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杨龙,陶小明
1.武汉鑫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2.湖北楚春归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对农村建设与环境改善愈加重视,村民的环保意识、生活环境需求也逐渐提高,在“三农”政策的推动下,迎来了农村生活环境整治工程建设的高潮。
农村生活污水,是农村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随着洗衣机、热水器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各农户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量大幅提高,农舍周边常出现污水漫流,排水沟淤积堵塞,沟内臭味难闻,周围蚊虫滋生的污染现状,大大降低了农村生活环境的整洁度与舒适度。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收纳处理、达标排放,是农村生活环境改善的重要一步,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要求。
十三五期间,国家、政府不断出台意见、行动计划、实施细则来推动农村生活环境的治理与改善,尤其是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大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投入规划、建设[1]。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工程体量小、分布分散,所在地区偏远、经济技术力量薄弱,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质量如何、如何验收监管、如何运营维护、如何长效运营,还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将工程运营落到实处,实现工程建设的最初目标,改善农村居民居住环境。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具有位置偏僻、分布分散、参建管理方多、地方特色强等特点,工程的验收工作,具有与其它建设工程验收不同的特点,其验收主要按以下程序进行: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面积大且分散,每户排水口位置形态各异,工程建设完成后,首先要经过地方的自查验收。自查验收宜以街(乡、镇)为单位,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等参与验收,重点对各设计范围内的农户污水出口是否有效接入收纳管网、管网及检查井是否完好有效、收纳污水是否能有效进入终端处理设施(以下简称终端)、终端是否能有效运行、处理后的出水能否达标排放至设计水体、管网及终端是否存在渗漏、施工被破坏道路及土地是否恢复原状等情形进行逐一的检查,形成自查意见。自查验收中存在问题或与村民有纠纷的,应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对问题进行分析整改、对村民进行调解补偿,直至工程自查合格,由设施所在街(乡、镇)出具工程质量自查验收合格报告,工程方可进入下一步验收工作。
工程质量自查验收合格后,施工方应及时编制工程结算资料,并按规定进行结算审计,同时工程进入试运行调试。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状况评价的主要指标为设施出水水质,项目正式验收过程中,需要对出水水质进行检测。出水水质不达标的,需进行整改直至达标。经出水水质检测合格后,由街(乡、镇)向区治污办或相关部门提出项目验收申请,提供资料,主要有:建设单位管理总结、设计单位验收意见、监理单位监理报告、施工单位施工总结;项目验收表;街(乡、镇)工程质量自查验收合格报告;处理设施出水水质检测报告;项目审批文件、设计施工图、招投标资料、工程竣工资料、工程结算审计报告、管线竣工实测图及电子文档;治理工程所涉住户清单(需编号);后续管理运行制度;其他验收需要的资料。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验收工作,相对于集中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虽然水质简单、单个设备水流量小,但整体验收工作量大、工作细碎,更需要严格管理,从源头上确保工程质量,为后续污水处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农村生活污水由于其水流、水质的特殊性,工程设计的处理工艺等各具地方特点。工程正式验收后,需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和专家进行项目验收,要求村庄污水处理模式选择符合专项规划和技术及建设指南的要求、接管入户率达到设计要求、污水处理设施出水达到设计要求。工程质量不合格的,由各区责令建设单位进行限期整改。因整改不到位致使工程无法正常运行、造成经济损失的,追究相关单位及人员责任。
质保,是检验农村生活污水正常运行的第一步,由施工单位负责。质保期间做好设施日常运行的安全管理和运行记录,及时发现、解决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风险,建立工程运行管理档案,为后续长期运行管理提供依据与参考[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终端具有分散、小巧、进水流量小的特点,管网具有污水收纳口不规则、管网敷设地势起伏多变等特点,工程验收应具有针对性。
终端验收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重点验收:①设置标识标牌,内容应当包括:工程名称,服务范围、收纳户数、工艺流程、排水标准、参建方名称、竣工时间等信息;②污水终端处理工艺按图纸施工;污水处理设施符合设计要求;处理池建造规范无渗漏,填充物、内部布水管网按设计要求;动力池设备安装规范运行正常;③人工湿地无渗漏,水生植物种类和种植密度符合设计要求;④出水水质达到设计标准,以第三方检测资质单位出具的水质检测报告为依据。
管网及接户工程验收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重点验收:①沟槽开挖,管道垫层铺设、回填达到设计要求;②所有检查井、出户井等砌筑安装规范无渗漏,无杂物,水流通畅,按设计粉刷,井盖完好,标识正确;③主(支)管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铺设,控制好高程,敷设好防渗层;主(支)管道无外漏;路面恢复质量好;④实现雨污分流截污纳管,按要求纳管户产生的所有生活污水(洗涤、厨房、化粪池出水管)全部接入污水管网。⑤建立详细的接户档案,以备日后查看。⑥接户工程是否达到技术规范要求,接管入户率需达到设计要求。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根据所在地周边环境、水体保护要求、污水产生特点等,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污水排放标准要求。水质验收过程中,需依据《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等规范要求,各污水处理设施规定的标准与施工设计内容,对污水处理设施的进、出水进行水质监测并出具报告,作为设施验收、交付的重要依据[3]。
环境绩效评价,即对工程建设完成投入运行后,能否达到设计的处理效果与标准,能否实现环境节能减排的目标进行评价,同时,对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情况、项目建设内容完成情况、项目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是否满足资金管理要求,以及档案管理情况开展评价,重点评价工程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4]。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整体工程量大而分散,日后维护管理工作繁重,规范的前期验收工作及试运行档案,是日后工作的重要依据。由此前期根据现场验收、工程审计、验收水质监测、环保绩效评估结论编制验收报告尤为必要且重要。
