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媒体融合纷繁复杂的舆论场,党报以其鲜明突出的政治属性,占据了更为有利的舆论高地,承担了责任更大的舆论引导功能,党报新闻编辑也必然承担更多政治责任。媒体融合语境下做好党报新闻编辑工作,不仅是增强报纸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有效途径,还是做好舆论引导、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一环。文章采用文献研究、调查分析等方法,分析党报新闻编辑的作用和地位,梳理和总结党报新闻编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并结合作者多年省级党报夜班工作的实践与思考,提出媒体融合语境下做好省级党报新闻编辑工作应该强化三个意识、反对三种错误倾向,真正将党性原则落到实处,将政治家办报原则落到实处,将舆论引导落到实处。
关键词:党报;融媒体;新闻编辑;对标对表;政治把关;守正创新
中图分类号:G21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2-0154-03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是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载体。坚持党报姓党、政治家办报是做好党报工作的最高原则,党报新闻编辑工作则是将其贯彻落实的最后一关、最重要一环。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当下,党报新闻编辑必须强化对标对表意识、政治把关意识和守正创新意识,积极创新、勇于探索,争做媒体融合发展的践行者与表率,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守土尽责。
坚持政治家办报,始终是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第一位的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准确把握堅持政治家办报的深刻内涵和时代要求,使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展现时代新貌,不负党和人民重托。做好媒体融合语境下的党报新闻编辑工作,是贯彻党报姓党、政治家办报原则的最后一关、最重要一环。
党委机关报是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进入媒体融合时代,党报新闻编辑的地位更加重要,处于报社系统的核心,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直接关系着党报的质量和水平。为广大的读者奉上高品质、高阅读价值的党报,是广大党报新闻编辑的责任和义务。
(一)政治素养
新闻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极强的工作。对于党报新闻编辑来说,首先,要有极强的政治意识,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鉴别力,坚定政治立场。其次,要有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要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大局意识,分清哪些该宣传,哪些不宜宣传,从政治上总揽大局和全局,从客观实际出发,全方位、多角度考虑问题,抓主要矛盾,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二)编辑素养
新闻工作是一项专业程度较高的工作。一名合格的党报新闻编辑必须具备熟练的专业技术知识,编辑新闻稿件时,不仅要时刻注意检查、核对稿件的基本事实有无差错,前后语句是否矛盾,还要不断推陈出新,站在读者角度创新编辑手法、变换报道形式,精心挑选优秀图片增强视觉冲击力。排版时,要胸有大局、合理编排稿件,力求做到在最短时间内对稿件进行组合归栏,编排出高质量的版面,提升报纸的吸引力。
(三)创新素养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面对新媒体冲击,作为党报新闻编辑,必须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及时更新自己各领域的知识储备,切实提升自我实践创新能力,做到工作不息、创新不止。在日常工作中,党报新闻编辑要勇于创新,敢抓选题、善抓选题,特别要有全新的观念、超前的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及优秀的技术,积极学习新技术,丰富新媒体技能。
(四)法律素养
和所有新闻从业者一样,党报新闻编辑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一要学习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基础性法律知识,了解我国法律和司法体系。二要学习《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新闻出版保密规定》等规范,了解新闻报道相关禁区和新闻从业者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党报新闻编辑只有真正做到认真学法、深刻懂法、坚决守法,结合工作实际合理运用各项法律,才能够顺利开展各项新闻宣传工作,切实保护自身合法权利和利益,更好地担当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职责使命。
(五)文化素养
