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部门在气象高等教育中的角色定位探析

2022-12-28 10:21吴鹏飞鲁晶石金安涵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气象部门气象

吴鹏飞 , 鲁晶石 , 王 昀 , 龚 嫄 , 金安涵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4 2.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0 引 言

200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多数行业高校隶属关系发生了改变,不再由原行业部门管理,其人才培养无论在规模、质量还是知识技能体系上,与行业需求存在一定偏差。由于高校是国家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主体单位,有关行业特色人才培养的研究和实践多数着眼于行业高校的办学改革、定位调整和模式创新,以适应高等教育变革和行业发展需求(张主社和吕宏伟,2007;李健等,2019;别敦荣,2020;胡文君和宋超,2020),鲜有研究对行业部门如何调整定位、创新举措以在人才培养中更好发挥作用提出分析和对策。但是,不能忽视行业部门作为行业高等教育重要参与者和实施者的角色。

气象行业与气象高等教育的关系亦是同理。在党的领导下,气象部门不断深化改革,推进了我国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其职能已从过去单纯的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发展到今天的气象灾害预警预报、高影响天气研判、应对气候变化、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领域方向,使得气象部门对人才的需求也日趋多元化。《中国气象科技发展规划(2021—2035年)》要求按照全链条、一体化布局思路和系统谋划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汇聚优势力量构建气象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等,这向气象部门和气象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明确气象部门在气象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和职责,进一步融入气象类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助于气象部门和高校各自发挥其优势,使得高校人才培养进一步紧贴当前及未来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气象部门在气象高等教育中承担的角色

1.1 指导和引领者

20世纪50年代初至90年代末,行业部门是行业高校的领导和管理者。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建立了与行业经济运行相匹配的教育体系,即行业高校。行业高校是具有行业背景、服务面向及相应学科特色的大学(刘献君,2019),它以行业为依托,围绕行业需求,针对行业特点,为特定行业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王亚杰等,2008;张炜和汪劲松,2020)。当时,南京气象学院、成都气象学院等高校气象行业高校的发展规划、招生计划、事业拨款、专业开办、领导选任、毕业生就业分配等都由行业主管部门中国气象局决定(别敦荣,2020)。

21世纪初至今,多数行业高校在划归教育部或地方以后,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也随之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划和调整,行业与高校在发展目标、运行规则、组织结构和财政渠道上产生了差异(别敦荣,2020),但行业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之一是服务行业需求,因此尽管行业部门不再是其直属的领导和管理者,但仍对其扮演指导、引领者的角色。为统筹推进高校气象学科建设和气象人才培养,建立多方协同育人机制,2002年起,中国气象局先后与20余所高校签署局校合作协议。2015年教育部、中国气象局联合发文《教育部 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并由中国气象局牵头成立全国气象教育联盟,旨在更高层面上推进行业、企业、院所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多方合作(李健等,2019)。可见,尽管隶属关系变化了,气象部门始终对气象行业高校的人才培养发挥引领和指导作用,气象行业高校既要遵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又要紧密围绕气象行业需求培养专门人才,同时遵循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和气象部门“双指挥棒”。

1.2 支持与合作者

高等教育体制划转之后,为突破发展瓶颈,在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支持下,行业高校和行业部门纷纷开展合作共建,行业部门由原先的管理者变身为行业高校的支持与合作者。中国气象局指定科技司下设的科研院所处专门负责局校合作,在与高校建立合作以来,在师资交流与培养、教材建设、人才培养计划、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与高校开展了深入合作,在政策和经费上对合作高校也予以了一定程度的支持。2018年《中国气象局关于深化局校合作工作的意见》提出深化局校合作的总体目标和12条举措,其中优化育人机制的举措内容涵盖学科专业设置、招生就业、教育教学、研究生培养、实习实践等多个方面,例如,建立气象部门与高校紧密合作、共同发展的新模式,把局校合作工作融入到气象事业发展的总体布局中等。该文件把局校合作摆在了较高层面,把高校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行业现代化的持续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越来越广泛深入,行业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参与度也会越来越广泛而深入。

