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园艺教育范式创新”课题组
耕读修业:现代园艺教育范式迭代创新
“现代园艺教育范式创新”课题组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128)
教育范式是指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才培养行动结构及其现实效果。“耕读修业”是湖南农业大学在长期的园艺教育实践中通过迭代创新而形成的一种现代园艺教育范式。在这一范式中,“耕”是指新型专业实践,当前的特殊方式是社会服务的嵌入式行动;“读”是指专业知识结构的系统建构,当前的主要路径是科教融合与学术育人;“修”是指思想道德修炼,当前的基本策略是优秀思想文化资源育人;“业”是指事业表现,当前核心任务是鼓励“以农为志业”。迭代创新是一种创新的模式,意为基于结果反馈和目标导向的持续改进。
在湖南农业大学园艺教育“耕读修业”范式中,“耕”是一个首要维度。我们应清楚其内涵及其在长期的园艺教育实践中发生的变化。
耕是一种古老的农业生产活动,其初始含义是指用犁来翻地和松土。随着工具的进化,耕的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耕”也常常被引申为某人长期致力于某项活动或事业。从文化的角度来说,“耕”是一种文化,“耕”与“读”的结合则形成了所谓的耕读文化。耕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生命力的一种文化,其中体现了知行合一的价值理念。
基于耕读行为和耕读文化,人们提出了“耕读教育”的概念。所谓耕读教育是基于教育的内容而构建的一个教育项目,也就是“耕”的教育和“读”的教育的整合,侧重点是培养学生耕的技能与读的习惯。教育部在2021年8月的《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指出,“耕读教育不仅是亦耕亦读的教育方式,也是情怀使命、价值追求、生命与人文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涉农高校加强耕读教育要以扎根‘三农’为关键、以培养知行合一为重点,既要强化学生耕读文化学习,增强学生爱国爱民之情怀,又要把教育教学与农业生产实际相结合,着力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现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在《工作方案》中,“耕”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也具有了新的功能,即“耕”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不难发现,“耕”已经具有了专业实践的意蕴。
在现代大学教育中,专业实践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提出了“育卓越农林新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培养的规格与层次上设置为“对接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要求,着力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一批多学科背景、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赖于一个更合理的专业实践体系。现代园艺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工作,园艺教育需要探寻更有效的专业实践路径,这一问题可以表述为如何去“耕”。这也是高等农林教育所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现实问题,而解决思路则是要探寻新的专业实践方式,实现新时代园艺教育中“耕”的进化。
湖南农业大学的园艺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头是始于1903年创办的私立修业学堂农学部。1958年成立湖南农学院园艺系,开办果树、蔬菜、茶学等本科专业,园艺教育迎来了新的开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园艺教育快速发展,2000年前后形成了一个“本硕博”有机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随着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主题,以及新农科建设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项本土化探索,园艺教育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在这一过程中,园艺专业实践完成了一轮进化。
(一)田间教学作为一种传统的专业实践活动方式
田间教学也即在田间进行教学,田间成为课堂,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和一定的生产性。早期的园艺教育专业实践方式主要是田间教学和棚间研学,学生在现场观摩和实际操作过程中训练园艺生产的基本技能,掌握园艺生产的关键技术。
园艺诞生在远古洪荒的时代,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园艺产品一直以来都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农业生产遵循“以粮为纲”的方针,园艺产业的发展相对缓慢,品牌化率比较低,主要通过密集的田间劳动来促进产量的增长。在园艺产品种类不太丰富、园艺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相对低下的时代,园艺专业实践活动方式只能是田间教学与棚间研学。随着高新技术在园艺生产领域的不断推广与应用,以及农业全产业链的打造,专业化与规范化程度也不断提升,出现了果树园艺、蔬菜园艺、观赏园艺等,园艺专业实践活动也变得越来越丰富。
在现代园艺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田间教学”被融入实践教学环节中,如园艺学院的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就有植物学教学实习、植物生理学教学实习、土壤肥料学教学实习、植物保护学教学实习、园艺生产实习等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都会不同程度地开展田间教学或类似于田间教学的生产性实训活动。
(二)嵌入式社会服务行动作为一种新型的专业实践方式
目前“耕”的一种特殊方式就是嵌入式社会服务行动。嵌入式社会服务行动就是把技术服务嵌入产业,深度服务和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嵌入式行动本质上是一种需求导向的行动。目前,我国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版图中的重要内容,园艺学科的社会服务也因此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科社会服务的嵌入式行动有不少成功的个案,其中刘仲华院士团队对安化黑茶产业的技术服务极具典型性。这一团队把“黑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很好地嵌入湖南安化县的黑茶产业,使“安化黑茶”成为湖南省重要的区域公用品牌,强力推进了中国黑茶产业提质增效与快速发展。社会服务的嵌入式行动的另一个案例是王仁才教授在湘西凤凰县创办的猕猴桃科技小院,推出了“凤凰红心猕猴桃”品牌。科技小院既是一种社会服务模式,集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于一体,同时也是一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2022年7月,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建设一批科技小院的通知》,要求“把农业农村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巩固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协同合作的政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组织协调和条件建设,确保科技小院人才培养方案高质量实施,推动研究生教育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与农业农村发展紧密结合,引导广大研究生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绽放青春风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目前科技小院已经在研究生教育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随着科技小院的数量的增长,有可能成为本科教育的重要资源。