编辑工作是文化工作的一部分,编辑劳动是典型的精神劳动。文化素养是新闻编辑从事本职工作的专业基础。一名合格的党报新闻编辑,不仅要具有基本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还应拥有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较为严谨的自然科学知识。只有如此,党报新闻编辑才能在工作中轻松应对各类挑战,准确判断与识别可能存在的伪科学等,切实提高自身把关能力。
媒体融合时代做好省级党报新闻编辑工作,除了需要具备以上五种基本素养以外,还需要强化三种意识,反对三种错误倾向:一是强化对标对表意识,不做“自由派”,将党性原则落到实处;二是强化政治把关意识,不做“裁缝匠”,将政治家办报落到实处;三是强化守正创新意识,不做“文字匠”,将舆论引导落到实处。
(一)强化对标对表意识,不做“自由派”,将党性原则落到实处
对于省级党报新闻编辑来说,对标对表是政治素质的首要表现。在具体办报实践中,只有不断强化对表意识,把对标对表作为编辑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才能避免以编辑个人的好恶或认知的不同选择稿件编排版面;才能避免在办报过程中“想当然”,避免版面甚至报纸成为个人“私器”;才能坚决杜绝我行我素、各行其道等自由散漫的作风,使党性原则得到贯彻落实。
对于江西日报新闻编辑来说,在工作中既要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标、与党中央重要精神和重要提法对标、与党的新闻宣传纪律要求对标,又要与江西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中心工作对表。对标对表应该深深扎根在每一个党报新闻编辑的脑海中,落实在新闻编辑工作的全过程。尤其针对重大问题、重要稿件、时政活动、评论言论等,都务必与党中央、与省委有关精神对好标、对准表。
那么,如何才能与党中央、与省委有关精神对好标、对准表呢?笔者认为,党报新闻编辑要能够分清主次,把握好轻重缓急,善于弹钢琴。
1.必须以最高标准做好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新闻报道的版面安排
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重要文章精神和党中央重要会议精神,以最高标准做好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稿件的编辑工作。日常工作中,尤其对于要闻编辑来说,关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稿件的版面安排,必须严格与人民日报头版对标对表,绝不能擅自安排,这已成为每日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也已成为工作共识。
2.认真贯彻江西省委、省政府最新决策部署,紧扣当前中心工作
日常工作中,江西日报出版部编辑经常会与报社时政中心等部门同事保持积极沟通,了解江西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最新指示与各项要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最新决策部署,紧扣当前中心工作,以便准确把握,合理安排版面。
3.严格落实江西省委宣传部各项宣传提示
江西省委宣传部是主管宣传思想、社情舆论和新闻媒体工作的职能部门,是江西日报的主管单位,负责传达中央、省委的各项宣传指令。在实际工作中,对于省委宣传部的各项宣传提示,党报新闻编辑必须不折不扣、坚决落实,同时也要积极沟通,反映实际困难与问题,最大限度争取省委宣传部的理解与支持。
(二)强化政治把关意识,不做“裁缝匠”,将政治家办报落到实处
所谓“把关”,就是对新闻信息的具体掌控,就是按照新闻的政治标准和业务要求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和改进[1]。把关能力是新闻编辑必须具备的最基本能力,也是检验新闻编辑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有人说,党报新闻编辑就好像一名裁缝,要对党报文章进行“剪裁”和“缝补”,在“缝缝补补”中体现编辑的把关能力和布局能力[2]。但事实上,党报新闻编辑绝不能只做一个“裁缝匠”。对于党报新闻编辑来说,政治把关能力是其首要能力。这是党报新闻编辑必须把好的第一关,也是保证安全出报的最重要一环,是能否真正将政治家办报理念落到实处的最后一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党报新闻编辑政治把关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闻舆论工作引导是否有力、导向是否正确。那么,在媒体融合语境下如何增强党报新闻编辑的政治把关能力,真正将政治家办报理念落到实处,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1.时刻绷紧政治弦
必须努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并将其落实到每一个编校细节。在日常工作中,时刻绷紧政治弦,对于事关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江西省领导的重要活动、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等重大新闻,务必做到绝对准确,认真编排校对好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省领导的每一篇新闻报道、每一张新闻照片,切实维护好各级领导的形象。
2.必须提高政治站位