1.3 参与和实施者

行业部门与行业高校之间关系密切、合作模式多样,并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行业部门一些高水平专家和业务人员往往担任高校相关专业的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或实践实习导师。联合开展产学研,双方人员共同组建教学团队承担教学任务、建设课程和编写教材等。如:全国气象部门目前大约有四十余名业务专家担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兼职博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气象局国家首席气象专家承担了该校《天气预报综合实习》《生产实习》《农业气象情报预报》等课程,国家级气象先进工作者到该校讲思政课以激发气象专业学生对气象事业的热爱和对气象专业的学习热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每年安排近千名气象类本科生在大四寒假至开春这一时段回户籍地所在的气象部门进行实习,由气象部门业务人员以“师徒关系”指导其业务实习。中国气象局还面向高校立项教材基金、软科学项目,出资在多所高校建设多普勒天气雷达、气象台和综合观测基地等气象实习实践教学平台。

因此,气象部门不仅对高校气象类专业人才培养发挥引领指导与合作支持的作用,实际上更是气象高等教育的参与者和实施者。

2 当前气象部门参与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局校双方角色定位亟待进一步厘清

在气象类高校的育人实践中,气象部门所扮演的角色定位并不十分明确,往往仅停留于指导、引领、合作层面,而对其作为气象类高校人才培养参与者、实施者的角色认识不足。气象部门常常把自身仅定位于气象人才的需求侧一端,且较多立足于自身角度考虑问题,把人才的使用和培养割裂开来,而对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人才培养规律、行业高校实际情况等缺乏清晰认识,没有实质性融入作为供给侧一端的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当中。另一方面,气象类高校从行业部门得到的信息、资源等支持相对有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无法得到切实解决。这就导致尽管目前局校双方开展了较为多样、深入的合作,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气象类高校人才培养与气象行业需求存在偏差这一问题。

2.2 常态化协同育人机制亟待建立完善

自行业高校划归地方后,许多行业部门的人事教育部门职能变为人事部门,它有人才招聘、组织在职培养培训等功能,但由于体制变化,不再有专门指导、规划和推进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职能,也无专职部门和人员负责该工作。目前,气象部门与一些高校签署的合作协议多数内容停留于纸上,没有坚持定期召开高层联席会议,负责局校合作具体事项的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之间也无常态化磋商推进。无论是双方日常的协调联络,还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推进落实等方面都缺乏长期、成熟的机制。双方在人才培养上的协同性不足,即使是定向、订单式培养,对学生培养的过程管理、督促仍然不够。文中对22家省级气象局人事处问卷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人事处对本单位定向培养的在校本科生在思想成长、学习生活、未来规划等情况了解较为不足。随机接受调研的20名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习的气象专业定向生均反映,其每年与定向所属单位人员接触交流的次数仅有1—2次。气象部门更未融入、渗透到高校教学大纲与教材编写、实习计划制订、学生思政及身心健康等具体环节。

2.3 人才培养供需脱节较明显

首先,高校人才培养规模与气象部门需求不匹配。行业高校在划归地方后,其办学定位发生改变,为了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不再完全遵循行业需求。目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已发展为有77个本科专业、涵盖9大门类的多科性院校,其气象类本科招生数量在招生总数量中的占比仅约1/5。同时,高校人才培养的周期性导致其人才产出往往滞后于气象行业需求,气象部门招聘计划下达和高校制定招生计划之间较难精准衔接。根据调研结果,全国各省气象单位一致认为当前气象部门人才短缺,有2/3的省份无法完成当年招聘计划。因此高校人才培养在规模上与气象行业需求存在较大不匹配。