“耕”的进化不会停止于某一确定的状态,未来还会加速进化。随着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智慧农业快速兴起,我国的农业现代化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园艺专业实践必将发生新的变革,“耕”的新一轮进化很快就会到来。
在“耕读修业”范式中,“读”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维度。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要落实为具体的教学改革行为。湖南农业大学的园艺教育在教学改革方面的探索是有成效的,这种成效整体上表现为“读”的重建。
“耕读”基本的解释是既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又开展读书活动,“耕”“读”两种活动是相互伴随的。在园艺教育的“耕读修业”范式中,“耕”与“读”是同一个范式中的两个培养维度,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如果“耕”特指园艺专业实践,那么“读”则指专业知识结构的建构与专业知识素养的提升。显然,“读”有教学活动的参与,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耕读修业”范式中的“读”也可以理解为是“教学”。
教学是一种最基本的教育实践活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过程即知识建构的过程,这种建构是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并且也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完成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学习的结果也有自己的解释。该理论认为,知识结构不是人们以为那种直线结构或层次结构,而是围绕关键概念而建构起来的网络结构,包括结构化的知识,也包括非结构化的知识,学习的结果就是建构了结构性与非结构性知识意义的表征。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主张,如,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注重在实际的情况中进行教学,教学要为学习者提供充足的资源与条件,鼓励学习者开展协作学习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人的主体价值予以了充分肯定,对当下的高校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课堂教学是一种经典的教学组织模式,基本方法是讲授法,这种方法具有独白性,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认为教师有绝对的权力对教学过程进行控制和维护。这种教学组织模式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教师的主导性,保证知识的系统性,但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容易使师生之间形成对立式的教育关系,使课堂成为“水课”。“水课”基本特征就是大部分时间教师唱独角戏,而学生则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水课”水平低劣,不符合现代大学教学要求[2]。
2018年国家提出建设高水平的本科教育,推动新一轮的课堂革命。课堂革命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湖南农业大学园艺教育“耕读修业”范式创新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正是读的方式的变革,其结果是学术育人和科教融合成为学生专业知识建构的重要路径。
现代大学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是如何整合科研与教学两种基本活动,共同支撑人才培养”[3]。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促进科研与教学的融合。科教融合的实质是学术育人和科研育人,充分发掘科研的育人价值。2018年《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提出,“大力推动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走上本科教学一线并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水平,完善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制度,实现教授全员给本科生上课”。这背后的缘由可能正是这类高层次的人才更有条件开展科教融合和学术育人。
湖南农业大学的园艺教育在科教融合、学术育人方面的探索制造的一个现实效果就是实现了“读”的重建,推动了“耕读修业”范式的发展。
(1)探究性的教学。学术育人主要是一种育人理念,这种理念要求对教学方法与模式进行创新。探究性教学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提出来的。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通过一系列措施进行探究性教学,如,为新生开设“专业认知实习”课程,引导学生的专业认知,激发学生专业兴趣;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本科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和各类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允许部分高年级的本科生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大部分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选题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直接相关;要求教师淡化教材概念,支持和鼓励教师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把前沿性的研究成果及时融入教学内容,并实现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等等。
