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亮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 郑州 450064)
新时代下的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促进了体育事业的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的需求。在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应当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积极作用,然而,在现阶段的发展中,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却暴露出一些问题,许多传统体育项目逐渐淡出人们视野,包括一些具备民俗性质的传统体育游戏也濒临失传,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各类传统体育项目都凝结了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不仅符合中国人的生理特点,而且凝聚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因此,必须重视新时代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问题,积极把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机遇,通过科技创新、产业耦合、制度与管理体系创新、新媒体宣传等不同方式促进民族传统体育获得新的发展。
新时代是回归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新发展的历史阶段,而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且在“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战略的导向下,民族传统体育更应当积极把握历史机遇,在新时代背景下发挥出服务人民、造福人民的新价值。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强调在文化自信建设中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民族传统体育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同时也以文化为基础实现新的发展,必须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期间不断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建设文化自信为民族传统体育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了顶层战略的支撑,在文化自信建设期间,需要针对优秀传统文化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这同样可以成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工作方针。
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积极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做好濒危传统体育项目的继承,将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与全民健身工程相融合,强化民族传统体育的顶层战略指引。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继承和发展成为“体育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弘扬传统体育文化、传统体育精神,也能够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新时代发挥出新的价值,实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创新发展。与此同时,民族传统体育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赓续历史文化脉络、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经济是文化的决定性因素,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其发展必然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在2018年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之中,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应当推进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旅游等行业的融合。在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的形势下,旅游行业逐渐成为部分地区的重要产业之一,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符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需要以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和保护为前提,实现体育行业的深化改革,增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活力,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体育产业、现代商业的协同发展,对于推动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播,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经济作用,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形势下,体育产业与医疗产业、旅游产业、教育产业的融合也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积极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经济价值,提升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经济效益,凸显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使其成为中国对外展示的特色名片。随着 “健康中国”、“全民健身”及“体育强国”等战略的落实,体育与医疗、教育、旅游等行业的融合发展趋势愈发明显。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产业的融合,既可以为现代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产业增长点,也能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提供契机,使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体育产业的马车上实现飞速发展。在两者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民族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产业各自存在的优势,实现优势的交融互补,使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具有新的方向,发挥其经济价值。
新时代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这一点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尤为明显。早在1997年,在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联合下,民族传统体育学被正式列为体育学下的二级学科,而在《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管理办法》中,我国55所高等院校开设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及相关专业,同时,多所高校中的该专业已经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名单。在高等教育事业的助推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必须紧紧抓住一流学科建设的机遇,提升专业学术水平,增强专业办学实力,同时,通过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工作,可以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培养、储备优秀人才,强化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人才支撑。
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近40年的发展中,受到现代化进程以及西方文化的影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陷入困境,现阶段能够实现稳定传承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足30个。与此同时,受到西方体育文化观念、文化因素的影响,社会公众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认同度越来越低,表现出情感淡化、认同缺失、理论体系建设不足、人才储备和人才支撑不足的情况,我国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处于发展困境。因此,更需要重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大方向,有力抓住时代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带来的机遇,通过多种措施共同推进民族传统体育的有力发展,激发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活力。
新时代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制度建设存在漏洞、产业融合不足导致发展滞后、认同缺失以及文化壁垒下的传播困境。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在新时代下的发展必须准确把握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困境,辩证地看待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挑战,化挑战为动力,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在新时代实现更强有力的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需要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通过制度明确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坚持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同时通过立法工作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提供法律基础。早在1995年,我国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在随后的20多年内,又相继出台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这些法律文件、政策文件的保障下,我国体育事业、体育产业获得迅速发展。然而,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方面,我国并未出台专门的法律或政策文件,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立法针对性不足,在这一点上可以借鉴韩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立法先行”经验。现阶段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缺乏精准的靶向性政策扶持,并未做好针对性工作,这是现阶段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由于制度和管理体系建设有待完善,这也导致当前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缺乏有效的多元共治体系,各部门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未能实现通力合作,存在九龙治水的情况,出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多头治理。同时,由于多头治理的存在,一些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措施在基层落实的过程中不到位,未能将具体的政策措施执行到位。