其次,高校人才培养的内涵与气象行业需求不吻合。划归地方后,气象行业高校须遵循其自身的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在气象人才的培养计划制订、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过程管理、实习实践等重要环节上均较少有气象部门的参与,因此学生在思想情感、知识体系、实践经验等方面均与行业实际用人标准、需求匹配上脱节。自开展局校合作以来,部分高校主动征求中国气象局及各省气象部门对其招生计划和培养方案修订稿提出意见建议,但气象部门并不作为相关工作委员会成员深入参与其中,更未融入到教学大纲与教材编写、实习计划制订、学生思政教育及身心健康等更加具体的环节。在对气象部门的调研中,42.9%的单位认为,新入职的高校毕业生对气象部门业务的熟悉程度不够,存在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严重、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而且对气象精神与文化的认同感不足。

3 气象部门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2022年,国务院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擘画了国家气象事业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提出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天气机理等基础研究和强化地球系统数值预报模式、气象装备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开展暴雨、强对流天气等大气科学试验,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计算与气象深度融合应用;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气象重点领域项目、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加强气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气象人才培养、优化气象人才发展环境等。这些对气象部门和高校而言,既为其指明了未来努力的方向、提供了更宽广的实现自身快速发展的空间,也提出了新的使命任务和挑战。气象部门和高校应在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中进一步明确角色与定位,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与优势,优化机制,强化联动与协同,更好地助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3.1 气象部门应明确在人才培养中的角色与定位

气象部门要转变观念、角色变身,不再只是高校毕业生的接收者,还应是气象行业人才招生、培养、毕业等全过程的参与者;不再只是气象行业高校人才培养的引领者、指导、支持与合作者,更应是气象类高校育人工作实际中的实施者,要全面渗透到高校的办学过程中。首先,局校双方的工作目标要明确且高度统一,即紧密围绕气象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对业务科技创新与人才需求这个导向,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资源,共同培养符合当前及未来行业发展的高水平人才。其次,局校双方均是气象人才培养的实施者和参与者,高校大学生是双方共同关心和培育的对象,在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分工要有明确区分、彼此无法替代,在育人的各个环节要实现无缝隙对接。如:当气象专家与高校教师共同承担一门课程教学时,在教学内容上,校方教师讲授内容以理论为主,局方教师以教授实践业务案例为主,双方各有侧重、互补长短。

气象部门还要与教育部、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一道,加强整个气象行业高等教育的顶层设计和规划,把气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质性纳入气象事业改革发展规划,强化气象部门对高校人才培养上予以引领指导的角色,熟悉气象高等教育规律,指导高校做好气象相关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等短、中、长期规划。气象部门要强化对高校育人工作的贡献度评价和分类支持,使气象高等教育得到较长远和快速的发展,更好地支撑气象行业发展。

3.2 创新局-校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

气象部门与气象类高校之间需要打破原有体制机制壁垒,建立常态化、畅通的联络沟通与协同育人机制。

首先,行业部门和高校均需专设对口的指导、联络和跟踪推进机构,专门负责双方信息传达和具体工作层面的沟通协调,要明确职能,要制订每年的工作计划并付诸实施。中国气象局从2002年起先后与20余所高校开展局校合作,明确了由科技司科研院所处负责局校合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也于2007年前后成立局省共建办公室,专门负责与气象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合作事务的统筹协调。但这两个对口的专设机构在实际运行中,对自身职能定位并不明确,在协调各自单位相关部门开展工作方面没有抓手;也未制定出推进局校全面深入开展常态化合作的目标、思路和具体措施,双方开展的合作呈点状,没有形成常态化、稳定的线、面格局。

其次,双方应共同设立高校气象相关专业的建设、教育教学等相关事项的指导委员会,围绕行业当前与未来的发展需求,指导、统筹和规划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与建设、招生计划、培养方案、实习实践、教材编纂等。相关指导委员会必须挂靠专职部门,负责规划和落实具体工作。2011年中国气象局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联合召开“气象类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会上商讨成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类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但未得到落实。2015年中国气象局牵头成立全国气象教育联盟,至今相关工作仍停留在该阶段,没有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机制使之落实到具体工作层面。