(2)融合性课程。在科学研究方面,融合创新成为一种重要的创新方式,在人才培养领域,通过融合性课程和跨学科教育来培养学生跨学科能力和跨职业能力也成为一种新趋势。根据《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新农科要开创农林教育新格局,走融合发展之路,打破固有学科边界,破除原有专业壁垒,推进农工、农理、农医、农文深度交叉融合创新发展。在农林人才培养方面,要对接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要求,着力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一批多学科背景、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教育打破学科壁垒,建立融合式的课程体系。邹学校院士曾在《学习日报》上撰文提出,在新农科背景下,园艺学科的话语体系要进行融合式创新,园艺学科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形成一套互联网+园艺话语,园艺学科与食品安全的融合形成一套园艺产品的安全性话语,园艺学科与农业经济管理的融合形成一套园艺产品的品牌化话语和园艺产业化经营话语,园艺学科与农业工程的融合形成一套园艺产业的工程化话语,园艺学科与都市社会学融合形成了一套都市园艺产业话语等等。
(3)精英化的师资。“精英”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在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里都有取得突出成就的顶尖人物,这类人物可称之为精英。教学精英则可以定义为在教学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教师。教学精英的教学论意义在于,其教学是具有示范性的。另外,教学精英的教学发展也是比较成功的,因而能够为年轻教师的教学发展指明道路。教学精英不是自封的,而是一种制度性承认,如每年教师节前教育部联合中央主要媒体和教育媒体组织评选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就可以看作是教学界的超级精英,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科的石雪晖教授曾经获得过这一殊荣。
大学教学是一个呼唤教学精英,同时也造就精英的舞台。园艺学院一直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并且坚持师资队伍建设的精英化取向。
在“耕读修业”范式中,“修”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维度,也是一条有着特殊内涵的育人路径。这一维度也是不断发展的,但是这种发展又似乎表现为一种更高层次的回归。
在耕读修业的范式中,“修”特指思想修炼。思想修炼泛指个体思想素质的提升行动,而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思想教育则是思想修炼的主导途径。在我国,思想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等。
思想教育的内容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教育的内容也在不断地生成和创新。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到,“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4]。据此,历史必然性教育就应当成为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
思想修炼一方面要坚持学校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又要诉诸学生的主体性。思想素质是学生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学、心理学与教育学上的素质是指人在环境、教育和活动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各种品质与能力,即人的社会特征,而“内化”被认为是素质形成的关键。内化是指外部客观的东西转化为人的内部主体的东西。思想道德的内化正是内化的主要形式,是建立在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之上的,是一种主动的内化。据此,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思想内化,高校要遵循思想素质的形成规律,创新思想教育的方式。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一对概念,这对概念经常被用来分析和解释现代社会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工具理性追求的是一个功利性的目标,试图通过精细的计算来实现利益与效用的最大化,其在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有不同的表现。与之相对立,价值理性则表现为对某一固有价值的纯粹的、无条件的信仰。价值理性通常会赋予选定的行为以“绝对价值”,而不管其结果是否取得多大的成就,行为本身所代表的价值和背后的纯正动机更加重要。
工具理性的膨胀被认为是现代社会的深层危机。马克斯·韦伯认为工具理性过度膨胀的结果使得价值理性的行动倾向相对萎缩,从而导致所谓的“意义危机”,使那些终极的、最高的价值从公共生活中销声匿迹。工具理性会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包括教育领域。工具理性向教育领域渗透的结果就是教育越来越成为一种精致化的规训技术。规训化的教育有一整套技术化和标准化的操作程序,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各种实用技能,扩张人作为工具的性能,导致教化精神的失落,教育陷入了一种难以自拔的误区。这对学校思想教育造成了无形的影响,如何提升和保证思想教育的实效性与时效性成了一个普遍性问题。
近年来,本科教育的“四个回归”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即本科教育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在四个回归中,回归初心特指本科教育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用知识体系教、价值体系育、创新体系做,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不难发现,回归初心意味着要加强本科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高等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湖南农业大学园艺本科教育近年开始重新审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改革思路,就是以优秀的思想文化资源来育人,让思想道德修养更加中国化,让本科教育回归初心。
(一)湖南农业大学的红色基因育人
红色基因是近年来一个颇为流行的概念,在教育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和文化学等许多学科领域被广泛使用。这里的基因是指深层次的精神内核,而红色则象征光明、正义和未来。目前,“红色基因育人”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学命题。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了广大师生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的特殊意义[5]。湖南农业大学也一直重视诠释和传承自己的红色基因。1903年,近代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进步青年教师周震鳞基于“实业救国”的精神创办私立修业学堂。修业学堂是湖南农业大学的源头,于是“实业救国”的精神也就成为湖南农业大学的第一代精神传统。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一种具有特殊内涵的湖南农业大学的红色基因逐渐形成,包括爱国忧民的价值理想、扎根大地的行为风格、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勇于开拓的专业精神等。在湖南农业大学的园艺教育中,主要采取两种方式来实现红色基因育人,一是把红色基因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和专业实践活动中,二是把红色基因渗透到专业文化之中,通过专业文化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袁隆平的科学家精神育人
