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学,文化养老。老年大学拥有先进的教学设施、优秀的师资队伍、完善的管理制度、良好的教学环境、丰富的课程设置,越来越受到广大老年朋友的欢迎。在老年大学,老年学员学到了喜欢的知识,实现了曾未实现的理想,结交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尽情展示着自己的才艺。老年大学成为老年人颐养天年的最佳选择,它提升了老年人的思想境界,涵养了老年人的精神气质,使其成长为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新时代“三有”老人。
名师敬业,传承经典。老年大学的教师不仅学术精湛,而且具有敬业精神,乐于奉献,他们把知识传授给学员,以人格魅力赢得了学员的尊重和爱戴。在他们身上,学员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学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通过文化的传承,老年大学凝聚了蓬勃向上的朝气、奋发有为的锐气、富含家国情怀的志气。
老有所乐,陶冶情操。随着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积极推动,老年人受到的关怀越来越多,他们的兴趣爱好不断被激发。在重拾旧时梦想中,老年人进一步陶冶情操,实现了“老有所乐”。
厚德载物,初心不忘。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屈的坚毅性格和容纳万物的广阔胸怀。老年人的初心使命就是传承这种精神,传承优良家风、传承优秀文化、传承优美品格,为党和国家培养坚强可靠的接班人。这是老年大学的重要使命,也是老年大学精神的组成部分。
(辽宁省鞍山老干部大学 赵英斌)
爱党爱国是老年大学政治立校的根本。笔者所在的安徽省寿县老年大学创立于1992年,是在老干部乐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过30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占地5500平方米,开设28个专业、42个班级,学员人数达760人、2600人次的现代化、功能性强的省级示范性老年大学。回顾既往,笔者深切感受到,老年大学发展的蒸蒸日上,党的领导是关键,政府的主导作用是基础条件,没有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就不可能办好老年大学,更谈不上规范化建设。
明德守正是老年大学建校办学的准则。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自强自信,守正创新”,这为老年大学建校办学提供了方向和遵循。同时,老年大学作为老年学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积极倡导明德守正、老有所为,可以帮助老年学员摆脱消极情绪,引导他们过上精彩的晚年生活。
乐学勤思是老年群体高质量生活的途径。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热爱学习、勤于思考,热心并努力尝试新生事物,适应并应用智能技术。老年大学帮助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时代发展和革新,享受新时代带来的便捷和新鲜感,“不知老之将至”成为老年人乐学勤思的美好境界。
创新争先是老年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老年大学要想步履坚实、久久为功,必然不能停止创新争先的脚步。只有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推陈出新,老年大学才能越办越好。■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老年大学 王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