对于党报新闻编辑来说,要敢于、善于站在总编辑的角度处理、编排稿件。党报新闻编辑必须知道,坚持政治家办报理念绝不仅仅是报社领导、部门主任的责任。每一名党报新闻编辑,都要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将政治家办报理念落实到报纸编辑工作的全过程。在日常工作中,新闻编辑要多从讲政治的角度想问题、找差错、堵漏洞。
在夜班工作中,江西日报出版部编辑曾多次在报纸印刷前发现,广告版面中出现的照片,严重违反了新闻宣传纪律。编辑发现后及时指出错误并提出修改建议,从而避免了重大政治事故的发生。
3.必须增强政治敏锐性,坚决防止“低级红”“高级黑”
新闻工作者必须始终具有敏锐的“新闻眼”,时刻牢记服务于党的长期执政,善于辨别个别真实与整体真实、一时轰动与长久效应,处理好整体的新闻事实与个别细节的关系。一些“低级红”“高级黑”的新闻事件不止一次出现,归根到底,就是只告诉了部分细节或只讲了一部分真实,结果因为报道内容的“反常”“失真”引起了舆论风波。
例如,在江西日报民生部一篇关于某单位关心困难干部的稿件中,提到安排该干部担任扶贫队员以补贴家用。夜班编辑发现后及时提出修改意见,避免了一起可能的“低级红”“高级黑”事件。
(三)强化守正创新意识,不做“文字匠”,将舆论引导落到实处
当前,新媒体发展速度之快、传播面之广超乎想象,给传统媒体尤其是党报的发展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冲击。在舆论空间方面,大大抢占了党报等主流媒体的优势[3]。面对纷繁复杂的舆论环境,党报新闻编辑必须勇于改革创新,敢于并且善于“与狼共舞”,以积极行动迎接挑战。在实际工作中,党报新闻编辑绝不能只做单纯的“文字匠”,必须学会用新媒体思维去思考并解决问题,强化守正创新意识,将舆论引导落到实处。
1.更新编辑思想,增强媒体融合思维
融媒体时代,党报必须走好融合发展之路,党报新闻编辑也必须增强融合意识,与主流互联网平台、新闻客户端等深度合作,在报网融合、报端融合方面积极探索、力求突破。既要突出黨报新闻报道权威、公信力强的既有优势,又要结合新媒体报道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内容形式丰富的特点,以达到稳住既有读者、吸引新受众的目的。
例如,江西日报出版部主动与江西新闻客户端配合,在头版推出《报端亮点》栏目,不仅包括对报纸内页重要新闻、亮点报道的导读,还配了二维码,其链接内容是江西新闻客户端精心制作的融媒体报道,实现了初步的报网、报端融合。该栏目推出后,得到省委宣传部主要领导的点赞,也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
2.增强策划意识,提高要素整合能力
新闻策划,是指为了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新闻传播工作者在一定时期内,对新闻报道所作的合理设计与规划。这是新闻编辑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一个优秀的新闻编辑必须提前介入采访报道,既能够做出策划方案,又能够提前设计好版式等,指导记者采访。同时,要善于联合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联动刊发报道,最大限度增强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影响力。
对于党报新闻编辑来说,首先要做的是提前策划,创新版式编排,在精编内容、严格把关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美编。例如,2021年建党百年的版面,江西日报出版部相关编辑提前一个月就着手策划,并提前制作多个版面模式对比。7月1日当天,各位编辑精心制作版面、标题,编辑文字,优化版式,以呈现最佳效果。
3.增强创新意识,掌握新媒体职业技能
融媒体时代,党报新闻编辑除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文字编辑能力以外,还必须积极学习和掌握新媒体技能,主动承担新媒体编辑工作,努力做全能型新闻人才。在工作中能够运用各种新媒体工具,熟练掌握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种编辑技术。如今,每当江西日报新闻编辑完成报社重大策划中要求的版面任务后,都会对版面进行二次加工、再次提炼,及时制作H5等新媒体产品进行多元传播,切实增强党报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进入新媒体时代,作为传统媒体的各级党报,必须与各类新媒体充分融合,做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面对挑战,党报新闻编辑应该突出自身优势,强化对标对表意识、政治把关意识和守正创新意识,始终保持党报的优良传统,保证权威性、公信力。
同时,要积极创新、勇于探索,努力做媒体融合发展的践行者和表率,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守土尽责,从而不断推动党报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春兰.新时代如何做好新闻编辑工作[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04-11(004).
[2] 李薇帆.新时代党报编辑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探讨[J].传媒论坛,2020,3(2):101.
[3] 孙立梅.全媒体时代党报编辑的创新转型之路[J].今传媒,2018,26(8):125-126.
作者简介 张海光,硕士,主任编辑,研究方向: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