袁隆平院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是我国享有极高声望的农业科学家,曾经担任湖南农业大学的名誉校长。袁隆平院士一直以来都特别关注湖南农业大学的本科生教育,他曾寄语学生要“做躬行实践厚积薄发的新时代青年”。由于袁隆平院士拥有一种与众不同的人格精神,且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所以他的现场寄语产生了良好的思想教育的效果。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弘扬袁隆平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精神”。袁隆平的科学家精神,如“胸怀祖国、心系天下的大爱精神,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惟实怀真、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等”具有浓郁的育人意义。目前,袁隆平的科学家精神及其育人价值的发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学议题,用袁隆平的科学家精神育人也成为大学思想教育更加中国化的新实践。
(三)石雪晖的爱农精神示范
石雪晖教授是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的教师,2010年被评为全国首届教书育人楷模,2012年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石雪晖教授身上有一种浓浓的爱农精神。2011年《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向石雪晖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介绍,“石雪晖同志始终以自己的所长服务于‘三农’发展,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她深入农村农户、田间地头,帮助农民解决技术难题,足迹遍布全省50多个县市,指导农民新建葡萄园3万多亩,她的手机号码被农民称作‘湖南果树110’。她帮助无数农民脱贫致富,却从不计报酬,多次退还农民寄来的酬金。”这段话语全面地诠释了石雪晖教授的爱农精神,她的教学情怀和爱农精神仍然在激励更多的年轻教师。
一个成熟的人才培养范式除了要有相对完整的行动框架之外,还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在湖南农业大学园艺教育“耕读修业”范式中,“业”可以看作是范式的目标,也即对范式育人效果的一种预期。
在“耕读修业”范式中,“业”特指建立在学业基础之上的事业表现。所谓事业表现主要是指个体事业发展的过程及其结果。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视角来看,事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通向自我实现的过程,而自我实现则是人的一种最高级别的需求。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教育能够提升人力资本,扩大社会人才库,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这是教育的社会功能之一。教育的社会功能是在社会场域中释放的,一般会经过两个基本环节,一是人才的社会输入,二是人才的社会利用。教育功能释放的效果如何,最终会落实到教育所培养的人在社会中的事业表现。
与事业有关的另一个概念是“志业”。志业本质上是一种职业价值观,通常是指被感召而执着投身某个职业。志业也可以理解为被赋予了特殊意义的事业,当个体把从事的职业上升为志业时,其外在表现就是在工作中有持久热情和陶醉感。在“耕读修业”范式中,“业”也具有志业的色彩。
职业的迷茫是指个体对职业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合理的选择,对高校毕业生来说,职业迷茫的后果往往是他所学的专业没能把他导向一个正确的职业岗位。导致个体陷入职业迷茫的原因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外在原因,即职业世界的变化,二是内在的原因,即个体专业认知的模糊。
第一,职业世界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科技发达时代,各种“功率”翻倍,而价格却在不断下降的指数型技术,如网络技术和传感器、无限计算、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正在不断地颠覆商业与生活。学界开始从哲学层面来审视技术变革及其影响,哲学家赵汀阳认为,“超级人工智能作为新技术的代表,就极有可能导致人类的‘存在升级’。所谓‘存在升级’是指某种技术或制度的发明开拓了新的可能生活并且定义了一个新的可能世界,所以它意味着存在方式的革命,而不仅仅是工具性的进步。”他用人类的“存在升级”来描述和预测技术影响下人类生活的巨变。同时,他又提出“可能生活”描述人们的各种生活的可能性。当个体难以适应现实世界的“存在升级”,也不能开创和进入“可能生活”时,他就难免陷入职业的迷茫和社会的适应性障碍。当高校毕业生普遍陷入职业迷茫时,就会出现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第二,专业认知的模糊。专业在社会生活中是指专门职业,在学校情境中则是指专门学业。专门职业与专门学业之间有一个清晰的逻辑关系,即专门学业会把学生导向某个专门职业。专业认知即学习者对所学专业,包括专业的发展轨迹、当下处境、社会需求、服务理想、重要人物、未来走向等的理解和认同。如果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知是模糊的,且这种模糊的认知长期无法澄清,那么他就会陷入专业学习的迷茫,进而陷入职业选择的迷茫。
职业选择要受到个体职业价值观的引导,所谓职业价值观就是对职业的价值判断。在现实生活中,职业价值观极其多样化,但是这种多元化背后可能隐藏着某种价值误区和价值偏差。有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选择工作时最主要的考量因素是薪资待遇,最青睐的就业单位是国有企业,就业创业的首选地点是大城市。这说明当代大学生一方面以多样化的方式来认识职业世界,进行职业选择,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被某些主流的职业价值观所绑架。这一现象与大学生专业认知的模糊不无关系。
2014年 9月湖南农业大学的园艺专业与农学、植物保护、茶学等专业获准开展“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这一项目隶属于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共同组织实施的“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9年《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发布,提出了新农科建设的新使命——育卓越农林新才。“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与新农科建设叠加之后,社会对农科人才有了新的认识,“新型卓越农科人才”的概念被提出,“新型卓越农科人才”有一个重要品质就是“以农为业”,这里“业”是志业的意思。
