持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原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准确客观的历史定位。二是科学的辩证法。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思想文化体系,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能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内容“筛选”工作,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筛选”出来,选择“修齐治平”“自强不息”“与人为善”等最有价值、最有力量的部分作为教育教学资源合理利用,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情况进行现代化转换。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这一“融入”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发挥教师“育人”功能,通过新的模式构建来打造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全过程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心。
第一,打造“集中式与分散式”相结合的教师团队模式。高校教师作为融入过程的主要实施者,是高校学生与知识的连接点。因此,要着重打造创新型师资队伍。“集中式”是指以传统文化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为主要攻坚力量,一是打造一支传统文化教学的专业教师团队对相关课程进行专门传授并加强相关学术研究;二是发挥好思政课教师的作用,要提高其传统文化知识理论水平,将传统文化因素融入思政课,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积极发展。“分散式”则是指要发挥好其他专业教师、辅导员及行政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例如,定期组织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感受其中文化氛围。
第二,形成“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模式。新时代,高校学生接受新鲜事物能力相对较强,利用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其发展需求。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探索实行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模式。一方面,要创新教学方法。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在现代教育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相适应的状况,要求我们在此基础上辅之以新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实践式教学法等。另一方面,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关键。在“融入”过程中,要注重强化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积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实际,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将其创造性运用于大学生道德养成及成长成才的全过程。
第三,构建“文化+道德”并重的教师素养模式。教师自身理论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其教学能力的重要因素,决定着其整体教学效果;而教师道德水平的高低则是其自身品质的表现,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和德行。基于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整体文化素养、道德素养以满足教育教学实践的需要。一是要始终有自我学习、自我进步的意识。教师要实现教育者先受教育,真爱、真懂、真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知行合一的表率。二是不断加强教师自身道德修养。教师务必要自觉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坚持以德立身、立学、施教,争做“四有”教师。
在学校中,学生在课程的教与学中进行知识的输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高度重视相关课程体系的建设,构建完善的传统文化“课程链”,让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依。
第一,发挥好高校思政课的“关键课程”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步离不开高校思政课的建设。实现两者的高效融入需要发挥好思政课的作用,在具体教学内容中应科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做到“主课程‘增容’”[10]85-87。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指导学生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辩证思维、实践精神等哲学思想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领悟,并能够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辩证地看待其中的精髓与糟粕,提高学生的分辨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中要引导学生从“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视角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历程及其理论成果;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中,引导学生紧跟国家发展的整体趋势,掌握相关的理论继承与发展,尤其是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这一重要论断,特别要阐释好传统文化自信等。
第二,发挥好传统文化专业课的基础作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学科支撑,用优质的专业课作为载体促进传统文化弘扬发展,并在其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文化发展需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推动“开设特色性传统文化通识课程”[11]35-41,以供学生选择。另一方面,开设中华传统文化实践性课程,将传统文化中的理论以多元、生动的实践形式表现出来,通过浸入式体验教育,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三,发挥好各学科专业课程的渗透转化作用。由于专业限制,不同学科体系下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受程度不尽相同。因此,在充分发挥好思政课及传统文化专业课作用的同时,各学科各专业要做好课程思政建设,在课程思政中实现两者的融合。尤其是针对理工科的课程,有些专业课程中所包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相对不明显,这就要求在课程建设特别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过程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适当的课程、适当的内容、适当的讲授环境相结合,展现出课程思政育人的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成与实现容易受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社会环境等“融入”双方多方面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导致工作完成效果不佳,这就需要价值观这一具有汇聚精神力量作用的驱动力发挥作用。它作为社会主流价值形态,能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时代精神集于一身,传递出共同的价值目标与价值追求,不仅能够规范大学生的基本行为规范,而且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将“自我”与“社会”“国家”相结合,不断提高自我的精神境界。因此,高校要坚持价值观为导向,形成崇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风尚。
第一,以校史、校风、校训为契合点,形成特色精神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中的培育与践行是立足于高校发展实际的,是与校风、校训等紧密相连的。因此,高校要以价值观为基点,将传统文化与校史、校风校训结合起来,寻找在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等方面的契合点,则会形成独特的高校精神,因地制宜的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同时,充分发挥学校的校史馆、文化馆等体现学校整体变革历程的文化主体的作用,深入挖掘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因子,彰显其作为德育和人文教育基地的育人功能。
第二,以主题活动为承接点,拓宽实践教育平台。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能够推动学生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次体验和认知,进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相应价值观念的养成。因此,高校要以价值观为逻辑起点开展社团活动、学生工作,如“大学生廉洁教育”、传统节日纪念活动等传统文化主题实践的常规化,推动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深层次体验和认知,以此提高其传统文化素养。并且高校还要逐渐实现相关主题教育活动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常规教育模式,将核心价值观、高校精神及优秀传统文化与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相联系。
第三,以新媒体技术为切入点,构建校园大宣传格局。新媒体是较传统媒体而言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时效性强的新型媒体形式,它能为“融入”工作提供更多丰富的内容、有效的传播渠道及便捷的交流互动形式。因此,要通过新媒体技术使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变得鲜活起来,坚持以价值观为导向,在叙事和表现形式上选择更宜于新时代大学生的接受方式。同时,还要继续发挥传统媒体的宣传教育作用,实现新旧媒体优势互补,逐步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模式。
总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和重要表现。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精准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将其精髓之处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推动高校思政工作向好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