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 m 快速上浮脱险试验中几种特殊现象与分析

2022-12-27 17:58廖昌波刘平小付国举孙永军翟宇佳方以群
海军医学杂志 2022年9期
关键词:脱险耳膜潜水员

廖昌波,刘平小,付国举,孙永军,翟宇佳,方以群

2021 年3 月31 日,海军特色医学中心利用该中心的潜艇脱险训练舱安全顺利地完成了194.6 m 快速上浮脱险试验,标志着我国潜艇艇员快速上浮脱险保障技术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并一举打破此前由英国皇家海军保持的190.6 m 最大深度快速上浮脱险深度纪录,此次试验共有3 名潜水员参与。在试验后,经过与潜水员座谈,笔者发现了在以往浅深度快速上浮脱险训练中不容易出现,但是在大深度快速上浮脱险实践中值得关注的几个现象,现进行讨论分析。

1 具体现象

1.1 空气温度变化剧烈 本次快速上浮脱险试验,潜水员用时18.5 s 从常压加压到了194.6 m,在经过3 s 短暂停留后,再以3 m/s 的速度进行减压上浮,全程用时89 s。试验后,3 名潜水员均反映在加压最后阶段空气灼热,在减压的最后阶段气温又骤然下降。

1.2 潜水员腹部胀气 在减压阶段,1 名潜水员反映腹部胀气,顶胀难受,有呕吐感,在打了一个又长又大的嗝后,顶胀感和呕吐感都有所缓解。同时,其余2 名潜水员也反映在试验后的12 h 内,肠道排气较多。

1.3 耳膜穿刺后仍受压 由于此次试验的深度大,加压速度快,3 名潜水员在试验前均进行了耳膜穿刺手术。但在实际加压时,潜水员耳膜仍能感受到压力,并需要不停调压来平衡耳膜内外的压差。

2 原因分析

2.1 温度变化分析 快速上浮脱险的加压过程,实际上是在对脱险筒加压。此时的充气压力、充气速率、气源空气温度、脱险筒内空气温度等条件都将影响脱险筒加压过程的升温幅度。一般来说,充气压力越大、充气速率越快、气源空气温度越高,最后脱险筒内空气温度就越高[1-2]。同样道理,在减压过程中,压力差越大,减压速度越快,脱险筒内空气温度降低幅度就越大[3-4]。因为快速上浮脱险的加压过程一般很短,与外界的热交换很少,可以把对脱险筒充气的过程视为绝热过程,脱险筒内压力由初始值p1升高到最终值p2,那么脱险筒内温度也由室温T1升高到最终温度T2,充气后的温度表达为T2=kT1/[1+p1(k-1)/p2],其中k 为绝热指数[5]。

2.2 潜水员腹部胀气分析 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在加压速度太快的紧迫条件下,潜水员张嘴大口呼吸,导致部分气体进入了消化道,进而到达胃部,部分进入肠道。在减压时,胃内气体体积膨胀,从而使胃体积变大顶住横膈膜,有呕吐感。

2.3 耳膜穿刺后仍受压分析 潜水员虽然事先做了耳膜穿刺术,但在加压阶段,潜水员仍然感受到耳膜受到不小的压力,需要不停地进行耳压平衡,其原因经分析有以下2 点。一是有的潜水员在耳膜穿刺后出血,以致于血痂覆盖了穿孔,造成了穿孔效果不佳。二是在气压剧烈变化时,耳膜上的穿孔孔径太小,通过的气体量不足以平衡内外的压力差。

3 启示与建议

3.1 温度变化的控制建议 在快速加压过程中,进气节流口壁面的温度上升幅度最大,在排气节流口及紧邻的气管壁面温度降幅最大[6]。因此,在加压管路设计上,进气口与排气口应远离潜水员,同时进气口应为多孔形式,降低温度局部过高的风险。有条件时,还可以降低气源本身的温度,虽然升温幅度一样大,但原始温度低可使最终温度也相对较低。

3.2 潜水员腹部胀气的预防建议 为避免因食物产气造成消化道胀气,潜水员在快速上浮脱险试验前12 h 内,应禁止食用如豆类等容易产气的食物,同时应尽量排便。在快速上浮脱险的加压过程中,潜水员处于极快速加压的环境,此时更应调整心态,切勿慌乱,同时注意呼吸技巧,避免呼吸气进入消化道。

3.3 耳膜穿刺后受压的处理建议 潜水员在做耳膜穿刺后,医护人员应对其进行多次检查,并及时清理血痂,在进行正式试验前,必须再次检查确认穿孔情况。一般来说,快速上浮脱险深度越大,其加压速度也就越快,单位时间内需要通过的气体量也就越多,需要穿孔的孔径也就越大。在潜水员身体允许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多穿几个孔,来提高通气效率。建议潜水员在平时有针对性地加强耳压平衡动作的训练,掌握多种耳压平衡技术[7]。

综上所述,快速上浮脱险因为具有操作简单、高压暴露时间短、上浮速度快、脱险深度大、许多潜水疾病得以避免发生等优点,受到各国海军的采纳,但是快速上浮脱险时环境压力变化极快,若操作不当易对潜艇艇员造成损伤,在大深度脱险时风险更加突出。笔者建议,不论是在日常训练还是实际操作时,必须多加思考与预防,确保人员的健康安全。

猜你喜欢
脱险耳膜潜水员
合川脱险
画图捉迷藏
乘坐飞机时为什么感觉耳朵像是被堵住了
乘坐飞机时 为什么感觉耳朵 像是被堵住了?
小鸡娃脱险
可怕的绿怪蛙
潜水员
“美梦成真”之潜水员
迷宫
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