2019年9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在信中要求我国的高等农林教育“要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其中提到农林院校的学生要有“爱农”的品质与情怀。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农情怀,做到“以农为志业”,这仍然是一个探索中的问题。
第一,用国家战略感召学生。一项国家战略的实施总会给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如,乡村振兴战略就为农科教育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乡村振兴战略旨在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建设必须发展新农科”,并发出倡议,“新农科教育要激励青年学子在农业农村广阔天地建功立业,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湖南农业大学的园艺教育的“耕读修业”范式经过耕、读、修的三个维度的持续改进,在“业”这一维度接受了社会的认同和时代的检验。近五年来先后有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湖南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40多家权威媒体对湖南农业大学园艺教育改革实践及毕业生在园艺产业、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进行了报道。
第二,用时代精神激励学生。时代精神即属于某个特定时代的精神样态,时代精神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先进社会形态及其发展趋势,它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建活动中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时代精神能够为这个时代的社会实践提供内在的持久动力,也是激励当代青年奋斗和成长的持久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寄语当代青年:“当代青年要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开路先锋、事业闯将的形象正是当代青年的理想形象。
改革创新被认为是时代精神的核心。目前,我国正在持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21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大量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年轻人投身其中。对园艺教育来说,一方面要实现人才培养规格的整体性升级,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把时代精神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形成园艺专业的“课程思政”特色,让学生深切理解“以农为志业”对个人和社会的特殊意义,引导他们在强农兴农的舞台上留下青春印记,创造人生价值。
[1] 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EB/OL]. (2021-08-26)[2022-09-23]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109/t20210916_563719.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2] 周光礼,周详.科教融合学术育人——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本科教学的行动框架[J].中国高教研究,2018(8):11-16.
[3] 别敦荣.大学教学改革新思维和新方向[J].中国高教研究,2020(5):66-70.
[4]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EB/OL]. (2016-12-9)[2022-09-23].http://dangjian.people.com.cn/BIG5/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5]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EB/OL].(2022-04-25)[2022-09-23]. https://news.cctv.com/2022/04/25/ARTIhiFPzZTnSrP7Z93Kxq3y220425.shtml.
Cultivating, learning, healing and working:The iterative innovation of modern horticulture education paradigm
Research Group on the Innovation of Modern Horticultural Education Paradigm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
Education paradigm refers to a relatively stable action structure of talent training and its practical effect. “cultivating, learing, healing and working” is a modern horticulture paradigm that formed by iterative innovation in the long-term practice of horticultural education in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 this paradigm, “Cultivating” refers to the new kind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and the current special way is the embedded action of social services. “Learning” refers to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current main path is the integr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and academic education. “Healing” refers to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current basic strategy is to educate students with excellent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Working” refers to the career performance, and current core task is to encourage "taking agriculture as career". Iterative innovation is a mode of innovation, which means continuous improvement based on results feedback and goal orientation.
10.13331/j.cnki.jhau(ss).2022.05.011
G640
A
1009–2013(2022)05–0094–07
2022-09-14
邹学校,刘仲华,李尚群,黄雨洁,杨国顺,王坤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