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雪
(作者:农工党大庆市机关支部参政议政委员)
当前,大庆市面临着人口与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重大任务,解决好人口发展问题以及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成为大庆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关键。
2020 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大庆市总人口278.16 万人,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90.45 万人相比,下降4.23%,年平均增长率为-0.43%。目前大庆市人口结构呈现以下特征。
(一)新生人口增长持续低迷。近年来,大庆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加之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庆市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全面实现了由“过渡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已全面进入了低生育率时代。
(二)人口吸附能力逐年减弱。户籍人口流入规模递减,人户分离、市外流动现象突出,总体呈现户籍总人口数减少趋势。
(三)流动人口对城市经济贡献有限。大庆市外来常住人口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流动范围主要为省内流动。跨省流动人员减少,省内跨市和市内跨县流动人口增加。2.城区是市内流动人口的主要分布地。外来常住人口主要分布在萨尔图区和让胡路区,人口流动的极化现象有进一步增强的趋势。3.初中学历者是外地在大庆市流动人口的主体。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4.人员构成以新生代中青年为主,流动人口略显年轻化。5.从事行业以第三产业居多。
尽管流动人口对大庆市经济起到了较大的拉动作用,但这些流动人口中大部分人员缺少专业技能,以在低次级产业就业为主。
(四)老龄化迹象明显。一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是否有活力,与这个区域的劳动年龄群体有一定的关联,而大庆市在这方面显得不尽如人意。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0 至14 岁及15 至59 岁人口的比重较第六次人口普查都有所下降,而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快速增长。极低的人口出生率、少年儿童数量持续下降,使大庆市人口呈现“底部老龄化”趋势,人口抚养比,尤其是老年人口抚养比大幅上升。
(五)人才流失值得忧虑。首先,高层次人才总量偏小。大庆市劳动年龄人口总量较大,占常住人口比例较高,人力资源供给相对充裕,但高层次人口偏少,给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来不利影响。其次,存在人才集聚水平相对偏低、毕业生外流现象,这意味着本地高校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最终收益不在本地,而是为其他地方所用。同时,大庆市对其他地区高等教育人才的吸引力也较弱。
尽管大庆市经济对周边区域仍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但未来人口总量将步入持续下降通道。具体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一)城市吸引力下降。经济动能不足是难以留住人的主要原因。大庆市长期依赖国有经济,以石油开采及石油化工为主要产业,民营经济发展滞后。国有资产在经济发展中仍占有较高的比重,民营企业数量少且竞争力不强,外商投资企业规模较小,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第二、三产业就业机会增长乏力,大庆市难以发挥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人口向其他地区不断迁出。营商环境不优是另一个主要原因。近年来大庆市持续开展作风整顿工作,营商环境有所改善,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明显差距,计划经济思维客观上仍然存在。市场竞争力不强,政府服务群众、服务市场主体的本领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城镇化水平不高。大庆市城镇化开展较早,但增幅较为缓慢,已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庆市城镇人口的内部构成,无论在人口集聚、产业发展还是在公共服务升级等方面,大庆油田都起到了重要的拉动效应。大庆城市经济上的腾飞并没有充分拉动外围地区的发展。市县经济发展不均等、其他乡镇缺少有力的产业支撑等问题,制约了全市城镇化质量的整体提升。
(三)外来人口居留意愿不强。近年来,大庆市逐步放宽外来务工人员入户条件,积极推动外来务工人员参加社保,探索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居住问题,创造性地推出了许多政策、措施,但是外来人口工资水平一般较低,他们对家乡的土地和房屋等生产资料所起的保障和抵御风险作用的依赖,使他们难以流入本地定居。同时外来务工人员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的实际参保率低,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游离于社会保障范围之外。
从人口变动和社会经济发展二者间的关系来看,社会经济发展是主导力量,人口居于从属地位,尤其是从人口迁移流动方面看,更是如此。只要经济发展能进入向上发展轨道,人口,特别是迁移和流动人口自然会随之而来。为此,建议:
(一)加大接续产业开发力度,优化产业结构。一方面高效开发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型产业技术水平,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培育一批资源深加工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另一方面以接续产业发展和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作为发展切入口。注重产业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石油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二)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加大对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和聘用力度,加强人才创新机制和激励机制的改进力度,创造优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上”的识才、用人机制。既要用好外来引进人才,更要激活、留住本土人才,努力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社会环境。增强企业人才引进和吸收转化的能力,特别是建立起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以此带动相关的辅助企业,形成整个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才引进良性循环。
(三)健全生和养保障体系,营造倡导多孩的社会氛围。受多方影响,适龄人口生育意愿普遍偏低,为避免陷入低生育率陷阱,就要重建倡导生育的文化和环境,应制定合理的公共政策和宣传导向刺激人们的生育潜力。建议大力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降低家庭养育时间成本负担。可学习四川省攀枝花市优秀经验,对政策内生育多孩的家庭给予育儿补贴金,减轻生养子女负担。此外,塑造男女平等的就业环境,从制度和社会文化方面给予育龄女性更多支持,打消女性对生育的顾虑,释放真正的生育意愿。
(四)积极应对老龄化,建立多层次服务体系。当前人口老龄化是全国性的问题,并非大庆市特有。让老年人有途径通过另一种方式贡献社会、实现自我,老年人也就成为社会的资源。应积极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以弥补家庭和社会养老的不足。推动医养结合护理照顾模式,建立健康老龄化的公共卫生体系。发展养老服务企业,推进形成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养老服务产业集群。
(五)合理配置城市承载功能,下好人口棋局。目前大庆市在人口发展问题上,仍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未雨绸缪。通过合理、准确预测人口的规模,优化教育卫生资源布局,优化各区域的产业布局,可以引导人口合理分布。同时,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在解决流动人口市民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问题上先试先行,摸索经验,探索模式,促使大庆市在人口、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协调发展,提升人口和劳动力流动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振兴东北”的时代背景下,以大庆市为代表的一批老工业和资源型城市,都在积极探寻转型升级途径。大庆市借势而为加速经济结构调整,成绩斐然,但城市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一定数量的人口,在面对人口问题上还需持之以恒下更大功夫,优化完善促进人口集聚的体制机制,以期打造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标杆。