再次,建立健全配套保障机制和评价考核机制。要部分打通气象部门与高校间人、财、物渠道,实现师资、场地、资料等相关资源的调配与共享。如:气象部门的专家参与到高校授课,高校教师到行业部门交流,学生到行业部门实习等,双方需在工作条件和待遇等相关方面给予稳定的政策、资金配套。同时,要把成效评价考核作为督促相关单位调整改进思路措施作为在政策与经费上支持的依据,“撒胡椒面”式的资源分配无法起到激励效果。《纲要》提出,要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气象人才评价体系。实际上,还需要建立一套针对气象高校在气象人才培养综合性的以及单个项目的评价标准。多年来,中国气象局面向高校和下级气象单位持续资助气象软科学项目、局校共建教材项目等局校合作项目,但在后续的项目成果对气象事业及人才培养的贡献度方面缺少评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2018年开始,与多省气象部门推进“三百工程”、气象学生赴生源地实习以及气象骨干来校访学等系列措施,但终因缺少常态化的保障机制未能持续推进,而且相关部门也未跟踪和考查这些具体合作事项的成效,无法为后续推进合作提供支持。

3.3 气象部门切实参与高校育人全过程

气象部门作为气象高等教育的参与者,其相关的单位、人员乃至政策、资源应与高校人才培养全方位、全过程地渗透融合。

首先,气象部门应指导和帮助高校明确相关专业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做好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使其顶层设计紧贴气象事业发展需求。《纲要》提出,要鼓励和引导高校设置气象类专业,扩大招生规模,优化专业结构,加强气象跨学科人才培养,促进气象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交叉融合,形成高水平气象人才培养体系。气象部门应推动高校了解和熟悉气象行业自身发展规律、发展目标与规划,使高校更好地瞄准气象行业需求定制路径措施。气象部门要综合评价和考察相关高校的学科专业特点与实力、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与水平,在政策和财政上采取分类指导和支持,使之充分发挥各自高等教育优势,更好地服务行业发展。另外,高校学科专业发展的“一枝独秀”不可持续,每个优势学科都需要若干基础学科、交叉学科的支撑,气象部门还需要对高校对口专业的支撑学科提供指导支持,协助它们向外拓展办学资源,鼓励高校多学科协调发展,避免“营养失衡”。

其次,气象部门要真正成为气象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实施成员之一,渗透式融入高校育人全过程。切实建立健全各类常态化协同机制,双方围绕气象行业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与高校共同协商、科学制订招生计划和培养方案。联合组建教学团队共同授课、编写教材、教学大纲和建设课程。共同培育和树立教育名师、教育教学成果奖等典型。共同关注在校学生的思想心理成长,把行业元素融入高校思政,把气象精神和气象文化融入校园文化、贯穿教育教学和日常教育;共同开展实习实践和推进产学研;推进气象部门人员与高校师生的交流;加强定向生培养和过程管理,增进学生对气象行业的认同感和情感;加强大学生学业、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观的引导与指导等。双方甚至要把人才培养协同合作前置到高中及以前阶段,把就业工作前置到在校阶段。如,共同加强对中、小学的气象科普宣传和高考招生宣传,激发更多学生对气象的兴趣,较早树立未来从事气象事业的理想信念;把大学生气象业务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提升转化为大学课程或学分等等。这些具体工作都必须把职责和任务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并进行常态化、体系化实施,有相关政策和部门要负责跟踪和监督。

4 结束语

实现气象高质量发展目标亟待培养造就一批气象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气象高等教育既是气象行业高校的重要使命,也是事关气象行业长远发展的重要环节。提升气象高等教育水平,使之更好地服务气象行业发展,符合气象行业与气象类行业高校的共同利益。对于气象高等教育,气象部门不仅肩负引领、指导、支持之责,更是气象人才培养全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者与实施者。气象部门应明确自身角色和职责,更好地渗透、融入到气象高等教育当中,推进行业高等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使之更加契合行业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气象部门气象
气象树
环球图说
《中国农业气象》征订启事
专栏:红色气象 别有洞天
中国气象“风云”
基于价值链模型的气象部门增值型内部审计新模式初探
2018年全国气象部门政府网站测评研究
大国气象
加强新时期气象部门财务管理与监督的思考
胸中藏气象 笔底挹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