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工程日常的运营维护管理[5]。终端及管网日常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加药、疏通、曝气、清淤等工作[6]。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地处偏远、点位众多且极为分散,所在区域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维护运行工作存在很多问题。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截至2021年底,1815个村庄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共计3432个污水处理点,但大多未能得到有效的运营维护与管理。现以江夏区为例,分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维护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农村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工作,各方集中精力进行工程的建设,短时间内大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成。但是工程建成后的验收工作、运营维护工作,大多因为无明确的资金来源而被闲置甚至荒废。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累积投入近8亿元,实现了全区农村地区处理设施全覆盖,但大部分项目未经验收,均未开展后期的运营维护工作。目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污水处理工艺及运行技术尚未成熟,投入使用过程中会发现不少问题,需要投入资金进行研究、解决[7]。同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分散、体量大,运营维护管理所需的人力、物力投入也被低估,导致具体污水处理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由于其特殊性,往往参与建设的施工方众多,实力参差不齐,建设过程中的监管也十分薄弱。工程在建设工程中往往存在施工水平不足或偷工减料的情况,导致敷设的污水管网管径相对较小、管网质量不过关、管网及终端埋设高程不准确、工程防渗防漏层施工不规范等问题时有发生,最终造成整体工程漏损堵塞等情况的出现,无法投入正常使用或使用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8]。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运营维护管理工作无规范的管理机制,无明确的运营主管部门,无专业的管理队伍,大都由设施所在村镇负责。但是,污水处理设施涉及机电设备管理维护、鼓风曝气控制、药剂调控等工作,专业性较强,村镇人员大都无相应专业素质及管理经验,很难发现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异常,出现异常也难以迅速、准确的解决,导致部分设备无法有效运行甚至成为晒太阳工程[9]。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分布十分分散,无明确的运营维护机制及监管制度,很容易出现监管上的漏洞及盲区。同时,村镇人员环保意识不强,很难意识到设施运营维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上缺乏相应的监管考核制度,管理工作效率大打折扣,无法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农村地区人员大都对污水处理设施认识较少或闲暇无事,有意无意地对设施造成破坏,尤其是人工湿地,损坏最为严重。以江夏区为例,全区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自2018年启动建设以来,已累计建成污水处理设施村庄1815个,因未投入运行,目前部分污水设施设备因多方面原因导致不同程度损坏。一是由于部分村民对环保设施保护意识不强,存在在人工湿地上倾倒垃圾、种植作物等行为,致使人工湿地遭受损坏。二是由于村庄修路、农户建房,已铺设的管网遭到损坏。被损坏设施大都无相关责任方进行维修管理,从而导致整个工程无法达到设计标准运行。污水处理设施的损坏,为后期运维管理带来一定难度[10]。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面广,各村庄之间存在很大差异,部分村庄日常居住人数不足统计常住人数的1/3,甚至出现空心化现象,而节假日居住的人数又大大增加。各村庄村民的用水习惯又大不相同。然而,农村污水设施污水的处理量大都是根据统计的常住人口一般用水习惯进行设计的,建设完成后,工程实际进水量可能远远小于设计用水量,导致污水处理设施存在“吃不饱”现象,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果。从处理技术来看,由于设施无污水处理,人工湿地种植的植物难以正常生长,设施内加入的生物菌种难以存活,给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带来一定的困难[11]。“吃不饱”现象持续一段时间,将导致设施内菌种全部死亡,整体设施失效,需要重新清理设施、投入菌种、调试运行,工作量及资金投入大大增加。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验收及运营维护存在诸多问题,导致设施无法正常投入使用,达不到改善水体生态、人居环境的初衷。针对各种问题,现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农村村庄生活污水处理后续运行管理需要大量和持续的资金投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服务于广大村民,运营维护部分资金可采取部分取之于民的方式收取,制定污水处理费收费规则,将污水处理费用与生活用水费用挂钩,将水费中的部分,抽取用于污水处理[12]。但是,农村生活地区经济力量薄弱,运营维护费用耗费较多,以江夏区为例,全区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每年需运维经费2000万元左右,其来源还是应以财政拨付为主,建议政府将运维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明确资金拨付流程及节点,及时拨付运维资金,确保设施能得到长效维护,发挥长效作用。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厂运营维护管理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可参照“河长制”,明确管理部门,责任到人,激发工作人员责任意识,认真负责,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质量[13]。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应当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主,相关部门应当密切配合,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促进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由部门领导牵头,制定出完善的管理制度,并组织相关人员,成立污水处理设施管理小组,严格设施运行的监督与管理,针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14]。
建立健全运维管理制度。区级层面要抓紧出台运维管理办法及考核要求,加强监督检查,增加检查密度,加大考核力度,出现问题要在第一时间纠正,发生事故或重大不良影响,事故处理后进行问责。同时,要严格执行对第三方运维机构的监督考核工作,建立健全运维标准、考核细则等,将考核结果与运维资金拨付相挂钩[15]。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指导,督促各街道加快项目建设、交工验收、复核移交等后续工作。要进一步细化验收规范,加快做好工程项目的验收,严把工程质量关,对不符合标准的要坚决返工,收纳范围内的污水应收尽收,确保治污设施保质保量高效运行。
尽快明确农村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的职能部门、配齐职能科室和专职干部。采取委托专业运营维护单位管理模式,由设施运维主管部门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将设施委托给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建立定人、定责、定标准的服务保障体系,形成一周一巡检、一月一检测、一季一回访、一年一疏通的维护制度,加强运维工作的日常监管[16]。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能很好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近年来,工程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建设好的工程运营效果确不尽如人意,部分设施未完成验收,部分设施验收投入使用后无人监管,需尽快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投入相匹配的资金、专业技术人员,让设施的运转监管形成常态化,实现工程设计建设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