此外,部分地区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期间,制度和管理体系建设存在西化的情况,运用西方体育事业的管理制度来管理民族传统体育工作,导致出现管理活动不适应的情况,也未能突出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本土化特点,因此,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管理制度的本土化创新也是未来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重要内容。
国民经济形势的变化使体育产业发展面临新常态,现代化体育产业发展迅速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仍然较为落后,甚至存在形式主义的情况。一些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空有民族的外在,其内在根本还是现代体育产业的发展模式,并未突出产业的民族性和传统文化元素。与此同时,产业融合需要精通体育知识、商业知识和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但是现阶段的复合型人才极度匮乏,无法发挥人才的支撑性作用,无法促进产业融合的深度开展。
产业融合发展还需要财政资金的支持,然而,从现阶段各级政府的财政情况来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获得的资金支持明显不足。体育事业所占经费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占比不足1%,更遑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此外,部分地方政府在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和文旅产业的融合过程中,习惯于将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文旅产业的配角,而过度关注民族传统体育的经济效益,忽视其文化效益,体育项目的发展出现功利化和形式化的倾向,产业融合出现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失衡的情况。
广义来看,民族传统体育属于文化的一种,而文化要想获得传承和发展,就必须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同。现阶段随着全球化的逐步深入,文化领域的交融也更加深入,在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下,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面临着社会公众认同缺失的困境,部分国人受到“西方中心论”的错误影响,没有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及其所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应当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发展理念,坚持以民族传统体育为主体,积极借鉴其他民族在体育方面的可取之处。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需要实现体育文化的传播,但是我国现阶段的文化传播工作相对不足,尤其是在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我国更是处于被动状态,导致社会公众的民族文化认同感相对不足,未能让更多的人领略到民族传统体育及体育文化的魅力。
体育作为文化的一种,取决于一个国家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情况,同时代表了这个国家文化的繁荣程度,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综合体现。因此,为了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入手,分别是制度和管理体系建设、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耦合以及新媒体助推体育文化传播。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需要积极发挥制度和管理体系的保障性作用,打破制度方面存在的弊端,以制度创新和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具体而言,主要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
第一,做好顶层设计,强化针对性立法工作开展,针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进行针对性立法,通过法律文件、政策文件推动制度建设,同时明确各方职责,不断推进民族传统体育管理体系的完善。通过顶层设计和立法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发挥各级部门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期间的领导和协同作用,实现上下联动,循序渐进推进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发展;
第二,推动多方共治机制的建设,积极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并引导各方力量有序参与,尤其发挥社会资本力量,强化社会资本对传统体育事业、传统体育产业的投资力度,在资本的推动下使民族传统体育焕发出新的活力;
第三,强化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监督考核工作,针对各地区、各级政府、各单位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的工作成果进行严格考核,准确把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进度。例如,针对高等院校内部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情况做好进度汇总工作,强化对民族传统体育和高等教育融合的指导,使高校单位主动承担起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重要职责,通过教育途径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新的发展,并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培养和储备优秀人才。
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通过科技创新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借助数字经济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赋能。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推动体育部门、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形成合力,积极把握新时代背景下科技发展带来的机遇,坚定不移地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创新,从而以科技助推体育发展,以科技促进体育强国建设。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创新发展需要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产业、文化产业、教育产业、旅游产业以及医疗产业的多元耦合,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推进民族传统体育与这些产业的融合,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智能化、现代化和多元化发展。与此同时,为了促进产业之间的耦合,需要积极培养精通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产业耦合提供人才支撑,发挥人才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之中的关键作用。各级政府需要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医疗、教育等产业融合过程中的资金支持,做好财政资源的优化配置,适当增加产业耦合所需的资金,并鼓励相关单位在产业耦合期间积极开源节流,通过自主经营增加收益,发挥民族传统体育在各行业中的经济效益。
民族传统体育在新时代下的发展需要突出其文化属性,展现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特色、民族底蕴,展现中华儿女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因此,相关部门需要积极借助新媒体带来的传播优势,通过新媒体方式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传统体育,感受到民族传统体育的魅力。同时,也要邀请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人或者研究人员做好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解读,深入剖析民族传统体育背后的文化因素,从而在社会范围内让更多的人对民族传统体育产生文化认同。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第一,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现代媒体的融合,借助各类媒体软件、社交平台展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让网民感受民族传统体育魅力并促进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第二,加强地方民族传统体育传播融媒体中心建设,综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推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地区性传播;第三,完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名录建设,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申报成功之后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
本文从新时代背景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机遇出发,文化自信建设、产业融合以及新时代的发展诉求都为民族传统体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同时,相关部门需要重视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期间存在的制度建设不足、产业融合失衡、文化认同缺失以及传播受限等问题,进而在未来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期间完善相应制度,并推动产业多元化耦合,强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